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培訓1

晚上七點,紅九軍獨立師全體連以上幹部集中在一間較大的空營房裡開始軍事理論學習。

司令部參謀長張振宇主持會議:“同志們,獨立師剛剛成立,各級幹部都很努力,保證了部隊的穩定和訓練的順利進行,這是好的一面。

但同志們都很年輕,過去擔任的職務都不高,現在升到了新的工作崗位難免會有些力不從心,對於部隊的日常管理可以通過耐心細緻吃苦耐勞來彌補經驗的不足。

但是獨立師是一支在戰場硝煙裡成立的特殊部隊,執行的是救西路軍主力於水火的艱鉅任務,在十幾萬敵人的縫隙中尋找打擊敵人的戰機。

這要求我們必須具有堅強的意志,更要有高超的指揮能力,平時把部隊訓練好,戰時發揮出戰鬥力,這種能力需要自己從戰場上領悟,更需要高人的指點。

幸虧我們身邊就有一位,他帶着我們以最小的代價取得了一個又一個勝利,直到現在敵人還沒有發現我們的存在。

這種大膽的謀劃、縝密的計算、絕妙的時機,連環的出擊,我由衷的欽佩,不僅僅我欽佩,連馬家軍的前敵總指揮馬元海也甘拜下風,自稱不是對手。

有這樣的高人在,我們不能放過他,要讓他教教我們怎麼用兵,怎麼組織戰鬥。

從今天開始每天晚上,我們都要在這裡來學習他高超的指揮藝術。下面請我們的高人——紅九軍政委陳海松同志講課,大家歡迎。”

面帶羞澀、微微泛紅的陳海松站起來說:“張參謀長太擡舉我了,他說我是高人,你們看,我還沒他高呢。”幽默的話語一下活躍了課堂的氣氛。

“同志們,張參謀長說的很對,我們處身在險惡的環境中,執行着艱鉅的任務,將來還要東去抗擊日本帝國主義的侵略,那是一隻比馬家軍還要兇殘的豺狼。

我們要救出主力,將來要保衛國家、保護人民,就必須有強大的戰鬥力。

強大的戰鬥力不僅僅表現在武器裝備、士兵體能、敢打敢拼這些方面,更多的體現在部隊的指揮水平上。

有些部隊越打越強,也有些部隊被打垮了,究其原因多集中在指揮員的指揮上。

同志們都是帶兵的,你們一定要記住兵不是用來消耗的,不是帶着他們耍威風的,而是用來獲取勝利的。

我們有了較強的訓練指揮能力,就可以提高士兵們的作戰技能和服從命令聽從指揮的自覺性。

我們有了較強的作戰指揮能力,就可以靈活的使用手裡的兵,合理的配置人員火器,減少自身的傷亡,給敵人以沉重的打擊,完成或超額完成上級佈置的任務。

這樣你的部隊才能生存下去,才能戰鬥下去,才能勝利下去。

張參謀長說得對,指揮是一門藝術,中國古代百家爭鳴時有一家就是兵家,是專門研究戰場指揮藝術的。

此後中國歷史上名將倍出,燦若星河,數不勝數,他們都是掌握了戰爭規律,洞悉了戰場的形勢,利用了敵人的弱點,發揮了自己的長處,出奇制勝,一招敗敵。

大家都知道三國吧,曹操很了不起,一生打了無數的仗,有兩場仗對他一生產生了巨大影響,一場勝仗就是官渡之戰,哪位同志知道,給大家介紹一下”

“怎麼還不好意思呀?孫飛你來說。”

