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八路軍的73師

陳海松帶着薛雲龍來到大營鎮73師駐地時,看到的是三五成羣、垂頭喪氣、無精打采的士兵,凌亂的營區和混亂的管理。

他走到幾個蹲在地上吸菸的老兵跟前問道:“你們這裡誰負責?”

老兵擡頭看見一個年輕的國軍少將問話,連忙站起來敬禮道:“報告長官,營地裡的軍官昨天走了一批,幾天早上又走了一批,現在營區裡沒有軍官了。”

“那這麼大的營區誰在管理?軍官走時沒做安排嗎?”

“長官們一層一層往下交代,現在交代到班長們身上,命令我們在此等待第八路軍19軍長官的接收。”

“軍官們都幹什麼去了?”

“長官們聽說73師要編入18集團軍序列,擔心跟着八路打硬仗,吃苦受罪,所以都紛紛請辭,辭職信都在長官們的桌上。”

薛雲龍命令手下特種兵們跟一個老兵去尋找。

“來,來,咱們坐下慢慢聊。”說着陳海松一屁股坐在臺階上,掏出閻錫山送來的哈德門香菸,散給幾個老兵。“軍官們都走了,你們爲何還留下呀。”

“長官們怕死,咱們兄弟們不怕。”

“八路能打勝仗,咱們跟着八路,也能多殺幾個鬼子。”

“八路千里迢迢來咱山西打鬼子,咱山西人退在一邊太沒人樣了,我們不能走。”

“再者說了,走了幹啥去,人家當官的有家產、有關係,走哪都當官。咱們大頭兵,跟誰都是去送死,在哪都一樣。”

“長官,我認得你,你是八路軍的陳指揮,到我們陣地上視察過,還教了我們不少防守辦法,我們班按你說的做了,只死了2個人,其他陣地上的死的慘呀。我們班長說了要跟着你們幹,那才叫美白當一回兵,咱們都贊成。”

聽着士兵們七嘴八舌的回答,陳海松對這些樸實的莊稼漢子隱形挺好說:“打仗除了勇敢,還要掌握技術,最大的技術就是保命的技術,趴在戰壕裡不出來一樣有可能會被炮彈炸死,衝鋒在前只要方法得當同樣可以毫髮無傷。”

“是的,你們八路軍就是敢打、會打,殺了那麼多鬼子,才死了幾千人。我們死了幾千人,可只打死了幾百個鬼子。35軍笑話我們差點丟了陣地,害得他們替我們防守。指揮部讓他們整編我們,他們還不要我們,嫌我們晦氣。結果他們也死了近萬人,也差點丟了陣地,還是你們大和尚旅長助的陣。”

“說起來,你們的軍事素質是差了些,基本的戰術動作都用不出來,不會自我保護,射擊十發都不一定打得中一發,拼刺刀兩個也打不過人家一個。這樣上去基本上就是去送死,不上去是對的,好好練強了本領再去打仗也是活命的基礎。”

“現在營地裡還有多少人”看身邊圍了越來越多的士兵滿臉的不自在,陳海松問道。

“營區裡有3000多,後邊醫院裡還有2000多傷員。”

“弟兄們吃飯了沒有?”

“軍官們走時把軍餉、菜金都帶走了,兄弟們都在吃乾糧呢。”

陳海松轉頭對薛雲龍說:“老薛,派人去通知供給部送些糧食、蔬菜、日本罐頭過來。再領些被服裝具,天漸漸冷了,好多還穿着單軍衣,會生病的。”

士兵們眼光明亮了許多,這個八路當官的和以前的官長們不一樣啊,好處都給當兵的了。

“武器還剩多少?以前你們裝備可是一流的。”

“咱們當時也覺得自己是一流的,可是一交手才發現小鬼子裝備更好,用的也好,打得那叫一個準呀。實在是頂不住了,兄弟們就敗退下來的,劉師長提着刀又領着咱們打了回去,幸虧你們的大和尚旅長主動救援,不然全交代在太安嶺上了。現在只有2000條步槍,其他的都損毀、遺棄在陣地上了。”

“劉師長是好樣的,咱們都佩服,可那些旅長、團長、營長,包括我們的營、連長一打仗就縮到後邊去了。當官的拿那麼多錢,還貪污霸佔咱們的軍餉、菜金,他們都保命後退,咱們何必拼命,跑路誰不會呀。”

這時,幾個戰士拿着厚厚一沓信封跑過來交給薛雲龍,薛雲龍翻了翻轉身遞給陳海松。陳海松抽出一張信紙看了幾眼,“新任團長閣下:鄙人侯德勤長期患病,多方治療無效,已無法擔任二營長之職,特請辭去所兼軍職,回鄉養病。祈請海涵。”

“營長大人:我是一連連長王德武,太安嶺之戰受傷嚴重,已不能繼續行軍打仗,現提出辭職,所部已委託一排長代爲關照,請批准!”

