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又是平型關

9月2日下午,一隊汽車開進了雁門山南麓一條幹河槽的東側村莊裡,這裡距山頂的雁門關約十里地。車隊停在一個大莊園門口,陪同的上校軍官對後座的兩位中將說:“周將軍、彭將軍,太和嶺口到了,閻長官就住在這裡。”

汽車聲驚動了院子裡的人,幾個人迎了出來,當頭的一位中將向先下車的上校問道:“化之,客人到了?老漢等了很久了。”

上校叫樑化之,是晉綏軍中的後起之秀,薄一波的同學,閻錫山的心腹,專程趕到萬榮黃河邊去迎接第八路軍入晉的。看見來人敬禮報告說:“報告參謀長,第八路軍周將軍、彭將軍等五人奉命請到。”

第二戰區參謀長朱綬光高興地與走下汽車的周恩來、彭德懷、徐向前、聶榮臻、陳海松等人見面,和續範亭、樑化之一起陪同客人走進院子。遠遠地就見到一身戎裝體形臃腫的一級上將閻錫山站在臺階上,身旁站着一位中將。

閻錫山哈哈笑着走下臺階,握着周恩來的手說:“廬山一別才一個月,又見面了,老漢我很高興。恩來兄氣色不佳,肯定是沒休息好。化之,不是讓你安排周將軍在太原休息兩天嘛。”

周恩來說:“前方軍情緊急,聽說鬼子已經進入山西,坐不住呀。不怪化之,是我催他備車,連夜趕過來的,只是沿路都是開進的部隊,汽車跑不快,耽擱了時間。”

“來了就好,對你們的古道熱腸,百川萬分感激,歡迎之至。治安,來認識一下週將軍。”

他身後的中將向周恩來敬禮到:“晉綏軍19軍軍長王靖國參見周將軍。”

周恩來回禮握手:“久仰王將軍威名,幸會幸會!以後就是一個戰壕裡的戰友,還請王將軍多多關照。”

伸手向閻錫山介紹說:“這位是第八路軍副總指揮彭德懷將軍。”

“哈哈,雖是初次見面,也算老相識了。貴軍東征時的主將,打得我晉綏軍丟城失地,佩服的很哩!”

“這位教導師師長徐向前將軍。”

閻錫山熱情握手寒暄說:“向前是我的五臺老鄉,還是我的學生,你過往的戰績令人讚歎,一代將才呀,久仰!久仰!長期在外征戰,這次總算是回來報效桑梓了,要帶着你的虎狼之師多打勝仗喲!”

“一定!一定!家國危難,敢不效命死戰?”

“這位是115師副師長聶榮臻將軍。”

“林-彪的老搭檔,幸會!幸會!”

“這位是獨立旅旅長陳海松將軍。”

“果然是少年英豪,如雷貫耳。你的巡演團不到太原來讓山西民衆很失望呀!”

“巡演團很快就會到山西來的,沿路見山西民衆抗日熱情很高,積極支援前線,山西一定會成爲抗日堡壘的。”

相互見禮寒暄已畢,衆人跟隨閻錫山進入會客廳。

“周將軍,諸位一路辛苦,休息一下再談如何?”閻錫山一邊落座,一邊關切地說。

“謝謝閻長官的關照,請不必客氣。”周恩來欠了欠身子,謙遜地說:“第八路軍正在開往前線,一師一旅已過了太原,正趕往這裡,還有三個師很快就到。許多事情需要立即與閻長官面談。第八路軍屬於第二戰區戰鬥序列,我們全軍願意接受司令長官的指揮,以後還要請閻先生多多指教。”