孫飛有些不好意思地站了起來扭扭捏捏地說:“我說不好,既然政委點了名,我就試試吧。

建安五年,冀州的袁紹要攻打駐守河南的曹操,兩家在官渡這個地方形成對峙,當時袁紹兵精糧足有四十萬人。

而曹操手裡只有七八萬人,人數這麼懸殊,又糧草不濟,但是他硬撐着。

發現袁軍漸漸懈怠,聽取了謀士的建議,利用暗夜的掩護突發奇兵,攻佔袁紹大軍的糧食倉庫烏巢,燒燬了袁紹的軍糧,造成袁軍恐慌,趁勢掩殺,大敗袁軍。

逼死袁紹,佔領冀州,一統北方,成爲當時最大的諸侯。”

“說得很好,大家給他鼓鼓掌。知識需要交流,互相學習才能共同提高。”

“曹操這一戰打得精彩,打得巧妙,就這一仗,擺脫了被袁紹吞併消滅的可能,還佔領了冀州成了北方的霸主。

可還是他,八年後卻打了一場敗仗,誰知道,也給大家說說。”

“總不能讓孫飛改行當說書先生吧,其他人也說說。”陳海松擺手示意孫飛不用再講。

聽陳海松這麼說,一團政委王啓才站起來說:“這場戰役叫赤壁之戰。

當時曹操經過八年的休養生息,北方全部統一,經濟也得到了一定恢復,可以說是兵精糧足。

曹操感覺實力足以平定天下了,就帶領20萬大軍,號稱80萬,南下攻打荊州,旌旗所向無不歸降。

只和劉備在長阪坡小打一場,就迫使荊州投降,大軍飲馬長江,此時他信心十足豪情萬丈,橫槊賦詩要跨過長江、踏平江東。

此時江東孫權和劉備殘兵,總共只有五萬人,東吳主將周瑜利用了曹操的驕狂,發現了曹軍的不足,北方人不習慣坐船,不適應南方的溼熱天氣,連施妙計,草船借箭、蔣幹盜書、周瑜打黃蓋,誤導曹操用鎖鏈把所有船隻連在一起。

雖然避免了顛簸,卻失去了機動性,結果被周瑜一把火燒的水裡陸上一片火海,孫劉聯軍水陸並進,曹軍死傷過半,被迫退回北方,失去了統一中國的最佳時機,此後,就形成了三國。”

學員們這次自發地爆發出掌聲。陳海松說:“看來我們獨立師知識分子很多,這是好事,多知道些歷史知識對我們是有好處地,大家平時要多讀一些歷史書,那都是人類智慧的結晶。”

“好,我們再來分析這兩場戰役,他們有什麼共同點呢?”

一團政治部主任唐永明說:“兩場戰役,都是採用火攻,都是以少勝多。”

二團長王峰說:“失敗的一方都是兵力佔優,形勢大好,麻痹大意,被敵所乘。”

二團一營教導員王嘯風說:“勝利的一方都是,用計迷惑對方,然後,出奇兵攻擊對方薄弱環節和致命要害部位,一舉成功。”

陳海松欣慰地說:“大家分析的很準確。任何戰爭勝則開創基業,敗則亡身誤國或導致事業停止。

所以作爲一名指揮員組織戰鬥不能只看到自己的優勢而看不到對方的長處,忽略了對自己的薄弱環節的保護,驕傲自大、處置不當、用人爲親,都有可能造成整個戰役的失敗。

只有抓住對方的疏忽,從他的薄弱環節入手,敢於突擊,一擊致命才能扭轉不利的局面,取得以少勝多的奇蹟。

同樣的一個人也會因形勢的不同造成不同的判斷,做出不同的決定,收穫不同的結果,這是非常值得大家深思的。”

