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撤離南京

雖然廣播、報紙上到處都在宣揚國軍忠勇將士捨死忘生予敵以重大殺傷,雖然蔣委員長、各黨派負責人、社會名流、政府官員不停地發表講話,聲言擊退日軍。但國軍在華北、在華東戰線不斷退向中原、內陸的事實,讓愛國民衆異常失望。雖然大家都知道兩國軍隊存在着巨大差距,但幾乎是一邊倒的、無休止的敗退還是讓不少人失去了信心、產生了恐懼。

有些抱着觀望態度的資產者開始主動聯繫車船撤向後方,更多的人在政府的宣傳和地下工作者的動員組織下徒步踏上了轉移的艱辛之路。

張學英是中央國立大學(東南大學)的學生會副主席,今天他們這些自願留下的同學最後一次來到學校附近的洪武路、太平路,宣傳抗日,動員市民撤離中華民國的首都南京。

學校大多數師生員工家屬、教學器材已經在校長羅家倫的組織下遷往重慶沙坪壩,但他們這些渴望爲國出力、戰場殺敵的進步學生受黨組織的委派明天將與李四光、竺可楨、工學院長盧孝侯、留美的數學博士孫光遠、曾遠榮、化學博士莊長巷、生物博士孫宗彭、物理博士施士元、地理博士胡煥庸等人一起前往張掖河西大學。

南京的政府機關、商宦名流、企業工廠大多已經前往漢口、重慶、西安,或是遠赴張掖,留在城裡的升斗小民有的捨不得祖傳基業、有的懼怕旅途顛簸、有的顧慮無處安身、還有的對日本人抱有幻想,尚有十餘萬人滯留古城。

張學英他們推開一扇虛掩的大門,走進一處庭院,有兩戶人家正在收拾物品、另兩戶卻無意離開。學生們立即上前幫忙捆紮行李、歸置物品,一邊和戶主們聊天。

“大叔,這是準備撤到哪裡呀?船票買好了嗎?”

“準備去漢口,費了好大的勁才搞到兩張船票,黑市小船太貴,咱們包不起呀。準備讓老人和孩子先走,我們再等等。那裡有一個親戚,先投奔他過一陣再說,興許一兩年後就回來了。”

“大叔想的太樂觀了,我看沒有五六年,這小鬼子趕不出去,你還是要有長遠打算才行。漢口也不保險,鬼子有海軍可以沿長江直接開到那裡,還是再向西走些吧,重慶、西安、張掖都行。”

“咱們小戶人家,哪有那麼多盤纏呀!哎,都是這天殺的小鬼子鬧得,這政府那麼多部隊怎麼就擋不住小日本呢?”

“政府也在努力抗敵,正在上海阻擋敵軍,每天犧牲好幾千人就是在掩護咱們撤退,你們還是抓緊走吧。到了漢口,不行就去八路軍辦事處,他們會組織你們撤到張掖大後方去的。那裡提供住房、提供就業崗位、孩子還可以免費上學,還是早些過去的好。”

“聽說他們是共產黨,實行共產共妻,我們辛辛苦苦積攢下這點家底不會給共了吧?”

“大叔,你聽到的都是謠言。共產黨是窮人的政黨,是爲窮人謀福利、爲國家富強而奮鬥的,保護老百姓的一切權利和財產,他們的章程報紙上都介紹過,七八月份就有人往哪去了,都得到了很好的安置,放心吧!”

“要真是那樣,我們還真的想去試試。老王,你家有沒有興趣和我們一起走啊?”

“老張你也知道我家人口多,也沒買上船票,想去也沒法去呀。”

“王大叔,南京也有八路軍的辦事處,在下關碼頭那裡還有一個張掖民主政府駐京辦公地點,專門負責接待安排去張掖的百姓。你可以過去報名登記,他們會統一安排走水路或坐火車過去,沿途都有人接應。”

談話聲引來另兩家的男女主人,其中一個衣冠破舊的中年男人問道:“還有這麼關心咱們百姓的軍隊?不會是拐騙咱們去當苦力吧?我老劉在外頭拉洋車,可沒少見當官的當兵的欺壓百姓,對咱好的差不多就是打咱主意的,不是拉壯丁、就是騙苦力,老王、老張這兵荒馬亂的可別上了當。”

“劉大叔,你說的是軍閥部隊。人家共產黨是真心保護百姓的,國民政府轉移民衆就是共產黨裡的大英雄陳海松提出來的,八路軍各地的辦事處轉移百姓也是他提議安排的。”

“陳海松咱們都知道,連外國人的廣播裡都講他,都說他是有大本事的。聽說帶着八路軍在前線殺了3、4萬鬼子,他提出的建議肯定沒錯。”

“是啊,他還要在張掖建設工業基地,生產先進武器打鬼子,有良心的中國人都願意去張掖幫他。我們這些大學生也要去那,幫張掖培養人才、發展工業、造先進武器。有他在外邊東征西討,大家撤到那裡就可以安居樂業、發展生產、支援前線了。難道大家寧肯留在這當亡國奴,也不願意去後方支援抗戰?”

