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章 惱怒的板垣

司令員態度堅決地要殺進華南還指名要薛雲龍去主持大局,讓薛雲龍有些不理解:“司令員,廣東餘漢謀一向反共,你又佔了他的舅子上官雲相的地盤、收編了他潰散的一萬餘人,我估計他不會歡迎我們去,去了也不會給我們好臉色,處處提防無法展開。”

陳海松淡淡地說:“在中國各軍閥地盤上,我們從來都是不受歡迎的的,你不去他也不會給咱們好臉色。他們懼怕我們發動羣衆建立民主政權、建立民衆武裝積極抗日,奪走他們的統治基礎,所以不要指望別人會主動邀請我們進入。

餘漢謀堂堂國軍上將親自前往香港與日本特務機關長會晤,擁兵十萬,不作防禦準備,不把後方部隊前移。視廣東爲其私有財產,既不想讓國民黨進入、也不想讓日本人進入,像當初宋哲元、閻錫山一樣幻想着與日軍局部媾和,現在他的三個談判代表還常駐香港。

這些舊軍隊、舊制度薰陶成長起來的軍閥、政客、投機分子,除了個人利益骨子裡沒有什麼民族大義、國家尊嚴、軍人責任。我對他們領導華南抗日不抱任何希望,爲了避免百姓遭殃生靈塗炭,我們必須自己擠進去,發揮主力作用擔負起抗日的領導責任。”

擠進去是有必要的,可山高水長路途迢迢,那裡又是國民黨的傳統勢力範圍,廣大鄉村被反動民團、封建士紳控制極嚴,革命力量很難生存。歷次革命都是在城市工人、市民、學生中發起,在華南鄉村中建立根據地會很艱難。

他不無擔憂地說:“我黨在那邊歷次革命都以失敗告終,遭遇了多次白色恐怖,力量一向單薄。一支空軍部隊也就百餘人發揮不了根本作用。”

陳海松鼓勵他說:“中央根據形勢的變化改組了南方局,周恩來同志任書記,我是副書記兼軍委會書記,統一領導南方各省的革命力量、抗日武裝。經過和周副主席的溝通,我才知道華南也有很多同志在地下工作。

你不是孤軍奮戰,張峰和他的南洋抗日軍3000人將陸續開往惠陽,曾擔任孫中山衛兵、泅水炸燬敵艦的我黨秘密黨員吳勤同志現在擔任廣東省民衆自衛團統率委員會上校督導員,我已經與他取得聯繫。在惠陽組建獨立的民衆抗日武裝。

八路軍駐香港辦事處主任廖承志已經派我黨曾生、林鏘雲、王作堯等人前往那裡共同領導失業工人、青年學生、愛國華僑組成的抗日武裝,他們將和你們一道開闢華南抗日根據地。”

沒想到遙遠的華南還有這麼多默默堅持的火種,有這些理想堅定、意志頑強的同志在、有張峰特戰部隊做骨幹華南一定會打開局面。“我會長期在那裡工作嗎?”

陳海松知道長江以南有許多幸存下來的革命者,他們忠誠於黨的事業。卻並不一定掌握險惡環境下的鬥爭策略,有革命的激情不一定有正確的方法,他曾經建議從新四軍中或是南方局中抽調幹部領導華南鬥爭,但中央希望由華北老根據地派出有鬥爭經驗的領導人負責。

最後由主席拍板決定聶榮臻同志擔任擴大了的晉察冀軍區司令員兼政委,原司令員張振宇、政委杜義德、政治部主任黃靜、一師師長王峰、政委丁旺財、二師師長孫飛、政委歐陽毅及團營連骨幹3000多人。晉綏軍區李先念、廖靜民、鄭維山、祁清榮以下1500多人,冀熱遼軍區施俊福、劉青山、郭春蓮、張強等500多人,抗大畢業生600多人進入第七戰區,加強長江沿岸我軍新編部隊的實力。

