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9章 被迫反思

(?)????看完資料片,衆人不知道該說些什麼,不到百人的傷亡,一個基數的沒有用完的彈藥換來了130平方公里國土迴歸、700多鬼子授首,兩千獲救、三千百姓脫離苦難。

戰場的組織、戰術的選擇、戰士的技能的重要作用在這場戰鬥中表現的酣暢淋漓,正如白總長在餐廳裡說的那樣,當所有的細節都做好了勝利也就自然而然地降臨了。當然強大的火力是輕鬆取勝的基礎,可這些兵器全是人家從鬼子手裡搶來的,沒有一件是給的。

蔣先生羨慕嫉妒恨地看完,心裡一陣發寒,過去的紅軍也就是作戰勇猛、吃苦耐勞,可現在又是飛機又是大炮,還有穩健靈活的戰術和忠實執行戰術的官兵,對抗日事業無疑是好事可對於、對黨國不啻於一把懸在頭頂的利劍,一旦合作破裂能有效遏制嗎?

151師的遭遇會不會就是未來整個的遭遇,這些天他一直在擔心這件事,65軍的慘勝多少讓他看到一絲希望,可南澳島的輕鬆獲勝讓這種擔憂再次清晰地呈現在面前。

以現在雙方的狀況來看,64、65甚至於8、25軍碰到警衛營這樣的部隊肯定難以抵擋,可怕的是警衛營這樣的部隊在八路軍裡不是個別的,從各戰場傳來的戰報中分析八路軍在鬼子同等兵力的進攻中不會落敗,三五倍優勢兵力就能殲滅敵人,整體上與日軍不相上下。

象王大勇、程世才、許世友、宋時輪、傅秋濤、陳光、黃克誠、張愛萍那樣大編制的主戰部隊更是恐怖到能獨自硬憾鬼子師團的程度,越打越弱可他們越打越強。炮兵師三個、空軍師三個、聽說正在訓練機械化軍、空降師。鬼子遲早會走的。這些軍隊卻走不了。

以人建設新中國的理想和追求,這隻完全掌控在手裡、永遠聽黨指揮的軍隊肯定會成爲危害黨國統治、顛覆國家政權的主力軍,現在除了數量佔優沒有什麼值得炫耀的,工業建設、農業生產、教育科研、收容難民、地方政權更是走在前面。

大意了,想着這麼一小股疲憊不堪的力量置身在偏僻荒涼的西北,防區劃定在敵後,面對着兇惡的日本鬼子即使不全軍覆沒也會日薄西山氣息奄奄,誰知道他們竟然挺住了、發展了。大片不毛之地上挖掘出煤鐵鋁銅,數百萬流落難民、潰散成了糧食生產的主力軍、交通水利建設的排頭兵,數十萬青年學生、失業工人成了工業基地的建設者。

只要有理想作支撐,人有地就能生存、有人就能發展、有了正確的路線方針政策、整體規劃就能強盛,陳海松在廬山時就下過這樣的預言,不想一語成讖,中國人民族性格里的堅韌頑強在這羣集合在黃河之濱的自稱是中華民族優秀子孫的身上得到了充分體現。

以他們的現在擁有的政治優勢、充沛的資源、強大的實力、顯赫的戰績,正面打壓是不可能了,除非跟日本聯合全力北上或許能把他們驅離趕散也不一定能斬草除根,而自己也將民心喪盡、國力耗盡。最終便宜的是民族的仇敵日本,自己無論如何做不出來的。

唯一可行的是和走相同的道路通過自身的改變增強自身的實力。有實力才能存在下去。要變、必須變,奮鬥求生存、自強能取勝,也是在陳海松出來以後才發生明顯改變的,兩年時間煥然一新。給我兩年時間一樣可以脫胎換骨,陳海松不錯,給了我許多治國練兵的方法、送來許多訓練手冊、攻防作戰條令,八路軍能用同樣能用。

想到這,打破沉悶說道:“諸位都看到了,八路軍打得很巧,很善於運用火器遠距離殺傷,不盲目衝鋒,士兵也很有訓練,對敵作戰有章法、沉得住氣、相互掩護。這很值得學習,這部資料片應該在中播放,讓他們知道這樣打仗損失小、生存希望大、戰果大。

八路軍能練成,也能練成,陳海松早就提出來這些訓練方法,只是前一段戰事緊張沒有顧上練,部隊將領對八路軍這些訓練方法、作戰條令也有些牴觸。現在事實證明確實有效,不練戰鬥力就得不到提高,就會付出更多地傷亡,丟失更多的陣地,所以必須練。

總參謀部應該認真研究一下八路軍的訓練大綱、作戰條令,把咱們以前按照德國操典制定的中央軍步兵操典修訂一下,儘快下發全軍部隊統一執行,地方軍隊的訓練也要以此爲標準不能放鬆,軍訓部要派出檢查組巡視督促落實,體能技能要在短時間裡有所提高。”

