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2章

小唐聞言止步,目光轉動,看向門內,卻見王浣溪臉上微紅,面色張皇,神情無措又略有些緊張似的看着他,道:“唐大人,浣溪有話……要同唐大人說知。”

小唐見她如此模樣,雖是站定了,並不出聲,只淡淡地看着她。

王浣溪竟不敢同他的目光對視,只低頭道:“上回浣溪一時無狀,多虧了唐大人周全。浣溪自知失禮,回來後思量多日,也已經痛悟前非,自忖很不該胡作非爲,上回大人跟懷真姐姐回府,浣溪本要面前,致歉致謝,只是大人跟姐姐並未得閒……”

小唐聽到這裡,便蹙眉淡聲道:“此事早已過去,不必再提。”

王浣溪語塞,又訥訥道:“然而浣溪心中始終不得安寧,必要當面同唐大人謝罪纔是。”

小唐看她一眼,忽地點了點頭,道:“你日後當如何?”

王浣溪聽他問了一句,便忙道:“浣溪以後,自然便會謹守規矩,不會再行先前荒唐之舉。”

小唐聞言,也並沒說什麼,只思量了會兒,一笑點頭,邁步竟自去了。

王浣溪本還有許多言語,然而見他竟不搭腔,乾淨利落地自去了,她心中着急,待要叫他,自知太失禮不像,只怕更惹小唐不喜。

於是王浣溪便只往前一步,挨在屏門邊上,自顧自看了一會兒,直到目送那身影遠去不見了,浣溪才低下頭,回身往內,自黯黯然地去了。

卻說小唐來至書房,應蘭風本正跟幾個門生清客相談,衆人見小唐來了,都不敢再擾,頓時舉手行禮,紛紛去了。

小唐上前向着應蘭風見禮,因落了座,說起近日的種種事情來,末了道:“不日小婿便要遠赴新羅,因此特意來跟岳父相辭。”

應蘭風道:“我也知道此事了,雖然……也難免不捨得你遠行,然而到底只有你纔是最妥當能幹的,竟是非你不可。唉,實則我們這些人倒也罷了,只怕懷真……”

小唐只得又寬慰了幾句,應蘭風嘆了口氣,道:“只要你們小夫妻兩個明明白白的,外人自然沒有話說了,你也放心,橫豎我叫你岳母也常去唐府走動,也讓懷真常回來走動便是,免得……平白孤悽了幾分。”

小唐道:“岳父大人想的周全,小婿也正有此意。”

兩個人便又說了會兒話,因說起朝廷內的事來,因應蘭風身居高位,品行又甚好,故而很得人心,竟逐漸有些聲勢赫然起來。

小唐心中略合計了一番,便道:“是了,因近來忙得很,也一直沒得閒問岳父,上回府裡那惡奴之事,可處置妥當了?”

此事早已過去許久,應蘭風聽他問起這個來,便一笑道:“早就料理了,那一應不良人等,早也都攆出府去,因爲此事,我又擔心府內也還有這般惡徒,因也叫人留心,認真整肅了一番,近來倒也消停。”

小唐點頭道:“這樣倒也罷了,只岳父仍要留意些,雖然說上回是因當街撞見,正經交給官府料理的,倒也無礙,可是其他的人,也不能等閒視之,——倘若只是打一頓攆出府去,只怕那些人狗急跳牆,隨意捏造什麼藉口反咬主子一口,便麻煩了。”

小唐昔日在大理寺,自然見慣各色官司,這種背棄舊主的狠毒官司,也自然屢見不鮮。

應蘭風聞聽,果然有些警醒,然而聽了小唐這般說起,卻隱隱地猜到他不是僅只爲此……於是應蘭風便點頭道:“你說的極是,有道是‘寧得罪君子,不得罪小人’,果然要提防這些無義小人作祟,另外,我的行事倒也要再多幾分謹慎纔好,倘若那些小人要捏造把柄之類的,倒也算是防患於未然。”

小唐見應蘭風果然舉一反三、竟懂了自己的意思,便笑着點頭:他近來每每思量到應公府,雖然覺着應蘭風此刻正是烈火烹油,鮮花着錦的煊赫時候,卻越是這些時候,最是要加意警覺。莫說是因懷真跟自己交代的那前世的情形懸在心上,只從小唐的心思看來,便有些不太對,因此他才特意從那惡奴的事着手,好提醒應蘭風以居安思危。

而應蘭風倒果然也不曾辜負,小唐不好過分露了行跡,便笑道:“其實是我多慮了,這些小事岳父自然早就想到了,只是我因要遠行,便多說幾句罷了,岳父勿怪。”

應蘭風道:“何必這樣見外,我又怎會不知?你所說句句是金口良言,倘若不是你,又有誰肯對我提點這些。若你此刻不是我的姑爺,只怕我還要向你作揖致謝呢。”

應蘭風說着,便笑了起來,小唐也微微一笑。

兩個人說到此處,應蘭風沉吟了會子,忽地說道:“說來,我也想到一事,聽聞,前日裡禮部招賢的時候,浣溪那丫頭竟去了禮部?”

