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建設五常

鬆尾可不敢笑話堂堂最高顧問見識淺薄,連忙解釋:“將軍誤會了,這裡只是育苗室,是專門供種子發芽和早期生長的地方,用人工的方法避開惡劣天氣,等自然溫度增加到13攝氏度以上時,他們就要離開這間嬰兒室,插種到外面大田裡正常生長了。”

田中玖更加不解了:“溫室裡的弱苗能經受得住外面的正常低溫嗎?”

“起初我也是這樣問老先生的,老先生說他有辦法解決這個問題。我們按老先生的方法開了許多可以活動的天窗,使內外環境相連通,幼苗長葉開始,我們就開始通風降低溫度,稱爲煉苗,等到長出三葉以後,我們除了寒流天氣外,正常天氣裡把兩側的門和天窗全部打開,讓他完全適應外面的溫度、溼度。現在把它插在水田裡完全不必擔心能否成活。”

田中欣喜地問:“今天天氣很好,溫度也高,能否插種?”

“完全可以,按老先生提供的數據,必須在20日以前插播完畢,否則會影響到後期的生長。我們請將軍來就是來爲插播活動剪綵啓動,大田已經準備好了,隨時可以開始。”

“吆西,那就趕快開始,我已經等不及了。”田中做爲實際上的省長,關注民生、關心農業生產是分內之事,何況還是來給老叔捧場,熱情很高。

鬆尾看大家也是一副躍躍欲試的表情,看向田中一雄,田中衝他點了點頭。鬆尾高興地對手下的助教、學生說道:“起苗!”

只見兩個學生手裡提着沒有翹邊的大方鍬,從邊緣處開始連同5公分厚鬆軟的溼土一併剷起,放在另一個學生推着的平板車上,一連放了六塊。

鬆尾熱情地請各位嘉賓到外面的大田裡來觀摩第一穝秧苗的插種。出了育苗室,路邊就是一塊準備好的水田。淺淺的一層水露出下面黑的流油的稀泥,偶爾還能看見小魚小蝦的影子。

鬆尾指着水田對衆人說:“按老先生的經驗,我們一邊育秧一邊熟田,撒了大量農家肥,放水浸泡了半個多月,請看。”說着撩起和服下襬掖在腰帶下,褪下木屐,赤腳下到水田裡,手裡提着樹棍在稀泥裡劃出一條溝槽,幾秒鐘後,溝槽就被稀泥自然填平,他換了個地方又劃了一道,結果相同。

“這是最佳的插秧土質,需要指出的是插秧每穝三根,深度入土一公分,太深產量低,太淺紮根不好還容易倒。根據老先生的經驗不是插得越多產量越高,而是要擴行稀植。也就是秧和秧之間保持20公分的距離,這有助於每一棵秧苗充分發櫱,多結稻穗、平均使用養料和陽光。”

說着走上田埂,請田中一雄和田中玖兩位插下墾殖農場今年的第一穝秧苗。田中玖一身軍裝、腳蹬馬靴不便下水。田中一雄則像鬆尾教授一樣提袍脫鞋下到田裡,田中玖蹲在田埂上,兩人一起手裡拿着幾株秧苗,彎下腰象徵性地栽下農場裡的第一穝秧苗,新聞記者們聚在身邊,噼噼啪啪記錄下皇軍親民、官員務實的、軍民融洽的精彩畫面。

其實遠處大田裡朝鮮農夫爲了培訓中國農民學會插秧三天前就開始大田插播,大多數北方人並不適應水田的低溫、泥濘。不過田中給出誰能一天插播一畝地就獎勵五斤玉米麪,將來打出大米每畝給十斤的懸賞後,情況大爲改觀。看朝鮮人插得得心應手,動作飛快,都以爲很簡單陸陸續續走下水田,雖然有些腰痠背痛、插得有些歪斜、有的過深或過淺,畢竟是個熟練活,經過幾天練習現在大都能合乎要求地獨立插秧了。

田中玖站在田邊看着十幾個朝鮮人一字排開,半個小時不到一畝地就插完,翠綠的秧苗在水面上隨着微風輕輕晃動,問道:“叔叔,這樣種下的水稻,每畝地能產多少大米?”