張振宇爲第七戰區參謀長。輔助副司令長官葉挺指揮作戰。杜義德擔任政治部主任,協助副政委項英開展統一戰線和根據地建設。黃靜任新五軍政委、鄭維山任新六軍政委、李先念爲新七軍政委、廖靜民爲經濟財務部長、劉青山爲總醫院院長、郭春蓮爲宣傳部長、張強爲兵工廠廠長、祁清榮任炮兵旅長。

陳海松計劃王峰、丁旺財、施俊福留在皖南與張愛萍等領導新八軍,孫飛、歐陽毅跟隨張峰進入華南開闢根據地、發展南洋軍。

因爲人員正陸續趕來。第七戰區人事安排還沒有對外公佈,所以薛雲龍不知道自己在華南到底是個什麼角色。陳海松解釋說:“我們在華南的策略是依託國民黨左派中的抗日派合法地建立民衆抗日武裝,不公開黨的存在、不開展軍事鬥爭以外的土地改革、政權建設。

你是空軍司令,只是藉此機會楔進去一根釘子,順理成章地把我們的力量帶進去,幫助他們建立根據地、指導抗日武裝的建立,部隊成型後估計廣州就該開戰了,你完成必要的作戰任務後把華南交給吳勤、張峰、曾生就可以返回。孫飛、歐陽毅他們很快會跟進的。”

“張峰終於要獨當一面了,真是羨慕他呀。不過他是勇將型的幹部,在敵情複雜的華南不一定處理的好各種關係,我覺得還是應該派一個有黨政經驗的同志去那裡全面負責。”

“你的分析很中肯,你也別羨慕他,你的工作更是獨當一面,你是在建設一個嶄新的軍種,直接關係到我軍未來的作戰水準。要實現空軍偵察、戰鬥、轟炸、運輸、高炮等兵種齊全、噴氣飛行、精確導航、遠程警戒、加密通訊、全天候作戰的目標夠你奮鬥一輩子的。

張峰在那邊也只是一個過渡,在初期抗擊日寇中發揮主力作用,收攏潰兵、組建民衆自衛團、創建根據地交給華南分局領導。他的部隊主要是適應那裡的地理、氣象、語言環境、吸收更多華僑,爲進軍南洋做最後準備。

這是一項秘密任務。富有開拓性、挑戰性,遠離後方和祖國,需要特別忠誠、特別堅韌、特別勇敢的人去陌生的環境打拼。華南之戰就是他們南洋軍的一次預演,我相信他的能力。”

薛雲龍很受鼓舞表態說:“首長有這麼宏大深遠的計劃令人振奮。我一定率領空軍全力以赴支持配合,我這就去收集華南各方面資料,爲出征華南做好準備。”

陳海松對這個特種兵出身軍政兼顧做事穩健一點就透的部下很放心,叮囑道:“板垣徵四郎就在徽州,替我們指揮三個師團的鬼子,你們是老相識可以抽時間去看看他,告訴他第五戰區的戰爭進展情況,聽聽他的見解。也可以瞭解一些日軍的華南登陸準備。”

薛雲龍告別了陳海松,對部隊訓練、作戰詳細安排後,很快見到了他曾親手抓獲過的板垣徵四郎中將。

薛雲龍奉召潢川助戰,蔣先生很感動授予他空軍中將軍銜。連高衛東都給了個少將,此刻兩個敵對集團的中將不期而遇在遙遠的皖南,讓兩人充滿不真實的感覺。

看着身材粗短的板垣聚精會神地拿着一堆資料盯着地圖比比劃劃,走過去說:“板垣將軍,聽說陳司令又把你請來了。作爲老相識我來看看你。你還好吧?”

受到打擾擡起頭來的板垣見到這個神態自然、語氣和緩的陳海松手下大將吃了一驚,忙躬身問候:“哦,薛桑,沒想到僅僅一年你已經當上中將了。還是空軍,真讓人羨慕。”

薛雲龍微微點頭回禮。笑着與他握了握手,開玩笑地說:“你是羨慕我的升遷。還是羨慕我有一個總能制服你的上司?”

