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4章 野史

“大夫人”親自發來電報,歐陽雲當然不敢怠慢。而且,關於阿薩姆和曼尼普爾,他腦海中多少殘存有一些關於那個時空的記憶,依稀記得阿薩姆好像是一種奶茶。而曼尼普爾在那個時空的印度,這個已經自成一邦的地方有着“小中國”一說,比如該地區的邦徽章都是六顆星,邦旗幟也是六星紅旗。而且好像還一直在鬧獨立的說。

從小龍坎機場下飛機,然後乘坐一輛防彈車直奔最高統帥部,而等他趕到最常用的會議室,一幫大佬已經在各自的位置上坐好了並正進行着激烈的爭論。

爭論的正反方分別是何應欽爲首的原中央軍系以及李鐵書爲首的學兵軍系。何應欽認爲政府已經與印度的尼赫魯派有了默契,所以即使要介入,也應該採取比較溫婉的方式,比如說支持尼赫魯派云云;而李鐵書則認爲這是一次難得的出兵良機,所謂“天予弗取反受其咎,時至不行反受其殃”,就應該抓~住這個機會在印度東南部埋下一顆釘子。

不管下面吵吵鬧鬧的,歐陽雲坐上主~席臺,徑自低頭繼續看幕僚團提供的資料。相關資料,幕僚團也是剛剛準備好,令歐陽雲感到詫異的是,厚厚一疊居然有一百多頁。從小龍坎到最高統帥部不過一個多小時,這麼長時間重要的部分也沒能翻完,何應欽和李鐵書等人打嘴仗,倒正好給了他補完功課的機會。他這一安坐就沒了起身的意思,五分鐘過去,十分鐘過去,當一刻鐘過去之後,衆人見他還是垂首看書絲毫沒有發言的意思,終於有人識趣的閉上嘴。有其一就有其二,漸漸的,所有人都不出聲了,只看着他。

注意到了衆人的目光,歐陽雲終於擡起頭來,先環視衆人一眼,說:“繼續啊?怎麼都不說話了?”

衆人只當他說的反話,一個個正襟危坐,徹底的嚴肅起來。

見狀,歐陽雲也不矯情,問:“情況你們都清楚了?”

“大致清楚了,”何應欽答。

歐陽雲又看向李鐵書。見他點頭,目光又投向了馮玉祥。嗯,老同志的面子還是要給到的。雖說今天他的表現有點奇怪。要知道,往常和何應欽針鋒相對的必然是他。

馮玉祥難得的做肅穆狀,說:“阿薩姆以及曼尼普爾的事情,我瞭解得不多。”

何止是他,何應欽和李鐵書,又有誰瞭解多少了。掃視衆人一眼,歐陽雲說:“我來補充一下吧。阿薩姆,在十八世紀末之前存在着一個阿豪馬王國。阿豪馬王國後來被從緬甸遷入的傣族滲透並終結。也就是說,在被英國人殖民之前,阿薩姆地區的治理階層一直是傣族人。我們有理由相信,這支後來由緬甸遷入的傣族部落,其祖先很可能就來自中緬邊境地區,即屬於原大中華炎黃嫡系的炎帝一脈——何副總長?您忽然失笑是什麼意思?”說着,歐陽雲揚起手上的資料,說:“這份資料,是呂思勉教授和他的學生花費大量精力調研了大量的歷史文獻資料整理出來的,我敢說,它的真實性最少在百分之九十以上。所以,我剛纔所敘絕對不是信口開河,而是有文獻資料做依據的。”

歐陽雲慎重其事,而且面色相當不善。何應欽又不傻,哪還分不清形勢,馬上說:“總座誤會了,我剛纔是想起一條野史而失笑,可沒有笑話您的意思。再說了,我也不敢哪!”

“哦?”歐陽雲不置可否。

應該是怕他不信,何應欽說:“這條野史還是我在閒暇的時候從古書上看到的,也記不得出自哪本書了。上面說了唐明皇的一件趣事,說是他有一次在封賞大臣的時候因爲打噴嚏,結果少說了一個字,本來準備說‘齊西之溫泉’的,結果少說了一個‘齊’,變成了‘西之溫泉’,然後受封的大臣百思不得其解,就向自己的好友李白請教。大家都知道的,李白是西域碎葉人,恰巧在西域也有一個溫泉地,於是李白就將此溫泉理解爲彼溫泉,而受封大臣雖然心不甘情不願也只能西遷。我本來以爲野史不可信,但是聽你這麼一說,倒好像真是這麼回事。”

何應欽所謂的野史是真是假,因爲他有言在先“也記不得出自哪本書了”,自然不好計較。

歐陽雲也沒有追究的意思,搖搖頭問:“何老總,這唐明皇的大臣不會是山東人吧?”