另一房的男主人問道:“這位小哥,你是讀書人,你說說這小鬼子真能打進咱金陵城?我一個賣板鴨、鹹水鴨的生意人他們也會爲難嗎?”

“大叔,鬼子實力比咱們強,除了兵力什麼都佔優,他的飛機、軍艦、坦克、大炮比咱們先進、比咱們多,他的士兵都是經過嚴格訓練的殺人機器,特別兇猛強悍。前線節節敗退也不是國軍將士們故意那樣,實在是打不過。八路軍雖然能打勝仗,可人數太少。現在日本鬼子派來的兵力少,咱們還能抵擋。等鬼子傾巢出動時,你們想跑都來不及了。

這小鬼子生性兇殘,殺人不眨眼,華北好多村鎮都遭到屠村,八路軍宣傳部門拍攝了大量電影、相片,證明鬼子兵毫無人性、喪盡天良、燒殺搶掠、無惡不作,比野獸都野蠻。他們或許不會殺你,可讓你對着日本國旗鞠躬、對日本士兵致敬,白吃你的鴨子、欺凌你的妻子,讓你的孩子學日文、說日語,你怎麼辦?

你反抗就要被殺,你不反抗不就是亡國奴嗎?東北、察哈爾、熱河的民衆現在就是這樣生活的,你們也想這樣生活嗎?再說了國軍和鬼子在上海打了2個多月了,死傷數萬人,能不惱怒嗎?拿老百姓出氣是他們一貫的做法,留在這裡實在是很危險,還是早點撤離的好,不管去四川還是去張掖都比留在南京安全。”

“你宋老闆還能做個鹹水鴨,我個拉車的也沒什麼手藝,也不能上陣打仗,也沒什麼餘錢,八路軍要我幹什麼?”

“劉大叔,你只要是中國人,不肯留在這裡當亡國奴,願意參加張掖的生產勞動,八路軍都要。想進工廠就進工廠、想做小買賣就做,沒手藝沒關係,有人教你。”

“那不是給咱窮苦人給了條活路嗎?要真是這樣,我們家一定去。”

一個十五六歲的半大小子對猶豫不定的宋老闆央求道:“爹,咱家也去吧,好多同學家都去了,我們還商量着過幾年就去投奔陳海松他們八路軍,也去前線殺鬼子。”

張學英摩挲着他的頭誇獎道:“好樣的,這麼小就想打鬼子,有志氣。不過,你要是去了張掖,要先上學,十八歲以後可以選擇報考軍校,畢業後就能進八路軍了。”

“真的?!爹,咱們去吧!”

宋老闆看着孩子期待的目光咬咬牙說:“行,晚上我和你娘商量一下,再和你姑姑、舅舅他們商議一下,一起去也好有個照應。他們要是也願意咱們就去下關報名,看人家怎麼安排。咱們也抓緊時間收拾收拾行李,不管去哪,看來都得走了。”

動員完這個院落,張學英他們又走進了下一個院落。在兵荒馬亂、人心惶惶的南京街頭,幾十只各大學校學生組成的動員小隊走街串巷,動員搬遷了數萬戶民衆離開了古城,坐船、坐火車或徒步跋涉投向重慶、武漢、西安、張掖。

27日上午經過130公里的夜間長途行軍獨立師趕到了剛剛光復一天的大同城。師長王樹生、政委曾日三、政治部主任李先念、副師長孫玉清、參謀長宋侃夫、教一旅旅長李聚奎、政委徐太先等出城迎接。都是老熟人,又都獲得勝利,心情格外好。見陳海松又是汽車、又是大炮、還有坦克車,收穫巨大,高興地互相打着趣。

說笑着走進高大巍峨的永泰門、不寬的土路滿是泥濘車轍,兩旁雜亂地稀稀拉拉地栽着些柳樹,沿街鋪面大多關着。千年古城裡有許多宏偉的古建築和寺廟道觀,不過更多的是低矮破舊的土坯房,大片的空地讓巨大的城牆城樓裡顯得異常空蕩。通到鼓樓、左側的純陽宮、右側的代王府。向前經過四牌樓、魁星樓,向西拐進入日軍司令部、原晉綏軍騎兵軍司令趙承綬的總鎮屬衙門。衆人無暇觀賞古蹟,在總鎮屬大堂裡召開會議。

陳海松簡略介紹了獨立師的作戰經過。聽得衆人一臉的震驚,王樹生感慨地說:“我們依靠特戰隊的幫助偷襲成功,一個旅也才消滅了3000多敵人,你五六千人小的不算,大的戰役就組織了三場,殺敵一萬三四千,繳獲了一百多輛汽車、十幾輛坦克、幾十門大炮、二十四架飛機,還跟沒事人似的,真是人比人氣死人呀,你就不能給我們留點?”

“送到嘴邊的肥肉,實在沒忍住,你們也不賴呀,大同都給佔了,電報裡說沒有驚動敵人、還俘虜了鈴木重康,繳獲了一個野炮聯隊、一個轟炸機大隊的全套裝備,你不知道大家有多高興。給第一旅團的電報發了嗎?”