板垣無可奈何地撇撇嘴,嘆息着說:“唉!我是羨慕你的升遷、也是羨慕你們力量的快速增長。陳海松也不簡單,踩着皇軍的屍體,爬到了戰區司令、陸軍上將的位置,太讓人吃驚了。知道嗎?那天我認出他時,簡直不敢相信,他就帶着20幾個人鑽進了我的指揮部。”

“這是他一貫的風格和習慣,長春、哈爾濱、海參崴都是這樣去的,沒什麼好奇怪的。我想他最大的願望應該是去你們的東京皇宮裡鑽鑽。”

板垣沉下臉一本正經地說:“你的玩笑一點都不可笑,神一樣的天皇是不容褻瀆的。雖然陳海松在中國可以爲所欲爲,我敢保證他要真的去了東京肯定死無葬身之地。”

薛雲龍搖搖頭心裡暗笑,張虎一個潛伏小組都把你們東京弄得雞飛狗跳,司令員要真是去了還不翻個底朝天呀。他懶得分辨,質問道:“你還是那麼固執、那麼自以爲是,連續的失敗還不能讓你明白,你們錯了嗎?”

板垣以武士不屈的態度堅定地說:“爲天皇開疆拓土是帝國軍人的榮耀,我個人的失敗並不能說明什麼,我們在其他戰場的勝利會彌補我造成的損害。”

“其他戰場上也不像你想象的那麼順利。我就是剛從潢川前線回來的,那裡的戰鬥相當激烈,兩國軍人都爲了各自國家民族的利益拼命廝殺,傷亡慘重,你們的第一飛行團不到十天就打殘了,我帶去的一個飛行團也基本拼光。

我軍傷亡超過十萬,你們也沒佔到什麼便宜,傷亡3萬多人,你說這麼打下去有什麼意義?日本真有那麼多人需要來到遙遠的中國送死嗎?”

板垣不理會對方的奚落,繼續闡述自己的觀點:“我相信你們最後的力量即將耗盡,不用一個月在新的戰場配合下我們一定能夠拿下九江、信陽,奪取武漢。”

“你是說廣東吧!是一步好棋可惜陳司令已經有了破解之法。忘了告訴你,我的飛行團將近五十架飛機即將開往廣東,對駐紮在高雄的第五師團進行空襲。準備對廣東用兵的第五艦隊、第五飛行團已經嚴重受損,根本無法保證登陸作戰的最低需要。

陳司令的特種部隊、遊擊部隊數千人也將潛入粵東建立屬於我黨的地方抗日武裝,即使臺灣軍經過一段的準備,成功登陸廣東也無法順利接收、有效佔領。”

被人說出自己秘密的板垣當頭捱了一悶棍,垂頭喪氣地坐在凳子上想了一會,氣急敗壞地說:“陳海松他幹嘛把手伸的那麼長,管的那麼寬?這在日本是要被撤職的!”

薛雲龍看板垣黔驢技窮的神態,開心地說:“我覺得是能者多勞。陳司令常說有多大能力就要承擔多大的責任,中國是我們的國家,抵禦外族侵略是我們的責任,他絕不會放任你們在中國的土地上自由馳騁、隨意屠殺。華北、東北、華中、華南都是他顯示能力的舞臺。”

“唉,碰到他真是我的不幸、皇軍的不幸。不過我還是認爲我們會是最後的勝利者。陸地上他很狡猾,我們力量有些單薄,打成這樣也可以接受。不過我們的海上力量、空中力量是你們無法比擬的,據我所知你們的海軍已經覆滅、空軍基本耗盡。

純粹的陸軍根本無法抵抗我們全面的打擊,即使你去廣東、陳海松派出遊擊部隊也無法阻截臺灣軍3個師團、包括兩艘航空母艦在內的上百艘艦船10萬人的快速突擊。

那裡的司令官餘漢謀將軍正在尋求華南中立,避免招致戰火,一旦皇軍進攻他將讓出包括廣州在內的沿海地區,你們那點兵力於事無補。”

