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計劃不如變化

把峴港工業村設在會安,而不是條件更好的峴港是原因的。

一是新政府剛接管,市內亂成一團,現在根本辦不成事;二來峴港和順化是南越北部最大的城市,有越盟地下組織,將來會成爲北越攻擊的重點目標;再就是會安華僑衆多,工業村設在這裡既可以照顧到同胞也方便融資。

賺錢纔是正事,那些從事不法生意和作奸犯科的害羣之馬完全咎由自取。該說的話幫他們說了,該求的情幫他們求了,政府要嚴令查辦誰也沒辦法。一頓飯吃得賓主盡歡,宴會結束時共達成16個投資建廠意向。

工投公司在會安設有基建工程指揮部和招商部,具體事項有具體人去談去辦。

李爲民不能在此久留,一走出酒樓便鑽進轎車,在外國人管理警察大隊三中隊十幾名儂族警察護衛下回峴港,乘阮高祺駕駛的C-47運輸機趕往海防。

阮明秀和林嘉生沒去會安,一直留在機場收發電報。

事情太多,一看見大老闆就彙報道:“董事長,第三批難民剛剛啓程,共6692人,包括儂區鄉親1754人。由於頭頓和西貢接待能力有限,難民委員會決定其中2656人分別在頭頓和西貢上岸,其他人由我們安置。”

嘉隆宮現在不是一言堂,吳廷琰要充分聽取國防部長黎玉振等人意見。他們是不想讓富國島變成中國島,便以接待能力有限爲藉口往新儂區攙沙子。

意料之中的事,李爲民跟阮高祺打了個招呼,若無其事地笑道:“我們安置就我們安置,給黃獨清將軍和錢先生髮電,請他們做好相應準備。”

儂族難民看上去很多,但相對越南人還是太少,天主教徒是必須團結的對象,往南部安置的天主教難民多多益善,這一點“越華文藝研究會”早有定論。

阮明秀心照不宣地笑道:“已經通知了,一次接待4000多人應該不成問題。”

“這麼有把握?”

“前期準備做得好,島上有黃傑兵團留下的營地,有事先運送過去的帳篷,離磅遜港(西哈努克港)和河仙又近,可以採購到足夠糧食。”

“運輸呢?”

在儂區呆那麼久不是玩的,阮明秀嫣然一笑道:“董事長,不光你們潮州人會做生意,儂人一樣會做生意。兩個月前,許老先生和金老先生等儂區前輩就共同籌資購買了三艘貨船,成立了一家航運公司。另外幾位儂人富商成立了一家漁業公司,向吳記船廠訂造了好幾艘拖網漁船。

爲確保打上來的魚不會腐敗,還打算投資一家冷凍廠。聽說島上有煤礦,他們準備成立一家煤炭公司專門挖煤。再加上富國島工業村的機場、碼頭擴建工程,去的人基本上個個有事做。”

李爲民樂了,繫上安全帶笑道:“這就對了,泰國、柬埔寨離那麼近,糧食那麼便宜,種地能有什麼前途。”

“董事長,其實在這個問題上,教會有不同意見,幾個神父不太願意帶難民去。”

法國殖民統治期間,只重點發展東北沿海和西貢、河內、海防等大城市,兩極分化嚴重,西貢、頭頓、峴港、薄寮經濟發達,老百姓尤其城市居民生活水平較高,南部和西部農村經濟落後,一些地方的一些山民甚至處於刀耕火種的原始時代。

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不願意去窮山僻壤很正常。

想到過幾年北越會大規模向南越滲透,李爲民輕描淡寫地說:“他們不願意去我們去,誰讓我們寄人籬下沒資格提條件呢。”

計劃不如變化,阮明秀翻出另一份電文,低聲彙報道:“董事長,難民委員會對我們的安置計劃做了一些變更,要求安置兩萬至三萬難民到禎沙地區,安置三至四萬難民到西寧省。”

禎沙地區位於西貢與南中國海之間,是一片紅樹林覆蓋的沼澤區。面積大約900平方公里,所有通往西貢的河道全在那一片。

植被茂密,溪流衆多,還有泥沼,盤根錯節的紅樹林,密不透風的棕櫚樹林,給河道兩側設下重重障礙。並且經常發大水,潮水退去時會留下大量河沼,那些淤泥常常深及一人高。而河道上游的內陸地區,相對乾燥的地面又大部分爲密林所遮蓋,從空中望下去,只能看見一片濃綠的天蓬,是南越最難以逾越的地區。

那裡的越南本地人把禎沙稱之爲“刺客森林”,數百年來,一直是活動在那些河流與南中國海之間的海盜、走私犯和土匪們的天堂。對不甘國家分裂的越盟而言,禎沙無疑是理想的避難地。

離首都西貢那麼近,堪稱一塊戰略要地。

至於西寧省,臨近柬埔寨鸚鵡嘴地區,最近處距西貢僅50多公里,戰略位置同樣重要,他們擺明了是想讓能征善戰的儂人去當擋箭牌,李爲民頓時皺起眉頭。

阮明秀提醒道:“電報是吳廷瑈親自擬的,他請你理解,請你做做儂人工作。”

禎沙地區是人呆的地方嗎,後世美國海軍海豹突擊隊想盡辦法,什麼招都使了,始終沒能把盤踞在禎沙的游擊隊清除掉。西寧更危險,那裡是北越往湄公河三角洲滲透的主要通道,這不是把儂區鄉親架在火上烤嗎?

