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九章 “四·二九”大掃蕩(下)



在“合圍”故城縣武官寨地區的同時,敵人還調集大量兵力對邱縣東目寨、搖鞍鎮一帶進行大規模的圍剿,企圖消滅活動在那一帶的第四軍分區指揮機關和新四旅部隊。組成這個包圍圈的敵人主要是:日軍第十二軍五十九師團一部、獨立混成第一旅團和第八旅團各一部以及當地大批僞軍。由日軍第十二軍司令官士橋一次特意從濟南趕到臨清坐鎮指揮。

四月二十八日,日軍第五十九師團一部兵分三路,由臨清出發。一路經老官寨、一路經馬鳴堂、一路經竇莊,分別向邱縣東北的東目寨、搖鞍鎮一帶圍堵。尖冢據點出動的敵人,也開始向黃營以西地區圍堵。第八旅團一部由威縣和大葛寨出動。威縣出動的敵人到達第什營後,也兵分三路,經馬落堡、雲固向東南推進;大葛寨出動的敵人到達白果樹後,分兩路經杏園和蔡寨向南推進。獨立混成第一旅團一部,由曲周縣城出動,分經馬頭及其以北向東推進;邱縣出動的敵人,分經大侯馬、百戶寨向東目寨、搖鞍鎮方向推進;由館陶出動的敵人,分三路經毛寨、徐申寨、安雷寨進至梭莊東西地區實施圍堵。另外,駐館陶、尖冢、臨清的部分日僞軍,還對臨清至館陶段的衛河渡口實施了扼守,以防八路軍東渡。

當時,第四軍分區司令員楊宏明、政治部主任孫毅民、參謀長鄭行衢(qu)率領分區機關駐在邱縣西孝固村;四地委書記郭森、專員肖一舟率地委和專署駐東孝固村;分區所屬第三十六團主力駐劉、張雲固村。

四月二十七日下午,一位偵察員向軍分區司令部報告:“附近幾個據點的敵人都在準備乾糧,給馬匹備料。看樣子是要進行掃蕩。”

楊宏明立刻和大家商議對策。參謀長鄭行衢說:“現在連敵人‘掃蕩’的地點、時間和規模都不清楚,怎麼採取行動?再說,敵人是不是真要掃蕩,還是個問題。我建議,先不要行動。”

政治部主任孫毅民說:“如果都是我們分區的部隊,可以先等一等。現在有威縣、南宮、廣宗三個縣大隊在這裡整訓,應該把他們先轉移出去。這可是這三個縣的基本武裝。”

楊宏明說:“孫主任,我想讓你和張世蓋帶領三十六團,與三個縣大隊一道轉移到邢濟(邢臺——濟南)公路以北活動。這樣,如果敵人真要掃蕩,我們就有更大的迴旋餘地。”

“好。”孫毅民說。

……

當天晚上,孫毅民、張世蓋率領三十六團和三個縣大隊轉移到了邢臺至濟南公路以北。

二十九日拂曉,西孝固村西頭的操場上;分區所屬部隊正在練習跑步。忽然,從西邊傳來激烈的槍聲。

戰士們都停住腳步,順着槍聲向西眺望。只見在一片已經半尺多高的麥苗地裡,密密麻麻,足有四五百全副武裝的敵人,正踏着麥地向這裡猛撲過來。

帶領大家出操的楊宏明當即傳令:“一連阻擊敵人!其他部隊掩護所有機關人員,火速向東面搖鞍鎮方向轉移。”

“是!”一連長立即指揮戰士們,進入作戰狀態。

其他部隊則開始掩護機關人員突圍。作戰部隊衝在前面,機關人員跟在後面,順着一條小路有條不紊地向東轉移。一路上倒還順利,他們經過傅辛莊、馬蘭、王八郎寨等村莊,到達臨西南面的杏園一帶。不料,這恰恰進入了敵人的合圍圈。

提前轉移到“邢濟路”以北的孫毅民和張世蓋,發現敵情後經過緊急磋商,決定讓大家分散突圍。具體部署是:第三十六

團等部隊由孫毅民、張世蓋率領,向南郭莊方向轉移。三個縣大隊由三位大隊長帶領,向西北方向突圍。

孫毅民和張世蓋率領第三十六團等部隊,沿着一條彎彎曲曲的土路,來到南郭莊附近。孫毅民讓大家隱蔽在一片樹林裡,然後派兩名偵察員到南郭莊村裡化裝偵察.兩名偵察員進村後,通過一個堡壘戶瞭解到:昨天夜裡這村裡進駐了大量敵人,並且佔據了村裡的各個要害部位,嚴陣以待。另外,堡壘戶還告訴他,北面威縣和大葛寨出動的敵人,已經分幾路向這裡合圍而來。……孫毅民立刻和張世蓋等人商議說:“看來向北突圍已經不可能了,我們只能向南轉移,儘快趕到南杏園一帶。”

張世蓋說:“現在也只能這樣了。”

