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中午吃得晚,吃得也撐,爲了迎神,晚飯吃得又比往常要早一兩個小時。張玉英在面板上放了兩碗剛出鍋的餃子。大家吃了幾個便吃不動了。遠處的鞭炮聲依舊在響,此起彼伏,咕嚕咕嚕的好像水沸騰的聲音。

吃過晚飯,往炕上擺了盤瓜子和一盤糖果。張玉英洗了四個棗、洗了四個五分錢的硬幣、剝了四個生栗子、拿出四塊水果糖,全家繼續包餃子。晚上包的餃子會在午夜煮上九個用來祭拜,其餘的留在大年初一早上下鍋煮。作爲農曆新一年的第一頓飯,把硬幣、大棗、栗子、糖包在餃子裡分別代表了金錢、起早、出力和甜蜜。初一早上誰吃到什麼,就似乎寓意着新的一年會得到什麼或者要付出什麼。毫無疑問,大家都想吃到錢。

晚上的這頓餃子不需要於樂幫什麼忙,於德忠也沒什麼事情,在一邊幫着擀皮。於樂磕瓜子,挑糖果吃。最多的是半透明黃色的水果糖,外面包了一層紙,每回撕下包裝紙,糖果上都會粘着一些白色的紙屑,如果用指甲蓋摳不下來,就得放嘴裡化開,把紙吐出來。這種老式的糖果已經消失多年了。還有幾塊高粱怡,軟軟的,於樂最喜歡吃。擔心於樂把好吃的都吃完,沒糖果過年,張玉英每年都要找地方藏糖果,吃的時候拿出一點來,於樂每年都會翻箱倒櫃的搜刮藏起來的糖果。最貴的是大蝦酥,嚼起來脆脆香香的,奶糖和巧克力屬實不多見,價格太貴,主要靠初一拜年時從別家裝幾塊回來。

如果這時候到街上走一走,能聽得到有的人家在打牌,有的人家在喝酒,老花家一幫人打牌的聲音就傳到了於樂家的院子裡。

家裡沒有電視機,包完餃子後,張玉英把面板什麼的都收拾了起來,擔心炕涼了,鋪好了被褥,一家三口坐在炕上也玩起了撲克。三個人一副牌,玩抽老鱉,最後誰的手裡剩一張單牌,誰就輸了。這是於樂最早學會的紙牌遊戲,不需要動什麼腦子,輪番抽對手手裡的牌就可以了。

終於熬到了快子時,於德忠下炕,燒火煮了幾個餃子,又拿出了桃餑餑、棗鼻子在三個祭拜的牌位前擺上。把於樂喊了下來陪他放鞭,放完後點上香,燒了些紙錢,跟於樂一起磕了幾個頭,才又回到了炕上。安靜了倆小時的村子,從十點開始到十二點多,又斷斷續續的迴響着鞭炮聲。

張玉英已經躺下了,還沒開始睡。送神之前,家裡的院門不能鎖上,竈間的燈和院子裡的燈也會整個晚上都亮着。整個房間裡面現在也充斥着香火味、燒的黃紙的味道還有鞭炮的火藥味。於德忠拿出來一副沒開封的新撲克牌,他要算一下新一年的運勢,這是他每年必備的一個節目。

拿出大小王和四個K後,將剩下的牌洗上幾遍,然後四張牌一摞,上下兩排各擺了六摞,象徵着農曆上半年和下半年共十二個月。從第一摞開始抽壓在最下面的一張牌,如果翻出來是六,就把它放在第六摞牌的上面,再從第六摞牌的最下面抽出一張,是八的話,就放在第八摞牌的上面,繼續抽。如果四張六全翻出來,那六月就打開了。最好的結果是,整副牌最後一張翻出來的是A,這樣十二個月全開,預示着一整年都是好運氣,然後根據哪個月份先找齊,確認每個月運氣的排序。最差的結果是從一開始連抽四張都是A,A全翻開後就沒牌可抽了,則全年剩下的十一個月都沒開。

於德忠每年都會在除夕子夜用新牌擺上一次,擺第二次,結果就沒意義了。雖然這只是一個隨機的概率事件,但人們總想在一些特定的時間點,用一些小小的動作,去試圖窺探一下未來的運勢。如果人生是本書,相信很多人都耐不住好奇心想翻到最後一頁看看結局。

“八月開了……二月開了……六月開了……”於德忠每翻開一個月就嘟囔一句。四個A全找齊後,還剩下九月、冬月和臘月沒有全部翻開,而臘月剩的牌最多。

於德忠在一邊自顧自的總結着下一年的運勢,張玉英困了,聽不下去了,跟他說:“別在那神神叨叨了,趕緊睡覺吧,明天早起。”

早上六點鐘,天還未亮,全家人就起牀了,洗漱完換上衣服,六點半的時候,於德忠讓於樂自己去西屋兩個鄰居家拜年,這兩家是於德忠的同輩,他講究傳統,上午拜年的時候他只進長輩家的門,沒義務給同輩拜年。

“大爺過年好,大媽過年好。”於樂先去了玲玲家,玲玲的父母正在燒火下餃子。

“哎,你也好,起這麼早,吃飯了嗎?”玲玲的媽媽招呼道。

“還沒吃,俺媽說拜完年再回家吃飯。”

“哥哥過年好。”玲玲看到於樂說道。

“來來,過來吃點糖。”玲玲的爸爸給於樂嘴裡塞了一塊糖,又抓了兩把放進了他的兜裡。於樂內向,也不懂得拒絕。

拿完糖轉身又到了另一個鄰居家。

於樂很快轉完了兩家,回家掏出一兜糖果。跟父母開始往東面走去。

比於德忠大一輩的人,大多數也都到了中老年,就算歲數小但輩份大的人,早上最早一波拜年的時候也一般不出門,等着小輩們早起,先給長輩拜年,到九十點鐘,小輩來差不多了他們纔開始出門給自己的長輩拜年。一代代傳下來的傳統,也沒人想着去打破,誰家要是亂了規矩,肯定會被人在背後說上幾天。譬如,於德忠如果給一個自己家族的叔叔輩、爺爺輩去拜年,他不在家,回頭還得再去一趟。這些長輩雖然嘴上不說,但每年都會盤算着誰來拜年了,誰沒來,小輩初一這天必須要盡到禮數,同樣的,長輩也應該有自知之明,初一早上不能到處亂跑,以免別人撲空,回頭再折騰一趟。

七點多,天亮了,路上有成羣結隊拜年的,也有落單的,也有像於樂這樣一家三口的。人來人往,進進出出,歡快的“過年好”不絕於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