第1046章 東征南征

季漢建興九年十二月,天子劉禪在成都宣佈,明年正旦正式遷都長安,並且改元延熙。

延熙元年二月,劉禪自成都啓程,在大漢南軍的護衛下,率領文武百官及其家屬共數千人,一路向北,歷時一個半月,安然抵達長安。

延熙元年三月下旬,劉禪在長陵祭告太祖高皇帝,正式遷都長安。

延熙元年五月,坐鎮荊州的張溪,接到了諸葛亮的書信,前往長安議事。

這次議事,議的接下來,大漢的戰略方針。

其實這個事情,從建興九年的下半年開始,張溪,龐統,諸葛亮,徐庶等人,就在自己各自所在的屬地互相通信,一起討論過。

以張溪,龐統兩人爲首,是希望興兵南下作戰,先收復荊南四郡,然後揮軍向東,攻略東吳。

而以諸葛亮,徐庶兩人爲首,是希望能集中兵力,先收復潁川郡,然後兵分兩路,一路兵臨虎牢關,一路從潁川郡出兵,進攻陳留郡,兵臨兗州,奪取中原。

這次的議事,其實就是要決定,大漢將來的進攻方向,到底是東進,還是南下。

雙方其實各有各的道理。

“今天子遷都長安,四方依附,魏賊膽裂,當趁此時以奪中原,定鼎天下。”

這就是東進派的理由。

話是很簡單,但其實裡面包含的含義非常的多。

首先就是政治含義。

如果劉禪和大漢朝廷一直在成都呆着,對天下人來說,依然還是一個偏安政權的概念呆在成都,怎麼君臨天下?!

但現在,劉禪遷都長安,就等於是向天下人宣告自己重興漢室的雄心壯志。

這個政治影響力是巨大的。

其次,對於河洛地區,乃至中原的世家大族來說,季漢遷都,使得大漢的行政中心更加靠近中原地區,而如今洛陽又在大漢手裡,世家大族們,都不可避免的要爲自己將來的家族前途好好考慮一下。

是被動的等着大漢打過來以後,再考慮改換門庭的事情,還是從現在還是就做好政治投資,提前投靠大漢?!

就像曹叡擔心的那樣,天下人心開始發生了動盪,而一旦人心散了,再想聚攏起來,可就很難了。

確實,曹魏對世家大族的政策更加優待,但大漢也有四百年積累下來的威望,相信大漢還能繼續中興延續的世家大族,也不在少數。

如果命中註定曹魏是要失敗的話,那麼曹魏給出的待遇再好,也不可能吸引世家大族一起跟着陪葬。

世家大族總是把生存放在第一位,利益多少,其實也不是不能商量的事情。

也正是因爲這個原因,諸葛亮在洛陽主持的滲透工作,隨着大漢遷都長安的進程發展,也變的越來越容易了。

現在不僅僅是河內,潁川這兩個靠的比較近的郡,就是河東郡的世家大族,也有人私下跟洛陽方面保持聯繫,尋求在戰後獲得更大的利益。

外部條件,簡直是前所未有的好。

再一個,從北地細作傳來的情報顯示,自從曹叡推出了“議罪錢”制度後,在短短不到一年的時間裡,曹魏的國庫得到了極大的充實,同時曹叡也已經從屯田民中招募了超過五萬人爲兵,正在鄴城日夜操練。

“議罪錢”這個制度的好壞,暫且不去討論,但它確實在短時間內讓曹魏有了大量的錢糧收入,也有底氣徵召屯田民爲兵。

而等到這些屯田兵操練成形,曹叡再把這些人派往兗州的話,再想進攻兗州,難度就會大上很多。

因此,諸葛亮和徐庶都認爲,這個時候出兵東進,攻下曹魏在中原最後的一塊根據地兗州,是勢在必行的事情。

可張溪和龐統不這麼認爲。“北伐固然可定天下,然東吳反覆無常,且與魏賊相盟。若不能制,後患無窮也。故此,北伐之前,當先徵東吳,以安後方。”

誠然,張溪和龐統也認可,北伐纔是大漢中興的最重要途徑可問題是,東面的東吳實在是太噁心了。

三番兩次的在大漢攻防的重要節點出兵偷襲,不管給他們多大的代價他們都不會滿足,除了把他們打狠了,否則他們不會善罷甘休的。

如果不能在北伐之前解決東吳的威脅,那麼就算這次諸葛亮進攻中原,東吳不出意外,依然會給大漢添亂的。

要麼,是在淮南地區幫助曹魏協防潁川郡,阻止大漢從潁川郡進軍兗州,要麼,就是故技重施,繼續進攻江陵。

後一種可能性更大。

雖然周瑜不幸亡故了,但東吳在荊南依然保持着常備四萬人的兵力,再加上江夏的三萬人,移居巴丘的朱然水軍和屯駐夏口的張承水軍總兵力超過了十萬人。

這些勢力如果不清楚掉的話,你諸葛亮敢安心的東進進攻兗州麼?!

