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5章 囊中之物

蒙古名烏尼伯英的吳鶴齡屬於東蒙的貴族家庭出身,從承德師範學校、北京政法大學、北京大學接受了十幾年的現代高等教育,是蒙古上層社會裡少有的有機會接觸外部世界思考本民族未來的知識青年,他應該算狂熱的民族主義者,希望爲蒙古族爭取發展的空間。

所以26年北大一畢業就供職於國民政府內務部蒙藏事務委員會,希望改變政府忽視邊疆危機、無視邊疆各民族發展經濟改善生活的合理願望的情況。然而從北洋政府到南京政府,從部員幹到處長,沒有誰聽取過他的意見建議、沒有過發展邊疆的計劃。

民國年間皇朝破碎、政府無力、社會混亂、天下攘攘,各民族、各階層都在探尋者自己生存發展的路,失望的他不得不把希望寄託在幫助滿族建立起滿洲國的日本人身上。

日本人向他做出莊嚴承諾,要幫助蒙古族人民擺脫腐朽沒落的漢族政權的奴役,幫助蒙古發展經濟、發展交通、發展教育,建立起現代工業,日滿蒙攜手共建大東亞共榮圈。

他滿懷激情地投入到蒙疆自治的運動中來,可他失望了,蒙疆自治委員會充斥着謀求個人榮華富貴的野心家、無知愚蠢的封建領主、野蠻粗俗的山賊土匪,斤斤計較名分虛榮,追逐着蠅頭小利,毫無開創振興蒙古偉大事業的意願和行動,百靈廟裡烏煙瘴氣俗不可耐。

等傅作義發起綏遠戰役時。烏合之衆的蒙古自治軍數萬人馬一觸即潰一鬨而散。讓他對德王的自治政府嗤之以鼻。重新聚攏後變化並不大,都把民族獨立的願望寄託在日本人身上,繼續萎靡不振花天酒地,讓清高、自愛的他選擇了逃避,謝絕飲宴、獨居一室、讀書寫字。

七七事變爆發後,蒙古精英們比日本人還要興奮,長生天顯靈、蒙古族有救!跟隨着酒井鎬次的蹄印進入了歸綏,開始醞釀內蒙古自治政府,誰知被陳海松兵不血刃一網打盡。

陳海松在會場上顯露出來的英武霸氣、對世界民族解放潮流的分析、對綏遠經濟社會發展的設想實在是給他留下了太深刻的印象,理智的他知道這樣的人不是國小兵少的日本皇軍、胸無大志眼高手低的蒙古貴族們可以戰勝的。他決定參加民主政府近距離觀察一番。

開始任命他做了民政處長,起初都是研究綏遠發展的規劃,他有文化有過思考顯露出與衆不同的精幹,加上他是舊官員裡唯一守着結髮妻子不娶小妾的人得到李卓然的賞識。他也從共產黨清廉勤勉、務實真誠的態度中受到鼓舞,很是賣力地謀劃綏遠的發展目標。

翻過年破敗的綏遠一下涌進來幾十萬山西、察哈爾、平津、河北的難民、工人、學生、日本戰俘,不等人員來到,張掖就送來了十萬噸糧食、幾千頂帳篷,上萬的張掖新兵幫助組織安置難民,隆冬季節沒有凍死、餓死、病死一個人,過年還分發了牛羊肉。

自視很高的他才知道在共產黨幹部面前他引以爲傲的能力差得遠了,這樣大規模大範圍的組織能力、協調能力讓他歎爲觀止。他漸漸地放棄了奮鬥了十幾年的蒙古自治、獨立的夢想,真心投入到民主政府的各項工作中來,放下架子像共產黨幹部那樣深入到一線親歷親爲。遇見問題現場解決,加上他本身行政組織能力強整日裡風塵僕僕、早起晚歸,很受器重。

春節過後,綏遠一下開了鍋,醞釀很久的分發草場牛羊工作正式啓動、神山鐵礦開工、通往神山的鐵路開工、後套的灌溉水渠開工、幾十萬瘦骨嶙峋的蘇聯人連同大批的機器設備陸續到來、好不容易忙到第一個大豐收還顧不上喘口氣上百萬河南難民又接踵而至。

