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9章 時殤(下)

不知哭了多久,幾日來鬱結於胸的悶氣,順着適才的恐懼一起宣泄了出來,不覺順暢了不少,至感到淚水打溼了胤禛的衣襟,慧珠這才忙的擡頭,抹了把殷紅的眼眶,順了氣兒道:“臣妾御前失儀,還望皇上莫怪。弘時他也走了些時辰,總歸得讓他的家眷看一下,再斂了遺容,畢竟還是得入土爲安。”

胤禛聽她這樣說,濃眉一蹙,再低頭一看,果然就見她眉宇間閃着冷然的神色,心裡一沉。一時半會僵持在來,又想起弘時年紀輕輕便走,連子嗣也未留下一個,就是要辦喪事,也無兒子送終!再回想弘時臨死前的怨恨,不由心意動搖,也許真是他冷酷無情,才逼得親生兒子落得如此淒涼境地。

這樣一想,夏末的夜裡,胤禛忽然打了一個寒顫,心頭浮現出一句話“高處不甚寒”,接着一細想,大有一番蒼然之感橫亙於胸。此時,至親的人都在一旁,可一個是斷了呼吸躺在血泊裡,一個明明還待在他的懷裡卻已心生離意。

一時間,二人皆不再言語,沉默以對。

正默然之間,只聽“吱呀”一聲輕響,一縷湛白的微光投注進來。慧珠順着亮光看去,原來是猶未上閂的門扉,被徐徐的夜風吹開了半角,外面的燈火從其間映射至屋裡。於是一眼過後,慧珠又移回了視線,但她眼尖,雖比不上胤禛夜裡視物的本領,卻也能借着稀微的光芒,正好瞥見他冷硬的面上,那種說不出的黯然頹敗。

對四周氣息流動的變化,胤禛自是察覺,他半眯眼眸,銳利的目光不着痕跡的掃過虛掩的門扉,片刻間,又調移開來,卻在目光凝聚的某處,濃化不開的深瞳裡倏地掠過一道亮光,瞬息即逝後,他突然出聲道:“地上有碎渣,起來吧。”說罷一把扶起慧珠,拉着她繞開地上的物什,來到一方圓桌旁相對坐下。

黑暗中,慧珠感到一雙灼亮的目光緊盯着她不放,本略感不自在的欲低下頭,卻因想起一事,只覺這束讓她心跳失橫的目光,沒來由得惹她一陣厭惡,遂忙撇開臉龐、錯開雙目,只一味的恭敬道:“皇上還是惜着龍體,畢竟死者已矣,過渡傷心,只會讓宮裡的皇后娘娘,園子裡的老貴人都……”

一語未了,胤禛接口道:“你說的倒極是,這些日子來,朕時常與海歌她論佛參禪,也說了不少關於弘時的事。尤其是你回園子的這七八天,朕沒得空閒去見她,幾日全耗在了弘時身上,但結果……”言至此,胤禛如鯁在喉,再難置一言。

慧珠未注意到胤禛面上一閃而逝的痛苦,心神俱凝在了“海歌”二字上,不禁脫口咀嚼道:“海歌……海歌……很美的一個名字……”就如同她人一般。

胤禛極自然的順口就道:“海歌不僅名字如此,她也是一名難得的奇女子,即使處在權利的宮廷中,她也能不惹塵埃。”說着,惋惜之情溢於言表:“只可惜她終是個女子,不能將博學的才識,一身的醫術報效朝廷。”

慧珠聽得驚詫不已,不敢相信道:“可惜她是女子?若她真是名男子,又如何與皇上兩心相傾。”胤禛不悅道:“休得胡言,敗壞了海歌的名節。”厲聲喝過,見慧珠蒼白的臉色越加白了,只得緩了語氣道:“海歌她立誓不嫁,終身侍奉佛祖,爲蘇媽媽守靈。朕與她乃是君子之交坦蕩蕩,而她滿腹的經綸才識,也是朕所敬佩。你豈可用男女私情概論一名終身守節之人?”

