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7章 朝爭

次的東京汴梁也有幾分涼意。但繁華之象不減。反而熱鬧起來,因爲無論是富貴之家還是平民百姓,都開始籌備準備過冬的米糧貨物。畢竟居家過日還是要懂得未雨綢繆的道理。

轉運全國之物力以供東京,汴梁城的大部分百姓的生活自然過得很太平,不虞出現缺衣少食的現象,然而相對底層平民來說,朝堂之上,有些大臣卻少了幾分安詳如意,多了幾分煩惱愁悶。

前些時候,宋仁宗趙禎寵幸張貴妃,爲取得她的歡心,一次授予她的伯父兼養父三司使張堯佐宣徽使、準康節度使、景靈宮使、同羣牧制置使四項要職,朝野上下無不震驚,司諫官員紛紛上章諫阻,彈劾張堯佐無功食祿,竊居高位,不知羞恥。

在廷議時,包拯音吐激憤,唾濺帝面,張堯佐見勢不妙,回家尋思幾日。突然主動辭去宣徽使、景靈宮使之職,其困境得以解除,也給人留下自願退讓的好印象,臺諫官員感到抗爭取得了重大勝利,心情自然喜悅,而皇帝趙禎也落個從諫如流的美名。

你好我好大家好,一時之間,一場風波頓時風平浪靜,就當文武百官以爲事情就這樣過去天下太平時,突然御史唐介給趙禎遞了張摺子,把矛頭指宰相文彥博與宋癢,彈劾兩人的不作爲,在皇帝擢升張堯佐時居然不開口勸阻,分明是有意縱容。

特別針對宰執文彥博,說他當益州太守時,把用金絲間織的燈籠錦獻給張貴妃,才得以成爲宰相,而平定貝啡動亂,生擒賊酋王則,是佔了前線將領的功勞等等,其他到也沒有什麼,只是說文彥博因貴妃而得執政的話,等於宣告趙禎愛聽枕頭風,做北雞司晨之舉,這是事實,百官心裡清楚,可也不能當衆明說出來啊,這豈不是在打皇帝的臉嗎。

果然,趙禎龍顏震怒,摺子一扔,當即把唐介架了下去,打入天牢,準備將其擇日逐出朝廷,貶往英州,而在瞭解明白是怎麼回事之後,文武百官就知道朝堂之上風波又起,事實也是如此,沒過多久,宮裡就傳來消息,說是準備罷去文彥博的相位。

身爲知諫院同知的包拯聞迅,第一時間趕到天牢探視唐介,拐彎抹角的詢問幾句,大意無非是在各位御史言官同仁們的齊心合力下,我們已經摘取了勝利果實,把反動派的囂張氣焰打壓下去,朝廷又恢復了朗朗乾坤,爲何忽然節外生枝?

或許有些人不知道,其實包拯與文彥博是同榜進士,私交很好,對他來說。文彥博是朋友,唐介是得力下屬,監察事業上不可多得的人才,手心手背都是肉,夾在其中的滋味不好受,也不忍看他們兩敗俱傷,自然想從中協調一二。

然而明白包拯來意之後,唐介卻不爲所動,滿面正氣,大義凜然的表示,芶利國家生死矣,豈因禍福避趨之,就算明知道自己上奏肯定會惹怒皇帝,但一個小官員都有這般見識,自己身爲朝廷御史,身肩監察百官之職,更加不能坐視一些大臣的瀆職行爲。

放眼滿朝,御史言官何其多也,卻無人站出來指明是非黑白,讓皇帝引以爲戒,自己地位雖然卑微,卻早已做好以身報國的準備。

這番話擲地有奐,一臉雖千萬人,我獨往矣的模樣,可見這個唐介纔是眼睛裡容不得半點沙子的人物,包拯見狀,也只能黯然而退。

消息傳出,朝廷百官議論紛紛,有人覺得唐介真是頑固不化,不時識務,有人卻覺得他不畏強權,敢於犯顏直諫,乃真御史是也。

“濟川兄,你可害苦我了

何涉宅院內,文彥博滿面苦笑說道,他覺得很是冤枉,唐介參奏列舉的罪狀,多是表面現象,其實根本沒有這樣的事情。

像平貝州之亂,佔將領之功,的確有這回事,然而當時文彥博是領軍的主帥,手下將領立的功勞,按照規矩本就應該算在他頭上,而且宋朝重文輕武,就算將領立功很大,朝廷也會折扣部分分到文官身上,這種事情十分常見,並不是獨有現象,所以說以此來指責文彥博冒功,的確有些不怎麼準確。

還有,獻錦絹而媚後宮更是子虛烏有,要知道皇帝最忌諱的就是外臣私通後宮嬪妃,文彥博這般精明,怎麼可能犯這種錯誤,況且就算要做,也是秘密行事,怎麼可能讓人知道,讓唐介聽聞而上奏彈劾。

