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下邽

鄠杜離長安並不算太遠,平時騎馬或趕車只需兩三個時辰就可到達長安城。然而魚幼薇三人並沒有代步的工具,加上連日來的過着食不果腹的日子,身體很虛弱,趕起路來又比平時更慢了些,因此走走停停,到了下午才趕到長安。

這一路上,魚幼薇看到許多跟他們一樣的災民,成羣結隊陸陸續續地朝長安的方向前進。魚幼薇心中感嘆:原來不只自己有這樣的想法,看來即使要做長安的乞丐,恐怕也要競爭上崗呢!

走上官道以後,路上的行人就多了起來。通往長安的官道修的寬廣平整,可以跑馬跑車。來來回回的人,有的急着進城,有的急着出城,車咕嚕聲、馬蹄聲從旁邊呼嘯而過,揚起一陣陣的塵土。

偶爾也有人嫌棄地看着這些災民,絲毫不掩飾自己的鄙視與厭惡,惡狠狠地讓災民讓路;也有人看到災民以後流露出憐憫或悲憤的表情,扔出自己帶的錢或者吃的,引得災民一陣哄搶。但是大部分人都是形色匆匆,忙着趕路。

劉氏原本只是說自己小時候跟表姐多麼要好,表姐嫁人之後就慢慢地聯繫的少了,後來就開始不停地說着自己小時候的事情。

一路上如果光悶頭走路,確實無聊了些。因爲同病相憐,目的地也一樣,很多不認識的災民反而攀談起來,很快就變得熟悉。很多人在抒發着自己對地震的後怕,對流離失所的恐懼,對失去親人的傷心,還有對朝廷這麼久沒有幫他們重建家園而失望。但是大部分的人都是在說着對以後的生活的嚮往,對未來的打算,對新生活的憧憬。

石頭是魚幼薇隔壁村的一個漢子,具他說自己原來是個鐵匠。很憨厚的一個人,就是嘴巴閒不住:“我說二寶啊,你說你進城有啥打算吶!跟哥哥說說!”

二寶不過十五六的樣子,聽了石頭的話,撓撓頭:“俺都想好了,俺要給大戶人家做護院!”

石頭不明白“你知道啥是護院你就要做?”

“俺知道!原來俺跟俺娘進城的時候,俺都看見了,護院可威風了,站在門口把風,一般人都不給進!”二寶說完挺了挺胸脯,一副彷彿自己就是護院的威風樣子。

石頭撲哧一笑:“啥護院,我當是啥,不就是給人看門的嗎?”

二寶聽了有些不好意思:“俺娘俺爹原來也不讓俺去,說那是下人,伺候人的。可俺就是想當護院!”

“那現在你爹你娘讓你去了?”剛問完,石頭就想抽自己嘴巴子,二寶的爹孃在地震中沒了。

見石頭表情訕訕地,二寶安慰他:“沒事,哥,俺都習慣了!哥你也甭往心裡去。哥,你有啥打算吶?”

石頭一聽二寶問他,來了精神:“俺?俺都想好了,俺要開一間鐵匠鋪!”

“真的!哥你可真有能耐!”二寶崇拜的看着石頭。

石頭還沒有好好享受二寶的崇拜,旁邊就有人拆臺:“石頭你就吹吧,你渾身上下一文錢都沒有,你還開鐵匠鋪呢你!

石頭忙跟二寶解釋:“哥現在時沒錢,但是哥渾身是勁,哥有力氣,哥可以先進鐵匠鋪做工,帶拿了工錢,就可以自己開鋪子了!”

怕二寶不信,又拍着胸脯:“哥別的不敢說,打鐵絕對是一把好手。別說是長安,就是整個大唐,也找不出比哥哥手藝強的!”

剛纔的戲謔的聲音又傳來了:“石頭,你要這麼說石老爹俺相信,可就你!上次你幫俺家打的菜刀,別說肉了,就是菜都切不動。爲這,俺媳婦把俺一頓好說。俺媳婦說了,下回就是不要錢,都不要你打的刀!”

石頭一聽有些惱怒:“我說狗毛,你今兒個咋就淨跟俺過不去呢!”

說完一羣人都鬨笑起來,他自己也傻兮兮地跟着衆人笑。

這些情景讓魚幼薇心情漸漸地好起來,心中也充滿了對長安的嚮往。

落日西斜,霞光給天邊的雲層暈染上紅色的光芒,好像潑墨一般往外滿去,一圈圈遞減着紅色的層次,一直滿到很遠的天際。

夕陽照下來,給路邊矮小的花草,高大的樹木,周圍的行人鍍上一層金黃。陽光斜斜地照在人們臉上,這些人少了幾許蒼白與污濁,多了很多紅暈與光彩。

這樣,長安越來越近了。

長安,中國歷史上著名的古都,中華文明乃至東方文明史上最璀璨的明珠。萬國來賀,八方來朝,是曾經讓外國人頂禮膜拜的地方。雖然自己已經錯過了唐朝最繁榮昌盛的時期,但是想到自己能夠越過千年,親眼一睹長安城的風姿,魚幼薇還是忍不住自己內心的激動。

不禁去想象長安城內的景象:縱橫的街道,繁華的市面,十里長街上川流不息的車輛,摩肩接踵的人羣……任何一幕,都是一流都城繁華的風采。魚幼薇忍不住心中吶喊:長安,我來了!