慧珠兀自張大嘴巴,不可置信的瞪大雙眼,眼珠一動不動的盯着胤禛,良久,她才稍稍回過省,明白了一些,卻又有些糊塗道:“既然皇上對老貴人無男女之心,又爲何要納她入後宮?”

聞言,胤禛方平的情緒瞬間帶起,骨骼分明的十指忽的緊握成拳,渾身止忍不住的氣得顫抖,艱澀的一字一頓道:“你離園不久,朕得到暗報,弘時流連秦樓楚館之時,染上了藥癮,待朕發現已爲時過晚,藥石難醫。朕只好讓人去請了海歌入京,看弘時可有一救。就算不行,最起碼讓他能留下一兒半女。至於朕爲何納海歌……”話略一停,漆黑的眸子裡精光大盛,卻只說道:“如此而爲,一可順了她們的心,一可給海歌一安生立命之所,也便宜朕履行請她入京的條件之一,百年之後讓她葬於蘇媽媽的陵寢內。”

說畢,胤禛眸底一沉,鷹聿的眼風掃向慧珠難掩驚慌失措的面上,盯視半晌,復又沉聲質問道:“這些時日來,你可曾問過一聲?這倒也罷了,可你卻未做猶豫,直接選擇相信他人所說!這就是你先前說的,關心朕?”

慧珠張口預言,卻發不出一聲,再至胤禛一句句攤開了的質問,她亦只能一把捂住雙脣,溢滿淚水與悔意的雙眸看着一臂之隔的胤禛。

是的,她從來都沒信任過他,更沒相信過他心中有着她。在遇到一雙兒女的事時,他便毫無猶豫的被自己丟在腦後;在遇到任何“不好”之事時,她便下意識的認爲一切都是他的錯,自我保護了起來。然,這些對他而言,又何其不公!只因爲他是帝王,他是一個冷心冷情的男人!更何況還是在這樣的一個社會之下!

但是,她也有她的無奈,她的不敢!雍正,一位後世聞名的帝王。而她眼前的雍正,更是一爲難得的好皇帝,他不眠不食深入災區的景象,她親眼所見。如此,讓她如何敢相信,這樣雄韜偉略、心懷天下的他,會傾心於她!

被埋藏於心底深處,饒是她也不曾發現的情感,在胤禛的質問下,如絕絕梯的洪水齊齊向她涌來。霎時間,心中醞起了千言萬語,就要破口而出,可真真衝出咽喉,由慧珠親口說出的話什,只有那泣不聲一句“對不起”。

胤禛向來懂得利用時機,不論何時何地。此刻亦然,只見他一手抓過起身欲離欲遠的慧珠近至雙膝前,幽亮的眸光一瞬也不瞬的盯着她沾滿淚痕的面頰,又出聲問道“朕讓你珍惜往後的日子,你當初是怎般回答朕的?如今你又是如何做的!難道是朕待你不好?還是你也認爲朕冷血無情,心下膽寒?”

不!待她好,有時好得甚至是縱容。

冷血無情?從沒有覺得過冷血無情。不對!來此之前,她曾懷疑過弘時是……

當時的念頭剛閃過腦海,無以言表的愧疚之情侵襲她全身。這時,慧珠不知如何說出口,只能拼命的搖頭,所有的言語也只化作了一聲又一聲的“對不起”。

見好就收,胤禛深諳其道,遂也不再對此深究,一手挪開慧珠捂着半張臉頰的素手,一手摩挲上溫膩的面頰,用着粗糙的手指輕輕抹掉未乾的淚痕,口中幽遠的嘆息道:“都是有了兒媳婦的人,還是一副長不大的性子,以前還沒這麼容易掉眼淚,倒是越活越回去。”說着拍了拍驀地一僵的背脊,語似包容道:“罷了,朕也不是怪你……只是如今,朕身邊也沒人了,還是那句話,咱倆好好過後面的日子。”