陳海松話題一轉說:“我們紅軍從創建到現在已經有十年時間,中間經歷了許多波折。

南昌起義、廣州起義、秋收起義連續失敗讓我們認識到在敵人力量強大的城市搞武裝暴動無法成功,**生存的土壤在農村,在敵人力量薄弱的貧困山區。

那裡有無法生活下去的願意起來革命的窮苦農民,我們打土豪分田地他們支持,我們反抗敵人的圍剿他們也支持。

我們有人民的庇護,有根據地的廣闊空間可以從容地與敵人周旋,拖垮敵人,吃掉一股迅速消失,讓敵人有勁使不出,始終被動挨打。

所以我們不斷地發展,到1933年我們在全國建立了十幾塊根據地,紅軍發展到30萬。

原因就在於我們堅持了正確的戰略,就是武裝反抗國民黨的反動統治,走農村包圍城市的發展道路。

還在於我們堅持了正確的戰術,就是不計較一城一地的得失,以消滅敵人的有生力量爲目的,開展廣泛的游擊戰襲擾疲憊敵人,廣佈疑兵、四面出擊,調動分散敵人,集中優勢兵力運動中殲滅敵人。

從小到大,由弱變強紅軍整整走了7年。

但進入1934年以後,僅僅兩年,我們又由強變弱,由大變小,十幾塊根據地只剩下幾小塊,被迫放棄了中央蘇區、鄂豫皖根據地,長途跋涉二萬五千裡,戰勝了無數艱難險阻才逃出了敵人的圍追堵截。

現在陝北紅軍主力加上我們僅剩不到六萬,這種變化大家思考過原因嗎?

爲什麼我們會遭受如此大的損失?”

底下一時鴉雀無聲。

;

第674章 蔣先生的強硬第110章 石原後悔第46章 民兵隊和無坐力炮第465章 進攻遇挫第68章 各方反應第533章 藉機勒索第328章 最後的手段第587章 初步設想第548章 難得開心一回第124章 現學現賣第282章 臨別寄語第588章 踏上征途第99章 廬山第21章 繁忙的一天5第530章 天上掉餡餅第36章 欺軟怕硬一百零三章 廬山5第221章 中埔村機場第482章 國軍的整編第72章 斯大林授勳第73章 發展工商第568章 死亡的詛咒第156章 耐心引導第152章 陳玉成第135章 敲打黃維第490章 英法的智慧第169章 爭奪皖南南第163章 細說軍工第14章 過河抗日第228章 謀劃瓊崖第428章 錯失良機第75章 陳獨秀的嫉妒第79章 自己的軍工第69章 各方反應2第643章 支援蘇聯第615章 藤堂入席第240章 信陽危急第121章 混進九江碼頭第414章 視察共軍防區第669章 藉機敲詐第456章 冤家路窄第535章 等待夜晚第366章 重大建議第409章 南國故人第199章 嫁禍於人第379章 夜不能寐第367章 進入新疆第9章 武林同道第1章 謀劃勝利1第645章 蘇軍受窘第72章 斯大林授勳第107章 化險爲夷第77章 中央委員第67章 反思歷史1第478章 顧頭不顧尾第375章 堅持作戰原則第64章 會戰尾聲第7章 奪寨第141章 圍殲36旅團第61章 擊斃笠原第127章 慘烈的代價第509章 屈辱的放行第47章 八路軍的73師第536章 組織反攻第70章 簡單化處理第183章 竊取絕密第630章 川石島上第592章 奇異的聯合第99章 聚攏精兵第266章 明搶暗偷第233章 瓊崖失守第148章 戰役計劃第88章 點驗小組第54章 田中家的歡聚第649章 興安騎兵師第41章 板垣徵四郎第42章 勸說2第614章 國軍回來了第102章 南下興-隆第653章 奪佔蕭山第98章 部署剿匪第208章 116師團第207章 送上門來的475部隊第143章 靠自身的強大第233章 瓊崖失守第222章 第四戰區第74章 按我們的設計來打第573章 最後的努力第497章 又升官了第491章 何須憂愁第24章 接收平型關第185章 謎團揭開第524章 踏足不列顛第167章 繼續膺懲第174章 收攏散兵第115章 該是被消滅的時候了第17章 繁忙的一天(1)第272章 蘇聯僱傭的推銷員第194章 歷史舊帳第21章 壽一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