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3章 陽西自衛團

張達是參加蔡廷鍇、陳樞銘福建革命政府的粵軍叛將、張瑞貴是前朝陳濟棠的舊將過去一直不受餘漢謀待見,即使是鬼子佔了瓊崖,隨時可能渡海攻擊佔領粵西,戰區司令部也沒有給予額外補充、允許其徵兵擴建,而這次卻破天荒地獲得了擴充至全額滿編的指示。

齊裝滿員的25軍移防湛江接手雷州半島防務,62軍撤往茂名整訓,一個月內補足兵員。試問哪個將領不希望自己手下兵力充足有自保之力呢?有了這樣的機會還能放過,張瑞貴立即行動起來,命令粵西各地保安團、自衛團、豪強民團前來茂名會合,供大軍挑選。

可是當地民衆已經從瓊崖逃回來的難民口中知道鬼子的強大和62軍部隊的無能,對62軍的徵集令嗤之以鼻,加上廣東人活路很多,種田、讀書、做工、經商,實在不行還能出洋,一般過得下去都不當兵,所以十幾天下來沒有一支保安團前來茂名報道。

這可急壞了152師師長陳章,151師留在惠州以後自己的152師是62軍唯一的建制師,可兩個旅四個團有三個團調到了83軍,只剩一個團做骨架支撐着整個軍,再不補充足夠的兵力,等鬼子打來還不幾炮就給炸散了。他忙向張瑞貴做了彙報,希望軍長催一催。

張瑞貴沒想到粵西百姓如此不通情理,參加國軍該是多大的榮耀竟然不參加,親自給各縣打電話重申戰區的徵兵命令。要求各縣保安團務必按時趕到,否則老子就要抓丁強徵。

這一招還真管用。保安團陸續來了,別的縣還行唯有陽西縣保安團往操場上一站氣得陳章鼻子都歪了,這哪裡是國軍招兵訓練處簡直成了難民收容所,老的老、小的小,中間還有幾個跛腿的,不到三分之一的人斜挎着着老掉牙的套筒步槍,其餘的拎着大刀片拄着長矛。

別說隊形了站都站不直,亂哄哄地問啥時候發軍餉、飯管夠不、有肉吃沒。一看就是地道的窮酸鄉民,純粹應付差事嘛!他氣呼呼地叫過來送兵的陽西縣長問這是怎麼回事。

五十多歲身形瘦小的縣長委屈的說保安團就是這些人全拉來了,陳章指着其他縣雖然看着呆頭呆腦倒是身強力壯的年輕人說那纔是152師要的兵,全是各縣攤丁派夫抓來的,你就不能學學,抓寫年輕點的,這些人燒火做飯都不夠格。全給我帶回去換人。

“師長大人,卑職確實再沒有人了,就這還是卑職花錢僱來的。”

“人呢?僱你也僱些好的嘛,就這幾條槍?你陽西十萬百姓就剩這些歪瓜裂棗了嗎?”

“卑職想攤派抓夫,縣裡自衛團團長是上頭派下來的,不讓強徵呀!”

“誰呀。這麼厲害!連戰區司令部的命令都不服從?”陳章沒想到還有人這麼不識相。

“將軍有所不知,卑職也是才上任不久,原來陽西不僅有保安團也有自衛團,保安團前些日子被張達軍長63軍徵走帶去佛山,自衛團設在溪頭鎮。那裡是廣東省民衆抗日自衛團第十一區統率委員會主任張炎將軍的陽西辦事處,有一個叫周楠的中校在那招兵買馬。”

“怎麼自衛軍還敢跟咱們國軍爭搶兵員?不知道咱們是奉了戰區司令部的命令擴軍嗎?一切要以正規軍爲重。就他們的自衛軍也要收編進來,他們現在有多少人?”

“將軍,他們在那裡集合了1200多自衛軍,又從茂名、湛江挑選來3000多瓊崖難民,日夜訓練,據說準備殺回瓊崖、收復家園,張炎將軍也很支持,就命令保留他們那支部隊。派卑職重新編練保安團,就給了那點武器,卑職也是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湊齊這支隊伍。”

“張炎是共產黨餘孽,餘長官不追究他他還敢私自組建部隊必定沒安好心,什麼殺回瓊崖就是個控制手裡武裝不肯支援國軍的藉口。國軍都不敢打回去,他一個自衛團也敢渡海攻擊,笑話!你把你這些人帶回去吧,看着都心煩,我自己去找周楠命令他率部加入國軍。”

“卑職謝謝將軍體諒,這就回去,我還靠這些人充門面呢。不過將軍去找周楠帶的人少了可不行,他手下那些兵都挺厲害,張達軍長曾想收編他們,被張炎將軍訓斥了一頓,結果兩下比武直到他們去了佛山63軍再沒提收編的事,估計自衛團比63軍還要厲害呢!”

