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4章 總部支援

劉鋼的戰術檢討無疑讓二師、三師參戰的師團幹部們很沒面子,這些分析小五臺山上他也說過,可惜當時大家並沒有太當一回事,依託山區發展根據地是中央的決策,他們沒有平原地區作戰經驗和剋制敵人的裝備,面對強大敵人率部退進山裡也是在保護革命力量。

現在在朱老總、聶總的態度震懾下漸漸有了些醒悟,這兩人可是他們參加革命就尊重愛戴的老領導,他們可以輕視劉鋼卻不敢頂撞這兩位大神。看來自己在作戰指揮中的確有不堅決、不主動、不周密的地方,不敢再像小五臺山上那樣激烈爭辯,悶着頭吸菸不吱聲。

劉剛繼續說道:山東、蘇北、華東、晉東南主力兵團在與鬼子野戰攻防中捷報頻傳不落下風,原因就是他們早在去年就根據戰場形勢的變化開展了新式整軍運動,調整了戰略戰術,依據野戰需要改進了部隊編制、火力配置和作戰方式,加強了團以上規模的合成演練。

紅軍時期我們就提出建設像蘇聯紅軍那樣的正規化軍隊,並做了初步嘗試,尤其是在我們紅四方面軍更是強調按照蘇聯紅軍的作戰條令進行正規化作戰。但是在武器裝備、單兵技能、靈活運用戰術等方面沒有達到相當水平的情況下單純模仿蘇軍正規化作戰無疑是災難性的,四方面軍從十幾萬人拼到只剩下三萬人,而中央紅軍也從八萬餘人拼到兩萬人。

事實證明正規化作戰需要現代化裝備支撐,需要士兵單兵素質保障,需要指揮員用現代軍事思想來引領。紅軍時期裝備低劣,大部分同志使用冷兵器作戰,重型裝備更是奇缺。戰士絕大多數連字都不認識,丟下鋤頭就上戰場缺乏必要的訓練,而我們大批幹部僅僅擁有對黨的忠誠缺乏必要的軍事理論、欠缺合理組織部隊兵力火力的能力。

在面對孤立的軍閥部隊時尚可通過勇猛贏得勝利,可遭遇強大敵人圍攻時,正規化作戰把我們所有的弱點暴露無遺。損失很大,吸取了教訓的紅軍開始執行靈活機動的游擊戰、運動戰策略,並把這一戰略運用到抗日戰場上,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形成今天這樣的大好局面。

很多同志由此產生一種認識似乎山地游擊戰是八路軍唯一可以採取的作戰方式,我認爲這是經驗主義的表現。作戰方式是隨着條件和需要變化的,游擊戰適合積累力量的發展初期。當發展到一定程度時,軍隊就要爲更高的政治追求服務,我們的目標是徹底打敗日本帝國主義,而不是和敵人永遠相持下去,游擊戰就顯得很不適應,他無法給敵人致命的打擊。

有些同志認爲正規化作戰不適合我軍。我只能說確實不適合力量弱小的紅軍部隊卻是有了很大發展的八路軍部隊必須具備的能力。因爲我們已經具備了開展正規化作戰的基本條件,首先士兵都經過了半年以上的嚴格訓練經歷了戰鬥的鍛鍊,軍政文化素質提高很多。

其次武器裝備大幅度改善,兩年前西路軍奉命過河西進,全軍21800人,各式步槍不足7000支,機槍百餘挺。迫擊炮十幾門,這還算紅軍中的精銳部隊,而如今我們一個師也不止這點裝備吧!有些主力團的重裝備都超過了這個數,而且統一使用性能優良的日械裝備。

有了這樣的兵員和裝備我們不該在民族解放的偉大事業中做出更大的貢獻嗎?我們積累革命力量不能僅僅積累兵員裝備,更要積累把兵員裝備整合好、訓練好、組織好,形成強大的戰鬥力的現代軍事思想、指揮藝術,逐步提高部隊的全面綜合作戰能力。