白崇禧對此很贊同,表示回去以後組織總參四部共同磋商,一個月內修訂出訓練大綱、作戰條令下發部隊嚴格執行,不過他認爲八路軍的優勢不僅僅在戰術層面,戰略方面的構建更加有意義,比如配備政工幹部開展思想教育、加強對部隊的控制,內部號令統一、官兵平等、賬目公開、基層黨員的先鋒作用,外部建立地方部隊、民兵輔助軍隊實現作戰任務。

別小看這些戰場之外的措施,沒有這些措施做保證,軍隊的團結協作就難以實現、服從命令聽從指揮就很困難、完成訓練計劃提高戰鬥力就無法執行,完成任務也就無從談起。

吃不飽能有勁訓練嗎?各級官長不帶頭會有成效嗎?軍官意志不堅、指揮不力士兵再強也是枉然,因此部隊不能緊緊盯着訓練,要全面改造,重要的是軍官的能力要提高、管理要公正、清廉,基層指揮員的帶兵方法、訓練方式要轉變,士兵的生活待遇急需改善。

陳布雷認爲這才說到了點子上。的強大絕不是軍隊的強大。而是政策路線的強大。幹部隊伍的強大,他們的幹部全都從底層幹起,層層擇優選拔。無論在地方還是在軍隊都有明確的任務,爲了完成任務他們起早貪黑、風裡來雨裡去、摸爬滾打,比下屬還要辛苦。

黨國的幹部又有多少人願意到底層去磨練,縣黨部、團以下沒有黨的支部宣傳黨的政策、發展黨的後備幹部?百姓裡、士兵中有幾個黨員?我黨的骨幹基本都是地方鄉紳、城市有產階層,高高在上恥於深入基層,對社會底層的百姓、士兵缺乏關心。漠視他們的困難。

加上政策相當空洞,缺乏實現三民主義的整體規劃、具體步驟,沒有多少實際改善地方經濟、士兵生活待遇的舉措,以至於我們在這空喊下邊在那傻等,社會依然停滯不前。

洛陽戰役後陸續開始整編,如今看來沒有實質性長進,反而出現諸多問題。學生以爲沒有骨幹力量的形成、政教部門、供給部門的相應變革僅僅要求軍隊變革很難達到預期的效果,希望軍委會綜合分析內部的諸多弊端,拿出整體方案先在一兩個軍試點比較好。

學生此次在香港拜會了國母宋先生、廖夫人何香凝女生、蔡元培、柳亞子等黨國元老,向他們轉達了國府致意。按委座的意思請他們回國參加抗日工作,在參議會、後方建設委員會、紅十字會、救濟會等方面發揮他們的影響力。主持抗日宣傳、籌款賑災、爲國出力。

但他們都表示對抗日事業責無旁貸,在香港不用擔心生命安全、能夠充分發表自己的思想言論,可以心無旁騖地與國際上支持中國反侵略的組織聯繫、接收國際社會救援的物資直接送到最需要的地方、最需要的人員手裡,不會被層層剋扣,免得國際友人小瞧中國。

他們說避居香港委座也可以集中心思謀劃抗戰,不用分心對付他們這些政見不同的人。

他們也提出一些自己的看法,認爲中國的抗戰遠沒有達到全民動員的程度,各黨派、各社會團體在國家政治生活中依然是從屬、陪襯的地位,參議會規模偏小、作用偏弱,充其量也就是個諮詢機構,各黨派的政治訴求得不到當局的重視、抗日主張在國府政策中很少體現。

政治的清明、民主的昌盛是國家走向強大的基礎,他們之所以不與政府合作,也是源於這方面的長期分歧,政治民主雖然在一定程度上分割了執政黨的權利卻增強了國家凝聚力,是保障民族團結、民生髮展、民衆覺悟、社會整體進步的先決條件,中國必須打破。

他們希望國府應該順應時代的變化拿出勇氣和魄力,改變長期一黨專政的政治框架,軍事上依然是委員長統帥全軍,而政府工作有必要吸收社會各界精英參與,提高社會管理、經濟恢復工作的效率,同時接受各黨派、各團體組成的更大規模的國民代表大會的監督。

如果國府有誠意籌建不受一黨控制的、能有效行使立法權權、監督權、彈劾權的國民代表大會,他們可以回國參加籌建活動,並願意參加國民黨代表的選舉和黨內的政治改革。否則他們寧願繼續呆在國外爲艱難中的國家籌集抗戰所需的民生和抗戰物資,獨立分配。

倚老賣老、招搖撞騙、異想天開,在中國搞民主、在現階段搞民主,安的什麼心?跟一樣嫌我蔣某人黨政軍一肩挑想分我的權!你們也不想想,沒有我蔣某人在這鎮着中國會是什麼樣?不用日本人來打自己早就亂成一鍋粥了,這會兒全他娘希匹的成了亡國奴了!

得了便宜還賣乖,西安事變時把老子斃了不就遂了你們心願了嗎?幹嘛還要把老子扶成抗日領袖、統帥!老子傾盡所能剷除割據、兼併雜牌、阻擋日寇、限制共黨、保存國脈才堪堪有了今天對峙的局面,才讓你們吃飽撐的了來攻擊我、攻擊黨國,你們怎麼不來試試?