“厲害有什麼用?他還敢不聽司令部餘長官的命令?”民軍見得多了都是烏合之衆。

“他們說就是奉了餘長官的命令組建的民衆自衛團,要在當地保家衛國的,不會像62軍那樣見了鬼子就跑、扔下百姓不管。所以卑職去請他們一起來,他們說不參加62軍。”

“靠他老母的,一羣民軍也敢小瞧國軍,國軍那是戰略轉移、鞏固後方。以爲有張炎罩着就可以獨霸一方、割據稱王,看我不給他們點顏色瞧瞧!”說着話去找張瑞貴報告。

張瑞貴聽了報告也眼饞溪頭鎮那四千多訓練了很久的兵丁,兩個團就湊齊了,可是在粵軍裡折騰了20來年的他對粵軍人事關係很清楚不敢直接上門去收編,因爲上邊有個張炎。

張炎雖然比他要小11歲,可是比他名聲響亮的多。張瑞貴是被陳濟棠在欽州收編的地方雜牌武裝,以後憑着一絲不掛率領全旅與桂軍血戰、阻擋刺客暗殺、汕頭嚇退日本人等關鍵時刻的表現多次救下陳濟棠而成爲粵軍紅人的,屬於個人心腹在粵軍裡沒什麼人脈。

從小就在粵軍一步步起家的張炎可不得了,22年就參加了孫先生的嫡系部隊,在教導隊結業當了班長,東征西征頗多功勞升排長連長。北伐時更是參加汀泗橋、賀勝橋等戰鬥,大敗敵名將劉玉春部。繼而隨隊東征九江、南昌,三敗江西軍閥孫傳芳,因功升任營長。

跟隨師長蔡廷鍇參加了南昌起義,以後輾轉在福建廣東作戰。32年淞滬戰起,張炎以代理師長的身份率19路軍61師馳援上海駐守吳淞要塞,接連打退日軍進攻,痛殲日寇王牌軍‘久留米’師團(18師團)主力混成旅,廟行血戰奪回陣地,成爲名震中外的抗日英雄。

由於政府軟弱四戰四勝迫使日軍三易其帥的19路軍部隊奉命撤回福建,他升任79師中將師長。33年鬼子進犯熱河,19路軍組成‘援熱先遣抗日軍’北上抗日,新婚的張炎再次出征,部隊剛到衡陽就傳來國民政府與日本簽訂喪權辱國的塘沽條約,被逼回師福建。

11月對蔣介石極度失望的李濟深、陳銘樞、蔣光鼐、蔡延鍇等發動福建革命,張炎被任命爲四軍軍長。革命失敗後蔣先生看重他英勇善戰,深得軍心民心,委任他爲第七路軍副總指揮,可他痛恨政府的‘攘內必先安內’政策,拒不受命攜妻子出洋直到36年纔回國。

蔣先生對張炎可是念念不忘的,聽聞他回國立即任命爲中央軍事委員會中將高參,送到南京中央陸軍大學特別班受訓,結業後趕上抗戰爆發派回廣東第四戰區加強指揮力量。

可戰績平平的餘漢謀對這些粵軍名將十分忌憚,處處壓制不肯委以重任,礙於輿論授予民衆抗日自衛團第一區統率委員會主任委員之職,卻不給經費、不給武器、不給兵員。全國抗戰形勢危急,唯有廣州歌舞昇平、奢靡依舊,民衆動員就是發動募捐毫無備戰之意。

張炎呆在廣州看在眼裡急在心上,報國心切卻手上無槍,主動要求到粵西老家組建抗日武裝,餘漢謀巴不得這些人離開廣州,任命他爲民衆抗日自衛團第十一區統率委員會主任委員,授權他組建當地各縣民衆自衛團,命令戰區兵站送去一部分老舊武器以示支持。