小唐見他竟是知道了,便並不遮掩,只點頭問道:“岳父如何知曉了?我本想此事可大可小,便想着小事化無罷了,何況關乎女子名節,王二小姐如今又是岳父認了的義女,於是並未多言。”

應蘭風道:“我甚是明白你的心意,你也不必多心。我知道此事,是因爲浣溪自己同我說了的。”

小唐倒是絕想不到這個,因詫異道:“哦?她竟然主動跟岳父說明了?”想到王浣溪爲人性情……一時卻有些狐疑。

應蘭風道:“正是的,我也甚是意外,聽了她所說,還有些不信呢……”

原來上回,王浣溪來見應蘭風,便跪倒在地,應蘭風自然不明所以,忙問詳細。

王浣溪便把自己女扮男裝,前往禮部……卻被小唐識破,趕了出來之事一一說了,因又落淚道:“女兒因知道自己行徑荒唐,愧對義父,因不敢隱瞞,故而向義父大人請罪。”說着,便俯身磕頭下去。

應蘭風忙扶起來,端量了她片刻,才皺眉道:“你的所作所爲的確破格,很不合規矩……故而唐侍郎纔不容你,虧得他跟咱們家有親纔不計較,倘若換了別的什麼人,只怕不會善了。”

王浣溪垂頭聽訓,應蘭風看着她落淚之態,卻又道:“罷了,你不必害怕,雖然你的行爲大不像話,然而,我倒是想不到你有這份膽量的,唉,只可惜你並不是男兒身,倒是可惜了。”

王浣溪一震,擡頭看向應蘭風,含淚道:“義父……”

應蘭風道:“不必哭了,此事我已知道,既然唐侍郎也不再計較,那以後只不必再提就是了,你便好生去罷。”和顏悅色地扶了王浣溪起身,送了她出門。

誰知纔出書房,便見外頭仍站着一人,竟正是王浣紗。

見應蘭風露面,浣紗忙低頭行禮,口稱“義父”。應蘭風打量了她一會兒,問道:“浣紗……爲何在此?”

浣紗臉上一紅,無法回答。

浣溪倒說:“是姐姐知道了此事,因訓斥了我一番,說是不該瞞着義父……姐姐又怕我不敢前來,就陪着我來見義父。”

應蘭風這才明白,便望着浣紗笑道:“浣紗到底是姐姐,很識大體。罷了,你也放心,我不會責怪浣溪,她畢竟年紀小,不甚懂事,有道是長姐如母,你又這樣善解人意的,以後你倒要多教導教導她。”

浣紗只又稱是,又柔聲道:“多謝義父寬容,本來浣紗也要同妹妹一塊兒請罪的,只是……倒又怕讓義父爲難,實在想不到義父竟是這般……就算我們親生父親在世,也不過是這樣慈懷……”說到這裡,眼睛便紅了。

應蘭風甚爲憐惜,便又安撫了兩句,只叫姊妹兩人回內宅去了。

書房之中,小唐聽應蘭風說罷,才明白原來是王浣紗勸着浣溪如此,小唐笑道:“想不到王大小姐倒是個聰明的。”

應蘭風也笑說:“果然是,當初我就是見她實在懂事,進府之後更是處處小心,因太過謹慎自斂了,讓人看着反而不忍,因此才認了她們做義女,只當是給她們一個自在容身之地罷了……倒是想不到她跟程翰林家裡有這般緣分,那程公子也是個溫柔斯文之人,果然便是天作之合了,她有這樣好的歸宿,我也算對得起王大人昔日的情誼了。”

小唐點了點頭,只笑看應蘭風。

應蘭風又道:“雖然浣溪這舉止很是荒唐,然而我因念她年紀小,又曾遭逢大變……倒也不好再行苛責,何況又想起來,當初懷真跟玉兒兩個,倒也是有過這等行徑的……何況浣溪又是誠心認錯,因此便只不去計較罷了。”

小唐聽他說起懷真來,眼中透出幾分笑意——說來也怪,他雖很是見憎王浣溪女扮男裝前去禮部,然而想到昔日懷真也有此舉,倒是覺着殊爲可愛,絲毫的不喜都無。

小唐正因思及往事,笑吟吟地,忽地聽應蘭風又道:“然而我因聽聞你們禮部先前招那會新羅語的人,我聽浣溪說了幾句,其言語流利,倒是極妥當的,甚可惜她不是個男子。”

小唐定神略想了想,見書房內別無他人,便說道:“岳父,倘若以後有機會……讓浣溪這般、有幾分所長的女子也能在內宅之外行走,或者爲朝廷效力,不知岳父覺着這念想如何?”

