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1章 將星雲集

主席去過東北,見過陳海松在張掖打造出來的日漸精銳的獨立旅部隊,就這一個旅擴張成了獨立師、73師,獨一旅進了東北成了東北軍的骨幹、獨二旅開創了晉察冀軍區、73師創建了冀熱遼、冀中兩個軍區,這些軍區抽調的人馬又陸續成了華東、華南軍區的骨幹。╔?╗,!

要說貢獻獨立旅真是居功至偉,有陳海松這個當家人率領其壯大的速度簡直可以用爆炸來形容,太了不起了,讓他們這些對前途有些惴惴的領導堅定了信心,現在要做的就是把這樣的大好形勢延續下去、擴展開來,華北的反掃蕩就是對前期工作的一次檢測必須打好。,

他很是贊同地說你們對形勢的判斷是準確的,現在還不是我們和敵人決戰的時候,保存力量、打造軍政過硬的精兵、保護根據地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是這次反掃蕩的重點,我同意晉察冀放、冀中拖、蘇北扯、魯南戰的部署,讓做好準備收拾掉一個師團。

其他根據地執行總部安排適當避讓,小規模出擊牽制各路日軍,配合山東的行動。╔?╗”

延安窯洞裡的決策通過電波迅速傳遞到各根據地,日軍進攻發起前三天八路軍總司令朱德上將、總參謀長葉劍英上將、政治部主任任弼時中將、抗日軍政學校常務副校長羅瑞卿中將、軍委副參謀長聶鶴亭中將、作戰部長郭化若中將、情報部長宋侃夫中將、軍情局長秦基偉少將等總部領導乘飛機從延安趕到太原。

八路軍前線指揮部一直駐紮在晉中的武鄉,在二戰區副司令長官第18集團軍司令彭德懷上將、參謀長左權中將、政治部副主任譚政少將、傅鍾少將、後勤部長楊立三少將,供給部長周玉成少將、民衆動員部部長薄一波少將率領下領導着華北南部地區的對敵鬥爭。

藉着關中戰役勝利的東風,埋頭髮展了一年的所屬部隊爆發出強大戰鬥力,一舉消滅了山西、豫北的日軍,把防線推到了太行山以東,二戰區總部、八路軍前指也搬進了太原。╔?╗

按照軍委命令各根據地領導18集團軍參謀長滕代遠中將,晉察冀軍區司令聶榮臻上將、參謀長劉鋼中將,晉綏軍區司令員王樹聲中將、參謀長郭天民少將,第8戰區司令員徐向前上將、參謀長何畏中將,第8戰區副司令長官、第7集團軍司令傅作義上將、參謀長郭宗汾中將,空軍司令、第10戰區參謀長薛雲龍中將也趕到太原,參與戰場研判、協調指揮。

此時的八路軍已經不像剛整編時那樣弱小落後,幾大根據地掌握30萬正規軍、30萬地方軍、60萬民兵,有了的航空兵、炮兵、坦克兵、汽車兵、通訊兵、工兵,而且各大戰區彼此相連,輕型轟炸機改裝的運輸機可以往來飛行,領導們可以快速召集見面。

朱老總與前指將領們見面後,立即進入八路軍前指駐地的大井峪傳達了軍委命令:八路軍所屬各部隊必須堅定抗戰必勝的信念,牢固樹立敢打必勝的信心,依靠黨的堅強領導、依靠當地人民羣衆的支持、依靠主力部隊、地方部隊、民兵的協作配合,從戰略上藐視敵人,在戰術上重視敵人,堅持靈活機動的作戰原則,服從總部作戰部署,游擊戰結合運動戰,充分利用戰場寬度分散敵軍,集中優勢兵力和兵器堅決打退鬼子的全面進攻。╔?╗

成立反掃蕩鬥爭指揮部,朱德任總指揮、彭德懷、賀龍、徐向前、聶榮臻、爲副總指揮,葉劍英任總參謀長,八路軍總部與第二戰區總部合併,統一指揮晉綏、晉察冀、冀熱遼、冀中、晉東南、山東、蘇北、皖北各部隊的軍事行動。