在任益州知州期間,文彥博確實是獻上不少綿絹織燈,但那是奉給皇帝的常禮,趙禎見禮物漂亮,自然是送給張貴妃,以討美人歡心,只不過後宮美人三千,皇帝再偏心,也要表面公正,乾脆就說禮物是文彥博送的。

在不知情的情況下,文彥博就背了黑禍,不然一個外臣居然給自己的美人送禮,趙禎還不氣得要殺人,怎麼會因此而提拔,不過這種事情也不好分辯啊,免得惹得後宮不和,那時皇帝也不放過自己,面對這個。彈劾,文彥博只能捏着鼻子認了。

“寬夫,話可莫要亂說,我如何害你了。”何涉笑道,顯然沒把這事放在心上,畢竟到了文彥博這種地位,官場上的沉浮都是煙雲,真被罷相也沒什麼,只要聖眷還在,被複起也是短時間的卓情。

而范仲淹卻不然,把許多人得罪狠了,就算朝中一直有人替他說話,若是沒有天大的轉機,是不可能輕易回得了朝中。

“還說沒有,本來事情已經告一段落,你想爲弟子揚名也就罷了,爲何還偏偏明諷暗刺的說人家還不如一個小縣官有見識,對朝中污穢之事視若無睹。文彥博說道。

何涉有些不好意思說道:“老夫本意,是氣不過像張堯佐這種佞臣,裝模作樣的居然還得到美譽,想讓唐介再參他幾本,就是參不到他,讓他噁心幾日也好,卻沒想,”

“卻沒想弄巧成拙。唐子方把矛頭指向我了。”文彥博搖頭嘆息道。

“這個唐子方,爲人跟名字一樣,一點也不明時事,真該讓官家貶去英州清醒些日子才成。”何涉恨聲道。

“若是如此,那濟川兄二,:爲他求情,使得官家改變弄意,使其從廣南惡劣點…處。”文彥博笑道。

“寬夫,古語云,宰相肚裡能撐船,你就莫要生氣了。”何涉笑道:“子方這回確實有所魯莽,但他已不是身體健壯的青年,可經不起廣南霧瘴侵身。相交多年,老夫總不能眼睜睜的看其奔赴死地吧。”

“好話都讓您說盡了,我還能有什麼意見。”文彥博輕微一笑,似乎有些噓喘:“唐子方這回算是徹底出名了,真御史,豈不是在暗諷我這宰相有假。其實,當初我應該跟着希文、彥國、永叔他們走的,”

“你莫要胡思亂想,子方不知你心,難道我還不清楚嗎。”何涉輕聲道:“希文離去後,若不是還有你主持大局,朝廷都不知被那些人攪成什麼模樣了。”

“我自然明白。不過這回事情鬧得有些大,我可能會外任避段時間,幸好現在彥國已經回朝,我也就放心了。”文彥博說道:“聽聞官家也有意召回永叔,卻不知是在何時。”

“不管在什麼時候,只要官家意動,老夫等人自會從中推波助瀾。”何涉輕嘆了聲:“本來有機會說動官家召回希文的,可惜被一些小人壞了好事。”

“希文”文彥博長長嘆息,輕聲說道:“冊黨之論一日未消,我們也不好爲他說話,免得引起官家生厭,適得其反。”

何涉微微點又,輕聲道:“聽說昨心也上了道摺子,說是要治湖?”

“莫要裝糊塗,你敢說不清楚。”文彥博笑道:“這可走出自你那位好學生的手筆。只不過是掛了希文的名字罷了。”

“若不是得到希文的允肯,老夫早傳書刮斥這不知天高地厚的小子了。”何涉像是在責怪,可卻是一臉的笑容,語句與表情一點也不相符。

心中鄙視何涉得了便宜又賣乘,文彥博羨慕似的說道:“話又說回來,景純的人緣還真是好。你是他老師就不用提了小宋幾乎是天天在官家面前嚷着要召他回朝,而他自身本事也不差,才上任不久就立下不少功勞。”

“想來三年後的考評爲上上也已經是肯定之事,到時調回朝中歷練幾年,再外放幾年州官,指不定就能入二府爲相,如此一來,還真應了某些人的讖言,大宋開國以來最年輕的相公非他莫屬。”

雖然明知文彥博是在說笑而已,但是何涉卻聽着很舒服,畢竟身爲老師的,自然希望學生能學有所成、前程似錦,這才顯得出老師的栽培有方,不過表面上還是要罵兩句的:“莫要胡誇,免得嬌縱了他,傲了他的性子,最終惹出禍事來。”

“有希夾在旁看着,難道你還有什麼不放心的。”文彥博笑道。

“那倒也是。”何涉撫須微笑,其實早在得知范仲淹赴任杭州之時,他就第一時間寫了書信寫范仲淹,讓其代他管教楚質,如今看來成效顯著,在他看來。楚質之所至能做出這麼多實事,無非都是范仲淹的有意提攜而已。

當然,也不可否認自己這個弟子還是有些能力的,何涉樂滋滋的尋思,說道:“那摺子呈官家聖覽後,可批了?”