“我們的作戰主要是戰前和戰後,戰前的威懾、轟炸遲滯你們的進攻,戰後利用你們身後大片淪陷區發展民衆力量。說起來很可笑,你們就像是開路的先鋒,替我們趕跑軍閥部隊,爲我們進入以上地區掃除障礙,然後不停遞送來補給物資,資助我們壯大。

華北是這樣、東北是這樣、華中又是這樣、華南還是會這樣,我說你們是不是有病呀?死了那麼多人、耗費了那麼多資源就是爲了支援中國共產黨的發展?”

板垣越聽越氣,可不就是這樣嗎?共產黨太狡猾了!利用皇軍主力無暇顧及身後的時機到處搞偷襲、撿便宜,力量已經擴張了五六倍。他氣呼呼地反駁:“你少說風涼話,我們已經意識到這個問題,等我們擊垮了政府軍主力就會回過身來收拾你們的遊擊部隊。

你們得意的時間不多了,最遲明年我們新編師團、獨立旅團就會大批進入中國整肅各地治安,你們將失去生存的空間,無法獲得補給,被隔絕在一些山區,被兵力雄厚的皇軍分割肅清。”(未完待續。。)

第102章 廬山4第420章 快速發展第133章 奇襲金家灣第22章 板垣爭先第606章 有點想不通第49章 露出破綻第54章 田中家的歡聚第436章 向八路軍學習第455章 戰役部署第382章 中心開花第402章 飛天大俠第31章 關東軍的對策第351章 將星雲集第542章 謀算104師團第78章 慘烈的攻防第101章 神兵天降第603章 文體事業第387章 橋本羣的對策第390章 活捉橋本羣第445章 村口衝突第135章 敲打黃維第38章 最後的瘋狂第375章 堅持作戰原則第106章 露餡了第30章 統一戰線第439章 被迫反思第182章 他更冒險第15章 連夜行動第386章 可怕的判斷第273章 黨政分工第71章 春節茶話會第494章 法國的天真第115章 該是被消滅的時候了第401章 格局大變第140章 調虎離山第45章 驚動延安3第157章 功高遭忌第338章 抵達博爾加第175章 山地作戰第211章 自我救贖第24章 接收平型關第378章 各打各的第88章 斯大林的疑惑第577章 13軍的任務第658章 大膽張靈甫第377章 堡壘村第261章 拿下蔡家坡第16章 開原城破第416章 國軍也要地雷第207章 送上門來的475部隊第74章 蔣介石的煩惱第76章 教育的奇蹟第195章 第八師團第59章 殺個回馬槍第105章 你去武漢吧第618章 海軍基地第623章 平民官員第70章 簡單化處理第642章 無人領取的勳章第46章 主持決戰第27章 別不服第7章 奪寨第1章 延安會友3第429章 知恥後勇第576章 日軍新戰略第660章 擦肩而過第554章 夜襲37師團第167章 繼續膺懲第620章 社會組織第45章 驚動延安3第335章 陷阱與棋子第319章 主席的決策第236章 南洋軍第13章 戰場形勢第643章 支援蘇聯第25章 交流戰術第529章 捕捉戰機第51章 你們自裁吧!第328章 最後的手段第491章 何須憂愁第221章 中埔村機場第25章 佈置戰術第44章 舌戰板垣第135章 敲打黃維第87章 天皇毀容第33章 戰亂離人第468章 轟炸黃土崖第17章 表裡山河第365章 政治保障第243章 幾多歡樂幾多愁第10章 統一思想第44章 舌戰板垣第8章 一見馬元海第29章 新兵周強第28章 調動敵人1第416章 國軍也要地雷第348章 對策第20章 繁忙的一天(4)第94章 17歲的少將第414章 視察共軍防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