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0章 新三國論

毛澤東相信事實會慢慢改變張聞天等領導人的看法的,畢竟他們都是熱愛祖國、渴望打敗日本帝國主義、建立社會主義富強國家的革命者,分歧主要集中在道路的選擇、政策的把握上,這都可以通過黨內的討論逐步清晰明朗、糊塗的認識也會漸漸改變。

他希望這樣的思想交鋒能夠在黨的會議上開誠佈公地經常進行,從而促進中央形成新的方針路線。不過他現在需要大家討論的不是這些理論問題,而是關於陳海松的新的任命。

他看張聞天、王稼祥、李富春、何克全不再爭論,笑着說:“大理論家們的論述真的很精彩,這樣的爭論很有必要,不是要爭出什麼高低,而是辯論出真理,話不說不透、理不爭不明,大家都是爲了中國革命尋找最適合的發展道路,思想只有在碰撞中才能閃現火花。

咱們共產黨要成功必須依靠集體的智慧、全黨的力量,大家抱着促進事業發展的態度從不同的角度討論現實問題不僅不會影響黨的團結,還有助於政策的完善、思想的統一。即使一時無法獲得一致的看法,也能夠相互理解相互補充。

晉陝戰場的勝利讓我們的戰略生存態勢更加寬鬆,從哪個方面講都是值得慶賀的。克全同志提議向蘇聯報捷已經遲了,共產國際已經發來賀信向中國黨和軍隊提出表揚,要求我們再接再厲。發動新的更大的攻勢。通過數個這樣的戰役實現把法西斯趕出中國的任務。”

何克全欣喜地說:“共產國際的表揚必定會激發全黨的鬥志,我們應該乘敵人驚慌失措之機挾大勝之威殺出太行山,向鬼子展開局部反攻,從前面作戰中我感覺部隊有這個能力。”

朱德淡淡地說:“經過一年多的訓練、遊擊,我軍逐步適應了日本軍隊的作戰方式,遵從新編制的作戰條令連續在各個戰場取得勝利,建立起了戰勝敵人的信心。

然而我們進行現代化整編訓練時間太短,部隊的訓練、幹部的指揮參差不齊,擴編過快骨幹偏少,在敵人兵力相對空虛、我軍佔有制空權和兵力優勢的情況下。依然造成三萬餘人傷亡,佔參戰部隊的七分之一,六名團級幹部、三百多名營連幹部犧牲。

重型裝備離計劃編制數尚有較大差距,一半以上的團沒有炮兵營、大部分營的機槍、迫擊炮數量缺編一半。此次作戰基本上是把各軍區火炮集中編制到主攻部隊裡去。晉綏軍區一半以上的重裝備拿去武裝三師,導致一師二師騎兵師在晉北蒙受較大損失。

我軍作戰物資主要通過戰場繳獲加以補充,22個野戰師73個團一半左右換裝日式裝備就是爲了方便戰場補給,儲備物資經過前期作戰損耗一半以上。新擴建的坦克師、飛行師、炮兵師、高炮師訓練不足、技術有限、油料、彈藥嚴重缺乏,短時間內無法出戰。

包頭兵工廠雖然恢復生產可受原材料影響產能有限,主要生產毛瑟系列武器彈藥滿足國軍需要爲根據地換取發展資金,臨澤兵工廠新式裝備尚在驗證階段,離大規模裝備最少還有兩年,興隆兵工廠、樺甸兵工廠以輕武器彈藥生產爲主,僅能滿足本戰區所需。

綜上所述。我軍正在向好的方向積極變化,但還需要兩年左右量的積累纔有可能發生質的變化。陳海松同志認爲我軍藉機控制戰略要地、礦產資源地、檢驗我軍現代化訓練成果、擴大國內外的影響力、震懾國民黨政府的任務已經完成,建議停止作戰轉入休整。

他對部隊的表現評價爲基本滿意,提出了許多需要改進的方面,要求總部給出明確指導意見,各部隊認真總結經驗教訓,結合戰鬥中暴露出來的攻防戰術、火力搭配、兵種配合等問題改進部隊訓練,提高基本技能,培訓各級指揮員、嚴格落實我軍作戰條例的相關規定。

