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9節

第八話《紅珊》

端午佳節。複製本地址瀏覽%77%77%77%2e%62%78%73%2e%63%63

汴梁城街頭人頭攢動,到處是賣菖蒲、蒿草、艾葉、薰蒼朮、白芷等草『藥』的攤檔,空氣中瀰漫着『藥』香,濃濃的,幾乎侵入每個人的肺裡。

人們買來這些草『藥』,通常預留少許懸掛門口,寓意驅邪除鬼之意,其餘的則小火熬煮成『藥』湯沐浴,可防蚊蟲叮咬以及熱虐瘟疫。

這一天汴京城中金明池內龍舟競渡,上至達官貴人,下至黎民百姓,都會競相觀看,便是那高高在上的天子,也會在宮中的臨水殿上遙望此等盛會,可謂上下同樂。

金明池中波光粼粼,各『色』綵船無不光鮮奪目。

樂船、畫舫、虎頭船、小龍舟等多如過江之鯽,其間更有長之四十丈的大龍船,之上雕樑畫棟的閣樓林立,不少樂師吹拉彈唱,自是喜慶非常。

更有鼓聲隆隆,聲震九霄,兩側數排長逾十數丈的巨漿劃將開來自是濤涌浪急,巨大的船身載着前後所雕栩栩如生的龍頭龍尾,如同真龍一般好不威風。

汴京街頭的貨郎遊走長街,拖長了聲音吆喝叫賣,擔子上懸着各式不一的香角子、長命縷,還有各『色』的“蚌粉玲”、香囊,草把上還『插』滿了新上市的艾虎,卻是以金銀絲製爲繁纓、鍾、鈴等形狀,懸上騎着虎的小人兒,墜在釵頭顫顫巍巍。?? 魚館幽話--恢復更新289

更有攢繡仙、佛、蟲、魚、百獸之形,或者八寶羣花葫蘆瓜果之類的樣式,加以幡幢寶蓋,繡球繁纓,配以多種細小精緻的鈴鐺鉚接成串,被稱作豆娘的頭飾,這般『色』彩豔麗,各有各的精巧,卻是女子們最爲鍾愛的小玩意。

文人墨客呼朋引伴相聚,少不得要玩起鬥草這一遊戲來。

名爲鬥草,其實既不採草也不鬥力,卻是以花草名相對的文鬥,遣詞造句,各有章法,詩詞相對,自是風雅。倘若一時才思不濟,須得自罰三杯。而後另起一個名頭再來,雖紛繁複雜更有一番講究,卻是怡然自得。

而街邊的小孩的鬥草之戲卻全然不同。只是各自採來百草,以葉柄相勾,捏住相互拖拽,若是誰的先斷了,那便是輸了,耍賴一番之後自不服氣,少不得要再換一葉相鬥。

雖是兒戲,卻也有不少學問,而勝敗卻全在於人的拉力和所選的草莖的柔韌,不少精於此道的孩童也可造就以小博大的輝煌戰績。

也有些頑皮孩童厭倦鬥草之戲,便取了火摺子,點燃灌注雄黃的炮仗,扔在牆角或是傢俱下面,也不炸響,只是噴出一道黃煙,卻是喚作放黃煙子,用以驅趕五毒。

也只有在這個時候孩童玩火不被大人責難,反而都笑盈盈地看着,待到家中個個死角都被黃煙子薰染了,方纔樂滋滋地揭開鍋蓋,取出早已煮好的艾香糉子打賞給孩兒們。

魚姬將油紙『藥』包中的雄黃粉緩緩抖落酒罈,就着添酒的竹筒拌了拌,原本清亮的酒水混上黃『色』的雄黃末,『色』澤也變得十分亮麗。

魚姬舀了些許倒在淺淺的酒碟裡嚐了嚐,覺得微微辛辣,又化了點冰糖摻了進去,以緩和酒味。

雖然雄黃酒不可多飲,但應節氣總少不了這一味,尤其是這節氣還有不少未成家的老主顧一時間沒了去處,數天前就嚷鬧要來叨擾,少不得要備下十二紅款待。

所謂十二紅,便是帶有紅黃之『色』的菜餚果實,比如玫瑰郎君、月季蜜果、石榴香之類的糖點果子,而紅燜寶鴨、油爆大蝦、香獐子和燴火腿之類的用於下酒的四熱菜餚更是少不了,零零碎碎,就差點時鮮果子來應應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