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雖說劉鋒在先前就已經知道結果了。
但在這種場合中,他還是要表現一下的。
於是乎,當他自信一笑過後,取而代之的便是再次露出了一副謙遜的模樣!
沒錯,這就算是他在大衆面前樹立的一貫人設了,所以爲了保持住這個人設,自然還是要好好的堅持下去的。
而保持下去的人設的方法,就是在公佈結果之後,再次謙遜的朝着在場的嘉賓、媒體,以及電視機前的觀衆們微微鞠躬了!
開玩笑!
雖說劉鋒在會場中的資歷不是最長的,但絕對是最高的!
因爲他只使用了兩年的時間,從來好萊塢初來乍到,但現在在世界影壇中創立了自己的一番天地,這就已經非常說明問題了!
至少從目前來看的話,現場中的這些人,還沒有能夠與劉鋒叫板的存在呢!
當然,在他還沒有獲得奧斯卡終身成就獎的時候,那時候還有JackieChan封頂。
可現在不一樣了!
因爲現在的他,也同樣獲得了和JackieChan一樣的終身成就獎!
這說明什麼?
說明劉鋒的成就,已經算是與JackieChan齊平了!
甚至可以說,在獲得的獎項這方面,還要比他高的多!
畢竟自己可是擁有兩個奧斯卡最佳男主角,一個奧斯卡最具潛力新人獎,還有就是含金量最高的奧斯卡終身成就獎了!
當這四個獎項擺在這裡的話,他都可以在世界電影行業中橫着走了!
因爲沒有人能夠比他的成就更高,包括同樣獲得了終身成就獎的JackieChan!
當然,這裡所說的還是在獲得的獎項這方面。
至於其他方面,那也就三言兩語說不清了......
畢竟除了獎項這個方式以外,就沒有能夠衡量演員成就的有效方法了。
並且按照實力來看的話,其實JackieChan的敬業程度在整個行業內都是異常出名的!
他可是號稱拍戲從來都不用替身!
並且他的很多動作戲,甚至都成爲了行業的範本,甚至是表演教材的存在!
光從這一點就非常說明問題了。
表明他在行業中的地位,同樣也是不可撼動的!
所以,如果真的要做一個比較的話,劉鋒和JackieChan之間,必然是難分高下的!
再說了,不管怎麼說,劉鋒在他的面前,必然還是要以一個晚輩的模樣面對他的。
因爲這纔是身爲華夏人的優良傳統!
並且劉鋒從小都是看着JackieChan的電影長大的,所以看到他的時候,心中還是很有感觸的!
他在電影領域的影響力和地位不用多說,絕對華語明星第一人,你服不服都要服。
在第八屆美國電影藝術與科學學院理事會獎頒獎典禮上,JackieChan獲得奧斯卡終身成就獎,成爲首位獲此殊榮的華人。
當時JackieChan獲獎的消息傳來,無論是電影人還是影迷,都爲之高興。
華夏電影家協會爲此專門舉辦JackieChan電影周暨電影回顧展,從11月16日到11月22日,影協的金雞百花影城免費爲市民滾動放映JackieChan的7部經典作品。
而華夏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局長,更是在自己的微信朋友圈寫下:
“我們的大哥,你是中國電影屹立雲天的里程碑!”
JackieChan的敬業精神在電影圈內外廣爲人知,不用替身成爲他拍攝電影堅守的準則。
他用堅守和敬業爲觀衆奉上一部部精彩功夫片的同時,也讓自己遍體鱗傷,甚至一次次跟死神擦肩而過。
1975年,JackieChanZ在拍攝《少林門》時被打得完全失去知覺;
1978年,拍攝《蛇形刁手》時被踢掉一顆門牙;
1980年,拍攝《師弟出馬》時鼻骨被撞裂;
1985年,拍攝《警察故事》時脊椎骨6~8節及骨盆被撞裂移位……
可以說,JackieChan的電影生涯是一個“不停受傷”的過程,他的作品有多少,他的傷痛就有多少。
2015年,年過六旬的他拍攝《絕地逃亡》,仍堅持不用替身,不加特技,打鬥、爆炸、跳水、漂流全都親自上陣。
漂流戲份所在的急流最深處達15米,河底佈滿高低不平的石頭!
並且在拍攝中,JackieChan不慎被捲入旋渦......
後來,他回憶起當時的情景直言:
“差一點死在拍攝現場......”
JackieChan廣受世人尊敬,不僅因爲他敬業,還因爲他爲華夏電影作出了開創性的貢獻。
經過創新和變通,JackieChan將武術與戲曲雜耍嫁接,在注重動作的觀賞性的同時,大量減少功夫電影中常見的血腥暴力場面,並由此開創出功夫喜劇的先河。
他曾說,拍出來的作品先拿給自己的兒子看,自己兒子能看了再給觀衆看。
這跟一些爲了吸引眼球而大肆加入血腥暴力場面,全然不顧對青少年影響的電影人有很大不同。
所以,JackieChan不僅是一位演員,更是一位電影作者。
曾有評論家這樣評價JackieChan的作品:
“他在自己的作品中,將電影的動作性、驚險性與喜劇性相結合,創造了動作喜劇電影的經典樣式。”
“他參與創作的影片具有強勁敏捷的武打動作,幽默風趣的電影風格以及不會被角色所覆蓋的JackieChan形象”。
“儘管這個形象體系包含了許多關鍵詞,比如諧謔氣質、正義精神、平民英雄身份、傳奇色彩等,但其中不可缺少的元素還是JackieChan的拳腳功夫以及摔不爛打不死的精神。”
“總之,JackieChan在電影中注入了鮮明的自我風格,成爲極少數可以讓觀衆忽略導演,只以演員的名字來標識一部作品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