於是,他們又向南面的杏園方向疾馳而去。

三個縣大隊奉命向西北方向突圍。他們憑藉自己對地形的熟悉,巧妙地躲過敵人的圍堵,從敵人縫隙中插向敵後,跳出了合圍圈。

……

上午十一時,軍分區、地委、專署機關和第三十六團等部隊,彙集在南杏園村附近。這時,派出去擦探敵情的戰士陸續回來報告:東面、南面、西面、北面都發現敵人重兵,並且都在向這一帶聚集。指戰員們陷入了一個東西十多裡、南北二十多裡的敵人合圍圈中。

分區首長這才感到形勢嚴峻。在認真分析了敵情之後,楊宏明向大家宣佈:“大家分路突圍。孫主任、張副團長率領第三十六團第三營等部,向東布寨方向突圍;我和趙鶴亭團長率領第三十六團第一、第二營和分區直屬隊向館陶縣梭莊方向突圍。大家馬上開始行動。”

孫毅民率領部隊經過急行軍,來到東布寨村附近。他讓大家隱蔽在一條河溝裡,自己和張世蓋副團長悄悄來到東布寨村邊,觀察村裡的動靜。村裡很安靜,沒發現任何異常。於是,兩個人回到河溝裡,準備帶領大家悄悄進村。

不料,他們剛剛走近村口,就發現有大量敵人從村裡向外射擊。原來,敵人在這村裡埋伏了大量兵力。敵人佔據着有利地形,向八路軍射來無數顆子彈,有幾個戰士中彈受傷。孫毅民爲了避免重大傷亡,只好又讓大家撤回小河溝裡。

這時,張世蓋自告奮勇地說:“孫主任,我估計村裡敵人不會太多。讓我帶領戰士們衝一次吧。”

孫毅民點頭同意:“要小心,儘量避免傷亡。”

張世蓋觀察了一下地形,讓大家順着路邊的兩條道溝,貓着腰攻擊前進。這樣可以躲過敵人的機槍射擊。不料,當他們進到離村子只有十幾米遠的時候,敵人突然扔出十幾顆手榴彈,在戰士們身邊爆炸。有幾個戰士被炸倒。敵人的機槍也挪動位置,封鎖住了兩條道溝。張世蓋只得又帶領戰士們退回小河溝裡。

幾位首長又進行了緊急磋商,最後決定發起第二次衝鋒。這一次吸取了第一次進攻的教訓,沒有從村口進攻,而是兵分兩路,繞到左側和右側,從村子的兩個角上發起攻擊。然而,敵人在這兩個方向也有人把守。剛開始進攻,就遭到敵人以猛烈阻擊。戰士們傷亡了十幾個人,只好又退回來。

張世蓋這時有些急了,向孫毅民提出發起第三次衝鋒。孫毅民冷靜地搖搖頭,說:“別再進攻了,再進攻只能徒增傷亡。我建議,我們馬上改變方向,向北邊搖鞍鎮方向突圍。”

“好吧。”張世蓋點頭同意。

當他們衝到搖鞍鎮與前後大屯村之間時,又迎面遇到一股敵人。這股敵人

都躲在前面的樹林裡,向八路軍發起猛烈攻擊。孫毅民和張世蓋對望了一眼,同時發出一聲怒吼:“闖過去!”

孫毅民接着便手舉大刀,一邊向前衝一邊喊:“衝破敵人的攔截,殺開一條血路。同志們,衝啊!”說完,率先衝進敵羣。

戰士們在後面緊緊跟上。

孫毅民一手緊握手槍,一手高舉大刀,左右開弓,刀槍並用,一連擊斃、砍死三個鬼子。這時,又有三個鬼子向孫毅民撲來。孫毅民揮刀砍傷一個鬼子,隨後又準備向另一個鬼開槍射擊。不料,背後的鬼子已衝到跟前,一刀刺進孫毅民的後背。孫毅民忍着巨痛,想回身向身後的鬼子開槍射擊;前面的鬼子已經向孫毅民刺來,刺刀斜着穿過他的肩膀。雖然旁邊的張世蓋等人火速趕來,將兩個鬼子消滅,但孫毅民已經倒在血泊之中。一個戰士背起孫毅民就往回跑。張世蓋大聲說:“孫主任受重傷。通知戰士們撤退。”

孫毅民掙扎着說:“別管我,……帶領同志們衝出去!”

張世蓋和戰士們簇擁着那個身背孫毅民的戰士,一直撤到務頭村東的一塊麥田裡,纔將孫毅民放下來,進行急救。

此時,孫毅民已經昏迷。雖然大家全力搶救,終因傷勢過重,流血過多,於半小時後犧牲,時年二十八歲。

看着孫毅民氣絕身亡,團長張世蓋和全體官兵都紅了眼。他們匆匆將孫毅民的屍體掩埋,然後重新集結起來,像一羣咆哮的猛虎一樣,吼叫着向敵軍陣地衝去。經過一場激烈搏鬥,終於打開一個突破口,衝破了敵人的合圍圈。

……

楊宏明、趙鶴亭所率部隊於中午十二點到達梭莊村北。正當他們準備進村時,村北頭的幾座民房上和底下的衚衕裡,忽然出現了大量敵人。敵人有的架設機槍,有的使用步槍,一齊向這裡射擊。