內遷企業、外資企業相繼開工、要水要電要錢要煤要技術工人忙的他頭腳朝天,原政府秘書長廖靜民奉調第七戰區,他被提升,責任更大、事務更多、頭緒更雜,讓42歲的他漸生華髮。辛苦是真辛苦,可付出總有回報。他看到了自己曾經的夢想在一點一點變成現實。

這種夢想在蒙古族自己的手裡是無法實現的,陳海松說的對蒙古族經濟太單一、文化太落後、生產方式太原始,不足以自立、自保,只有回到祖國大家庭的懷抱裡藉助國家的力量纔會有前途。他理解了、認可了。所以當中統、日本人派來說客收買他時他拒絕了。

見陳海松表揚他,他很激動。起身表態:“陳將軍謬讚了,跟共產黨各位同仁相比鶴齡做的很不夠。鶴齡當初是最積極的自治運動骨幹。是不知道漢族人裡還有共產黨這樣平等對待各族民衆、一心一意發展並將地區經濟、真誠保護蒙古族風俗習慣的政黨存在。

我在北洋政府、國民政府、日本人的蒙疆自治政府都幹過,唯有在這裡得到了信任、重用,所謂士爲知己者死,我們蒙人也不是不知好歹、不辨是非,你真誠待我,我必以死相報是咱們蒙人的性格,我和沙王一樣,對貴黨的政策和做人做事深感佩服,我們會竭盡所能支持政府的工作,爲綏遠、爲中國貢獻力量。

只是鄙人有一點疑慮,民主政府如何與國民政府相處,前來拉攏的中統特務說國民政府並不認可綏遠的自定法令,認爲這是共產黨階級革命的繼續,等抗日局勢穩定以後會派員接收省務撥亂反正,還綏遠貴族士紳以合法權益。我等深憂之!”

陳海松知道蔣介石不會容忍綏遠全面快速發展,一方面恐懼共產黨力量的提升,另一方面擔心他的無能政府被比下去臉上無光。綏遠官員中的觀望、幻想恐怕與此有很大關係,不顯示出強大自信,就難以化解綏遠官員心中的搖擺,就會給特務們留下可乘之機。

他表情輕鬆滿不在乎地說:“這是意料之中的,我們共產黨做的每一件得民心的事國民政府都認爲是對他正統地位的威脅,他眼看着軍隊士氣低落、裝備落後不去發展軍事工業,眼看着千萬流民無處可依不聞不問,眼看着官員貪腐不去整頓,卻看我們辦工業、收難民、搞生產、行民主不順眼,不做也不許我們做,這是對國家負責任的政府的應有態度嗎?

你剛纔說了,在北京、南京、長春都尋求過支持,可是十幾年毫無改進,原因何在?他們心裡除了自己的統治地位、家園財產沒有拯救中國的理想和能力,他們對外敵無能、對民衆殘忍、對兄弟刻薄,毫無領導者的胸懷和風範,這樣的政府無法帶給綏遠安寧發展。

我黨與國民黨爭鬥了十八年,分歧就在這裡,我不妨告訴各位,共產黨是要爲全中國人民謀福利、爲中國求獨立求發展的有責任心的政黨,是引領中國走向強大繁榮的唯一力量,讓我黨發展五年就能在民心、經濟、軍事諸領域全面超越國民黨,擔負起民族解放的重任。

你們不相信?看看綏遠的今天就是中國的明天,就現在我軍的火炮、坦克、飛機的數量已經超過了三百萬國軍的編制數,我們沒有錢去外國買,我們有能力從鬼子手裡搶,你們見過的飛機、坦克、大炮、高射炮、汽車,包括兵工廠的設備沒花一分錢都是鬼子送的。

一個關中戰役國軍十幾萬人面對六萬鬼子略作抵抗望風而逃,卻讓八路軍八萬人打得全軍覆沒,一個師團部、三個步兵旅團、一個騎兵旅團、一個戰車旅團、一個重炮旅團、一個飛行戰隊的裝備被全部繳獲,順勢收復了陝西、山西全省,並且有能力牢牢守住。

可笑的是我們還收繳了五個師的國軍遺棄裝備和上百萬發子彈,又全賣給他了!我根本看不上他那點破爛貨,包頭鋼鐵廠今年投產明年我軍自行研製的新式自動步槍、輕機槍、重機槍、迫擊炮、反坦克炮、火箭炮、遠程火炮、坦克、裝甲車、飛機就能陸續出廠。

沒有遠大的志向、沒有寬廣的胸懷、沒有完整的工業體系、沒有民主清廉的政府,他有什麼資格來接收我們從鬼子手裡奪回來的綏遠、山西、陝西,察哈爾!他拿什麼跟英勇無畏訓練有素裝備精良的八路軍六十萬大軍叫板。就憑他那些貪官污吏,簡直是自不量力!

