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發展工商

陳海松大致介紹了戰役過程,讓各位客人更是覺得不可思議。

他真誠地說:“張掖是個好地方,物華天寶、人傑地靈。只是他一直被反動軍閥強佔,人民羣衆沒有成爲她真正的主人。那些官員只知道搜刮民脂民膏,用人民的血汗供養殘暴的軍隊實行殘暴統治,不關心百姓的死活,不關心張掖的發展,涸澤而漁、焚林而獵。

如今張掖終於回到人民的手裡,歷經劫難、滿目瘡痍的張掖需要的是休養生息、是恢復生產生活的秩序。紅軍希望張掖人民真正把握自己的命運,自己管理張掖、發展張掖。我們準備幫助大家成立一個參與張掖地區管理的民衆參議會,共同商談張掖的發展規劃,推選出民主政府、對政府官員有監督、彈劾、罷免的權利。

剛纔陳政委提到的那些發展委員會,則是民主政府的下屬行政機構,有權管理本行業的行政事務,有權向政府提出行業發展的建議,有權對行業發展做出規劃、預算,並對民主政府負責、對張掖人民負責。

在座各位都是張掖地區有影響力的開明士紳、成功商人,大家的過去得益於張掖,張掖的明天有賴於大家。大家都是土生土長的張掖人,都明白沒有張掖的繁榮就不會有自己的生意興隆。

所以請各位在關心自己產業之餘,也應把眼光放在本行業、整個張掖的發展上來,正所謂滴水不成河、獨木難成林。只要大家都行動起來,心往一起想、勁往一起使,把技術、資金、資源、設備彙集在一起,敢想敢幹,就一定能讓金張掖重新煥發出勃勃生機。

抗戰即將爆發,前線需要大量的鋼鐵、被服、糧食、醫藥。各位如果能抓住商機,引進生產設備和技術人員,利用遠離前線、農牧業發達、礦產資源豐富等優勢投資建廠,既能支援國家抗戰、又能增加收入。再通過普及教育、掃除青壯年文盲、整頓社會治安、改善道路交通等工作肯定會讓金張掖重新煥發出勃勃生機。”

商人們一下來了精神,問起有什麼好辦法?

陳海松提出幾個投資意向,比如在肅南牧區辦毛氈廠、妮子大衣廠、皮革加工廠,在高臺建棉紡織廠、火柴廠、精鹽廠,在張掖建軍服被服廠、養魚場,在臨澤、民樂建壓縮食品廠、野戰罐頭食品廠、肉食加工廠、家禽養殖廠。在資金充裕的情況下可以在山丹建水泥廠、在酒泉辦較大的鋼鐵廠、在祁連山裡的黑河上建水電站等。通過集資引進設備和管理人員、培養技術人員、帶動養殖業、種植業、工商業整體發展。

這些工業設備在上海、廣州、香港都能買到,技術也不復雜,投資不大見效很快,都是國計民生產品,市場前景廣闊。並且提出西路軍願意參股經營。

陳海松說:“心動不如行動,希望大家都能參加到參議會中來,根據自己的所長進入各個發展委員會裡,和同行一起,共謀發展大計。”

臺下一時交頭接耳、場面熱烈,

劉青雲站起身來自我介紹身份後說:“我和紅軍接觸也就半個月時間,雖屬兩個陣營但我對他們的理想和獻身精神十分欽佩。我相信他們是爲張掖地方的發展和安寧而來,我願意帶領陸軍醫院與紅軍合作,深入民間,救治疾苦。”

他指了指身邊幾位醫生說:“我們剛纔商量了,西路軍的建議是好的,我們願爲發展張掖衛生醫療事業奉上綿薄之力,願意參加醫療衛生髮展委員會。不要薪水,幫助組建張掖醫院、培訓醫務人員,和紅軍醫療隊一起到鄉村巡診治病。”

陳海松帶頭鼓掌,陳昌浩、徐向前、李卓然等過來與他握手錶示感謝。

宋成德回頭看了看同桌及附近幾桌的商人,得到大多數人的點頭應允後說:“貴軍打跑了馬家軍,制定了合理的稅率,給我們商人了條活路,我們都很感激。剛纔又聽了尕虎的投資建議,都很振奮,真能這樣發展下去,我們就不回山西綏遠了,願意參加到工商發展委員會裡來,爲張掖的發展出一份力。”

陳昌浩、徐向前上前與他們握手錶示感謝。

林校長站起身問道:“陳政委剛纔提到普及教育,掃除青壯年文盲,我們教育界同仁很受鼓舞,不知貴軍有何具體計劃?”