蔣先生這次來到廣州還詢問了張炎的情況,得知他主動在鄉下發動民衆很是讚賞,讓四戰區多多關照善加配合。這樣的人他張瑞貴是惹不起的,他勸陳章算了別碰個一鼻子灰。

陳章卻不這麼想,他和張炎同年都是37歲,還是福建軍官學校炮兵科、廣東講武堂的軍校生,一直是餘漢謀的部下,雖然沒有參加北伐、淞滬抗戰,可跟隨餘長官在粵桂衝突、贛南圍剿紅軍等戰役中也是主力團團長,跟莫希德一樣是剿匪功臣、粵軍新貴、從龍元勳。

抗戰爆發他被送去廬山受訓,回來後莫希德帶151師坐鎮粵東,指派他率152師震懾粵西,兵力雖然不多地位卻很崇高,表面上聽命於張瑞貴遲早是要接管62軍的。他知道張炎在陽江可從來沒有往來拜會,對自衛團的事不聞不問,就是因爲他瞧不起過氣將軍。

見張瑞貴不敢強行徵召轉身去給餘漢謀打電話,餘漢謀聽說溪頭鎮集合了四五千人準備反攻瓊崖心中大喜。蔣先生臨走時交代第四戰區要在雙十節前做好準備,收復國土上癮的他要指揮部隊奪回瓊崖,與其你逼着打不如老子自己打,打下來是功績,打不下來殺殺這個勇將的威風,是好事應該支持,他立即命令陳章去溪頭鎮試探一下虛實,瞭解對方的實力。

陳章沒想到餘長官也不支持收編,很不開心,決定先去震懾一下或許一羣民軍害怕了就會乖乖地跟着自己回茂名當國軍,於是率領着一個正規營趕往陽西溪頭鎮。

ps:鞠躬感謝書友可惡的楊曉的厚愛打賞,謝謝!祝雙休日快樂、時時開心!

第447章 燃燒的冀中第45章 驚動延安3第401章 格局大變第454章 總部支援第193章 進入惠陽第97章 土匪逞兇第563章 浙贛路大亂第80章 厲兵秣馬第631章 屠殺海盜第560章 攔截火車第87章 天皇毀容第105章 你去武漢吧第74章 按我們的設計來打第403章 民衆楷模第8章 李家營子第325章 囊中之物第78章 慘烈的攻防第227章 飛虎師要走第187章 賊不惦記第558章 不是來祈求恩賜的第93章 又見馬驍第595章 血債累累第497章 又升官了第39章 會合第11章 河西大學第194章 歷史舊帳第348章 對策第22章 朝鮮戰士第55章 決戰5第663章 老大不情願第61章 延安會議2第82章 張靈甫受窘第46章 計劃成功第658章 大膽張靈甫第50章 屯兵王家灣第556章 陳安寶犧牲第203章 鬼子的報復第576章 日軍新戰略第6 百六十一章 蘇軍落敗第72章 春節茶話會2第595章 血債累累第515章 日蘇比較第336章 各有打算第258章 陝北留守兵團第62章 分兵發展第373章 小野露餡第35章 牛刀小試第398章 激戰官場村第595章 血債累累第557章 毒氣逞兇第14章 日本附屬地第37章 一場虛驚第23章 又是平型關第460章 地方部隊第609章 隔山觀虎鬥第459章 前景堪憂第319章 主席的決策第471章 空中斬魔第322章 福星?煞神?第10章 奪取法庫第163章 細說軍工第30章 統一戰線第281章 人事變動第501章 危機臨近第24章 迎接考驗第595章 血債累累第496章 指望不上的法國第609章 隔山觀虎鬥第51章 決戰1第82章 張掖城裡第18章 繁忙的一天(2)第478章 顧頭不顧尾第246章 關中危急第80章 厲兵秣馬第599章 飛臨梅州第41章 板垣徵四郎第307章 取之於民第591章 八路軍的影子第168章 轟炸南京第8章 回到張掖第444章 陳章 駕到第67章 反思歷史1第480章 戰場比武第270章 新三國論第112章 搬不動的兵工廠第51章 幹部會議第338章 抵達博爾加第320章 綏遠的變化第93章 北平鋤奸1第633章 海軍職責第150章 岡村的建議第129章 瑞昌殲敵第351章 將星雲集第47章 攻入魔窟第23章 抗聯楊靖宇第97章 震懾老漢奸第52章 蘇美的反應第58章 營地槍聲第9章 盤點家底第547章 尋求逆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