在當前裝備普遍不足的情況下建議各軍區成立晉綏三師這樣具有強大戰鬥力的機動作戰兵團進行合成化陸軍的試驗、培養合成化指揮員和技術兵種。以現有步兵師爲基礎擴編一個炮兵團一個騎兵團、工兵營、反坦克營、輜重營等配屬部隊,兵力兩萬左右。”

“老總的意思是說八路軍不再繼續進攻了?日軍的戰鬥力並不是太強嘛。我軍尚有餘力再發動幾場中等規模的進攻戰役,這樣戰果、影響力會更大,共產國際的任務也可以完成。”

“我想八路軍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革命武裝,其作戰與否、規模大小都應該根據戰場形勢來確定而不是爲了滿足其他團體的需要。我軍在國共日三家角逐中是實力最弱小的蜀國,國民政府是劃江固守的東吳。而日本帝國主義就是實力最強的曹魏。

爲了防止被曹魏各個擊破、蜀吳放棄成見聯合拒曹,利用曹魏的驕狂在赤壁之戰中重創強敵。各方進入戰略相持,各自發展自身的力量,爲最終逐鹿中原進行物質準備。

蜀國之所以最早亡國,根源就在於諸葛亮不正視現實,以正統自居急於恢復漢室,憑着微弱的國力、有限的民力、兵力接連挑戰強大的曹魏,雖然取得了一些局部的勝利,最終無節制的四方用兵導致國力虛耗、民怨四起,被鍾會、鄧艾一戰底定。正義必須有實力作保證。

曹魏以致後來篡權的司馬氏在赤壁之戰後放棄戰略進攻,一面休養生息一面挑撥離間、製造矛盾破壞蜀吳聯合,利用荊州歸屬造成兩家反目,遂被一一攻破。

當今中日戰局頗有三國爭霸之勢,最弱的蜀國如何生存?需要我們認真思考。是像諸葛亮那樣被歷史責任驅使着悲壯的首先死去,還是忍住內心正義的衝動、量力而行安心發展自己,有了強大的國力和軍力後利用吳魏之間的戰事趁虛而入、直搗要害蠶食敵人。

軍事鬥爭是政治的延續、也是經濟的比拼,佔據了道義的制高點還必須有經濟做基礎,我們今天的勝利得益於抗戰初期就明確了戰略目標,跟在鬼子身後收攏潰兵、收集武器裝備、擴編部隊、進行正規化訓練,部隊數量增加了一倍多,建立起空軍、炮兵、坦克等技術兵種。

部隊在敵後採取游擊戰一方面鍛鍊新兵一方面組織敵佔區民衆,佔據戰略要點建立根據地,發展農業和工商生產。同時創建了河西、包頭兩大工業基地接收內遷工廠、拆遷敵後工業設備、接納國內外大批工程技術人員,建立起我們自己的兵工廠、現代工業。

從這一點上看我們比國民政府有思想、有規劃、起點高、後勁大。國民政府在戰爭中是純粹的消耗,人員、物資、設備大量喪失,內遷的學校、工廠遲遲得不到安置、無法支援前方作戰,全靠外援接濟、勉強維持,註定他們難以在今後的戰爭中發揮出積極作用。

我們有充分的準備,做了全面的部署、積蓄了足夠的能量在晉陝戰役中光耀中華。但我們準備的時間必定短暫、大量基礎性工作尚需時日,以爲我們已經擁有打敗日本帝國主義強大力量的實力的想法無疑是幼稚的、一廂情願的,我們依然是最弱小的蜀國。

根據戰場形勢總部認爲日本帝國主義全面進攻的勢頭已經減弱,國共兩黨連續在武漢、西安、太原、洛陽發動的反擊作戰類似於赤壁之戰,將戰線基本穩定在目前狀態下。國民政府控制着長江、秦嶺以南的大西南地區,做出長期固守的防禦態勢並伺機向敵後滲透。

日軍控制着東北、華北、華中廣大平原地區,這裡人口稠密、經濟發達、交通便利、海港衆多、工業基礎雄厚,是中國的精華地區,對日本軍國主義政府繼續推行侵略擴張政策極其重要。我們判斷敵人在失去進攻機會後將全力鞏固所佔領土、大肆掠奪戰爭物資。

我軍則控制太行山以西的大西北地區,部分主力分散在日軍控制的東北、華北、華中區域裡,處在兩面夾攻的不利地位。以蔣介石一貫反共的立場一旦穩住戰線、沒有戰爭威脅,勢必開始限制我黨活動、削弱我黨力量的發展,收回番號、派駐嫡系部隊接收勝利成果。