楊宏明只好讓戰士們後退幾十米,隱蔽在一片樹林裡。趙鶴亭見此情景,向楊宏明提議說:“我們應該再組織一次進攻。這一次我們集中所有戰鬥人員,全力衝擊敵人的防線。爭取一次成功。”

“好。”楊宏明表示同意,並立即進行部署。他命令兩個營的官兵,除了受傷的以外,全部上陣。於是,戰士們迅速組織機槍掩護,向敵人發起了猛烈衝鋒。很快便衝進敵羣,與敵人展開了肉搏戰。經過一番激烈拚殺,敵人的氣焰逐漸被打下去,八路軍已經佔了上風。可就在這時,敵人的援兵趕到了。兩股敵人合在一起,發起了更爲猛烈的反撲。戰士們漸漸支持不住,只好又退了回來。

正當大家準備再次發起進攻時,一位偵察員跑回來報告說:“據偵察,北面的敵人比較弱。我建議向北突圍。”

幾位首長接受了偵察員的建議。他們立即帶領戰士們,撇開前面的敵人,從敵人包圍圈的縫隙中向北猛插過去。當他們進到姚爾莊村東時,左前方的一條河溝裡忽然跳出十幾個人。當大家看清他們穿的是日軍服裝時,那些人已經開了槍。跑在最前面的楊宏明司令員頭部中彈,身負重傷。戰士們立刻衝過去,將十幾個鬼子消滅。

大家將楊宏明背到旁邊不遠的一塊麥田裡,進行急救。由於傷勢過重,楊宏明司令員壯烈犧牲。

戰士們將楊司令的屍體掩埋好後,擦乾眼淚,在趙鶴亭團長的帶領下,繼續往外衝。傍晚時分,他們來到下堡寺附近,與張世蓋所率第三營匯合後,由下堡寺出發,向西經李六寨、威縣誌官寨,於當日深夜到達馬莊,衝出了敵人的合圍。

(本章完)

第七章第四十五章 東高才伏擊戰第四十三章 破擊德石路第八十章 奪取邱縣城第五十三章 “邢永沙”戰役第三章第七十五章 “五·二六”大掃蕩第七章第八章第五十一章 夜拆封鎖溝牆第二十章第五十七章 改變作戰方式第四十七章 反擊報復掃蕩第二十四章 全民挖道溝第四十四章 百團大戰震驚敵頑第十四章第十八章第二十三章 壯烈殉國第七十三章 開碰頭會第二十四章 全民挖道溝第二十一章第二十五章 彭蔣會談第二十八章 聯合石友三第四十三章 破擊德石路第二十四章 全民挖道溝第十三章第二十六章 劉鄧徐齊聚冀南第七十一章 堅守陣地第六十四章 元城戰役(上)第六十八章 劉志堅被捕第二十章第三十八章 葛貴齋叛逃第九十六章 再赴新戰場第七十八章 肖永智和袁鴻化第六十一章 *回冀南第二十七章 三會鹿鍾麟附錄二 在冀南犧牲的縣團級以上幹部第七十九章 形勢好轉第六十六章 武工隊鋤奸第七章第七十章 開闢運東、衛東第九十一章 繼續反攻第九十六章 再赴新戰場附錄二 在冀南犧牲的縣團級以上幹部第八十四章 巨北戰役第五十四章 斬斷“王高路”第七十五章 “五·二六”大掃蕩第四十五章 東高才伏擊戰第十章第七十九章 形勢好轉第三十四章 *舌戰羣頑第六十五章 元城戰役(下)第八十九章 攻佔邢臺第八章第二十八章 聯合石友三第九十一章 繼續反攻第二十三章 壯烈殉國第六十五章 元城戰役(下)第二十五章 彭蔣會談第三十七章 凌石屯伏擊戰第二十八章 聯合石友三第四十章 二打石友三第九十五章 停戰以後第五十一章 夜拆封鎖溝牆第八十一章 襲擊莘縣第七十九章 形勢好轉第八十七章 解放臨清第八十章 奪取邱縣城第一章第三十八章 葛貴齋叛逃第八十五章 成臨安戰役第七十九章 形勢好轉第二十九章 佈置反掃蕩第九十四章 聊博戰役第七章附錄三 各縣日僞據點(炮樓)所在村鎮第三章第二十八章 聯合石友三第九十二章 攻打肥鄉第七十一章 堅守陣地第二十四章 全民挖道溝第六十一章 *回冀南第二十七章 三會鹿鍾麟第六十章 秋山良照歸隊第二十章第七十一章 堅守陣地第七十九章 形勢好轉第九十四章 聊博戰役第六章第六十三章 “反戰同盟”的作用第六十章 秋山良照歸隊第四十八章 活埋石友三第七十七章 共渡難關第二十六章 劉鄧徐齊聚冀南第六十三章 “反戰同盟”的作用第七十二章 易良品殉國第五十八章 “四·二九”大掃蕩(上)第九十三章 佔領衡水第二十八章 聯合石友三第五十六章 呂洞固突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