雙方的分歧點就在這裡,可以說各有道理,但以目前大漢的經濟實力和軍事實力,兩線作戰如果都是打防守戰,還能有點勝算,但要打進攻戰,底氣還是不足。

所以,要麼是全力東進,要麼是全力南征,只能選擇一樣。

而更要命的是這次大漢的四大謀臣,還各有道理,誰也說服不了了誰。

一時間還真的有點僵持住了。

諸葛亮認爲東吳方面現在忙於整理內政,雖然屯兵在外,但應該不會主動出擊而且就算要進攻江陵的話,現在周瑜已亡,陸遜要坐鎮淮南,就以朱然的能力,根本不足以對江陵造成實質性的威脅。

再一個,要進攻荊南的話,水軍就是非常重要的一環,以如今江陵水軍的能力,想要在長江上奪下控制權,依然還是非常的困難的。

倒不如採取主動防禦的策略,在江陵留下王基和三萬步卒和兩萬水軍防守,剩下的士卒全部抽調北上,由張溪率領,進攻潁川郡。

最後,也是最重要的一點——諸葛亮再三強調,大漢國賊,終究是曹魏,那是篡漢自立的政權,進攻曹魏有法理因素加成。

東吳雖然現在也算敵國,而且東吳君臣的做法確實讓人非常的噁心,但兩國之間並沒有太大的仇恨,進攻東吳的話,在輿論和法理立場上,並沒有太多的加成。

如今大漢即將三興,很多事情都要講究師出有名,不能隨便編個藉口就糊弄過去了,行事要有王者之道。

張溪當然講不出這麼多的大道理出來,可是呢,張溪認爲,大漢遷都時間太短了,就算有政治因素的影響,可到底能起到多麼大的作用,現在尚未可知。

秦朗屯兵河東郡,司馬師屯兵河內郡,這可都是實在的軍事勢力,一旦諸葛亮選擇東進兗州,這些人肯定不會坐視不理,必然渡河威脅洛陽。

而潁川郡也不好打。

陳泰雖然不足爲慮,但郭淮到底是天下名將,如今雖然落魄,但不代表他沒有能力可以守住潁川。

因此,張溪認爲,在徹底掃清河東,河內郡的威脅,有足夠的把握攻下潁川郡之前,進攻兗州並不是一個合適的時機。

再一個,你別看現在曹魏方面招募兵馬,弄得動靜很大,那不過是通過“議罪錢”支撐起來的臨時效果而已,並不是真的通過了什麼改革,增強了國家實力。

而且這個“議罪錢”的利弊,你諸葛亮也不是不知道,當初你還寫信給我吐槽過這個事情,說曹魏爲了一時之利,連長久的吏治都不要了那你何不把時間放長久一些,坐觀曹魏一步步的徹底墮落下去呢?!

相反,東吳這邊,至少從目前來看,他們的發展勢頭很穩定,在得到了荊南四郡後,也算是控制住了一半的長江天險,勢力越發穩固了。

而孫權現在忙着在穩定內部統治,敲打淮泗集團和江東世家,一旦讓他徹底把國內捏合完成的話,對付起來也會困難的多。

是,孫權可能心無大志,只想閉守一方,但咱們大漢可是立志要橫掃天下的,雙方早晚還是要一戰的。

因此吧.還是長安方面暫且防守,興兵南征來的好一點。

第51章 亂世人心第1222章 經濟戰第993章 真正的目的第1095章 五伐中原第648章 遷民入關第25章 徐庶第611章 戰術之爭第432章 偷襲汝南第829章 上火的曹叡第242章 楊儀第290章 戰報第915章 增援第56章 學藝第1250章 攪局者(三)第873章 南門決斷第791章 防禦體系第65章 攻擊和防守第662章 張溪罵陣第901章 戰後處置第992章 兩路進兵第666章 敗退第639章 關羽觀陣第466章 再次僵持第146章 回府第217章 取名第924章 人才問題第449章 吳王第882章 破城第641章 練將第437章 街亭第319章 劉璋的選擇第369章 三路戰局第671章 戰事停歇第466章 再次僵持第491章 漢中預度部第743章 人事第251章 調人第47章 曹仁第475章 三國時代第196章 潘濬的心思第1033章 今時不同往日第406章 樑緒在行動第4章 主僕第1050章 朱然的謀劃第1039章 周瑜亡故第261章 成都議事第272章 應對第96章 周瑜退兵第564章 錯失機會第159章 聯姻第352章 曹操退兵第508章 將帥不合第561章 虛虛實實第694章 復設丞相第401章 突襲第134章 江陵決戰(一)第208章 雒城第1030章 另一路第997章 後手齊出第1052章 南征序幕第1039章 周瑜亡故第952章 洛陽應對第233章 佐官第357章 東三郡第1117章 孟達的決心第638章 身後事第859章 潼關之戰(十四)第674章 世家之議第182章 容後再議第51章 亂世人心第401章 突襲第232章 鹽第1239章 進攻方略第366章 作戰準備第1063章 局勢明朗第577章 接應第109章 江東輿論第528章 關羽搦戰第372章 密謀第863章 突圍第421章 張飛的遭遇第461章 孟達對曹真第151章 趙累第687章 蔣琬和陳祗第1058章 過江第1134章 賈充的謀略第617章 吳懿突陣第1216章 兗州攻防戰第1121章 各有準備第910章 水戰第210章 山道肉搏戰第858章 潼關之戰(十三)第98章 劉表病重第614章 亂戰第318章 白衣渡江第304章 攻破樊城第1210章 劉放的打算第818章 涼州騎兵第1030章 另一路第212章 投石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