“田間管理如果能跟上,不遇見病蟲害、冰雹、狂風暴雨,稻穀可以達到1000斤,大米應該能在七八百斤。”

“那不跟國內的產量差不多了嗎?”

“所以我才一直堅持在這裡種水稻,滿洲真是塊寶地,能成爲帝國的土地就好了,能養活全日本。”

“現在它不就是大日本帝國的嗎?溥儀只不過是塊招牌,各省省長也不過是帝國的僱員,一切都要聽我們的。叔叔你要是真能把水稻種植成功。我就幫你成立稻業株式會社,濱江省想建多少農場都行,需要多少人、需要什麼材料,我都幫你解決。”

“先不急,我這裡已經有三個農場了,一個種水稻,一個主要玉米大豆混栽,還有一個是土豆大豆混栽。如果試驗成功了,我倒是覺得應該在滿洲農民中推廣,他們人多地多。咱們發揮權利的作用,給各縣鄉鎮安排種植任務就可以了。這樣大量的人力、土地可以利用起來,也減少了滿洲人與僑民爭地影響和睦的問題。”

“叔叔想的周全,就這麼定了。”

“我準備辦一個水稻種植技術培訓班,每個適合種植水稻的村屯都派些人過來,跟着邊幹、邊學,很快會培養出一批種植能手,回到村裡就開始修渠築壩、平整土地。明年種植面積就會翻幾番,後年更多的縣加入進來,濱江省就是魚米之鄉了。”

“好是好,技術流失在滿洲民間,你老不是白辛苦了嗎?想學可以,要交費!”

“改進技術不就是爲了增加稻穀產量嗎?滿洲人種得多、產得多,咱們不就收的多嗎?最終受益的還是帝國嗎!我們則集中力量研製優良品種,試驗新的種植方法,如此一來我們始終處於領先地位發揮主導作用,他們只是出苦力替咱們種而已,你擔心什麼?

還有一條,叔叔不能不說。你現在掌管一省之地,馭下需要寬嚴相濟,切不可盤剝過甚,竭澤而漁、殺雞取卵終難長久,適當寬鬆有利於相互信任,支那人相對柔弱,能夠生存下去誰都不會冒險造反的。咱們對滿洲要有長久之策,不能只盯着眼前的蠅頭小利,搞得民不聊生、暴動不斷,前輩們的努力就全白費了。你要眼光長遠、謀求得應該是濱江社會穩定、民族融洽、經濟發展。”

“叔叔教訓的是,侄兒受教了。我也在反思熱河的經歷,殺得夠狠夠多,管理的夠嚴夠苛,仍然是遍地的反抗。我總結以爲那裡靠近關內,支那八路軍勢力已經滲透進來,另外就是你說的太過嚴厲了,千里無人區,百萬赤貧戶,無法生存只好鋌而走險。以後在濱江我會注意的。你這裡還需要什麼物資支援嗎?”

“我的願望是擴大種植面積,要擴大生產規模,就要修建很多攔水大壩、引水渠、溫室,這需要大量的鋼材、水泥、玻璃等控制物資,民間很難得到。我希望五常縣自己建一批這樣的生產企業,原材料當地可以解決,商會的朱會長也很有熱情,願意出資辦廠,主動給咱們一半的紅股,你看能不能獲得批准,採購設備需要經過哪些部門,辦理哪些手續?”

“嗯,這不是什麼大問題。濱江省、三江省、興安北省都在修建邊境工事,需要大量水泥鋼材,上邊巴不得就近生產呢。叔叔就不用操心了,我會命令民生處、工商處儘快請示,批准後抓緊聯繫設備廠家,估計兩個月內會有結果的。”

“好,我就通知朱會長籌集資金,不過北滿地廣人稀,辦廠人力會不足,不行就到華北區招募一些,聽說那裡地少人多,條件開高點肯定有人來。”