諸位把心放在肚子裡,綏遠的天變不了,倒退回以前的狀況,別說共產黨八路軍不答應,就連老百姓也不會答應的。我們已經得到了民衆的廣泛支持,這是我們永遠的力量源泉。”

這話說得如此豪氣、如此自信,讓綏遠的蒙古族精英中支持共產黨的、搖擺觀望的、心懷不滿的全都目瞪口呆,別人說這話他們可以一笑而過,可這個說啥是啥、敢作敢當、手段高明、立場強硬的年輕人說出來的話是絕對要重視的,看來綏遠已成共產黨的囊中之物,國民政府、日本人恐怕只有望而興嘆、難以染指了,咱們得好好想想今後何去何從。

陳海松敏銳地捕捉到衆人或興奮或失落或無所謂的不同神色,要的就是這個效果,不把你們這幫人鎮住,地域遼闊、民情複雜的綏遠還不得翻了天,共產黨還怎麼以此爲基業問鼎天下。他轉移話題看着滿臉自得的李守信問道:“李處長,外蒙古現在生活狀況如何?”。。)

第666章 四面楚歌第457章 大難不死第381章 奧保夫的謹慎第489章 蘇美支持第127章 慘烈的代價第542章 謀算104師團第665章 據理力爭第490章 英法的智慧第83章 暫別華北第261章 拿下蔡家坡第92章 這裡就是你們的家第151章 英王府第177章 小艇大炮第65章 探訪永合村第652章 俞濟時到寧波第366章 重大建議第598章 成功可期第28章 牽牛進山第405章 勾心鬥角第102章 南下興-隆第323章 執政經驗第237章 致命的鎖鏈第27章 別不服第445章 村口衝突第84章 演習2第91章 佈局蒙古第68章 王明回國第52章 決戰2第293章 有些跋扈第456章 冤家路窄第9章 甕中捉鱉第68章 土地的爭論第1章 事故第80章 紅軍改編第604章 阿爾山第99章 聚攏精兵第8章 李家營子第72章 春節茶話會2第252章 截斷歸路第53章 劍指晉綏2第35章 牛刀小試第552章 遇到了麻煩第145章 第七戰區司令長官第167章 繼續膺懲第187章 賊不惦記第574章 各自的規劃第368章 新疆的歸屬第209章 飛翔在寶島上空第312章 楊家嶺第60章 設伏雁門關第36章 初到哈爾濱第122章 製造混亂第76章 教育的奇蹟第198章 火車自己跑了第42章 戰後第347章 辻參謀的計劃第267章 延安的反應第545章 水脣夜戰第427章 替罪羊第295章 又見閻錫山第530章 天上掉餡餅第257章 擊斃桑木第251章 強軍的秘密第407章 清理冗員第339章 瞞天過海第18章 繁忙的一天(2)第382章 中心開花第65章 探訪永合村第154章 74軍來了第10章 盤點家底2第508章 斯大林的不滿第535章 等待夜晚第26章 激戰王家店第17章 表裡山河第178章 戰場重逢第654章 日軍後撤第39章 被盯上了第657章 國軍接戰第167章 繼續膺懲第62章 分兵發展第182章 他更冒險第21章 壽一來了第587章 初步設想第517章 態度好轉第489章 蘇美支持第641章 客觀評價第649章 興安騎兵師第64章 部隊編制3第526章 難以決斷第655章 軍工建設第22章 爲了西路軍第282章 臨別寄語第491章 何須憂愁第497章 又升官了第290章 欣然離去第534章 焦頭爛額第355章 憤怒的手榴彈第620章 社會組織第317章 轉折關頭第192章 華南黨組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