“好說,好說,以後就是一家人,多有仰仗處。”閻錫山顯出一副極爲高興的神情。

閻錫山讓朱綬光介紹了山西的戰局,接着談了自己的看法。

“日軍向山西進攻勢在必行,隨着南口、張家口失守,東條、板垣六七萬人對晉北虎視眈眈。天鎮失守只是早晚的事。屆時,大同將面臨威脅。大同一失,敵人就會沿着同蒲鐵路大舉進犯,戰局並不樂觀。我決心在大同、雁門關一帶部署全部兵力,以多年修建的防禦工事,堵截日軍。到時還請貴軍幫忙防守。”

周恩來不亢不卑地回答道:“我們認爲,日軍是想速戰速決。儘快佔領包括山西在內的華北是他的作戰重點。敵人希望我們集中兵力與他決戰,這樣他可發揮他飛機大炮等武器的優勢,大量殺傷我軍,達到速戰速決目的,我軍不能上當。要發揮我之長處,利用熟悉的地形主動出擊,實行側擊和伏擊,破壞日軍的進攻計劃,不能死守一處硬拼。”

他看了看對方不自然的表情,接着說:“關於八路軍入晉後的作戰區域和作戰方針,在廬山已獲得國防委員會批准。我軍來後,將在晉察綏冀四省交界地區,在以阜平爲中心的11個縣活動,以山地戰和游擊戰側擊西進和南下的日軍,配合貴軍作戰。我們要在五臺山一帶建立作戰根據地,依託險峻的山勢牽制打擊敵人。”

王靖國對紅軍東征時吃的敗仗耿耿於懷,對八路軍入晉作戰有很強的戒心。出言諷刺道:“貴軍入晉不是協助我們打鬼子嗎?怎麼跑到連鬼影子都沒有的五臺山去建立根據地呢?”

陳海松對閻錫山的保守戰法、晉綏軍中將領的敵意早有心理準備,起身說:“王將軍小看日本人了。他明明知道雁門關重兵雲集,還會去攻打雁門關嗎?要我看,晉東北我軍防守鬆懈,那裡一定會成爲鬼子的突破口的。”

“何以見得?”

“板垣徵四郎去年前來看望閻長官,提出去五臺山上香,走的就是平型關,那時他就籌劃進攻線路了。此人一向詭計多端,最愛走偏鋒,鑽口子。而我軍在平型關地區僅僅擺放一個旅顯然是沒有估計到敵人的奸詐。不僅平型關,還有茹越口,還有娘子關,從圖上看,兵力都很單薄。一旦遇襲,根本來不及作出增援,已經殺到雁門關身後了。”

“噝!”一陣倒吸冷氣的聲音傳來,所有的晉綏軍將領無不嚇出一身冷汗。小鬼子要是真按這條線路去走,晉綏軍就會面臨滅頂之災。

“多謝陳將軍提醒,我那日本士官學校的教官很有可能這麼幹。只是我大軍都被牽制,傅作義鎮守大同,楊愛源防守雁門關隘,我手裡只有治安的十九軍,兵力單薄呀!周將軍,老漢厚顏請貴軍移師平型關,幫我抵擋一陣如何?”

“閻長官應該知道我軍並不贊同固守死拼的打法,提倡保存自己、消滅敵人的山地游擊戰。固守平型關與我軍戰術不合。我軍配備以輕武器爲主,面對敵人飛機大炮,很難支撐太久。”

“周將軍,我對貴軍的戰鬥力是非常瞭解和欽佩的,目前國共合作,不分彼此,你們只要守住平型關,我爲你們補充一百萬發子彈,給你們裝備一個山炮團。”

“此事關係到山西安危,我還是建議貴軍從雁門關抽出兵力加強兩處防守,我軍深入到敵後騷擾,配合貴軍的正面防守,待敵人攻擊受挫時,我們兩面夾攻,消滅來犯之敵,你看可好。”

“我看日軍攻擊重點還是在雁門關一帶,那裡的守軍不可輕動,最多能抽出一個師加強茹越口,再無可用之兵,所以還是請貴軍去平型關較爲穩妥。”