不客氣地說當前影響我軍走向正規化、現代化的就是各級幹部對軍隊長遠發展缺乏深刻認識,軍隊正規化所應具備的機動靈活、諸兵種合成作戰的軍事思想,前後方整體配合的寬闊視野,在各種地域條件下指揮部隊謀取勝利的主動精神、戰役戰術素養、能力水平。

軍區各部隊主官都是老革命。爲紅軍的發展吃過苦出過力,表現的足夠堅定、足夠英勇,我是由衷欽佩的。但我不能不說革命者必須有不斷革命的自覺性,順應形勢的發展提高自己的軍政素質和指揮能力,爲革命做出更大貢獻。在這一點上我非常敬重陳海松司令員。

他總是敏銳地做出科學的判斷,張掖時他就要求我們以對日作戰爲目的加強軍事理論學習、強化部隊訓練、提高戰鬥力,結果八路軍在平型關一鳴驚人,此後率領部隊挺進敵後、拓展根據地、收攏殘兵收集武器、壯大部隊規模,在小規模破襲戰改善裝備積累作戰經驗。

遠赴九江攪亂正面戰場把日軍主力拖在華中掩護敵後根據地的穩定發展,等到敵人筋疲力盡後防空虛之時策劃組織整編完成的各根據地主力部隊發起雷霆攻擊,取得關中、太原、豫北、大同等戰役的勝利,重創日寇,穩固住華北戰線,加強了我軍戰略縱深。

而這時他又果斷地命令各大軍區停止部隊擴充,全力鞏固建設根據地,加強部隊自身建設。加強什麼?就是要加強各級幹部現代條件下大兵團作戰的指揮水平,因爲各級指揮員並沒有隨着部隊規模擴大、裝備改善而增強敢打必勝的信心,提高訓練水平和指揮水平。

毛主席說過,革命路線一旦形成起決定作用的就是各級幹部,我們這些幹部不可能達到陳司令那樣的戰略高度,但大家手裡掌握着成千上萬條生命、成千上萬件武器裝備,怎麼更好地使用他們贏得更大的勝利應該成爲我們每個人認真思考、努力爭取的首要任務。

因此我完全贊同軍區部隊轉變戰略戰術,按照朱總司令、聶司令員的要求展開戰例分析、戰術研討,條令學習,按照八路軍作戰條令展開正規化訓練、合成化演練,軍區將組織營以上幹部去大同前線觀摩一師的正規訓練。參謀部將派出工作組指導、督促、檢查部隊訓練。

正規化建設是一個長期漸進的過程,也沒有統一的標準可以借鑑,否則就會陷入教條主義的泥潭,這個過程的最終目的就是促使我們的八路軍保持英勇頑強的作風,強調情報、通訊、工兵、炮兵、航空兵的協同。嚴格地訓練、主動地戰鬥、靈活地選擇戰場和各種戰術。

軍區各級指揮員要做好艱苦作戰的思想準備,畢竟我們在火力、機動力方面處於明顯下風,大兵團作戰還很陌生,初期的運用難免會有疏漏造成一定的損失。這不應動搖我們向合成化軍隊邁進的信心,我們只要及時總結經驗、及時調整部署、採取更多限制敵軍優勢的措施,我們的野戰彈性防禦就能越來越得心應手。有效地阻遏、擊退鬼子的進攻。

劉鋼的發言得到朱總司令、葉總參謀長、任主任、聶司令的熱烈掌聲,不愧是陳海松身邊成長起來的青年才俊,對陳海松的軍事理論理解的很透徹,各根據地有這樣一批視野開闊、思想先進、進取心強的幹部存在,對部隊發展將產生積極地推動作用,他們樂見其成。