文彥博微微點頭,又輕輕搖頭道,讓何涉弄不明白,不由皺眉問道:“你這是何意?”

“官家讓政事堂商討,自然分成兩部分意見,一是贊成,一是反對。”文彥博說道:“最後官家聖裁決定同意治理杭州西湖,不過如今國庫也不充裕,而且前不久才撥下濟災錢糧,所以”

“所以只肯給度蝶是吧。”何涉說道,也沒有氣憤的意思,畢竟朝廷國庫是什麼樣子他心裡也清楚,只是詢問:“不知官家許了多少道?如今市面度樓價格爲二十多貫,但是私下可賣百餘貫,而治湖可不能省錢,起碼要三五百道吧。”

“三五百?”文彥博苦笑搖頭:“商議的時候,三司使張堯佐進諫,而今僧尼之數過多,不納賦稅,且不事生產,於國無利,應該加以限制,官家聞諫採信,雖然贊同希文治理西湖,卻不準備撥許度樓。”

“巧婦難爲無米之炊,既然如此,那治湖錢糧從何而來。”何涉氣急敗壞說道。也難怪他會怒火中燒,畢竟西湖治理好了,不僅有楚質的功勞,說不定還能以此爲契機召范仲淹回朝任職,然而張堯佐等人也不是笨蛋,自然不會輕易給他們這個機會。

“話雖如此,但他所言冠冕堂皇,我們一時也駁回不得。”文彥博也有些鬱悶,明知道對方有私心,可是人家言論卻爲國爲民,不好開口表示反對啊。

難道說朝廷準備不給分毫錢糧,卻讓希文治湖不成。”何涉不滿說道。

“自然不是。”文彥博苦笑了下,說道:“張堯佐的意思是,希文大可截取今年杭州之夏稅作爲治湖之需。”

“荒謬,今年杭州夏稅不是已經轉運至京了嗎,哪裡還有。”何涉開始拍桌子,

“只是轉運了其中糧稅部分,還有其他雜稅。”文彥博的臉色也有些難看,誰不知道杭州乾旱才稍微緩解,百姓生活艱辛,朝廷已經減免其今年賦稅,除非橫徵暴斂,不然別想收足治湖的錢糧。

而張堯佐等人恐怕最樂於見到這個情形,雖然知道範仲淹不可能這樣做,但還是抱着只一絲希望,只願有機會參范仲淹一本。

小人。”知其用心險惡。何涉恨得咬牙切齒,連忙問道:“那官家意下如何?”

“我與叔平幾人勸諫不已,可惜官家最終還是同意了。”文彥博嘆氣說道,現在回想起來,或許就是由於他們的勸進,才促使皇帝下定決心吧。

“官家”糊塗。”何涉沉默半響,突然站了起來說道:“不行,老夫要入宮請官家收回成命。”

“不可。”文彥博連忙上前阻攔說道:“莫忘了我剛纔之言,……朋黨。”

何涉聞言,步伐頓時僵滯。無奈撫腕長嘆。

第429章 禮第371章 夭折第154章 難言誘惑第287章 你怎麼在這第211章 真假難辨第86章 安家置宅第407章 聲歌逸樂第85章 時局變幻第3章 三叔來探第425章 氣運第184章 窮奢極欲第443章 那一年第394章 大功第411章 繁榮第352章 豔遇第344章 設計第389章 讚頌第381章 通幽第2章 慈母之心第313章 一絲困惑第214章 隱患?第165章 豔福第158章 殿試第128章 幫忙第132章 留宿第106章 對韻第234章 雙喜臨門第273章 直諫第141章 會試放榜第41章 有意提攜第89章 祈福第311章 千古流芳第349章 尾行第424章 拜訪第56章 時光如水第131章 楊家村第350章 行蹤第244章 下鄉視察第228章 鎮定自若第201章 半日閒第三百五十四章第412章 深情絮語第12章 宋體字第349章 尾行第340章 補闕第235章 人去樓空第100章 印象第294章 諂媚討好第337章 專業人士第166章 祝詞第108章 上元燈節第196章 散財第406章 館職第432章 豐厚的嫁妝第41章 有意提攜第28章 大相國寺第266章 對策第42章 不勝酒力第418章 乖巧第151章 會元先上第347章 嚴打第253章 天差地別第102章 暖衣第4章 善意謊言第347章 嚴打第387章 討好第100章 印象第68章 白礬樓第176章 喜氣盈門第260章 西湖盛會第146章 青出於藍第308章 峰迴路轉第214章 隱患?第6章 白雀書院第26章 美人計第425章 氣運第242章 勤政愛民第429章 禮第146章 青出於藍第49章 高士林第63章 再遇第108章 上元燈節第223章 緣分第19章 家族聚會第三百五十四章第8章 一個機會第110章 花言巧語第346章 狡猾第404章 重聚第180章 提點第35章 公堂之上第144章 疑是夢中第395章 厚賞與懲治第278章 孺子不可教第351章 怒火第318章 迷惑第182章 支持第296章 沈遼的心事第147章 幸福的清晨第173章 面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