陳海松看他們推來擋去,有心開口接下平型關,板垣狂妄之徒,以大半個師團兩萬人就橫掃了大半個山西,實在是晉綏軍指揮混亂、軍無戰心之故。以八路軍當前實力,以游擊戰運動戰襲擾在前在後,關前包圍一舉殲滅並不是沒有可能。但這也就是心裡想想,可不敢輕易表態。

他有心幫閻錫山調整一下戰略戰術,建議道:“其實還有一個辦法,不僅讓鬼子無力進攻山西,還有可能損兵折將,我軍則順勢奪回南口。”

閻錫山眼前一亮“蔣委員長也有這個命令,可我無力實現呀,你快說說。”

“閻長官爲何坐等日寇來攻呢?爲何不趁敵未至,搶先攻出?”

閻錫山等一陣氣沮,能攻我們早攻了,還用你來提醒。

陳海松不管他們怎麼想,指着地圖說:“長官請看,板垣此來,當以河北蔚縣爲出發陣地,向西直接攻打大同,與東條兩面夾擊包抄第七集團軍。向西南可攻淶源、廣陵,進而佔領靈丘,攻打平型關。

我建議,第七集團軍固守大同,纏住東條四個旅團。第六集團軍脫離防禦陣地,三個軍提前在蔚縣廣靈之間山區預設陣地伏擊板垣師團,我部斷其退路,合力將其包圍消滅在來山西的路上。”

一羣晉綏軍將領趴在地圖前推演着,周恩來等五人也在緊張地商量着閻錫山建議的可行性,周恩來、聶榮臻傾向於獨立游擊戰,彭德懷、徐向前、陳海松則認爲可以接受,部隊需要一個獨立的戰場,防守平型關不一定非要死拼,完全可以層層阻截、多處伏擊,誘敵深入,一舉殲滅。

過了好一會,朱綬光遺憾地搖着頭說:“周將軍,根據我們的推演,認爲此舉太過冒險。我軍一旦離開防禦陣地,東條部隊放棄大同,直插雁門關怎麼辦?我軍重兵設伏,板垣不來怎麼辦?他從別處繞過怎麼辦?以我軍作戰能力和火力還是憑藉工事防禦最爲穩妥,這麼多年以來,我們晉綏軍都是打防守的,不擅長運動戰。”

陳海松聽他說的理由簡直缺乏軍事常識,爭辯道:“大同之敵有一個軍就可憑險攔阻,傅作義銜尾追擊,又是一個兩面夾攻的包圍戰,豈不是將平西日軍一掃光的大好機會嗎?”

“太過冒險,雁門關一個軍萬萬不能相持,最少得三個軍。”王靖國生怕自己留在雁門關,緊張地反駁。

周恩來心裡一陣鄙視,可也不好多說什麼,看着閻錫山等人可憐巴巴地等着他答應防守平型關,無奈地說:“軍事委員會明確答應我們自主選擇戰場,開展敵後游擊戰。我黨也指示我軍在運動中消滅敵人。此事讓我們很爲難。這樣吧,我們這就請示延安,最終結果由延安決定。請放心,我們不會坐視日軍猖狂的。”

“那好,你們先休息,老漢我等着你們的好消息。”閻錫山也知道第八路軍是黨指揮槍,一切要聽候延安的決定,也不好勉強,自己動了半天腦筋,身心疲憊,只好先放在一邊。

來到一個小院落裡,幾個人面對着陳海松勾畫出的地形圖進行了多種推演,得出的結論是,如果敵人分批投入戰場,在兩個方向一次不大於一個聯隊的話,通過一系列的伏擊可以逐次消滅它。在平型關前面對第五師團剩餘部隊,通過炮火、地雷的殺傷,伏擊、包圍、偷襲敵炮兵陣地等方法,可以最終消滅這股敵人,我軍傷亡控制在五千人以內。並且可以順勢攻向靈丘、廣靈、甚至蔚縣,獲得大量物資。打響我軍的名頭,鼓舞全國軍民的信心。