應蘭風聞言挑眉,看了小唐半晌,道:“你這話,卻是比我聽了浣溪去禮部更令人詫異了……這是如何說的?”

小唐笑了兩聲,搖頭道:“沒什麼,不過是一時的戲言罷了。”

應蘭風端詳他片刻,此話若從別人口中說出來,說是戲言,猶自可信,然而既然是小唐,他既然肯說出這般的話,只怕……

應蘭風心中掂掇片刻,道:“本朝雖然只一個平靖夫人……然而倒是聽聞古來……也有過如你所說這般的情形……因此你這話,雖乍然聽來叫人驚駭,仔細想想,倒是未嘗……是不能的……”

兩人目光相對,彼此一笑,便不再提起此事,小唐又把臨行前日,家中會設宴相邀之事給應蘭風說了,應蘭風自也答應前往。

小唐見來意已達,便略坐片刻,正要告辭,忽聽外頭有人道:“凌學士來了。”

原來凌絕因是應蘭風門生,時常來往,自從尚了公主,外頭提起,都只稱呼他“小凌駙馬”,應公府衆人先前也隨着如此稱呼,凌絕不喜,幾番過後,底下人都只以“凌學士”稱呼罷了。

小唐聽他來到,心中因有芥蒂,正好兒便起身辭別,正說話間,凌絕已經進了門來,正好兒同小唐打個照面,凌絕便見禮,道:“不知唐大人在此。”

小唐掃了他一眼,見他身上終究沒有再戴那蓮花香囊,不知爲何,覺得少了幾分礙眼,便淡笑道:“凌駙馬不必多禮。”

凌絕聽到“駙馬”二字,擡眸相看,小唐仍是笑意不改,又同應蘭風作別,便自出門而去了。

小唐去後,應蘭風因叫凌絕坐了,凌絕道:“唐大人不日就要去新羅了,敢情是來跟恩師話別的?”

應蘭風點頭道:“他是個有心的。”

因應蘭風想到自己同小唐說的那些話,倒是不好對凌絕提起,就只同他說些閒話,又笑問道:“如何我聽人說,你這些日子來,甚是忙碌,晚間時常在翰林院留宿,也不回家去呢?你雖年輕身強體健的,倒也要格外留意些,別耗損了身子要緊。”

凌絕道:“因近來新羅來使,有些公文要料理,又要起草各色詔書,生恐忙裡出錯,因此才格外仔細,就不曾回府罷了,多謝恩師關懷。”

應蘭風又略嘉獎幾句,又叮囑他好生保重,凌絕只滿口答應罷了。

如此,又過數日,眼見明兒便是小唐出使之日了,一切都已經準備妥當,如箭在弦上。

這日,唐府自設宴席,除了本家幾位之外,又特意請了太子趙永慕,應蘭風李賢淑、應佩韋氏等人前來,因是離別之事,衆人雖有心說笑,卻也笑不起來,連素來明朗的趙永慕也有些格外沉默,因此這一餐飯,竟吃的甚是消黯。

還是懷真“顧全大局”,便強作笑容招呼而已,李賢淑本想勸慰她,然而見她如此,便也勸不出口來。

衆人略吃了兩杯酒,趙永慕跟應蘭風夫婦都甚是識趣,知道他們母子、夫妻的自有話說,就都早早地告辭了,唐家的衆人也相繼離去。

直到衆人都去了,懷真纔有些撐不住,就只借口換衣裳,匆匆回房去了。

這會子唐夫人也怒意全消,又想到先前兩次小唐出使那種種的驚險之處,未免也落下淚來,拉着小唐的手,竟不肯放,思來想去,未免只嘮嘮叨叨,多叮囑了幾句話罷了。

小唐見母親難過,自己也不好受,卻仍是打起精神來,帶笑勸慰。

末了,唐夫人便道:“先前我打你罵你,不過也是心疼之意,再者說……先前你每每天南海北的跑,倒也罷了,橫豎家裡只我一個老婆子等着你,可如今,你且也有了懷真……我也知道你心疼那孩子,故而先前才很不想你去,如今既然無法,只盼你心中記着我們,儘量保重些自個兒,萬萬別再鬧出那些什麼……叫人心驚膽戰的事故兒來了,我是再也受不了驚嚇的,你可明白?”