鑑於第二戰區副司令長官第六集團軍司令朱綬光上將出任山西民主政府主席、參謀長張培梅中將任山西省參議會議長、33軍軍長續範亭中將出任山西省保安司令;任命劉伯承上將任第六集團軍司令、陳賡中將任61軍軍長,王建安少將接任二師師長,羅瑞卿中將調任33軍軍長,任命立即生效,儘快辦理交接手續,熟悉部隊加強訓練準備參戰。

軍情局秦基偉少將向與會領導介紹了鬼子的兵力部署情況和作戰目標,副參謀長聶鶴亭中將詳細講解了總部作戰部署的執行情況,分析了放、拖、扯、打作戰部署的依據及其可行性,得到與會者的贊同。╔?╗衆人立即圍繞着作戰部署進行細化,下發相關作戰部隊,要求他們立即行動起來,派出偵察部隊掌握敵軍動向,組織部隊機動掩護羣衆轉移。

在前世裡八路軍可沒這麼多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授予軍銜的將領,連朱總司令、葉總參謀長、賀龍、葉挺這些北伐時期就是中將的整編時也僅僅授予中將軍銜,少將只有二十來個,武漢戰役以後國共基本上獨自發展,再也沒有過晉銜、提級,八路軍也不再佩戴軍銜。

這一世,由於陳海松的蝴蝶效應,八路軍兵員素質、武器裝備、指揮水平大幅改善,戰力大增,在正面戰場節節敗退的不利形勢下連續創造了平型關、晉北、綏遠、平津、哈爾濱、南滿華東、華南、信陽、關中、豫北、山西、山東等戰役的勝利,極大地鼓舞了全民。

這樣的背景下蔣介石就算再仇視、防備也不能違背民意,小小的八路軍雖然沒有組織過大會戰,可作戰數量、斃敵數量、俘敵數量、繳獲數量超過了歷次會戰總和,成了幫助正面戰場脫困的依賴力量,汗顏之下不敢心太偏,事情做得太過分誰來替他遮風擋雨。╔?╗

梟雄本色的蔣希望八路軍受到激勵跟鬼子玩命,分擔武漢、華南、中原的壓力,所以八路軍戰報一經覈實立即通令嘉獎、大肆宣揚、賞錢晉銜以示公允,從平型關大捷朱德、彭德懷、陳海松上廬山獻俘晉銜後一發不可收拾,青天白日勳章和領花隨着戰果的越來越大紛紛落在將領胸前。二十幾歲的少將、中將幾十個,上將都十幾個了。

蔣雖然心有不甘,可也不得不佩服將領確實能打仗,那樣的環境下也能創造輝煌的戰果,他也因此在武漢師以上幹部訓練班上斥責將領的無能懦弱,將蔣鼎文、李延年、桂永清、毛炳文、劉和鼎、孔令恂、劉鐵軍等撤職查辦,嚴令要加緊訓練、革除弊端,堅守國土、多打勝仗,重振雄風、絕不能讓八路軍專美於前。

得到八路軍總部報告鬼子集中十個師團六個旅團30萬人開始對華北各根據地發動空前規模的掃蕩的急電後,白崇禧、陳誠立即探詢華東鬼子動向,證實鬼子華東兵力退居津浦鐵路一線忙於休整、補充兵力物資,建議趁勢向東擴展收復失地,加深武漢防禦縱深。

蔣卻很猶豫,表示主力損耗很大,補充了大批西南新兵和撤編的地方軍閥部隊兵員正處在磨合期,加之蘇聯新一批援助未到,戰鬥力有限,此時出擊對整編不利。

白崇禧、張治中、陳布雷心知不想分散日軍注意力,巴不得借日本人的手削弱的力量,竟然放任良好戰機從身邊掠過。相比陳海松的急公好義、挺身而出、無私無畏差距太明顯,當初要不是陳海松智計百出武漢、廣州必定難保。現在人家有難咱們卻袖手旁觀,如何讓感恩戴德、維護合作,如何讓左翼人士心服口服,堵住天下悠悠之口。

心有怨言卻也不好反駁,這樣做必定是有利於國民黨統治的一種手段。國民黨裡沒有陳海松那樣出類拔萃的人才,啥仗都敢打,打了就能勝,不僅損失小還賺的腦滿肥腸,部隊越打越多、裝備越打越好、戰鬥力越來越強、民間聲望越來越高、工業設備從無到有,簡直就是個無法效仿的怪物,咱們學不會做不到,卻看得出來這遲早要搶走政權。