周恩來又仔細推敲了一遍,向陳海松詢問了許多戰術問題,幾個人又找了半天漏洞,對各種假設進行分析,形成了基本作戰原則:敵人不多於一個師團則堅決消滅之。多於一個師團,則逐步將陣地交還晉綏軍,八路軍繼續執行敵後游擊戰略。由陳海松擬定了戰役構想計劃報請中央批准。

當晚,幾人圍着電臺,不停地與延安溝通戰場形勢、講解我軍戰術安排、說明晉綏軍的困難。一直商議到午夜,延安最終同意第八路軍接受平型關防禦任務。要求指揮部及時瞭解戰場變化和敵情,利用地形確保不做無謂犧牲,力爭打好抗日第一戰,取得開門紅。

第二天,忐忑中艱難熬了一夜的閻錫山見到了同樣沒有睡好的周恩來。熱切地問:“恩來這麼早來找我一定是好消息,延安怎麼說?”

“我黨堅決抗日的政策絕不動搖,我軍積極配合友軍,打擊侵略者的態度絕不改變。我黨中央考慮到貴軍的實際困難,願意提供支持。”

“太好了,我就知道你們是真正的朋友。”

第73章 日軍的準備第430章 血戰西江第479章 請君入甕第7章 膽大包天第1章 進入凌源第1章 延安訪友第31章 培訓1第627章 山城永安第466章 檢點損失第314章 螳螂捕蟬第277章 東條英機的分析第547章 尋求逆轉第56章 展望未來第591章 八路軍的影子第205章 轉戰北大營第537章 燃燒的港灣第127章 慘烈的代價第621章 抓住機遇第161章 抽兵歸建第80章 蝴蝶翅膀第100章 廬山2第39章 會合第74章 東北聯軍我也要第455章 戰役部署第180章 死保武漢第77章 受挫主峰一百零三章 廬山5第557章 重新啓用第562章 衢州機場第455章 戰役部署第27章 代價慘重第80章 厲兵秣馬第362章 合成材料第27章 代價慘重第17章 繁忙的一天(1)第107章 化險爲夷第276章 日軍的檢討第13章 計劃出臺第171章 軍人責任第299章 敲山震虎第200章 正主現身第21章 繁忙的一天5第447章 燃燒的冀中第288章 絕無僅有第41章 勸說第72章 政委的權威第35章 殺人魔窟第549章 噩耗連連第384章 奇恥大辱第517章 態度好轉第6 百五十九章 並肩作戰第364章 規模與素質第50章 謎底揭開第129章 瑞昌殲敵第342章 國家別墅第72章 春節茶話會2第17章 表裡山河第198章 火車自己跑了第339章 華中震怖第3章 公審大會第524章 踏足不列顛第227章 飛虎師要走第420章 快速發展第416章 國軍也要地雷第51章 幹部會議第75章 陳獨秀的嫉妒第644章 弱國的顧慮第447章 燃燒的冀中第22章 爲了西路軍第276章 日軍的檢討第475章 以我爲主第525章 華南起烽煙第569章 不一樣的國軍第269章 迷信蘇聯沒有出路第361章 政委免職第456章 冤家路窄第23章 抗聯楊靖宇第52章 蘇美的反應第460章 地方部隊第7章 奪寨第79章 自己的軍工第184章 華南攻略第105章 你去武漢吧第395章 談判放人第44章 夜闖魔窟第515章 日蘇比較第31章 陳兵羊投崖第609章 隔山觀虎鬥第66章 拿下包頭第63章 部隊編制2第511章 勇士歸隊第83章 暫別華北第380章 全線遲緩第673章 斯大林的煩惱第77章 中央委員第252章 截斷歸路第82章 張靈甫受窘第612章 巡視麗水第73章 發展工商第62章 分兵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