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 大局已定

沼田多稼藏見陳海松對中國軍隊的未來充滿信心,自己又是戰敗之將,事實擺在面前,強大的11軍眼看就要被全殲,爭也爭不出個結果,不甘心地說:“好吧,我願意去驗證你的預言。..??()不過我還是鄙視這支落後的軍隊。”

陳海松一直在設法從被俘日軍將領中培養一些有頭腦、有能力、認識到軍國主義危害、認定中國不可征服、對中國抱有好感和敬畏的中年將領,經過改造回到日本後掌握戰後日本政權,從而在戰後建立良好的服從於中國的中日關係,防止其倒向美國成爲霸權主義的幫兇。他感覺沼田很有這個潛質,所以對其進行耐心的引導和說服。

他見沼田依然輕視中國軍隊耐心地說:“中國已經被列強鄙視了將近一百年,也不在乎多你一個,更不在乎被多鄙視幾年,民族復興是一個漫長的過程,百日維新、辛亥革命、北伐其實都是復興的新階段,我們的思想越來越成熟,道路越來越清晰,效果會越來越顯著。”

沼田見這個差點要了自己命的支那煞神對自己溫言相勸,坦誠交流很是不解,也不願再糾纏於這些未來的不可預測的假設上,轉變了話題:“雖然你比我年輕22歲,我承認對中國的瞭解很有限,辯論不過你。我很想知道27師團是怎麼掉進陷阱的?”

陳海松不在乎他知道戰役的真相,也希望通過戰役的分析打破日本軍官自大驕橫的一貫心理,如實地說:“所有的陰謀、計策都是給有私心有貪慾的人準備的,27師團漂洋過海趕到南京,就是爲了解救11軍的九江之圍,這就是他的弱點,他的眼裡只有九江,從沒想過我的部隊會提前控制安慶、蕪湖,所以在毫無防備的情況下撞進了我的陷阱。”

“安慶有很多帝國軍隊,他們修了大量工事。你的部隊發起攻擊爲什麼他們沒有報警?”

“堡壘都是從內部瓦解的,防禦工事都是面向外圍的,誰能想到第四飛行團會帶着八路軍特種部隊喬裝降落在李家窪機場呢?”

“第四飛行團是從滿洲飛來的。難道你在滿洲就預料到了今天的戰局?”

“那倒沒有,不過掌握一支敵人的空中力量可以出奇制勝,需要他去哪裡就可以去哪裡,這是我的一張王牌。每一個將領兜裡都會有幾張這樣的王牌。我現在有27師團的電臺、第四飛行團的電臺,還有11軍的電臺,就可以給煙俊六發送對我有利的信息,改變日軍大本營的戰役計劃、兵力配置,引導一支支部隊進入陷坑。”

“你的用兵實在是太陰險詭詐。崇尚正面交鋒的帝國軍人肯定不適應這樣的戰術,也難怪你能接二連三地取得戰果。

不過好大喜功、急功近利的蔣介石不會像你一樣隱藏勝利的消息,明天南京、東京都會通過支那電臺知道真相,你的陷阱就會大白於天下,從此失去作用的。”

“陷阱都是爲特定目標設定的,11軍覆滅,安慶這個陷阱也就失去了作用。不過在安慶、蕪湖我們繳獲了20多架飛機、10多艘軍艦、20多輛坦克,一個師團的裝備。三個師團的彈藥補給。我利用安慶機場拿下了合肥機場、轟炸了第九師團的防禦陣地。

很快會集中安慶蕪湖的八十多架飛機轟炸南京第15師團集結地、海軍碼頭和華中派遣軍司令部。然後所有飛機飛回華北,放棄安慶,在江南江北繼續尋找戰機制作更多的陷阱,對付對武漢抱有幻想的日軍新師團。

至於蔣先生暴露天機我無所謂,你們有貪慾,就會有破綻。就會被我所發現利用,中國這麼大。你們的目標那麼明顯,我這個獵人隨時可以設置陷阱。誘捕到所需要的獵物。”

沼田聽得冷汗直冒,想了想試探着說:“我承認你有這個能力,岡村司令官甚至懷疑導致九江失利的張鼓峰邊境武裝衝突都是你搞出來的,我現在相信這是事實。”

“張鼓峰是日蘇兩國政府互相試探對方戰爭底線的一場接觸戰,遲早都得發生,我只是給添了點油加了把火,讓戰爭規模擴大了一些,我再有本事也不可能左右日蘇兩國的最高層。我覺得你們的懷疑是在爲自己的失敗尋找藉口,我感到很無辜!