國民黨政府除了一紙嘉勉鼓勵,沒有任何實質性協同行動早在太原八路軍總部預料之中,整個華北七八十萬中日軍隊繼續按照各自的任務計劃在寒冷的冬季來往馳奔。

率先打響反掃蕩第一槍的是晉察冀軍區陳伯鈞第三師,該師原來是獨立師二旅三團,平津戰役後,獨二旅一分爲三,吸收大量晉綏軍和平津轉移的民衆升格爲第一師。

華東戰局緊張、新四軍獨木難支,陳海松爲加強華東我軍力量徵求中央同意後調派大批骨幹南下,軍區司令張振宇政委杜義德、一師師長王峰政委丁旺財、二師師長孫飛政委歐陽毅這些西路軍裡的著名戰將率領三千多軍政素質過硬的指戰員加入第七戰區、華南軍區。

留下軍區副司令劉鋼和大部隊配合新任司令員兼政委聶榮臻領導晉察冀根據地,各級幹部嚴重缺乏,聶榮臻向中央軍委請求調來參加過秋收起義的老部下115師的團長鄧華、抗大訓練部長陳伯鈞指揮一師二師。兩部分別駐守蔚縣、小五臺山,開展羣衆工作防備日軍進攻。

晉西北軍區東去冀中,考慮到晉東北的門戶地位,軍委把對大同一帶比較熟悉的宋時輪旅留在晉察冀,調入兩個地方守備團,組成一師駐守大同,原一師二師改稱二師三師。晉綏軍敗兵改編的張拯宇、孟憲吉三師改稱四師,駐守在五臺山以東晉冀交界的淶源威脅保定。

第399章 該拼命了第285章 激動的外交官第246章 關中危急第241章 鋼鐵廢物第7章 奪寨第163章 細說軍工第10章 盤點家底2第198章 火車自己跑了第386章 可怕的判斷第77章 峨堡會談2第50章 屯兵王家灣第409章 南國故人第120章 沉重的話題第10章 奪取法庫第612章 巡視麗水第549章 噩耗連連第193章 進入惠陽第643章 支援蘇聯第364章 規模與素質第92章 全面佈局第252章 截斷歸路第51章 決戰1第507章 皇軍的出路第237章 致命的鎖鏈第596章 商機無限第601章 粗鄙淺薄第86章 演習4第66章 拿下包頭第151章 英王府第3章 公審大會第302章 伏特加外交第273章 黨政分工第351章 將星雲集第327章 進入外蒙古第602章 恩威並用第76章 峨堡會談1第601章 粗鄙淺薄第6章 謀劃勝利3第99章 聚攏精兵第63章 撤離南京第557章 毒氣逞兇第519章 應運而生第348章 對策第68章 土地的爭論第373章 小野露餡第248章 第十戰區第161章 抽兵歸建第394章 援兵來了第30章 送他們下地獄第555章 天不助我?第217章 南澳島第183章 竊取絕密第424章 中國政壇第295章 又見閻錫山第436章 向八路軍學習第301章 國府大員第194章 歷史舊帳第174章 收攏散兵第1章 事故第三百五十部六章 小野部隊第34章 氣的就是你第20章 統帥部的決心2第10章 盤點家底2第326章 滲透科爾沁第63章 撤離南京第13章 戰場形勢第15章 連夜行動第61章 延安會議2第9章 武林同道第143章 靠自身的強大第608章 暗中準備第590章 關東軍的態度第460章 地方部隊第65章 探訪永合村第619章 軍政分離第20章 統帥部的決心2第41章 懲治惡魔第179章 周邊形勢第218章 兩島合作第95章 主角配角第465章 進攻遇挫第74章 按我們的設計來打第173章 顧祝同和板垣第570章 無奈回撤第22章 朝鮮戰士第62章 分兵發展第496章 指望不上的法國第674章 蔣先生的強硬第312章 楊家嶺第76章 峨堡會談1第596章 商機無限第1章 延安會友3第44章 夜闖魔窟第533章 藉機勒索第65章 探訪永合村第64章 部隊編制3第414章 視察共軍防區第272章 蘇聯僱傭的推銷員第5章 謀劃勝利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