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0 改革計劃二

起步卷 350 改革計劃(二)

第二天開始,就陸續有反對理藩院改革的摺子從通政司遞到鳳鳴宮。

兩天後,鳳九淵和中書令翁尚聯名具奏的摺子也遞進了鳳鳴宮。較之上次朝會提出的改革方案,這次無疑溫和了許多,最爲明確之處就是照顧到了各方的利益。

古語有云:君子言義不言利。

只要一言了利,那就是墮入小人之流了。所以,自古以來的讀書人儘管滿腹心思地想謀盡天下之利,但嘴上依舊是仁義道德地說個不停。而朝廷政府則是爲了‘教化萬民’,活脫脫地也成了一個最大號的僞君子,什麼勞模,什麼先進,什麼時代先鋒,什麼……什麼什麼鳥都能整得出來,今天開會說反腐,明天開會說廉政,後天開會又說爲民服務。

一句話,卻你孃的蛋,官樣文章誰*不會做?

天天反腐說明已經到了根子上,天天說廉政證明舉國,天天說爲民服務是因爲沒人爲民服務……會議也好,宣傳也罷,只有反着讀你才能品出真正的品道來。

人心都是有有想法的,宣傳可以愚弄一時,愚弄不了一世。越是對追名逐利晦莫如深,嚴加禁止,就越是物慾橫流,禮崩樂壞。所謂堵不如疏,堵得了一時最終會換爲濁水橫流天下。

旁人覺得當政者言利會荼毒萬世,會敗壞國民風氣,鳳九淵卻不這麼看。人是有社會組織性的動物,是客觀存在的,如果你把它藏在暗處,長久見不到陽光就會惡臭,致命整個社會污濁不堪;如果把它擺在明處,經常有陽光照曬,自然乾燥如常。

言利和言義兩者只要把握適度了,才能對治國理政和社會風氣起到最佳的引導作用——當然,這話不是九王殿下說出來的,而是武長史根據鳳王爺的話總結出來的。

所以,在新陳奏的摺子裡,鳳九淵裡所當然地把保證百官的利益放在了第一位,帝國的利益還退居其次,他甚至這樣說:不能首先保證百官的利益,那麼百官就不會積極地保證帝國的利益,最終受到傷害的依舊是帝國的利益……

九離在看了摺子之後,彷彿看到一個脫得*裸站在自己面前的男人,直感到臉頰又燙又燒,心下有種說不出的難言彆扭。暗道:“……他怎麼把這些問題全都挑明瞭?哎,這下可倒不好處理了。如果把摺子交部議,廷臣們知道了會不會有什麼看法?百姓們知道了又會有什麼看法?”糾結了半晌,總是拿不定主意。

恰在此時,門下侍中歐陽齡來回事,九離就把鳳九淵的摺子給他看了,問道:“你怎麼看?”

歐陽齡雖不是道學夫子,但也非傲視流俗之輩,看完鳳九淵的拍子後,喃喃半晌不知道該作何評價,在九離又問了一遍後,他才答道:“回皇上,臣覺得,臣覺得……九王爺是個實誠人!”

九離笑道:“還用你說?他這人從小就這樣,討厭拐彎磨角。可一旦拐彎磨角起來呀,也不是一般人受得了的。我是問你對這摺子怎麼看!”

歐陽齡道:“這個,臣認爲九王爺是不是本末倒置了?”

“本末倒置?”

“有國方有家,國不能立又何以保家?臣認爲,應以朝廷的利益爲重纔是正理!”

九離暗道:“又是一個僞君子!”嘴上淡淡地問道:“這麼說來,你也是支持九王爺的改革方案了?”

歐陽齡這才知道皇帝竟然在不知不覺間給自己挖了個坑,忙道:“臣只是,臣只是……”九離一擺手道:“好了,朕知道你的意思。”這纔拿起硃筆,在鳳九淵的摺子上批下了交部議的字樣。想着又覺得不夠全面,又加上了一句:另着各省、部、院、府堂官佐貳就此折各抒己見,奏朕知道。欽此。

部議,顧名思議,就是交由朝廷各部討論決定。只有疑而不決的重大國策或是事態纔會交部議處,一般的事件都是直接指定由某部或某院議定陳奏的。

九離這不單是要三省六部、督察院、大都督府和理藩院都參與到理藩院改革的大討論中來,還要求各部門的首長和副首長都必須發表自己明確的意見,並以書面的形式讓她知道。

她這是在逼百官表態!