陳海松說:“教育關係着國家發展的後勁,是國家綜合實力的重要組成部分,沒有教育的發展,就沒有現代的科技、現代的工業、現代的國防,中國就永遠也擺脫不了平窮落後。

我國文化昌盛的漢、唐、宋、明幾朝無不國力強盛,工商發達。清朝以後,實行愚民政策,對讀書人嚴加防範、肆意屠殺。讀書成了危險,識字埋下禍根,加上貧窮,識字的人越來越少。

辛亥革命後,推行國民教育,在各地創建了新式學堂,把識字、明理、數算、歷史、地理、農技、科學、強身等內容融合在教學內容中,讓受教育者受益終身,這是非常好的改變。

只是投資教育屬於政府的責任,各地受財力所限,很難擴大規模,使無數適齡兒童逡巡在校門之外,失身於愚昧之中,令人嘆息。

張掖欲在教育上有所發展,要解決師資、校舍、學具三大問題,但更重要的是提高張掖人重視教育的意識,如果全民參與踊躍捐資助學,像陶行知、梁漱溟那要,推廣鄉村教育,則校舍、學具都可以迎刃而解,畢竟就是個錢的問題。

有了大家的捐助師資可外聘,將來可以成立張掖師專,自己培養中小學教師,有十年栽培,必將遍地成蔭。有了人才的推動,張掖的繁榮指日可待。

西路軍願意爲張掖的教育出力,我們將在黑河附近利用豐富的蘆葦資源修建造紙廠,建設印刷廠、鉛筆廠,爲張掖每年免費提供一萬套學習用品。並在部隊駐地創辦夜校,組織成人掃盲。

至於學校的佈局、課程的安排,則由新成立的教育發展委員會具體籌辦。各位如果鄉梓情深,可以參加進來,共同哺育莘莘學子。”

“我們願意參加!”知識分子們的熱情很快被點燃,教育發展委員會應運而生。

隨後“農業與畜牧發展委員會”“農田水利建設委員會”“文化古蹟保護委員會”“交通運輸發展委員會”等也相繼成立起來。

各委員會選出會首,負責召集會員制定本委員會章程,確定本部門組織框架和管理職能。制定行業發展規劃,確定投資項目,招募人員、募集資金,籌備實施。

李卓然請大家回去後進一步閱讀討論參議會章程,提出修改意見,正月十八(2月28日)正式成立張掖民衆參議會,來自張掖六縣的參議員們將推選民主政府候選人,聽取他們的施政演講後投票選舉,成立張掖人民自己選舉出來的首屆民主政府,上報甘肅省政府和國民政府認可。

我們還將邀請全國各黨派前來觀摩監督、邀請新聞記者前來採訪報道。所以我們必須充分發動羣衆、發揚民主、徵求社會各界意見,選出有威望、有能力、願意爲張掖發展盡心盡力的人進入政府。

西路軍總指揮徐向前最後總結說:“張掖的發展靠張掖人民,張掖一地的發展可以帶動中國的發展,中國每一地都發展則中國就會強盛起來。各位社會賢達做出的決定利在當代,功在千秋,前途無量。

只要大家心裡有百姓、有國家,就一定能把張掖建設好,積聚糧食、煉出鋼鐵、練好後備軍,成爲抗戰的堅強後方基地。”

;

第43章 告別平型關第545章 水脣夜戰第67章 第一混成旅團第222章 第四戰區第56章 建設五常第388章 逼出來的毒計第68章 王明回國第492章 低調處理第153章 炮火連天戰九江第544章 主動進攻第142章 謀劃南洋第495章 只是個擺設第287章 迴歸理想第557章 重新啓用第143章 靠自身的強大第396章 把事搞大第639章 如出一轍第484章 喧譁的第一戰區第58章 營地槍聲第100章 大高尖上第632章 海上游擊縱隊第57章 不一樣的陽明堡第454章 總部支援第652章 俞濟時到寧波第490章 英法的智慧第330章 陸上雄獅第321章 磨刀霍霍第338章 抵達博爾加第21章 繁忙的一天5第435章 有實力纔有合作第230章 跟國民黨競爭第49章 準備決戰1第449章 冤家重逢第319章 主席的決策第325章 囊中之物第104章 八二無坐力炮第173章 顧祝同和板垣第544章 主動進攻第44章 夜闖魔窟第38章 帝國浪人第246章 關中危急第345章 鬆了口氣第12章 天皇的使者第223章 準備突襲第646章 焦頭爛額第101章 神兵天降第34章 兵臨平型關第312章 楊家嶺第651章 脫離接觸第27章 別不服第351章 將星雲集第368章 新疆的歸屬第538章 窩囊透了第6 百六十一章 蘇軍落敗第313章 注視新疆第621章 抓住機遇第70章 簡單化處理第667章 麥克馬洪線第54章 出兵代縣第588章 踏上征途第289章 最後移交第58章 手下留情第650章 不斷迂迴第272章 蘇聯僱傭的推銷員第583章 周邊狀況第5章 抉擇第3章 公審大會第461章 塹壕高手第466章 檢點損失第4章 別殺我第651章 脫離接觸第21章 陰損王子鳴第252章 截斷歸路第248章 第十戰區第477章 新兵碰撞第278章 山本五十六的目標第81章 各有千秋第160章 大局已定第302章 伏特加外交第430章 血戰西江第13章 馬踏東野第586章 天大的笑話第668章 整頓藏區第560章 攔截火車第71章 春節茶話會第83章 演習1第411章 拼血本第329章 轉世靈童第266章 明搶暗偷第158章 援兵到了第478章 顧頭不顧尾第525章 華南起烽煙第572章 最後攻擊第626章 重用老外第346章 華北起烽煙第246章 關中危急第39章 會合第6章 謀劃勝利3第245章 洛陽告急第7章 只有自己救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