任弼時主任報以熱烈掌聲後鼓勵道:聶總、劉副司令的認識很有見地。把革命形勢的發展、革命事業的需要與軍區現實任務結合起來,做出了正確的決策,充分體現了革命的堅定性、策略的靈活性、發展的主動性和局部服從整體的紀律性,有了這樣的進取精神和堅定態度總部相信晉察冀軍區一定能打退鬼子的進攻,成爲山西綏遠大後方的堅強屏障。

同志們,黨的事業的快速發展的確出乎我們的預料,平型關戰役後我去了共產國際。一年多來我們不僅壯大到五十萬人還完成了裝備更換、新式整軍,戰鬥力有了質的提高。

陝甘寧晉綏察北連成一片,東北華北、華東華南都有了穩固的根據地,還建立起了幾大工業基地數百萬人的工人階級隊伍,有了穩定的糧食彈藥供應擺脫了對國民政府的依賴。

在黨中央的英明領導下中國革命步入了快速健康發展的軌道,人民軍隊不再是沒有後方、只會偷襲、打了就跑的遊擊部隊,正在成爲多兵種合成可以在任何地域跟小鬼子展開較大規模攻防作戰的現代化軍隊,擔負起全國抗日鬥爭主力軍的光榮使命,被國人寄予厚望。

當前抗戰進入了至關重要的時期,遭受重大損失的日本法西斯並沒有放棄野心。仍然在積蓄力量,秘密地向華東、華中、華南調集重兵,企圖發動最後一輪的戰略進攻,實現擊潰國軍主力結束中國戰事的戰略目標,種種跡象表明敵人的準備已經進入最後準備階段。

毛澤東同志認爲日本帝國主義對華北的瘋狂進攻一方面是擠壓我軍活動空間、確保運輸線暢通。另一方面也是在製造假象麻痹國軍部隊,要求我黨部隊充分認識戰爭的嚴酷性,在反掃蕩鬥爭中錘鍊革命力量,在各個戰場各種環境中檢驗提高我軍的合成作戰水平。

總司令剛纔說了八路軍不能永遠呆在山上、只會山地遊擊作戰,這就是向全軍發出新的作戰命令和訓練要求,隨着武器裝備的改善和革命任務的變化我們要在游擊戰運動戰的基礎上加強陣地戰攻堅戰的演練,成爲可以在任何地域都能遂行戰鬥任務的野戰部隊。

聶司令、劉副司令已經理解了總部的意圖,做出了部署,完全符合中央和總部現階段對敵鬥爭的方針。希望軍區幹部戰士都能明白新的抗日形勢和部隊的新任務,主動投入到正規化建設、合成化作戰中,把對黨的忠誠、對國家人民的熱愛體現在訓練學習戰鬥中。

晉察冀軍區是115師、120師、獨立旅部分紅軍部隊慢慢融合而成的一支光榮的部隊,經歷過無數的苦戰惡戰取得過許多輝煌勝利,中央和總部對軍區很放心。但是形勢的發展要求我們不能滿足,要在更大的範圍內堅決抵抗日寇的進攻保護根據地人民的正常生產生活。

對此軍區上下要樹立敢打必勝的信心,分析平原作戰的特點,尋找剋制敵軍優勢的方法,依靠人民羣衆的支持,發揚我軍的優勢和各部隊的特長,堅持以我爲主內外線結合的基本原則,在靈活機動戰略戰術的基礎上積極探討河谷平原地區有效的陣地防禦戰法。

由於整體發展的需要軍區許多骨幹部隊被調出,這是軍區對抗戰事業的偉大貢獻,是晉察冀軍區的驕傲,當然也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實力。目前兵力不多、裝備不精、野戰防禦訓練不夠卻擔負着戰略要衝的守備任務,面對着日寇重兵集團的快速進攻的確有些力不從心。