小唐忙答應,跪地道:“是兒子不孝,還叫母親牽腸掛肚的。”

唐夫人淚落不停,拿帕子擦拭,又拉他起來,道:“誰讓你擔了這個差使呢?娘自也知道……你是閒不得的……罷了,罷了,你且去罷,先去見見你妹妹,再好生跟懷真說,萬別叫她太過傷心了。”

小唐一一應了,才也紅着眼出了房中,果然又去見敏麗,兄妹兩人說了幾句,敏麗因含笑道:“人常說:好男兒志在四方,哥哥當真便是這般的,開疆拓土,建功立業,乃是大好事。何況哥哥吉人自有天相,等你回來,你的小侄子或許小侄女兒只怕也出世了,我就等着你回來給起名兒呢。”

敏麗知道小唐心裡也難受,便忍着淚,反只說笑了一回,就又推小唐回房。

小唐如何不知她的意思?只好說道:“我雖不在京內,幸好有母親跟懷真陪着妹妹,妹妹務必要保重身子,好好地等我回來。這回……我會給妹妹跟這孩子帶新羅國的禮物,務必會是上好的。”

敏麗紅了眼,卻仍笑着道:“知道了,果然哥哥也是成了親的人了,知道體貼人心了呢。”就又道:“快別在這裡呆着了,只回去罷了,我跟母親橫豎都是習慣了你如此的……懷真可是頭一遭兒送你出使呢,你且好生跟她說。”

小唐點點頭,便輕輕擁了敏麗一把,果然便出門而去。

敏麗目送小唐出門,那眼中的淚才滾滾落了下來,竟是止也止不住,差點兒便失聲痛哭起來,丫鬟們忙進來勸慰。

那邊小唐回到房中,卻並不見懷真,因問起來,丫頭道:“少奶奶說身子乏累,方纔吩咐備水,此刻正沐浴呢。”

小唐聞聽,便略坐着等了片刻,然而放眼看這空空屋子,雖然尚未啓程,眼中卻已經酸澀了,此刻,竟覺得空坐一分,都是無比折磨,竟想要守着懷真,分分毫毫也不離開纔是。

且說懷真因心裡難過,回到房中後,更是渾身倦怠,原本先前數着他臨行的日子,倒也不覺得怎麼樣,只想到明兒便要去了……頓時竟無端涌起一股痛不欲生之意,竟憋得一腔兒無法宣泄。

此刻通身泡在浴桶之中,被那熱水燻蒸,頭竟有些暈暈的,臉上濡溼,也不知是水,還是汗,順着便緩緩地爬落下來,懷真嘆了口氣,渾然無力地靠在浴桶邊兒上,閉上雙眸,卻掩不住心底那紛繁複雜的亂想。

正在這會兒,卻聽得房門聲響,不知是誰走了進來,嗡嗡然彷彿說了幾句什麼,房門便又關上了。

懷真因嘆了口氣,幽幽問道:“有何事呢?”

那邊卻不曾回答,懷真蹙了蹙眉,還未睜眼,便覺有人輕輕按在自己的眉心處,手指輕撫了撫。

懷真怔然,不知是哪個丫頭如此放肆,忙睜開眼睛,所見的,卻是恍若晨星的一雙明眸。

懷真見是小唐,心頭一顫,又羞又驚,忙道:“你如何進來了?”急急忙忙抱臂,就要躲進水裡去。

不料小唐低低一笑,便按在肩頭道:“別動,且叫我好生看看娘子。”

此刻懷真因泡了許久,臉上白裡泛紅,她本就生得嬌嫩非常,如此一來,更是如同水中生出的精靈一般,雙眸水汪汪地,髮絲也滴着水,沿着落在肩頭,頸下……順着那無暇如玉的肌膚,沒入浴桶的水中。

懷真因無處躲藏,便垂下眼皮,咬着脣,低低道:“你且先出去,我即刻就洗好了……”

小唐看着她的羞色,也看出那雙眼上的微紅之意,卻道:“洗好了又如何呢?”