不過我個人認爲張鼓峰對你們11軍的影響並不大,你們當時正在休整中,元氣還沒有恢復、物資還沒有儲備充分就盲目地分兵四擊,實在是太蠻橫驕傲了。知道嗎如果不是你們步步緊逼我也不可能到武漢來,蔣先生其實已經害怕了。”

沼田對陳海松模棱兩可的回答不置可否,順着話頭說:“岡村司令官也在爲這事懊悔,他倒不是怕你,而是感到用兵草率被你利用,有負天皇陛下的信任和重託。”

“我想他一定在盤算着放棄兩翼,集中重兵溯江西進,直搗武漢。對吧!”

“你怎麼知道?”這是昨天下午司令官才提出的新思路竟被他猜到了,這是個什麼樣的對手呀!

“日本軍人喜歡冒險,作戰中喜歡包抄,他要改變策略就只有這個辦法了。在他看來,河南的第二軍、廣州的某個新編軍足以扯開武漢外圍的防守兵力。他有三個師團、一個艦隊、一個飛行團就能夠完成逆轉戰局、創造勝利的願望。”

見陳海松把岡村的計劃全盤托出,無奈地說:“我個人對岡村司令官的戰術表示認同。”

“我也感到有可能,但我在第七戰區不會讓他順利實施的。物資補給我很需要,所以他肯定得不到太多,炸飛機破壞鐵路公路、襲擊物資中轉站我的部隊乾的挺順手,他們肯定還要接着幹。我新成立了空軍、海軍,這些裝備我買不起只好從你們機場、碼頭去拿,這樣一來我估計他還是要被阻擋在九江一線無力西進。”

“唉,無怪岡村司令官要求大本營改變策略,佔領武漢、廣州後需把主要精力放在等佔領區內的八路軍、新四軍身上,重兵圍剿掃除側後的威脅,對中國政府採取政治誘降的策略。現在我才意識到你們真的是皇軍的心腹大患。”

“岡村真的是太高看我們了,其實不用這麼麻煩的,退出中國可以減少無止境的人員財產的損耗也可以與海軍合作進攻南洋獲取足夠的礦產物資。作戰一定要選準對手。做中國的對手你們真的不合適,而南洋兵力空虛、資源豐富,歐洲內亂,完全可以實現長期佔有。”

“這不是岡村和我所能決定的。必須得到天皇陛下的恩准,不過海軍將領們一直做着這方面準備。如果不能得到相應的補償和實際的利益,帝國不可能體面地撤離中國。”

“日本要體面,中國就不要體面了嗎?我們被日本侵略了7年多,死了上千萬的軍民。上百萬平方公里的土地被蹂躪,上億噸的各種物資礦產被掠奪,不可能就這麼算了,日本政府必須作出賠償、鄭重道歉、深刻反省,否則就只有打下去,直到一方無條件投降爲止。”

沼田知道兩個民族已經結下深仇大恨,和平停戰誰都不會接受,只有不死不休地堅持下去了。他看着一隊訓練有素的士兵快速下船、迅速集結、很有秩序地向城裡開去。驚訝地問:“這支部隊很特別。戰術素養很高,組織指揮很輕鬆,似乎不是國軍序列的?”

陳海松向江邊看了看,很平淡地說:“這是八路軍支援新四軍的部隊組成的第三師一旅二團,從去年五月就開始正規化訓練,幾次擴編幾次整訓。戰術素養、精神意志與日軍相當、身體素質優於日軍,裝備水平、指揮能力略差於日軍。總體與日軍實力相當。”

沼田細心地看了一會,他承認陳海松說的沒錯:“看得出來。你手裡這樣的部隊多嗎?”

“這樣的旅有十幾個,略差一些的有十幾個,按我的計劃是用兩到三年的時間裡訓練出40個這樣的主力旅,五年左右發展成40個主力師,分別分佈在東北、華北和華東。在地方部隊和民兵的配合下完成消滅在華全部日軍的任務。”

“你的計劃真夠長遠的,不過以貴國的工業水平能武裝起他們嗎?要知道現代軍隊不是有杆步槍、提着一把大刀、一窩蜂地衝鋒就能取得勝利的!”

“我正在進行這方面的準備,等有機會你可以去我們根據地看看,那裡的工業建設已經開始,兵工所需要的冶金、鑄造、機械加工、化工、石油等等都已經起步,我們有豐富的礦產資源和人力資源,這是日本無法比擬的先天優勢,只要想建設很快就能夠超越日本。”

“那需要一個緩慢的積累過程,我們從明治維新開始經歷了六十多年的建設纔有今天的實力,你纔剛剛起步沒有二十年恐怕連個工業體系都很難完成。”

“你說的是常規發展方式,我卻有跨越式的發展之路,有全面的工業佈局和科研規劃,不需要沿着歐洲幾百年的老路去建設,可以省下大量的資金和人力物力。”

“但願吧。我不明白的是你明明去了第七戰區,爲什麼還能在九江指揮這裡的國軍部隊?蔣介石會把功勞讓給你?”