然而,理想很美好,現實很殘酷。迎接他們的不是高樓林立的城闕,而是一層層的關卡。靠近長安,每隔不不遠處,就有一個重兵把守關卡,阻止人們前行的路障,手握兵器的士兵,無不宣告着災民不能進城。

許多人滿懷希望而來,走到跟前卻被告知不能進入。不是自己不努力被淘汰,而是你根本就沒有比賽的資格!

這讓很多人很憤怒很不能理解,於是有些不能忍受的人跟士兵講起道理吵嚷起來,推搡之中,魚幼薇聽見有人叫了一聲,緊接着人羣就迅速地散開,再不見剛纔的擁擠。一個身中數刀的災民倒在血泊裡,正瞪大了眼睛似乎不敢相信地掙扎。

劉氏趕緊捂住魚幼薇跟劉蒙的眼睛,然而那瞪得老大的雙眼卻映在了魚幼薇的腦海:彷彿在說,我地震沒有死,卻死在了長安門外,死在了原本應該保家護國的士兵的刀下。

一個士兵將那人的屍體拖走,另一個士兵高高揚起手中的刀,對着人羣震懾的喊:“擅闖城門者,殺!”彷彿他面對的不是手無寸鐵善良無辜的百姓,而是十惡不赦罪該萬死的罪人!

他的舉動的確是起到震懾的作用,人們從剛纔的驚愕中回過神來,圍觀的人羣開始散開,大部分在士兵的指揮下去了附近的難民營。

那裡有臨時搭建的帳篷。難民可以在那裡呆上一段時間,如果願意,可以選擇從那裡入伍,去年收復沙州、今年年平定吐蕃、武寧軍亂損耗了朝廷不少的兵力,就是這次地震也死了上千士兵。朝廷需要更多的人來壯大士兵隊伍。

魚幼薇看着高高的城牆就佇立在自己不遠的地方,在夕陽的餘暉中彷彿歷經滄桑的老人般沉默。牆頭上來來往往的是巡守的士兵,手握兵器,莊嚴肅穆。魚幼薇的眼睛彷彿透過了厚厚的城牆,看到裡面車水馬龍、看到裡面的燈火輝煌。

一扇硃紅色的城門就這樣隔開了兩個世界,城門內是歌舞昇平的太平人間,是國泰民安的繁華盛世。而城門外面,是衣不蔽體食不果腹的災民,即使她很早就知道這個社會存在着許多的不公,但是此刻她才深深地明白:寧做盛世狗,不做亂世人的悲哀與無奈。

立在門外,魚幼薇看着這個千年古都,產生過無數的詩詞歌賦的地方,這個文人的搖籃,突然感覺自己離這個世界很遠很遠。突然的心灰意冷,彷彿兜頭的一盆冷水,讓全身的力氣都鬆懈下來,只一瞬間,疲憊就席捲了整個身體。

緩緩地轉過身子,嘆了口氣:“阿孃,我們先去難民所待上一夜,明天就回鄉吧!”看來自己真的連乞丐都做不成。

劉氏此刻也沒了主意,只好點點頭:“回鄉也好,鄉里鄉親互相之間也有個照應。”

說完又試探着問:“要不,阿孃去跟官差說一下,告訴他們我們是尋親的?”

魚幼薇任命地搖搖頭:“且不說這個法子肯定有人用過了,就是沒人用過,那些官差若問表姑家住哪裡,夫家是誰,之前可有聯繫。這些我們都回答不上來,還是莫要找麻煩了吧!”

看着疲憊憔悴的女兒,劉氏也覺得今天不能再折騰了:“那好,今天我們先將就一晚,明日再說!”

剛轉過身,聽見身後一陣馬蹄的聲音漸漸慢下來,吱吱呀呀的是車軲轆停止的聲音,隨着車停在旁邊,一個男人的聲音從身後傳來:“前方可是蕙蘭跟恩嫂?”

魚幼薇沒有想到這裡居然有人認識自己,忙回頭,看見男子之正從馬車裡伸出頭來張望,一身的儒雅氣質,不是薛慕之還是哪個?

此時自己衣衫襤褸,天色也已經暗了,難爲他還能認出自己跟阿孃。

魚幼薇忙作揖行禮:“蕙蘭見過薛叔父!”劉氏也跟着見禮。

此時薛慕之已經從車上下來,語氣已經由剛纔的不確定轉爲驚喜:“恩嫂、蕙蘭,沒想到真的是你們!我聽說鄠杜這次地震非常嚴重,滿心的焦急,唯恐你們遭遇不測,好在你們吉人自有天相…”

說到這裡,環顧周圍不見魚文翰,不由得心中一個咯噔,語氣也突然一頓,略帶了些踟躕:“怎麼不見恩兄?”

難道恩兄他遭遇不測了嗎?

魚幼薇話未開口,就先紅了眼圈:“薛叔父,阿耶他……他……”

不待魚幼薇說完,薛慕之心下了然,想到魚文翰救過自己母子二人的性命,想到自己與魚文翰兄弟相稱,想到二人幾年同窗之誼、推心之交,不禁神色一暗,心中泫然,說出的話也晦澀難當:“恩兄他果真遭遇不測,我還未報恩兄大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