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 民樂

第二天上午,馬步康帶着峨堡就地釋放的近八千西逃和北來的馬家被俘士兵踏上了南下回家的路程。士兵們臉上掛着劫後餘生的喜悅和對家鄉的思念,與前來送行的紅軍揮手告別後,踩着厚厚的積雪,列隊離去,很快消失在茫茫風雪之中。

十一點鐘,馬步芳帶着馬彪來到峨堡鎮北口爲撤離的西路軍送行。兩個團三千紅軍押運着價值六十萬現大洋的黃金和大量截收的青海方面送來的物資,已經緩緩北去。

馬步芳與西路軍將領一一握手,最後拉着陳海松的手說:“昨天回去後我們對你的建議進行了分析,都覺得青海有發展商貿的條件,回去我就讓省政府安排下去。

只是幾十年下來,地方衝突太多、殺戮太重,從藏區部落到中央政府都對我們充滿敵視,我們很不自安呀!與他們發展經貿只怕不易呀!”

陳海松認真地說:“我相信你只要表現出真正的善意,提出和解的願望,周圍各派都是願意接受的。國內的形勢正在發生着巨大的變化,團結、穩定、發展是所有人的心聲,你們穆斯林從善如流周邊一定會熱烈響應。”

陳海松對着馬步芳、馬元海、馬彪說:“你們祖先備受欺壓,我們也是很同情的,你們有自治的願望,我們也是支持的,但不能仗着軍力強大就和周圍的民族、國家政權對立,這不是長久圖存的好辦法。你們應該有我是中國人的自覺,而不要第一反應就是我是穆斯林,而應該是我是中國的穆斯林。

中國現在正在面臨日本侵略者的全面進攻,每一箇中國人都做好了爲國犧牲的準備,隨時準備拿起刀槍上陣殺敵,正是你們展示武力、贏得尊重、獲得國民認可的時候,請你們莫要錯失良機。

我之所以善待俘虜,也是基於這點考慮,想保住你們這隻有血性的中國地方部隊。希望看到內戰中的英雄也能成爲抗擊外侮的壯士,這是咱們這代中國人不可推卸的歷史責任,請你們三思。”

馬步芳重重地點了點頭,握住陳海松的手真誠地說:“馬元海說你是真心爲咱們穆斯林着想的人,我起初不太相信,現在我信了。你們**比我們有見識,看得長遠。我就交了你這個**朋友了,我保證不再動張掖的念頭,也希望你替我練出一支精兵,和你們一起到抗日戰場上去並肩作戰。”

兩個化敵爲友的男人用力晃了晃手臂,沒有多餘的話語,哈哈大笑着拱手作別。

馬步芳看着陳海松、馬元海上馬疾行很快消失在蜿蜒前行的隊伍中,長長嘆了口氣,轉身往回走。

喧鬧的峨堡鎮恢復了往日的寧靜,馬步芳漫步在峨堡街頭,滿懷的惆悵,早知今日何必當初呢?碰到這樣的對手,你打不過也恨不起來,人家也算有情有義。認栽吧!

陳海松的建議值得一試,度過這次難關後就像老爹那樣悶頭髮展經濟,回去和阿叔好好琢磨一下,改善與藏區、新疆、甘肅的關係簡單,**、部落活佛、盛世才、朱紹良才巴不得呢。老子雖然在紅軍手裡吃了虧,可打你們這羣驢日哈地根本不在話下。

發展商貿大有可爲,馬家的錢都在親朋故舊手裡,動員一下,讓他們組成商團,我出兵保護佔些乾股,西藏、新疆、內地甚至老毛子窮的只剩下錢了,啥東西不賣、啥東西不買,啥東西都得通過我,錢還不嘩嘩地往來了流。日奶奶地咋早沒想起來呢?早這樣做,少死多少人、多掙多少錢?

只是他爲什麼讓我們把商貿公司逐步開到拉薩、日喀則、昌都、墨脫、甚至開到喜馬拉雅山後邊的亞東、達旺和獅泉河,與英國人做生意,有必要嗎?試試看吧!