“蔣先生也是沒辦法,他的傳統攻擊手段無法取得成功又不甘心兩手空空地撤回武漢,只好讓我試試,不過他很精明,派出了他的嫡系部隊來執行這次攻擊任務,功勞還是國軍的。這對我並沒有什麼損失,只要能給日軍毀滅性打擊誰來做都一樣。”

突然,城南十里河方向傳來清脆的槍聲,隨後槍聲越來越大,引發八角石、白龍潭、團魚坡、二馬路等地槍聲大作、手榴彈、擲彈筒、迫擊炮陸續加入進來,原本寂靜的九江沸騰了。

沼田聽了一會嘆了口氣、略有些傷感地說:“唉,八萬帝國精華沒想到全部損失在九江。真是有些不甘心呀,這樣的部隊、這樣的指揮,明顯就是缺乏夜間進攻的訓練,到現在炮兵也沒有形成有效壓制,僅憑他們根本不可能取得今天的戰果。”

陳海松也知道總攻時間未到,一些部隊還沒運動到位,突然發生戰鬥肯定是18軍或是第8軍部隊不小心暴露了,偷襲變成了遭遇戰,突然性已經失去。他聽了一會。沒有聽到喊殺聲和機槍的壓制聲,也就是說攻擊部隊藉助地形進行隱蔽沒有發動集團攻擊。

暗中搖搖頭又點點頭嘴裡卻說:“我聽着還行,要知道以前他們就是不要命的集團衝鋒。現在顯然沒有這樣做。每一支部隊都是慢慢進步的,他們只要掌握了保存自己、殺傷敵人的原則就會琢磨出不同的戰鬥方式和方法。”說着向後招了招手,張峰走了過來。

陳海松牽心的是前往敵軍各指揮部實施抓捕任務的特種兵的安危,爲了防止鬼子將領尤其是岡村寧次落入國軍手裡他命令特戰隊實施斬首行動。對大佐以上的鬼子軍官能抓捕的全部抓捕帶回,無法帶回的全部擊斃,一個也不要留下。問道:“其他組都回來了嗎?”

張峰自豪地點點頭,低聲說:“全部回來了,任務目標基本帶回。都在船上了。”

陳海松鬆了口氣說:“好,這裡沒你們的事了,特戰隊全體人員帶上沼田將軍回安慶,按原計劃行事。”他轉過臉對沼田說:“你呆在這裡很危險,國軍部隊會來抓捕你。去安慶吧,與岡村將軍等人一起坐飛機去包頭,那裡還有十幾個日軍將領,你們就安下心來總結一下戰場得失、反省一下自己的所作所爲、思考一下日本的未來吧。”

目送張峰等人押着沼田走上長長的棧橋。陳海松又把目光投向火光四起、殺聲震天的九江城。隨着8、18、52、54、74、92等軍陸續投入進攻,被分割在幾處孤立營地裡的11軍殘部難逃覆滅的下場。

接下來中國軍隊是乘勝殺出去還是就地轉入防禦考量着中國統帥部的眼光和能力。按陳海松的想法贏得大勝的中國軍隊人員、彈藥的損失很大,主力建制殘破、士卒疲敝,急需休整。最好是就在安徽丘陵地帶建立起阻擊陣地,擋住華中派遣軍後續部隊的增援,全力打好河南戰役。準備廣東戰役、河防戰役。

用彈性防禦阻遏住鬼子的攻擊勢頭又讓他望着武漢蠢蠢欲動,籌備新的更大的進攻。

獲得勝利的中國政府會堅定守下去的決心。調動更多的地方軍閥部隊前來參加會戰,有利於地方實力派的削弱。改變國家政治權力分散、軍隊四分五裂的被動局面。

經受了考驗功績顯赫的中央軍系統部隊勢必成爲今後各大戰役的主要突擊力量。

國軍與日軍之間的爭鬥會因爲中國軍隊積極主動攻擊而變得更加激烈、呈現出互有攻守差距縮小的良好態勢。

開戰一年來以來,日軍常備師團一半以上的人員被擊斃,極大地削弱了日本軍隊的戰鬥力和技術優勢,技術兵器的損失更是短時間無法彌補的,戰場的殘酷程度會慢慢降低。

所以說這一趟武漢之行是值得的,爲中國抗戰樹立了一個好的榜樣,徹底扭轉了失敗主義情緒、堅定了中國軍隊的勝利信心。加強了國共兩黨兩軍的交往、消除了隔閡、無形中也支持了敵後根據地的發展和建設。