王樹生興奮地說:“昨天上午就發出去了,你這招還真靈,回電說今天就開始對綏西的晉綏軍進行清除,要求派出部隊保障歸綏、包頭的後方安全。估計酒井鎬次還納悶呢。不是通知綏西由即將組建的26師團來鎮守,自己撤回關東軍歸建嗎?沒想到被你派去給八路軍開路了。”

衆人哈哈笑着,陳海松問道:“火車準備好了嗎?歸綏、包頭要儘快佔領,咱們繳獲了幾十架飛機,要抓緊開始修機場,組裝飛機,張掖的航校人員一旦趕到,我們就成立第二航校。再有一年,咱們自己的空軍就能上天作戰了,到那時綏遠根據地就更安全了。”

“晉綏軍撤退時炸了火車站和許多橋樑,日本人剛逼着鐵路工人們修好,就送給咱們用了。火車準備好了,每列一次可以送去一個團,咱們準備了3列,鐵路工人也動員起來了,參加八路軍幫咱們運送部隊去歸綏。”

“好,有了火車和司機,咱們今天就可以拿下歸綏。敵人沒注意這邊的變化吧?”

“寺內壽一的全部心思都放在閻錫山晉綏軍身上了,你們獨立師殺了他那麼多人,估計全記到閻老西的帳上了,他哪還有精力回頭看屁股後頭。”

“只要不暴露就好,我們可以繼續僞裝下去,當務之急是拿下綏遠,徐總他們還好吧?電報上只說順利拿下了張家口、張北、萬全,具體的沒說。”

“你不知道吧?徐總他們在張家口發財了,鬼子從天津運往忻口前線的一火車2000多噸物資都送給徐總了,徐總正組織鐵路工人往咱們這運呢!他計劃再繳獲幾列火車,然後就拆了張家口火車站和東南邊的鐵軌,連同張家口的火車修理廠等機器設備用火車拉過來。”

陳海松看了看地圖,果斷地說:“我帶獨一旅中午動身,在集寧放下兩個營佔領那裡,主力當晚就能抵達歸綏展開行動。王師長帶教一旅兩小時後動身,沿路在豐鎮、卓資各放下兩個營,佔領兩處,掃清整個鐵路沿線的鬼子。爲大部隊開進創造條件。”

“好,請老曾、老李坐鎮這裡,繼續與寺內周旋,五六天後,陳主席、李主任、鄭部長、徐總他們差不多就該到了,我會帶獨一旅回來接替你們。”

“讓我們去後方享清福啊?那可不行,我們也要留在敵後,和獨立師一起和鬼子打游擊。”李先念可不想擔任留守任務,連忙請戰。

第335章 陷阱與棋子第163章 細說軍工第55章 決戰5第397章 逐漸展開第100章 大高尖上第104章 八二無坐力炮第85章 東京大火第28章 牽牛進山第495章 只是個擺設第401章 格局大變第74章 蔣介石的煩惱第421章 戰前風雲第510章 配備隨員第41章 勸說第318章 利益交換第542章 謀算104師團第79章 駐屯馬鞍山第36章 欺軟怕硬第330章 陸上雄獅第194章 歷史舊帳第101章 神兵天降第337章 計劃公開第134章 揮出鐵拳第271章 無產階級軍隊第249章 西安在望第399章 該拼命了第154章 74軍來了第426章 難以置信第386章 可怕的判斷第287章 迴歸理想第596章 商機無限第89章 迎接點驗第415章 熱火朝天第4章 別殺我第83章 暫別華北第272章 蘇聯僱傭的推銷員第332章 俄國愛國同盟第100章 廬山2第3章 公審大會第585章 朱可夫迴歸第250章 優勢不再第285章 激動的外交官第582章 陳海松的戰略構想第467章 僵持的天空第418章 藉機脫離第242章 論功行賞第17章 抗聯往事第339章 瞞天過海第69章 各方反應2第536章 組織反攻第10章 奪取法庫第266章 明搶暗偷第64章 蒙古自治大會第118章 大小狐狸第614章 國軍回來了第645章 蘇軍受窘第215章 殺敵祭旗第316章 平心靜氣第19章 繁忙的一天(3)第17章 表裡山河第49章 準備決戰1第83章 演習1第23章 大意了第28章 調動敵人1第90章 發展中的包頭第447章 燃燒的冀中第175章 山地作戰第178章 戰場重逢第63章 撤離南京第63章 撤離南京第42章 戰後第7章 奪寨第402章 飛天大俠第361章 政委免職第39章 會合第558章 不是來祈求恩賜的第27章 別不服第455章 戰役部署第591章 八路軍的影子第492章 低調處理第631章 屠殺海盜第338章 抵達博爾加第18章 山西兵工廠第29章 新兵周強第16章 山西局勢2第34章 氣的就是你第456章 冤家路窄第272章 蘇聯僱傭的推銷員第647章 日軍的信心第272章 蘇聯僱傭的推銷員第406章 整頓後方第155章 黃埔精神第641章 客觀評價第377章 堡壘村第5章 抉擇第365章 政治保障第249章 西安在望第265章 新的任命第6章 謀劃勝利3第543章 躍躍欲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