當天下午,在拉林鎮福緣酒樓,朱福三會長在自家酒樓、使用自家釀造的白酒設宴款待省市縣裡來的日滿高官和各屯鎮的鄉紳名流。

田中玖此行見到了久別的叔叔、觀看了高產水稻的種植、收到了朱會長贈送的厚禮很開心,舉着酒杯對五常的社會、經濟建設給予較高評價,稱其爲濱江省的模範縣。對新的水稻種植技術寄予厚望,要求五常縣各鄉村都要派人來農場學習,掌握種植技術。對田中一雄先生慷慨公佈、無償教授滿洲民衆學習新技術的高風亮節給予讚賞,希望地方不要辜負老先生的信任,提前做好明年大規模種植的前期準備。

爲了水稻種植的需要,五常縣朱會長提出的興建水泥廠、玻璃廠的建議得到省裡的支持,將盡快上報落實。請各位鄉紳積極入股籌資,共同建設五常經濟。允許你們去華北招募青壯年農民來做工,以緩解勞力不足的問題。

五常一半是山,是匪類容易聚集的地區,你們一方面要集中力量打擊,另一方面要注意分化瓦解,努力招降,儘快恢復五常的社會治安。爲此給皇協軍16旅增加一個機槍連、一個炮隊的編制,給墾殖隊自衛軍配發3個步兵中隊的武器裝備,給縣保安團、各鎮自衛隊調撥五百支步槍。

得到了衆多實惠的地方軍政官員感激涕零,紛紛表示要爲日滿親善、濱江繁榮、水稻種植竭盡所能。朱福三當場讓賢請田中一雄老先生擔任三會會長。

第77章 峨堡會談2第426章 難以置信第63章 今非昔比第263章 國軍羨慕第21章 繁忙的一天5第597章 依法處置第471章 空中斬魔第41章 懲治惡魔第205章 轉戰北大營第450章 戰術變化第354章 半夜襲營第588章 踏上征途第647章 日軍的信心第50章 謎底揭開第367章 進入新疆第2章 血洗討伐隊第624章 洗雪恥辱第164章 治國理念第88章 斯大林的疑惑第339章 華中震怖第91章 抗日誓師第608章 暗中準備第454章 總部支援第69章 贖買政策第48章 ‘萊歐’落網第630章 川石島上第165章 後方建設委員會第156章 耐心引導第209章 飛翔在寶島上空第472章 算計飛虎師第342章 國家別墅第54章 決戰4第586章 天大的笑話第452章 聶總的態度第374章 殺奔宋家莊第441章 震動很大第266章 明搶暗偷第180章 死保武漢第99章 星星峽2第63章 撤離南京第3章 公審大會第52章 劍指晉綏1第115章 該是被消滅的時候了第288章 絕無僅有第596章 商機無限第562章 衢州機場第248章 第十戰區第3章 看誰狠第290章 欣然離去第366章 重大建議第54章 出兵代縣第670章 開始顧問第525章 華南起烽煙第200章 正主現身第33章 戰亂離人第43章 惡魔發狂第264章 陳布雷的趨勢論第298章 道貌岸然第207章 送上門來的475部隊第46章 民兵隊和無坐力炮第236章 南洋軍第180章 死保武漢第247章 河防失守第20章 繁忙的一天(4)第38章 最後的瘋狂第159章 18軍登陸第572章 最後攻擊第666章 四面楚歌第58章 營地槍聲第378章 各打各的第448章 都得調整第97章 震懾老漢奸第16章 開原城破第194章 歷史舊帳第672章 反應強烈第96章 天津38師2第6章 謀劃勝利3第519章 應運而生第32章 繼續北上第18章 繁忙的一天(2)第51章 你們自裁吧!第69章 各方反應2第540章 惠州失守第556章 陳安寶犧牲第563章 浙贛路大亂第423章 光臨馬公島第455章 戰役部署第578章 回到瓊崖第392章 引火燒身第588章 踏上征途第194章 歷史舊帳第99章 聚攏精兵第332章 俄國愛國同盟第58章 蔣介石永遠的痛第325章 囊中之物第347章 辻參謀的計劃第389章 空中遇險第66章 表彰2第508章 斯大林的不滿第218章 兩島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