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六章

這個暑期臨近結束的午後,一陣急促的鳴笛聲劃破了夏日沉悶的天空。於樂和一幫玩夠級的孩子像聽到了召喚一般扔了手中的牌就向大街上跑去。

救護車前圍滿了人,於樂從縫隙中看到衆人七手八腳的將一個面色鐵青的婦人擡上了救護車,一個高個長臉面無表情的男人跟着一起上了車,一個小男孩在後面流着鼻涕哭着,跟着一起哭的是一個十多歲的拽着小男孩的姑娘。於樂認識小男孩,曾經一起玩過,他們一家子,雖然不是很熟悉,於樂也時常能見到。

“沒救了,一瓶敵敵畏都讓她喝完了。”

“我看都不出氣了,應該死了。”

“小點聲。”

衆人七嘴八舌的說着,有人小聲提醒了一下,指了指那兩個還在哭泣的孩子。

車子啓動了,大家很自覺的讓出了路。好心的鄰居安慰着兩個孩子“你媽不要緊,醫生肯定能搶救回來。”把他們哄回了家。

夏夜,打牌人依舊在燈光下吆喝,於樂靠着牆坐着,安靜的聽着鄰居們小聲討論着白天的事。事主家的男人是個小包工頭,經常帶着幾個人攬點小項目,修修房子鋪鋪路。生活作風有問題,時常在外嫖一下,聽說外面還養了個相好的,掙點錢都作了。不幹活的日子,在家就是到處喝酒打牌。女人看着兩個孩子,操持着家務,忙着地裡的活,她身材矮胖,性格老實,幹起農活捨得出力,不輸男人。對於自己的男人時常夜不歸宿,在外不檢點的事,她聽說了一些,也吵過幾次,但沒有證據,男人也死活不承認。

聽人說,中午家裡傳出了吵架聲和哭聲,男人過午跑出去找人打牌,女人把兩個孩子支出去玩,自己在家想不開,走了極端。至於他們吵了什麼,或許只有他們自家的人知道了。

把兒女支出家門,自己一個人走向絕路,撒手人寰,於樂不清楚,她到底是經歷了怎樣的絕望纔會這麼想不開,纔會狠心拋下兩個未成年的兒女。這樣的事,在各個村子裡並不罕見。雖然有時候婦女主任會出面調和,但江山易改本性難移,關上門的事,外人終究還是沒那麼大的影響力。

傳統觀念裡,農村的男人就是家裡的頂樑柱,是女人唯一的依靠和精神支撐,面對男人的行爲不端,不同性格的人給出了不同的答案。張寧的母親選擇了一刀兩斷,帶着女兒改嫁;大軍的母親選擇了拋棄所有,包括自己的孩子,跟追求自己的男人遠走他鄉,謀求自己的幸福;書記的老婆選擇忍氣吞聲,自己就算承擔再多的家暴和委屈,也要給自己的兒女一個完整的家;而她,選擇與這個世界訣別。

以前的農村,婦女是弱勢羣體,沒有知識,沒有一技之長,在經歷過反抗掙扎無望之後,大多數還是選擇了忍氣吞聲,視而不見。

女人最終沒能搶救過來,第二天拉回了家,被匆匆下葬。沒過幾天,小男孩被領回了生不出孩子的大姨家,永遠的離開了這個村子。又過了幾年,村子裡傳出流言,說男人跟自己的女兒有說不清道不明的關係,此後不久,他們也搬離了這裡,再也沒有出現。

神焦的時候,自己的父母也會吵架,於樂慶幸的是,他們從來不會作出極端的事,或許,對於孩子來說,這就是一個家庭最大的幸福。

別人家的事終歸是別人家的事,人們像往常一樣生活着。當天氣不再悶熱的時候,於樂也迎來了新學期。

離柳溝村五里遠的村子裡,也有一個小學,只有一年級到三年級,每個年級十幾個人。因爲這個年齡段的孩子,家長不放心遠行,所以,村裡的小學一直保留着。到了四年級,孩子們大多數滿十歲也會騎自行車了,於是,會騎車的載着不會騎車的,大家結伴到於樂所在的小學繼續讀書。

習慣了暑假的晚起,開學第一天,於樂掙扎了很久才從炕上爬起來。想着又要開始一學期規律的生活,面對老師的打罵和每天晚上的家庭作業,縱然對於學習成績好的於樂來說,也不免產生了牴觸情緒。在他眼裡,大人才是自由自在的,沒有人管教,晚上不用寫作業,想幹什麼就幹什麼,他想着快快長大,但盤算着自己還要讀十幾年的書,這樣的生活遙遙無期看不到盡頭,內心壓抑的飯也吃不下。在張玉英三番五次的催促下,於樂就着涼水吞了兩個雞蛋。

六點半的時候,於智源過來喊於樂上學,倆人一起出了門。

“今天崗口村的學生就跑咱班上學了,不知道有沒有俊嫚。”於智源滿眼期待着說道。

很快就要認識新同學,面對新鮮感,於樂心裡也有種說不出的期待,但又有點擔心會不會有人搶走他第一名的位置,畢竟山外有山人外有人。

學生們陸續進了學校,纔不過一個多月的時間,學校裡又長滿了野草,顯得荒蕪了許多。於樂和於智源直接進了掛着四年級牌子的教室,所有教室都一樣大,但四年級的屋子桌凳多了一些,顯得有點侷促,大家也沒辦法按照以前的座位就坐,都隨便坐了下來。

上課鈴聲敲響後,於樂的二奶奶走了進來。於樂一看頭又大了,心想這學期不會還是她來上課吧。

“這學期你們有新的語文老師了,師範學校剛畢業的,過一個多月就坐火車過來了,這段時間的語文課我先代一下。”

被自己的二奶奶看管了三年,終於要換人了,於樂提起的心又放了下來,同時對這位將要坐火車過來的老師充滿了好奇,他家應該離學校很遠吧,真羨慕他可以坐火車。

除了將要來的語文老師,學校還多了兩個剛畢業的新男老師,一個瘦高個教四五年級的音樂和三年級的數學,一個滿臉坑坑窪窪看起來兇巴巴還很壯實的男老師教五年級的語文和四五年級的體育,雖然多了幾個老師,但師資仍然不充裕,對於一些不計成績的品德課、體育課、美術課等等還是由主課老師兼任。

剛過八點,崗口村的十幾個學生在他們小學老師的帶領下騎着自行車來到了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