這個位置那麼好當的?這麼窮困的國家硬要跟人家世界列強抗爭,老子說再忍忍,你們偏要打,好,順應民意,打!打的山河破碎、民不聊生,你們又罵老子無能,丟城失地罵老子、洪澇乾旱罵老子、裝備低劣罵老子、地方軍閥保存實力還是罵老子,老子招誰惹誰了,老子想這樣嗎?老子恨不能把自己賣了籌出錢來強盛國力可你們誰肯出錢買呀?

這麼大個國家,這麼多的人口,這麼多的勢力?袁世凱、孫先生、北洋軍閥治理了20多年都沒有效果,你們要讓我徹底扭轉,當我是玉皇大帝呢?娘希匹的地方實力派要錢要糧要槍要炮,老百姓要吃要喝要工作要學校,你們要民主要自由,要合法身份跑到敵後默默發展準備要老子的命,汪精衛要和談跟鬼子聯繫不斷,哪樣不得老子操心!

小鬼子也娘希匹的不是玩意,放着日益壯大嚴重威脅他們的八路軍不打把矛頭都對着老子,跟汪精衛眉來眼去、跟餘漢謀不清不楚、跟蘇俄偃旗息鼓,就盯着老子的武漢、重慶,非要逼着老子承認滿洲國、承認蒙疆、承認黃河以北,老子能幹嗎?你們還不把老子罵死!

還自稱是黨國元老、民主戰士,全是些異己分子,不拆臺也都等着看笑話,沒一個是肯幫忙的,老子才52歲,瘦得皮包骨頭、愁得滿臉褶子、整個腦袋上就嘴脣上還有點頭髮,還想怎麼着?這個委員長送給你們當算了,你們都是治國賢良,自己去折騰吧!

氣歸氣,國家真交給這些個眼高手低的文弱書生,不論是宋夫人還是汪先生肯定是亡國亡黨的悲慘下場,老子拼着滿腦袋沒有一根頭髮也要挺下去,誰讓自己是一個愛國者呢!

他面無表情地點點頭,“這些老同志還是這麼固執,他們說的有一定道理,只是時機還不成熟,怎麼也得等到打敗了鬼子再做吧,最少也等鬼子沒有了進攻力量時再說吧。

這個不急以後再談,咱們還是說說部隊整編的事,沒有部隊戰鬥力的提高這些都是空的。健生,這場戰鬥偷渡上島的偵察連發揮了關鍵作用,他們的行動怎麼沒有記錄下來?”(未完待續。)

ps:鞠躬感謝書友小豬東南飛兩張月票支持,衷心感謝,祝炎熱的夏季裡心情愉快、生活幸福。

第168章 轟炸南京第428章 錯失良機第434章 獨家出戰第295章 又見閻錫山第538章 窩囊透了第348章 對策第632章 海上游擊縱隊第1章 廣靈接敵第146章 安慶會師第6章 夜襲第665章 據理力爭第553章 伏擊成功第593章 稻田讓步第427章 替罪羊第332章 俄國愛國同盟第440章 粵軍備戰第251章 強軍的秘密第40章 21旅團覆滅第174章 收攏散兵第316章 平心靜氣第613章 淪陷的溫州第96章 熱河支隊第323章 執政經驗第21章 壽一來了第671章 蘇聯的防範第39章 42聯隊完了第261章 拿下蔡家坡第307章 取之於民第677章 不同的管理第254章 砍倒‘桑木’第310章 減租減息第363章 課題研究第114章 第四飛行團來了第80章 紅軍改編第39章 會合第95章 天津38師第572章 最後攻擊第248章 第十戰區第368章 新疆的歸屬第473章 內閣解散第550章 怒其不爭第593章 稻田讓步第83章 瘋狂計劃第2章 激戰第108章 據理力爭第217章 南澳島第75章 陳獨秀的嫉妒第74章 東北聯軍我也要第564章 頑強第一軍第387章 橋本羣的對策第99章 星星峽2第31章 關東軍的對策第447章 燃燒的冀中第164章 治國理念第78章 慘烈的攻防第444章 陳章 駕到第24章 迎接考驗第562章 衢州機場第100章 廬山2第21章 陰損王子鳴第439章 被迫反思第243章 幾多歡樂幾多愁第159章 18軍登陸第467章 僵持的天空第420章 快速發展第91章 抗日誓師第136章 再戰瑞昌第37章 準備1第594章 土豪劣紳第205章 轉戰北大營第371章 攻向南宮第39章 42聯隊完了第155章 黃埔精神第97章 震懾老漢奸第321章 磨刀霍霍第87章 天皇毀容第491章 何須憂愁第507章 皇軍的出路第274章 中央新的佈局第57章 獨立一團第93章 又見馬驍第252章 截斷歸路第377章 堡壘村第340章 玩忽職守第334章 孔策沃別墅第319章 主席的決策第334章 孔策沃別墅第325章 囊中之物第17章 抗聯往事第453章 戰術檢討第538章 窩囊透了第602章 恩威並用第61章 徐州撤退第445章 村口衝突第56章 展望未來第256章 伏擊逃敵第105章 你去武漢吧第174章 收攏散兵第243章 幾多歡樂幾多愁第63章 撤離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