好似泉涌的淚水從眼眶內流出,不停的沾溼頰上厚實的大掌;慧珠吸了幾下鼻子,垂搭在身的素手,幾經猶豫,終是覆上了那隻大手,一面連連點頭,一面流着淚道:“臣妾知道了,這次真的知道了,以後會好好過日子……嗚嗚……”話未完,已“咚”的一聲雙膝跪地,就着胤禛覆在臉上的手掌,掩面哭泣。

胤禛順手覓了覓慧珠的鬢角,極少的柔聲說道:“朕雖將弘時過繼,但他是朕的兒子這個事實卻不能更改。常言道‘子不教,父子過;教不嚴,纔是師之墮’,朕是他的父親,又親自教導他多年,是爲師傅。弘時會變成如此模樣,朕反思過,與朕脫不了干係……就是當年棟鄂氏、鍾氏肚子裡的孩子,也是朕有意讓它流掉,纔會使得弘時竟未留下丁點血脈。”

說到這裡,胤禛手上一頓,語氣一轉,又道:“最該傷心的當屬朕,熹妃你反比朕哭的傷心了。好了,收拾一下,就隨朕回園吧,弘時終究是被逐出宗室的子弟,他的喪禮,十二弟會處理的。”說着,拉起慧珠起身。

話裡的落寞無奈,慧珠聽得心下一酸,正欲啓口說些什麼,只見門扉被從外推開,屋內一下間亮堂了起來,隨之卻見允裪跪在門檻外,“咚”的一聲重重叩首,請罪道:“臣弟未能完成皇命,對弘時管教不善,請皇上治罪!”

胤禛面色一冷,放開慧珠的手,闊步走至門檻前停下,居高臨下的看着腳下跪地允裪,道:“宗人府彈劾你‘治事不能敬謹’,看來果真如此。從今日起,你降爲固山貝子。”允裪一聽,心下的大石頭總算落地,忙叩首謝道:“臣弟謝皇上龍恩。”

胤禛看也不看他,直接劍袖一甩,與慧珠走至院中,又突然駐足說道:“你有負朕拖,再降爲輔國公,並免去一切職務,專心處理弘時的喪事就是。”說罷,一徑離開。

第95章 委屈第217章 冷然第173章 受傷(上)第89章 弘晝第99章 解釋第326章 悉心第171章 聖諭第261章 玉姚第154章 茶水第120章 見駕第263章 夢魘第137章 備禮第307章 笑靨第294章 指婚(下)第190章 紅白(下)第152章 女逝第281章 前奏第138章 圈子第206章 夜遊第30章 夜寵(三)第144章 溫情第104章 改善第107章 早逝第247章 離宮第49章 家書第317章 遺言第242章 各思第123章 情形第317章 遺言第87章 得子(下)番外一未完的結局二第17章 侍寢(上)第117章 家常第230章 交流(下)番外三四四獨白第109章 來訪第21章 生辰第137章 備禮第227章 心結第329章 安氏第288章 歡愉第219章 招嫉第74章 耿氏第228章 碎片第121章 小住第274章 解憂(上)第273章 保定第139章 畫師第176章 清醒第252章 競渡第91章 育兒第283章 降位第292章 懲治第261章 玉姚第10章 備嫁第255章 不祥第310章 秀女(上)第116章 後續第180章 照顧第174章 受傷(中)第254章 中暑第67章 府裡第141章 轉念第327章 四月第300章 昏倒第269章 下藥第168章 掌府第153章 對上第79章 孩子第182章 又離第232章 改變(下)第208章 康熙第247章 離宮第79章 孩子第208章 康熙第88章 生活第219章 招嫉第147章 夜裡第261章 玉姚一百一十一章 清園第225章 吐血第137章 備禮番外一未完的結局二第291章 動怒第240章 直白(上)第229章 交流(上)第76章 摔倒第155章 爭鋒第119章 謀害第91章 育兒第73章 端午第206章 夜遊第134章 感觸第4章 請安第21章 生辰第84章 晉封第132章 滿月第3章 融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