何應欽連連點頭,說:“書上寫的確實是山東人。”

歐陽雲啞然失笑:“那還真是巧了。我接下來要說的曼尼普爾人,據呂思勉他們的考證,還就是在唐朝的時候從齊地也就是現在的山東遷過去的。爲這事,中情局的特工還特地去調查過,結果發現曼尼普爾人的外貌和我們漢族人還真有許多相像之處。另外,曼尼普爾中的許多智者,也一口咬定他們的祖先來自唐朝時候的齊地。”

歐陽雲話剛說完,何應欽一副大吃一驚的樣子站起來問:“呂思勉教授真考校出來了?曼尼普爾人和我們漢族人長得像?”

“千真萬確!”歐陽雲說着,直接將資料扔給他。

何應欽接過來,根據目錄很快翻到相關頁面,然後他就傻眼了。

嗯,真正難爲他了,剛纔那則所謂野史,還真是他現編出來的。只是他無論如何也想不到的是,自己隨口雌黃弄出來的東西,居然歪打正着得到了歷史學家的佐證。

何應欽這副姿態,很顯然,是不可能再持否定意見了。李鐵書見狀來了精神,說:“既然還有這樣的淵源,那我們更應該介入了,怎麼說還有先唐苗裔在那裡,我們總不能眼睜睜的看着他們被印度人欺負吧?總座,下令吧!如果沒有人願意走這一遭,我老李願意領兵。”

歐陽雲微笑不語,不少人看着他,眼神一下子變得灼熱起來。

中情局的工作做得很到位,再加上,國防軍沒少和所謂的印度軍隊交手,早將印度人的底細摸了個底朝天。如此,在他們看來,與印度人幹仗,這簡直就是三個指頭捻軍功的節奏啊!

第50章 決戰(十八)第86章 機會第371章 酒品如人品第552章 兩難第761章 野心第210章 黃雀和螳螂第47章 荷蘭人投降了第287章 戰術指導第50章 決戰(十二)第356章 蘋果第6章 風雲突變(九)第273章 鼓譟第699章 無恥第148章 這個時空不屬於你第147章 白鰭豚對零式艦爆第2章 艱苦的抗戰(二十)第33章 于學忠的饋贈第100章 重炮第92章 反敗爲勝?第163章 實習機會第72章 託付第57章 臨危不亂第37章 有關第四師團的討論第699章 無恥第573章 進退維谷第257章 兄弟鬩牆第138章 玉石俱焚第1125章 大動干戈第166章 重炮對山炮第64章 賤女人第66章 教導團第15章 平津第207章 轉機第635章 執着的安妮第105章 日本人的還擊第542章 步炮車協同第599章 開打第30章 輸得只剩一條褲頭的賭棍第72章 馬當戰役(十九)第651章 中國人想幹什麼第675章 戰後重建和軍人第107章 殘酷第941章 反覆爭奪第605章 喬瓦尼?梅塞第238章 憤怒的力量第578章 列強反應第7章 學1型戰機第972章 薩比第225章 天津大麻花和吐魯番的葡萄第3章 我們的太平洋艦隊第4章 軍情如火第198章 爭鋒相對第21章 一架都不要放過第44章 移民第96章 馮治安第4章 突圍(二十五)第1053章 勃蘭登堡部隊第445章 奸佞之徒第129章 松本毒計第31章 空襲名古屋第15章 全聚德論戰第412章 又一個聯合軍第430章 二號專線第911章 日薄西山第197章 突如其來第63章 改變第234章 兩敗俱傷第48章 登陸防守戰(五)第310章 軍人議政第4章 突圍(十一)第23章 追擊第221章 碾壓第1048章 那還得問問我們第24章 漢奸都該殺第34章 值得一試第13章 他們的良心難道被狗吃了嗎第52章 前奏第296章 全面反攻第219章 小鬼子來了第75章 大白鯊三棲特種部隊第55章 馬當戰役(三)第122章 暴風雨到來前的前奏第747章 腹黑諸葛亮第412章 又一個聯合軍第3章 血戰喜峰口第97章 《中立法》第34章 黃大羽第383章 兩軍合流第490章 東南亞聯合國軍第521章 自我介紹一下第927章 所謂軍神第336章 針鋒相對第749章 毒蛇第3章 決戰昌平(十五)第18章 演習門第167章 驚慌失措第3章 血戰喜峰口第383章 兩軍合流第250章 印度洋攻略第97章 魔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