“師長閣下:卑職197旅旅長王思田,自民國4年保定軍校畢業後一直在晉綏軍中任職,官至少將,於73師感情深厚,實難割捨。奈何年過五旬,精力不濟、體質下降,不堪陣前驅策,故而掩面請辭,萬望照準。”

……

“哎,這些人,不願跟着八路軍奔波吃苦就明說嘛,何苦咒自己傷病纏身呢。

”陳海松越看越來氣,遞給薛雲龍收了。

“長官,我們現在是沒孃的孩子,無人搭理了,晉綏軍不要我們了,八路也不待見咱們,這將來可怎麼辦呀?”一個年輕的士兵哭喪着臉問。

“誰說八路不待見你們,我這不是來了嗎?麻煩大家去通知司號員,吹號集合,關於73師的前途、各位的前途咱們到操場上去說。”

一陣嘹亮的集合號響起,各個帳篷裡稀稀拉拉走出不少人,湊在一起相互打探着,慢吞吞地走到操場上。看的薛雲龍皺緊眉頭,這就是自己要帶的兵呀?

看着凌亂的隊形,陳海松也很不滿意,可他知道這是舊軍隊的普遍現象,改造需要一個過程。揚聲喊道:“全體都有,按原來編制序列整隊,以連爲單位三路縱隊,197旅在左邊、212旅在右邊,班長負責,集合!”

高亢嚴厲的聲音喚醒了許多夢遊似的士兵,人羣一陣混亂、擁擠了一陣,站成了兩個大的方隊。

“我是陳海松,前一段任二戰區東路軍前敵總指揮,現在是18集團軍19軍軍長,奉命前來接收73師。”

底下一陣交頭接耳、嗡嗡地議論着這個年輕的頂頭上司。

“過去,我聽說咱們73師是閻長官、楊司令手下的王牌部隊,訓練有素,作戰勇敢,軍紀嚴明。你們今天的表現卻讓我很失望,鬆鬆垮垮、稀稀拉拉,沒有一點軍人的精氣神。”

下面的士兵一陣羞臊,停止了議論,挺直了身板,要改變上官的不良印象。

看着這些知錯就改的山西漢子,陳海松繼續說:“大家在太安嶺上的英勇表現證明了你們都是有良心的中國人,我聽說了你們劉師長的壯舉,也看望了你們衆多的傷員。大家在鬼子兇猛的進攻面前戰勝了怯懦,表現出了軍人的勇氣,守住了陣地。你們都是好樣的。”

被35軍嘲諷鄙視了很久的73師官兵被這樣評價感動的眼睛溼潤,胸脯挺了起來。

“聽說當官的跑了,大家很受打擊,情緒很低落。要我說,那些不敢爲國家民族獻身的懦夫跑了就跑了吧,沒有什麼了不起。只要番號還在,只要敢於戰鬥的士兵還在,我們還是中國抗日軍隊裡的王牌。”

“八路軍是真正抗日的人民軍隊,我們不願意看到大好的河山落入日本人的手裡,我們不願看到勤勞樸實的老百姓被小鬼子隨意殺害,不願看到家園被毀壞、財物被搶走、妻子女兒被奸-淫。作爲真正的軍人我們必須勇敢地區戰鬥。你們願意去戰鬥嗎?”

“願意,願意,願意!”

“八路軍歡迎你們的加入,絕不會因爲你們是晉綏軍就另眼相看,只要大家服從命令、聽從指揮、英勇作戰、吃苦耐勞就可以成爲八路軍這個大家庭裡的好兄弟、好同志。

在我們八路軍裡沒有高低貴賤之分,我這個軍長除了責任大一些以外平時和你們這些班長、戰士是平等的,吃一樣的飯菜,接受相同的訓練,執行統一的紀律。大家不必稱呼領導爲官長,都是革命同志。在八路軍裡提倡官兵平等、軍事民主,相互尊重、相互愛護,幹部不能打罵士兵,不許搶佔士兵財物,幹部更是要衝鋒在前,退卻在後,誰也不能搞特殊。“