**有陳海松這樣的能人,不發達是不可能的。我派一萬人馬跟着你們訓練、一起去抗日、允許你們在西寧建立商貿公司參與青海的商業活動也算是對你們的支持和幫助,十年後不論你們翻出多大的天也有我馬家一份,以陳海松的性格,是不會虧待馬家的,走着瞧吧!。

馬步芳想通了未來的發展之路後,留下馬彪在此接應馬元海,自己乘車返回西寧。

自西北向東南綿延起伏几千里的祁連山脈中段,鬼斧神工般地有一個貫通南北的豁口,連通了南北兩側,它就是被古人稱爲“大斗拔谷”的險關要隘——扁都口。‘扁都口’這個名稱的由來已無從考證,據說來自某個已經消亡了的少數民族語言的音譯。

一團偵察連充當尖兵開道,73團在前,獨一團斷後押運着裝滿黃金、糧食、物資的百十輛大車、近千匹馱馬,浩浩蕩蕩連綿十里,在漫天飛雪中走進了晶瑩如玉、冰峰皚皚的扁都口。

出了峨堡鎮,向北五里就進入甘肅地界,翻過3685米的俄博嶺埡口,就開始一路下坡,山勢逐漸陡峭,峽谷越來越窄,兩側羣峰對峙,峭壁巉巖,山路崎嶇、小河蜿蜒。剛纔還能見到的在山坡雪地裡啃草的高山犛牛已經難覓蹤跡。

峽谷似乎對人們在冰封雪蓋時節仍來打破它的寧靜非常不滿,掀起陣陣狂風裹挾着大片的雪花像鋒利的尖刀劃過人們的肌膚,讓人睜不開眼張不開嘴,冰冷的雪花隨風鑽進人的衣領袖口,讓人直打寒戰。

戰士們裹緊大衣,拽緊繮繩,牽着馬,趕着大車,順着幾乎難以辨認的道路,藉助谷中童子壩河的走勢指引,曲折前行。不是有人滑倒、就是馬車陷到溝裡,不得不在雪地裡翻滾,每個人都成了白毛鬼。

天黑時在風雪中跋涉了28公里的西路軍西進集團終於回到了民樂縣炒麪莊。

第二天一早,陳海松留下73團一營和部分物資彈藥負責對青海防禦後,大部隊繼續北上。把73團留在總寨鎮,策應一營的防禦。下午西進集團來到民樂縣城,二十五師政委楊朝禮把部隊迎入城中,獨一團被安排進東校場。

陳海松在城門裡見到城牆上刷了醒目的宣傳標語,張貼了佈告,幾個幹部正在分發25師政治部印刷的傳單,而不遠處一些當地百姓對着宣傳幹部指指點點,並不到跟前來。陳海松下了馬,走向那羣曬太陽的老鄉。看見有當官的過來,人羣一鬨而散,只有有幾個膽大的沒動。

陳海松打發其他人回去,獨自一人走了過去,熱情地向他們拱手問好,祝福他們新春快樂,其中一箇中年漢子忙拱手回禮。陳海松掏出馬步芳送的哈德門香菸,隨手散給大家,互相對上火,蹲在一處房檐下聊了起來。

“老鄉貴姓?多大歲數了?”

“小的姓王,叫王福才,是福鑫貨棧的夥計。今年36。”

“家裡幾口人?收入怎麼樣?”

“馬馬虎虎,剛夠吃喝。一家五口,兩個小子,一個閨女。”

“今年春節過得怎麼樣?”

“沒了馬家軍民團,這個年過得倒是踏實,軍爺們公買公賣倒也生意好做。”

“軍爺們抓了幾個地痞,街上流氓、混混都不敢出來鬧事,上街也不用提心吊膽了。”另一個人補充着說。

“就是糧價有些高,好多店鋪都關了門,我們掌櫃的就給我們放了長假,讓我們正月裡好好休息,不用去上工了。”王福才補充說。

“糧價高,不是會有很多人捱餓嗎?”

“這比起往年強多了,少是少點總還有,沒餓死人已經是託了軍爺們的福了。”

“過年商機無限,店鋪爲什麼要關門呢?”

一個年輕閒漢搶先神秘地說:“都是些穆斯林開的店鋪,擔心軍爺們報復。聽說前一陣,黑河邊軍爺們殺了三四萬馬家士兵,說是給他們的軍長報仇。這些個店家可沒少給馬家軍捐錢捐糧,軍爺們還能放過他們?你沒看街上沒有穆斯林轉悠嗎?”