而日軍更是會把我軍視爲心腹大患必欲除之而後快,首當其衝的就是我黨領導的陳海松第七戰區、徐向前第八戰區、林彪山東軍區、劉伯承晉冀魯豫軍區、張國燾東北軍區、聶榮臻晉察冀軍區、即將挺進冀中的賀龍兵團,他們將面臨至少20個師團以上兵力的攻擊。”

張聞天不解地問:“由此可見晉陝戰役後我們的形勢並不樂觀,我們千辛萬苦打出的戰略態勢只是幫助了國民政府獲得了喘息的機會、騰出手來對我們搞小動作,讓小日本記恨上我們,是不是有些不值的?當初爲什麼不阻止陳海松發動這個大規模冒險主義行動?”

“陳海松提出這個戰役構想時也是充分考慮到了這些不利因素,不過他認爲即使我們躲在大山裡不主動出戰敵人也不會容許我們生存在他眼皮子底下。不如利用敵人兵力空虛的有利時機擴展我們的戰略縱深,爲第二階段的作戰奠定更好的作戰態勢。

同時他認爲部隊必須經過戰火的煅燒才更有戰鬥力、指戰員只有真刀真槍的和鬼子血戰過才能建立起敢打必勝的信心,八路軍必須抓住敵人最後戰略進攻期暴露出來的後防空虛進行一場大規模作戰,檢驗部隊訓練效果、找到部隊攻防戰鬥中的不足、體驗步炮空聯合作戰的威力,堅定走合成化的強軍之路。”(未完待續。。)

第89章 迎接點驗第630章 川石島上第490章 英法的智慧第95章 天津38師第336章 各有打算第7章 只有自己救自己第525章 華南起烽煙第329章 轉世靈童第64章 會戰尾聲第96章 熱河支隊第89章 迎接點驗第398章 激戰官場村第107章 化險爲夷第64章 會戰尾聲第141章 圍殲36旅團第28章 目標平型關第248章 第十戰區第538章 窩囊透了第295章 又見閻錫山第134章 揮出鐵拳第629章 怒而撤職第43章 告別平型關第241章 鋼鐵廢物第409章 南國故人第422章 烈焰蒸騰第40章 衝突第430章 血戰西江第598章 成功可期第136章 再戰瑞昌第579章 冷卻的豪情第251章 強軍的秘密第603章 文體事業第500章 危害嚴重第112章 搬不動的兵工廠第7章 膽大包天第5章 謀劃勝利2第258章 陝北留守兵團第507章 皇軍的出路第481章 有些可惜第412章 委員長的誓言第6章 夜襲第8章 李家營子第563章 浙贛路大亂第64章 會戰尾聲第205章 轉戰北大營第143章 靠自身的強大第541章 粵東兵團第290章 欣然離去第49章 深山練兵第83章 暫別華北第486章 衛立煌的決心第197章 失算了第83章 暫別華北第302章 伏特加外交第429章 知恥後勇第456章 冤家路窄第74章 東北聯軍我也要第624章 洗雪恥辱第61章 徐州撤退第511章 勇士歸隊第18章 繁忙的一天(2)第62章 部隊編制1第15章 連夜行動第98章 星星峽第54章 田中家的歡聚第73章 發展工商第49章 準備決戰1第292章 又壓又擡第61章 徐州撤退第208章 116師團第495章 只是個擺設第82章 張掖城裡第263章 國軍羨慕第422章 烈焰蒸騰第31章 陳兵羊投崖第437章 這就勝了?第671章 蘇聯的防範第70章 簡單化處理第469章 地空配合第62章 分兵發展第503章 些許遺憾第217章 南澳島第289章 最後移交第286章 徐永昌的顧慮第5章 抉擇第528章 粵軍不是孬種第170章 鼓動國軍軍第446章 悻悻而回第563章 浙贛路大亂第196章 柴世榮伏擊軍列第212章 準備奪島第419章 瓊崖現狀第217章 南澳島第244章 第二軍瓦解第485章 接受整編第390章 活捉橋本羣第40章 惡魔朋友第483章 白總長走了第396章 把事搞大第272章 蘇聯僱傭的推銷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