天哪,還有這樣的軍隊。在這樣的軍隊裡當兵該有多幸福。

“不過我們是共產黨領導的人民的隊伍,是有嚴明的紀律的,等會薛雲龍政委會詳細介紹。我要說的是我們和晉綏軍、中央軍有很大的不同。

雖然都是扛槍打仗,但在我們的軍隊裡沒有貪生怕死、好逸惡勞、偷奸耍滑的人的市場,我們提倡一不怕苦二不怕死,提倡團結友愛,每個人都要積極完成訓練和戰鬥任務,既是爲了你能在殘酷的戰場上活下來,也是爲了全班、全排、全連乃致全軍的勝利。

你們要想成爲一名光榮的八路軍戰士就一定要有對自己負責、對戰友負責、對勝利負責的強烈的責任感。貪生怕死臨陣脫逃就是對國家民族的犯罪,就是對戰友的犯罪,更是對自己、對家人的犯罪,你就不配穿這身軍裝,不配八路軍這個稱號。

我們的部隊實行的配給制,不發軍餉,只有很少的菜金,還是統一使用。將來長期敵後作戰,很危險、很艱苦,但也很充實,很有意義。

我們都是來自於貧苦農家,飽受軍閥和地主老財的剝削壓迫,每個人都吃過苦受過罪。所以我們決不允許欺壓百姓、禍害人民的事情發生。我們來自於老百姓就要愛護老百姓、幫助老百姓、救助老百姓,不拿羣衆一針一線,不損壞羣衆財物,不打罵羣衆、不調戲婦女。

以上這些你們如果能夠接受、願意這樣去做就請留下,跟隨薛雲龍政委訓練整編。否則還是早些離開,免得到時候哭鼻子抹淚當逃兵,八路軍可是軍法無情。”

留下薛雲龍整頓73師,收集晉綏軍潰兵,編練領取武器。自己隨同朱德、彭德懷、傅作義和特戰小隊押送着板垣徵四郎乘車前往太原,趕往廬山。

第76章 亂中取勝第241章 鋼鐵廢物第289章 最後移交第98章 星星峽第44章 夜闖魔窟第390章 活捉橋本羣第89章 肅反的糾正第163章 細說軍工第355章 憤怒的手榴彈第529章 捕捉戰機第114章 第四飛行團來了第60章 設伏雁門關第44章 驚動延安2第100章 大高尖上第40章 21旅團覆滅第313章 注視新疆第49章 準備決戰1第294章 曾大善人第53章 決戰3第3章 看誰狠第24章 迎接考驗第534章 焦頭爛額第42章 勸說2第533章 藉機勒索第558章 不是來祈求恩賜的第481章 有些可惜第605章 邊境基地第17章 抗聯往事第647章 日軍的信心第500章 危害嚴重第63章 今非昔比第300章 痛斥投降派第316章 平心靜氣第447章 燃燒的冀中第25章 古剎高僧第150章 岡村的建議第62章 死裡逃生第635章 海軍搖籃第511章 勇士歸隊第503章 些許遺憾第671章 蘇聯的防範第523章 秘密協議第224章 澎湖基地第344章 甦醒第163章 細說軍工第575章 文人的反思第5章 抉擇第235 海南軍區第131章 再戰山地恆第145章 第七戰區司令長官第645章 蘇軍受窘第281章 人事變動第11章 抗聯楊俊恆第270章 新三國論第177章 小艇大炮第391章 窯灣獨立營第49章 深山練兵第11章 獨立團第81章 各有千秋第518章 強硬的收穫第270章 新三國論第2章 血洗討伐隊第107章 化險爲夷第143章 靠自身的強大第337章 計劃公開第555章 天不助我?第22章 朝鮮戰士第465章 進攻遇挫第477章 新兵碰撞第646章 焦頭爛額第50章 謎底揭開第500章 危害嚴重第42章 勸說2第481章 有些可惜第472章 算計飛虎師第524章 踏足不列顛第39章 會合第30章 送他們下地獄第162章 增援華南第266章 明搶暗偷第480章 戰場比武第8章 李家營子第448章 都得調整第436章 向八路軍學習第74章 按我們的設計來打第628章 閩南敵情第219章 拿下南澳島第24章 接收平型關第200章 正主現身第644章 弱國的顧慮第562章 衢州機場第124章 現學現賣第204章 以殺制殺第64章 蒙古自治大會第467章 僵持的天空第400章 航空機槍第668章 整頓藏區第54章 出兵代縣第172章 徽州震盪二百零二章 土肥原的怒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