“怪不得我看你們好像挺怕他們的,都不敢到跟前去。”

“他們發的紙片咱們看不懂,他們說話咱們聽不懂,大家擔心他們是在拉夫抓兵,所以不敢到跟前去,遠遠地看看熱鬧,發紙片收了拿回去就生火、捲菸抽了。”

“孩子們上學讀書了嗎?”

“咱小門小戶的讀什麼書呀?再說咱也讀不起呀!”

“孩子們想讀書嗎?”

“當然想了,只是學校少,學費高,想也是閒的。”其他幾人也是搖頭嘆息。

陳海松說:“馬家軍趕跑了,這裡要成立民主政府,很快就要新建學堂,免除學費,以後孩子們想學就可以去了。”

“那敢情好,只是這民主政府是個什麼衙門呀?能做得了主?”

“你們掌櫃的參加參議會了嗎?”

“參議會啥的咱們也不懂,不過有幾個紅軍當官的去過一次店裡,放了兩張紙片和掌櫃的聊了挺長時間就走了,掌櫃的看完也沒吭氣。”

“你們掌櫃的在家不,我想過去拜訪一下他。”

“在是在,不知願不願意見你?”

“沒關係,咱們去試試。”

在其他人疑惑的目光注視下,陳海松與王福才沿着略顯冷清的街道走向城中心。零星的爆竹聲和頑童們的嬉笑聲提醒人們今天是大年初三。

;

第17章 繁忙的一天(1)第454章 總部支援第558章 不是來祈求恩賜的第293章 有些跋扈第339章 華中震怖第663章 老大不情願第216章 琉球父老第391章 窯灣獨立營第652章 俞濟時到寧波第25章 古剎高僧第628章 閩南敵情第672章 反應強烈第242章 論功行賞第65章 教訓蒙奸第79章 駐屯馬鞍山第553章 伏擊成功第558章 不是來祈求恩賜的第671章 蘇聯的防範第6章 謀劃勝利3第1章 延安訪友第17章 抗聯往事第550章 怒其不爭第576章 日軍新戰略第304章 拜訪林森第50章 屯兵王家灣第7章 奪寨第287章 迴歸理想第590章 關東軍的態度第676章 經濟起飛第13章 馬踏東野第388章 逼出來的毒計第586章 天大的笑話第182章 他更冒險第470章 果斷出擊第328章 最後的手段第74章 按我們的設計來打第8章 李家營子第59章 勸降第194章 歷史舊帳第482章 國軍的整編第580章 大浪淘沙第604章 阿爾山第310章 減租減息第46章 民兵隊和無坐力炮第78章 先打延慶第177章 小艇大炮第488章 中國宣戰第20章 統帥部的決心2第298章 道貌岸然第653章 奪佔蕭山第40章 21旅團覆滅第63章 撤離南京第309章 禁絕鴉片第300章 痛斥投降派第638章 鎮海要塞第56章 嘴邊的肥肉第651章 脫離接觸第586章 天大的笑話第311章 錢到處都有第424章 中國政壇第148章 戰役計劃第29章 調動敵軍2第208章 116師團第209章 飛翔在寶島上空第349章 冀中和山東第549章 噩耗連連第75章 陳獨秀的嫉妒第429章 知恥後勇第132章 城外阻擊第87章 國際友人第12章 紅軍的主張第20章 中固鎮第608章 暗中準備第405章 勾心鬥角第7章 膽大包天第462章 川軍接戰第525章 華南起烽煙第420章 快速發展第81章 王柱子的首戰第267章 延安的反應第526章 難以決斷第57章 特戰思想第316章 平心靜氣第494章 法國的天真第387章 橋本羣的對策第628章 閩南敵情第370章 國籍問題第28章 目標平型關第352章 燕山阻擊第326章 滲透科爾沁第185章 謎團揭開第636章 聯合起來第67章 第一混成旅團第1章 事故第424章 中國政壇第376章 掉進陷阱第343章 領袖的變化第585章 朱可夫迴歸第302章 伏特加外交第381章 奧保夫的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