總部已經意識到晉北察南敵情的變化,將調派總部直屬的程世才第十師、李家鈺韋國清獨立師、許光達坦克師、朱瑞炮兵師、林國虎空軍師陸續前來大同,支援晉察冀軍區作戰。

新銳力量的加入只是改善了戰區兵力火力,爲勝利創造了條件卻不一定就能帶來防禦的勝利,勝利的關鍵還在於戰場的指揮、指戰員的作戰意志與技能、各部隊整體的配合。

晉察冀軍區應充分認識自己的責任和任務,通過學習冀中、蘇北平原地區部隊的作戰經驗結合前期作戰的得失,從班排開始認真貫徹防禦作戰條令,及早展開合成化演練在實戰中積累作戰經驗,學習使用地雷、挖掘地道、儲備物資,努力提高自身戰鬥技能攻防水平。

新的部隊的加入讓部隊主官們掃除了許多顧慮,會場氣氛一下活躍起來,程世才的十師可是在關中立了大功的主力師,林國虎的空軍師也是在華中華南屢建功勳的飛虎師的一部分,炮兵師更是關中、豫北兩個鬼子重炮旅團的全套裝備,坦克師雖然成軍不久使用的也是鬼子薄皮坦克畢竟突擊能力不是步兵可以抵擋的,有他們的支持鬼子的優勢強不到哪去。

宋時輪、鄧華、陳伯鈞、章拯宇先後發言表態,檢討自己的思想認識與指揮欠缺,表示堅決遵照總部和軍區部署開展作戰條令的學習訓練,一定認真總結經驗教訓,樹立堅定信念,合理組織兵力火力,在下一階段的戰鬥中洗刷恥辱打出威風。

第35章 殺人魔窟第446章 悻悻而回第83章 瘋狂計劃第561章 奪佔金華第146章 安慶會師第102章 南下興-隆第418章 藉機脫離第460章 地方部隊第7章 奪寨第481章 有些可惜第417章 大義凜然第362章 合成材料第98章 部署剿匪第108章 據理力爭第2章 激戰第339章 瞞天過海第19章 繁忙的一天(3)第25章 佈置戰術第582章 陳海松的戰略構想第16章 山西局勢2第387章 橋本羣的對策第533章 藉機勒索第221章 中埔村機場第332章 俄國愛國同盟第364章 規模與素質第592章 奇異的聯合第123章 控制‘安宅號’第17章 繁忙的一天(1)第342章 國家別墅第290章 欣然離去第598章 成功可期第155章 黃埔精神第493章 做客藍宮第448章 都得調整第465章 進攻遇挫第523章 秘密協議第96章 天津38師2第123章 控制‘安宅號’第667章 麥克馬洪線第418章 藉機脫離第32章 培訓2第47章 相逢一笑1第248章 第十戰區第42章 勸說2第396章 把事搞大第349章 冀中和山東第245章 洛陽告急第76章 教育的奇蹟第301章 國府大員第23章 又是平型關一百零三章 廬山5第613章 淪陷的溫州第541章 粵東兵團第212章 準備奪島第133章 奇襲金家灣第652章 俞濟時到寧波第589章 邊境糾紛處理綱要第596章 商機無限第65章 探訪永合村第528章 粵軍不是孬種第22章 爲了西路軍第365章 政治保障第226章 戛然而止第129章 瑞昌殲敵第三百五十八八章 精銳碰撞第130章 陳明仁的計策第332章 俄國愛國同盟第648章 日軍要進攻第2章 血洗討伐隊第149章 增援部隊第494章 法國的天真第476章 關門打狗第63章 部隊編制2第62章 分兵發展第442章 粵西擴軍第97章 土匪逞兇第67章 收徒第582章 陳海松的戰略構想第38章 準備2第662章 緊急召見第154章 74軍來了第50章 謎底揭開第8章 回到張掖第655章 軍工建設第53章 決戰3第165章 後方建設委員會第638章 鎮海要塞第474章 調整兵力第354章 半夜襲營第27章 別不服第102章 南下興-隆第80章 蝴蝶翅膀第80章 紅軍改編第136章 再戰瑞昌第372章 小野偷襲第651章 脫離接觸第526章 難以決斷第58章 手下留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