在國軍部隊裡穿行了半個月,得以近距離觀察國民黨軍隊,總體上說都是些愛國有血性的中國人,但從軍人的眼光分析這支部隊從軍官到士兵還需要錘鍊、需要學習。好在九江戰役爲國軍將領們打開了一扇窗口,吹進來了主動進取的新鮮空氣,種下了靈活機動的種子,這些思想會慢慢發酵、成爲一種習慣、改變中國軍隊自始至終萎靡不振的形象。

一陣喧譁後,新任第九戰區副司令長官薛嶽上將帶着一羣參謀護衛趕了過來。兩人致禮後兩雙大手緊緊握在一起使勁搖了幾下,陳海松從中感受到了來自國軍將領的尊重和感激。笑着說:“伯陵將軍辛苦了,九江猛攻了十餘天,消耗了11軍的殘餘力量,爲此次全殲奠定了基礎,現在進展怎麼樣?”

滿臉喜色態度恭謹的薛嶽回答:“陳長官運籌帷幄、決勝千里,實在讓我等歎服。九江勝利全是將軍之功。目前第8軍與18軍包圍了八角石以東第六師團、臺灣旅團殘部,第74軍與52軍包圍了十里河101旅團部隊、白龍潭的102旅團,92軍與54軍包圍了團魚坡11軍軍部,新四軍三師一旅清除了沿岸海軍各據點。

城內戰鬥正在進行中,因爲第八軍接近中暴露形跡,被迫提前發動強攻,遭到反應快速的日軍頑強阻擊,不過除第六師團一箇中隊逃出去外,我軍已將其餘敵軍團團圍住,佔有十倍的兵力優勢,預計天亮前可以結束戰鬥。”

陳海松再次在心裡嘆了口氣,轉移了話題:“11軍九江部隊覆滅已成定局,南京三個師團的增援部隊正在逼近。第七戰區畢竟兵力有限,剛經歷一場大戰,物資缺乏、傷兵很多,阻擋不了多長時間。伯陵將軍需要把視線從九江移向安徽,儘快依託要點調整兵力做出新的戰役部署,防止被鬼子殺個措手不及。”

薛嶽鄭重地點着頭說:“我正是爲此而來,蔣先生、陳長官、張長官等都在沙河鎮,派我過來請長官過去一同商談。”(未完待續。。)

第425章 進展不順第28章 牽牛進山第384章 奇恥大辱第15章 山西局勢第90章 發展中的包頭第37章 一場虛驚第36章 欺軟怕硬第79章 自己的軍工第316章 平心靜氣第117章 走馬上任第545章 水脣夜戰第三百五十部六章 小野部隊第217章 南澳島第444章 陳章 駕到第72章 春節茶話會2第47章 相逢一笑1第151章 英王府第349章 冀中和山東第43章 惡魔發狂第14章 日本附屬地第108章 據理力爭第605章 邊境基地第50章 準備決戰2第34章 氣的就是你第334章 孔策沃別墅第126章 苦鬥水上飛機第75章 陳獨秀的嫉妒第264章 陳布雷的趨勢論第553章 伏擊成功第353章 死不瞑目第658章 大膽張靈甫第22章 板垣爭先第69章 要去蘇聯第13章 馬踏東野第18章 地方名流第559章 重建三戰區第198章 火車自己跑了第440章 四戰區整編第154章 74軍來了第568章 死亡的詛咒第275章 去就去吧第141章 圍殲36旅團第551章 堅守玉山第65章 探訪永合村第378章 各打各的第155章 黃埔精神第11章 河西大學第601章 粗鄙淺薄第499章 民心天下第207章 送上門來的475部隊第155章 黃埔精神第457章 大難不死第184章 華南攻略第39章 會合第500章 危害嚴重第626章 重用老外第455章 戰役部署第467章 僵持的天空第12章 期待輝煌第198章 火車自己跑了第79章 遭遇戰第416章 國軍也要地雷第484章 喧譁的第一戰區第570章 無奈回撤第2 百六十八章 路線的爭論第208章 116師團第443章 陽西自衛團第551章 堅守玉山第324章 也有隱憂第6章 阜新煤礦第139章 111旅團覆滅第495章 只是個擺設第12章 紅軍的主張第50章 屯兵王家灣第362章 合成材料第563章 浙贛路大亂第241章 鋼鐵廢物第69章 要去蘇聯第64章 會戰尾聲第三百五十七報章 何畏的報復第55章 收編晉綏軍第14章 過河抗日第69章 贖買政策第231章 抗登陸部署第190章 華南衆將第433章 整肅風暴第135章 敲打黃維第573章 最後的努力第100章 大高尖上第627章 山城永安第78章 慘烈的攻防第647章 日軍的信心第670章 開始顧問第7章 只有自己救自己第71章 有限作戰計劃第511章 勇士歸隊第29章 調動敵軍2第384章 奇恥大辱第57章 不一樣的陽明堡第451章 新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