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井一米半寬,兩米多長。於德忠負責挖井,張玉英則在井邊搭個木板,站上面一桶一桶的將泥水提上來倒在井邊。砌井是最危險的,在井上搭一個三角支架,將一塊塊幾十斤重的石頭放到井下,於德忠在井底接石頭沿着井壁堆砌起來。這些工作全由這對二十多歲的年輕夫妻搭夥完成。

刨去農忙的時間、冬天結冰的日子和下雨天,一年到頭適合挖井的日子剩了一半左右。因爲實在太辛苦,幹這行的人不多,於德忠的訂單多的時候都排到了兩三個月之後,倒是不愁沒活幹。於家的日子就這樣靠着於德忠一錘子一錘子的掄着和張玉英彎着腰一桶一桶泥水的提着中,慢慢開始改善。他們前兩年掙得錢大部分用來還債了,雖然平均下來,每個月也就掙三五百塊錢,沒有想象中的掙到一千塊,快速實現脫貧致富,吃穿也沒有好很多,但已經不需要借錢度日了。

父母都出去挖井後,於樂開始了自己童年的放養生活。張玉英的母親每隔一段時間會過來幫忙照看一下於樂,給外出挖井的閨女女婿做做飯,其他時間還要趕回家幫自己的老二帶孩子。於樂童年最開心的就是盼望着姥姥來家裡,在他眼裡,姥姥是一個溫和慈祥的老人,從來不會打他罵他,永遠都是笑嘻嘻的。更多的時間,於樂都是由他的爺爺於宣正照看着。

“老王八蛋、死瘸子,哈哈哈”,於宣正耳邊又響起了幾個孩子的嘻笑聲。於樂家同一排的鄰居家有一個比他小一歲的妹妹,另外一家有一個比他小一歲的“叔叔”,他家正對着的前屋是一個比他大一歲的“叔叔”,於樂家的輩份比較小,滿大街都是他叔叔爺爺輩的人。

此時,天氣暖和,陽光正好,於宣正正在門口曬太陽,於樂跟這幾個小孩子正圍着他不停的罵着,學着瘸子的模樣在他面前走來走去。孩子們不知道他們嘴裡的話到底是什麼意思,但應該離不開某家大人的言傳身教,四五歲的小孩子只會模仿,而且很會模仿,尤其是模仿那些語氣詞和短句,沒受過教育的時候,這應該就是動物的本能吧。

鄰家小妹的乳名叫玲玲。玲玲跟於樂說“你爺爺是個死瘸子”,旁邊幾個孩子都爭相模仿起來“哈哈哈,死瘸子”,於樂也跟着他們一起笑,然後一起圍着於宣正蹦來蹦去的。

“小兔崽子們,簡直翻天了,敢罵我”,於宣正不知道是被嘰嘰喳喳的聲音吵煩了還是自尊心受到了傷害,氣喘吁吁聲音沉重的罵着,然後撐着柺棍站了起來,拿起柺棍作出要打他們的樣子。孩子們看到這個架勢,一下子四散開來,於宣正剛坐下,他們又圍了過來,繼續罵着。這一下午,反反覆覆數次,給於宣正氣得夠嗆,跑也跑不動,罵也罵不過。氣急了就坐那撿小石子扔他們,跟攆狗差不多。

“玲玲……”玲玲的奶奶洗完衣服要出門找她孫女,反正每家每戶離得都不遠,孩子們基本上都在一個衚衕結伴玩耍,她也不擔心孫女跑遠。她一邊喊着玲玲一邊走出大門,正好看到三四個孩子正圍着於宣正鬧騰着,玲玲一邊跑一邊高興的喊着“死瘸子,老王八,哈哈哈”。玲玲奶奶馬上明白了怎麼回事,村裡人背後經常稱於宣正“死瘸子”,算是一種戲虐和瞧不上的稱呼,但大家明面上還是“大哥、大兄弟、大叔”的跟於宣正打招呼,不知道這幾個孩子從哪聽來的,竟然當着於宣正的面了喊出來。她趕緊衝上去拽住玲玲,朝她屁股上打了一巴掌“你怎麼罵你大爺爺,誰教你的,不學好,趕緊回家去。”

“大兄弟,小孩子不懂事,你別生氣”,玲玲奶奶滿臉歉意的跟於宣正寒暄到。轉身又對那幾個孩子說到“你們趕緊回家去,再罵,我就跟你們爹媽說,讓他們揍你們。”孩子們不知道“罵”是什麼意思,也不知道做錯了什麼,他們就是感覺好玩,但他們知道“揍”是什麼意思,玲玲奶奶說完後,他們一邊喊着死瘸子一邊高興的跑開了。

於樂傻傻的站在原地,嘴裡又小聲嘟囔了一句“死瘸子”。

“樂樂,你怎麼也罵你爺爺呀,你不能這麼說你爺爺知道嗎,以後不準喊你爺爺死瘸子,不好聽,你知道嗎”,玲玲奶奶蹲下來輕聲教育了於樂一頓,雖然其實,於樂並沒有聽懂什麼,但是大人說話,點頭答應就對了。

“大妹子,這個小兔崽子天天不學好,沒大沒小的,氣死我了”,於宣正氣呼呼的跟玲玲奶奶抱怨道“今晚等他爹媽回來,我非得叫他們好好揍他一頓才行,要不就學壞了。”這句話也是說給玲玲奶奶聽的,讓她回去好好教育一下自己的孫女。

“大兄弟,小孩子不懂事,我回去好好說說玲玲,你也別生氣,小孩嘛,慢慢教就行了,別放心上,等他上學以後就好了”,玲玲奶奶勸了於宣正幾句轉身回家了。

夕陽西下,將爺孫倆的影子拉的老長,算着時間,於德忠夫婦倆該收工回家了。

“回家,看你爹媽回來怎麼收拾你”,於宣正用胳膊夾了一卷堆在門口的玉米秸子,趕着於樂回了家準備燒火,把剩飯熥熥,等着自己的兒子兒媳婦回家吃飯,順便再告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