到底是支持,還是不是支持,亦或是反對,她都要先掌握清楚,再作下一步的定奪。

摺子的副本傳到各部之後,頭頭腦腦們一刻也坐不得了,立馬馬地召集起了所有的手下開會,討論九王爺提出的理藩院改革方案。

三天前的朝會上的大辯論已經傳遍了整個中京,甚至連各星球的總督府都知道了。所有人都覺得九王爺的手下得未免太狠了些,這一刀切下去固然是暢快了,難保帝國不會因此而滅亡呢?因此,反對之聲洶洶而起,幾乎聽不到贊成的。

其實並不是他們認識不到當下理藩院的弊端,而是鳳九淵在朝會上提出的改革意見裡絲毫沒有提到有關保障百官利益的條款,他們怕自己一旦同意了這個改革方案的執行,以後每年就領不到那筆數目可觀的清敬錢了。這可就會令他們原本優裕的日子陷入前所未有的困境。

帝國律法規定:貪賄一百金鳳幣以上者罰5年苦役,終生不得爲官爲吏;貪賄五百以上者,罰十年苦役,刺面,終生不得爲官爲吏;貪賄一千以上者,斬雙手,終生不得爲官爲吏;貪賄五千以上者,抄家,斬首;貪賄一萬以上者,抄家,斬立決,三代不得爲官爲吏;貪賄兩萬以上者,斬立決,滿門貶爲賤奴,五代不得爲官爲吏;貪賄十萬以上者,滿門抄斬,同族三服以內三代不得爲官爲吏。

嚴懲的同時,也制定的驚人舉報獎勵制度。所有舉報者可獲得貪賄數額15%的獎勵,並受到律法的保護,誰如果敢打擊報復,與貪賄者同罪。家人舉報家主貪賄者可獲20%舉報獎勵,並可免除不知情家人的罪責……

其實,就算有再嚴厲的制度,如果沒有相應的獎勵來支撐,一樣難以杜絕貪污。就好比當下的帝國,官員們除了俸銀外,還有豐厚可觀的清敬錢可拿,誰的手還敢亂伸?

要知道一戶普通人家,一年的全部使費也不過5070金鳳幣左右,一個最末等的獄卒或是城門衛兵幹一年下來就可獲得80金鳳幣的清敬錢,再加上120金鳳幣的年俸,足有200多金鳳幣的收入,足是三戶人家的年度全部使費了,還有什麼不滿足的?

官做到翁尚這一級,除了20000金鳳幣的年俸外,每年還有80000的清敬錢和其他的獎勵,總共收入約在12萬左右。有了這筆錢幹什麼還不能夠?再如果去貪賄,別說律法難容,百姓們用嘴也能罵得你三代不得翻身了。

饒是如此,依然有官員鋌而走險,把他們罪惡的手亂伸。帝國行政系統共有官吏518萬名左右,軍隊系統共有將士300萬,每年因此而處決的貪賄官吏和將領多則上百,少則十數名,還是難以從根本上杜絕。但如果沒有清敬錢的存在,偌大的帝國恐怕早被貪賄給折磨得不成樣子了吧?更何談立足於中宇宙世界呢?

清敬錢,清敬錢,有了它未必就能真正清靜,但如果沒有了它,整個帝國立馬就得崩盤。

在意識到這一點後,鳳九淵就當即對自己的方案作出了修改,擺出*裸的利誘架式,要這些官員主動支持理藩院的改革。可官員們也不是傻子,你說請君入甕我就來?那豈不是太沒面子了!在官場上混,其他的不重要,這面子是無論如何也要保住的。

鳳九淵就算擺出了令人眼讒得不行的利誘政策,而他們個個都恨不得立馬馬同意,並收到實實在在的好處,但如果表現得心急,既丟了面子,又丟了架子,還得遭同行恥笑不是?

所以,這理藩院的改革計劃注意要有波折。

果不其然,督察院左右都御史都上摺子表示強烈反對,還捎帶上了一大堆的聖人之言,指責鳳九淵的改革計劃是‘妖火惑衆,禍國殃民’之舉……如果不是九離早得知情報,知道他們是支持鳳九淵提出的新改革計劃的,還真要被這份摺子給嚇一跳呢,從而重新考慮是否要同意鳳九淵的改革計劃——其實鳳九淵不過是依舊是開路的急先鋒罷了,真正需要改革理藩院的是帝國,他只不過是恰逢其會地挑起了這個擔子。

九離當然希望這個改革計劃是由鳳九淵來牽的頭,一旦成功,將就爲鳳九淵贏得空前的聲望,爲他的登基徹底地掃平的障礙。

可如果不成功呢?

那就不單是鳳九淵的失敗,也是她這個皇帝的失敗,還是帝國的失敗。

不成功則成仁!她已經打定了主意,不論付出多大的代價,不管遭遇多麼艱難的險阻,一定要促成理藩院改革的通過。

她甚至爲此作好了退位的準備!