拒絕很容易,問題拒絕的後果會很嚴重。

李爲民不想影響到大局,略作權衡了一番,冷冷地說:“回覆難民委員會,這兩個地區太重要,光儂族幾萬人是遠遠不夠的,希望委員會能夠安置同等數量的天主教難民。同時,必須成立自衛隊,武器裝備要優先供應。”

“好的。”

這羣王-八-蛋,李爲民越想越氣憤,又補充道:“第五步兵師不能撤編,更不能打散整編,剛改編爲外國人管理警察大隊的第3團需儘快抽調軍官補充兵員重建,駐守西寧,確保西寧省各難民安置村莊安全。”

阮明秀小心翼翼地問:“爲民,吳廷琰和吳廷瑈能同意嗎?”

“他們不是傻子,會同意的。”

……

接到李爲民電報,吳廷琰看着吳廷瑈和黎玉振說:“爲民肯定很生氣,否則決不會提條件。”

吳廷瑈低頭看了一會地圖,擡頭道:“國防比經濟更重要,他應該能夠理解。第五步兵師不撤就不撤,正好可以跟鄭明世換防。”

鄭明世已答應接受政府整編,越柬邊境不能不設防,現在能調動的部隊太少,第五步兵不撤編無疑能解燃眉之急。

黎玉振沉吟道:“儂族師戰鬥力還是比較強的,海運過來換防沒問題,關鍵以後怎麼辦?”

“儂人安置在南部幾個省,最遠的在富國島。西寧就兩三萬儂人難民,就幾個安置村,能有什麼問題。”

誰都可以投靠越盟,唯獨儂族師不可以。

西寧省又是高臺教大本營,一個從北部撤過來的儂族師根本不可能有羣衆基礎,並且黃亞生昨天已經去了法國,沒領袖、沒人口,同時兩面受敵,根本不存在繼續當軍閥的可能。

想到這些,黎玉振點點頭:“那就不撤不整,讓他們補充完兵員直接駐守西寧。”

吳廷瑈輕嘆了一口氣,點上香菸道:“說到底,爲民還是偏向中國人。”

吳廷琰搖頭道:“別這麼說,這個世界上誰沒私心?要不是爲了他的同胞,他根本用不着傾家蕩產,用不着像現在這樣爲政府奔走。”

動員華商投資實業,發展國家工業和經濟。推動在越中國人入籍,想方設法促進民族和解民族團結,這些全是政府要做的。

“不管怎麼說目標一致。”

論關係,李家與阮文馨的關係更深。

在這個誰也不看好新政府的時候,他毅然選擇站在政府這邊,甚至不惜拋頭露面去河內海防組織難民南撤。更何況人家不是現在才支持,早在奠邊府戰役時就在國外奔走。

把幾萬儂人安置到最危險的地方已經很過分,吳廷琰不想因此而影響到相互之間關係,頓時臉色一正:“多一個人支持比少一個人支持好,以後不要說這些不團結的話,尤其不能當爲民面說,不然他會寒心的。”

吳廷瑈當然知道李爲民不是想要兵權,只是想儂族安置點能夠自保,連忙道:“怎麼可能呢。”

第150章 勾心鬥角的婚禮第13章 知己知彼第157章 苦盡甘來第163章 孰輕孰重第32章 杯酒釋兵權第50章 吳廷琰歸來(一)第241章 對策第197章 攤牌第78章 清理門戶第51章 吳廷琰歸來(二)第194章 煙霧彈第42章 有兵的好處第65章 “衆人划槳開大船”第145章 隱秘戰線第159章 特殊的安置村第122章 亂命第95章 “越南的肖邦”第3章 西堤華僑第112章 情報第47章 既要命也要錢!第89章 階段性勝利第204章 空襲(二)第226章 戰果輝煌第52章 吳廷琰歸來(三)第227章 戰果輝煌(二)第122章 亂命第175章 有分歧沒矛盾第36章 潛伏計劃第169章 訪美第226章 戰果輝煌第192章 做什麼都賺!第6章 燒冷竈第215章 “我們的人”第82章 生財有道第48章 鄭明世第172章 要出大事第13章 知己知彼第125章 善後第82章 生財有道第83章 優惠政策第26章 表姐秘書第211章 摟草打兔子第133章 擲地有聲第75章 主持大局!第116章 不患貧而患不均第221章 特種部隊的打法第33章 秉燭夜談第176章 投鼠忌器第152章 奇葩第99章 麥克納馬拉第178章 政變流產第186章 一石二鳥第207章 代價!第134章 “獨立王國”第49章 救人!第190章 以牙還牙第113章 膽大包天第76章 大權在握第114章 不作死不會死第27章 抱團取暖第188章 消耗戰第22章 轉型第128章 工業、軍事第186章 一石二鳥第169章 訪美第139章 留下比不留下好第73章 “唱大戲”第138章 雞蛋不能放在一個籃子裡第186章 一石二鳥第119章 交火第204章 空襲(二)第62章 工投債券第74章 “我也是愛國者”第165章 南越有資源第195章 懸崖勒馬第16章 同樣會賺錢第220章 計劃不如變化第101章 滿載而歸第212章 軍力!第152章 奇葩第208章 前所未有的會議第189章 主動出擊第32章 杯酒釋兵權第154章 豪賭第9章 思潮第72章 “自由之路”第160章 出訪第189章 主動出擊第91章 “乞丐團”第107章 兩大陣營對抗的結果第26章 表姐秘書第8章 李家沒省油的燈第159章 特殊的安置村第152章 奇葩第94章 首映式(二)第184章 舉步維艱第82章 生財有道第122章 亂命第151章 新的一年第78章 清理門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