懷真心中一轉,臉上更是紅透幾分:“我是說……洗好了便自出去見你。”

小唐笑道:“我自也是這個意思,還以爲娘子是別的意思……”

懷真又入了他的套兒,羞得無法,正在此刻,忽然想到他明兒就去了……一時心底又是酸楚,便轉開頭去不看小唐。

然而側面看來,卻更是眉若墨畫,因浸了水,翠眉如沾了晨露似的,長睫上更挑着不知是淚是水,晶瑩閃爍。

又且是那樣秀巧的口鼻,櫻脣因賭氣,微微地嘟着,因水潤過,更見水紅潤澤……

小唐雖知道懷真是極美的,卻總是想不到,她處處皆會給人無比驚喜……這美竟是無時無刻,無處不在,且每一次都會叫他有驚心動魄之意。

——卻也不知是因她天生絕/色叫他動心,還是因他愛她入骨,故而覺得她通身上下,每時每刻、無處不令人傾心的……

小唐所見所感,愛意如潮,再也無法按捺。

懷真因轉開頭,耳畔一片靜寂,知道他不動,倒也罷了,忽地聽得窸窸窣窣聲響,起初還不以爲意,過了片刻,心知有異,便試着轉回頭來……不料眼前所見……

若說先前還只是紅了臉,覺得身上發熱而已,那麼此刻,便如渾身浴火似的,懷真不由顫聲問道:“你是做什麼?”

卻聽小唐笑道:“娘子放心,並不做什麼,也不過是‘蘋葉軟,杏花明,畫船清,雙浴鴛鴦出綠汀……’罷了,這《鶴沖霄》……先前娘子曾求我教你的?莫非忘了?”

一片水聲譁然,卻是他已經進來,頓時水花四濺,惹得懷真低呼了聲。

懷真早拼命捂住臉不看,然而心中先前的離愁別緒,都像是被他這般……陡然打破了似的,哪裡還顧得上傷懷?

且不提那一夜的情形……只說次日,小唐便自同新羅來使,面聖之後,便率衆出城自去了。

京城百姓因早就知道此事,便夾道相送唐侍郎出使,都覺着乃是爲國爭光之事,十分榮耀,簇簇擁擁地,竟如過節一般熱鬧。

誰知唐府之中,懷真跟唐夫人兩個抱着,到底是忍不住,又哭了一回,彼此卻又怕對方太過傷懷,不免又打起精神來,反而各自安慰了對方一陣兒,那傷感才逐漸消停了些。

卻說小唐去後,月餘,這日黃昏時候,凌絕忽地匆匆來到應公府。

應蘭風見他神色不對,因問道:“如何這會子來了?可是有事?”

凌絕說道:“正是有件正經急事,要同恩師說。”說着竟起身上前,一直到了應蘭風跟前兒,便在耳畔低低地說了幾句。

應蘭風見他忽做正色,又上前來如此秘密地說話,早就心中凜然,忽地又聽凌絕說了這些,因驚道:“是真的?”

凌絕擰眉道:“只因那禮部經手的文書,是翰林院昔日同僚,他匆忙間只看了一眼,知道茲事體大,便跑來同我說了,我也知此事不可耽擱,恩師倒要想想……不然若給那些言官們出口了,只怕不妙。”

應蘭風低頭思忖了片刻,說道:“你說……這件事郭侍郎知不知道?”

凌絕想了會兒,搖頭道:“只怕他也不知情的。”

應蘭風嘆了口氣,說道:“此事認真說起來,倒是跟我無干,反跟他有些不小的干係……既然又捅破出來了,少不得我先去跟他通個信兒,叫他防備的好。”

凌絕聞言,便忙制止道:“不可,恩師自己特特地前去反而不好了,若是給那些有心人知道了,必然又以爲恩師是勾結他呢,何況如今以郭侍郎的身份,又是這個關鍵時刻,倒也不好立刻傳進府內來……既然恩師有了這主意,不如我替恩師走一趟。”

應蘭風聽了這番貼心的話,望着凌絕點了點頭,擡手在他肩頭輕輕一拍,道:“也只好如此了。”

凌絕拱手,便要退出去,應蘭風忽地叫了他一聲:“小凌……”

凌絕忙止步,問道:“恩師還有何吩咐?”

應蘭風凝視着他澈然雙眸,終究只是一笑說道:“沒什麼了,你去罷,只也記得——仍要小心謹慎行事纔好。”

凌絕也回望一笑,道:“恩師寬心便是。”說着,便退後兩步,才轉身出門而去。

作者有話要說:  虎摸三隻小萌物,謝謝哦~(╯3╰)

雖然今天沒能三更,但是二更君棒棒噠~勉強相謝各位小夥伴努力灌溉之情XDD有同學尚不知咋灌溉,就在書的主頁書名下面,有個灌溉營養液的按鈕,點點點!

本來註定離別要悲悲慼慼——然而唐叔拿過作者君的劇本看了一眼,搖頭皺眉,然後不由分說大筆一揮,塗塗改改,最後露出滿意的笑容……

於是……就變成你們所見的這個樣子了……臨別的一顆大糖塞到嘴裡/(ㄒo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