看了督察院的摺子後,也不知道該批上幾句什麼,想一想,就用硃筆寫下‘知道了’三字。

這是皇帝對不能留中,暫時又沒有適當處置意見的摺子的慣常批答。看着給予了回答,其實什麼意見也沒有說,只有天才知道‘知道了’這三個字裡藏着什麼意思。

隨着通政司陸續地將各部院頭頭腦腦們的折裡送呈了進來,九離都一一的細看了。很明顯,牆頭草佔了多數。

除了督察院明確表示反對外,其他各部院的態度就顯得相對曖昧了些。或許督察院是出於自於職責的需要,所以把反對的調子唱得這麼高吧?

看樣子改革計劃獲得通過的成算增大了。想了想之後,九離又下旨,讓中京四品以上的官員都參與進來,併爲兩天後的朝會預熱。

其實別把這事看得太過於複雜了。爲什麼這麼說呢?

就好比一家大公司要推行一項改革舉措,說改革成功了可以給每個員工漲工資,而大家又都知道改革是對公司有好處的,在兩面利好的情況下,設若你是公司的員工,是會同意呢還是表示反對呢?

當然是同意了!

之所以會這麼幹脆,是因爲這裡面沒有了道德的羈絆。設若這個改革是以背叛國家或是信仰爲代價的呢?我估計就不會有那麼多人乾脆地同意了!

道理其實就這麼簡單。

道德這個調子什麼時候都得唱起來,這不但不會造成任何損失,說不定還會在某些時候贏得意想不到的好處呢?

九離的旨意一下,中京城頓時空前熱鬧了起來。拜座師的拜座師,尋恩主的尋恩主,訪同年的訪同年……各種聚會在私邸和酒樓同期舉行了起來。目的只有一個:討論是同意九王爺提出的理藩院改革方案還是不同意,如果同意又是怎麼個同意法,如果不同意又要怎麼表態……反正這裡面的門道多着呢,複雜得可不是一般普通人能夠想像得到的。

鳳九淵倒是安逸地呆在九王府裡坐看山河色變,盤算着如果這招還不能促使理藩院改革計劃獲得通過,那就只有另闢巧徑了。反正他老人家是打定了主意,不管軟的硬的,總之要走出一條路來才行。正無聊間,小太監來報,尚書令張平張大人求見。

尚書令張平?

鳳九淵對這個人沒什麼印象,主要是平時見他的機會太少了。

中書負責政務,尚書負責政令,門下負責監察封駁,三省之間互相制衡,構成了帝國的中央權力機構。因爲神石走私案的事,鳳九淵纔對翁尚多了關注,再因爲他對自己提出的理藩院改革方案的支持,兩人這才走到了一起,建立了合作關係。尚書令張平可能也是看到了這一點,所以想趁這個機會搭上車來,多分些好處吧?

尚書令畢竟不是小人物,怠慢不得,鳳九淵一聲快請之後就讓韓以柔拿衣服來換。

611 衝突二127 逃逸之路三129 拉攏017 莫名其妙的軍事會議836 反壟斷風暴一136 失蹤246 '太空母艦'計劃一033 是不是原裝正版呢135 真的假的921 政變前後三322 政治博弈588 吏制改革一265 馬西洛鈾礦283 生老病死386 大首領五906 政治風暴二650 突變一363 歐白華786 神器的真實面目一952 曙光四328 技術瓶頸028 地鼠肉213 卡扎菲的憤怒457 屍靈巫568 不穩定因素七039 心有多寬天地就有多大389 情意713 混亂與黑暗三349 改革計劃一221 整編二526 遠征790 絕世的絕世威力一330 靈感四598 血案四324 即將散場752 遠客一405 王元直級星槎二280 流放之路一268 完成任務042 起步一451 馮宣案二819 求解四016 平靜了541 狐人五519 援救三雲界一580 死二591 吏制改革四181 前往泰坦310 滅泰三197 抑鬱了739 未來三473 輝煌的勝利七712 混亂與黑暗二692 寂寞孤獨冷644 協調會議169 原道寧680 大戰將始五333 整編方案307 安拉聯盟的句號872 後事的安排三595 血案一175 征服者六481 潑天大案三940 聯合二191 假死三305 過河拆橋一282 流放之路三329 靈感三608 考題二380 襲取裡波574 不穩定因素十二673 周密之五061 綠壩729 徵兵一614 跑路557 猜測三578 元兇三356 強闖宮禁368 轟天雷三012 不明生物952 曙光四577 元兇二069 蘇菲二001 遊戲管理員812 軍事改革二042 起步一107 武裝政變三153 七大長老一954 曙光六223 豬圈一115 武力威懾二601 血案七474 輝煌的勝利八042 起步一444 反擊師若般一657 真假消息二322 政治博弈531 初雲公主三894 研究基地二390 格式化神盤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