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衆人划槳開大船”

海水滿盈盈的照在夕陽之下,浪濤像頑皮的小孩子跳躍不定,“和興12號”時起時伏,按預定航線往芒街航行。

近海航行,並且是這個月的第四趟。

雖然海況不是很好,風挺大、浪挺高,但對經常往返於香港、西貢和新加坡之間的陳老大而言實在算不上什麼,只是有點擔心那些不願意呆在艙裡的學生,生怕他們一不小心掉進海里。

站在甲板邊上,領略大海的無限風光,想到即將要做的事情,姜文水感慨萬千,不禁回頭道:“同學們,望着這天水相接,浩浩蕩蕩,深不可測的大海。我終於明白什麼是博大與深邃,什麼是坦蕩與浩氣。從古至今,人們之所以讚美它,是因爲它遼闊浩瀚,因爲它納百川、集細流,有着博大坦蕩的胸懷,所以萬涓溪流才向它彙集,滔滔江河才爲它奔騰!”

堤岸華僑青年聯合會的發展堪稱神速。

一是由於地緣關係,離得太近,知道得太多,廣府、潮汕和客家人又佔多數,老家的親朋好友甚至紛紛逃往香港,同時面臨着越盟的威脅,不像新加坡、馬來、印尼和菲律賓華僑青年一樣能夠因爲“距離產生美”。對內地沒什麼感覺,對一敗塗地退到臺灣的國民政府更不會有。

華青會思想不激進,主張很務實,在這個政治真空、信仰迷茫的大環境下自然有市場,自然受歡迎。

二是華青會不同於一般政-黨,更像一個公益慈善機構和青年俱樂部的綜合體,沒那麼多規矩,可以光明正大活動,不用搞得神神秘秘,連家長都放心。

三是華青會有一批影響力不凡的會員,堤岸最有錢的富家公子幾乎全加入了,所捐贈的會費已超過瓊府會館的香油錢。會員儼然成爲身份的象徵,有錢人家爲了生意,普通人家爲了孩子能有更好的前途,不僅不會反對,反而動員自己家孩子參與。

在冊會員超過一萬,並且每天都在增加。

堤岸一箇中學一個分會,其它地方一個城市一個分會,已陸續設立四十多個分會。儂區三十多萬同胞,唸書的不多但青年多,同樣要發展會員要成立一個分會。

更重要的是,作爲一個有主張、有理想的社團,不能總聚在一起吃吃喝喝、高談闊論,要乾點實事,要通過幹實事來增強社團凝聚力,所以組建了一個由三十多個分會代表構成的“協助儂區同胞南遷與安置服務團”,所以有了這趟芒街之行。

三十多萬同胞南遷,這在歷史上也不多見。

俞曉坤來自薄寮分會,同時兼任服務團副團長,想到幾十萬儂區同胞爲了生存不得不再次背井離鄉,不禁嘆道:“納百川、集細流,我們要有海納百川的胸懷,要打破幫界成見,只有萬衆一心,才能把各方力量像萬涓溪流彙集成滔滔江河一樣集中起來,才能協助安置好幾十萬舉家南遷的儂人同胞。”

海鷗在海面上展翅飛翔。

它們搏擊長空,堅持不懈,真有股持之以恆的耐人尋味。忽然,一陣海浪由遠而近,奔騰而來,猶如千駿萬馬,齊頭並進,發出隆隆的巨響。

一個來自迪石分會的同學深受感染,大聲提議道:“各位同學,我們唱歌吧,唱李先生送行時譜寫的那首歌!”

在李爲民看來幾十萬人南遷就是儂人的“長征”,這個經歷會成爲越南華人的精神財富,參與進來的人都能受到一定程度的精神洗禮,會讓一百多萬越南華人更團結,更具危機感,所以對服務團非常重視。

宣傳太重要了,尤其一首慷慨激昂的勵志歌曲,能夠極大鼓舞華人青年們的士氣。於是在碼頭送行時,即興“創作”了一首朗朗上口、非常易學的《衆人划槳開大船》。

這絕對是一首應景得不能再應景的歌,姜文水一手抓着船舷,一手打着拍子激動不已地唱道:“一支竹篙耶,難渡汪洋海;衆人划槳喲,開動大帆船;一棵小樹耶,弱不禁風雨;百里森林喲,並肩耐歲寒,耐歲寒!”

“一加十十加百,百加千千萬,你加我,我加你,大家心相連!”

“同舟嘛共濟海讓路,號子嘛一喊浪靠邊,百舸嘛爭流千帆競,波濤在後,岸在前!一加十十加百,百加千千萬,你加我,我加你,大家心相連,同舟嘛共濟海讓路……”

慷慨激昂的歌聲在甲板上回蕩,陳老大探頭看了看,不禁笑道:“阿寧,這幫小子唱得挺好聽,衆人划槳開大船,像是在唱我們這些跑船的。”

二副扶着木舵輪,哈哈大笑道:“人家那是比喻,跟我們沒關係。”

“這倒是,一條船哪用得了千千萬人。”

……

晚上九點四十二分,“和興12號”貨船終於安全抵達芒街小碼頭。

幾十個儂區學生在一個老師模樣的人帶領下熱烈歡迎“服務團”,又是擁抱,又是握手,又是幫着提行李,好不熱鬧。

他們剛被接走,一隊士兵上船開始卸南撤路上所需要的帳篷等物資。幾百噸物資全部卸完之後一箱箱軍火被搬運上船,這些全是儂區過去幾年一點點積攢下來的家底,今夜是第一批,全部運到南方之後足夠裝備一個師。

在黃亞生等人的安排下,連現役部隊所使用的一些精良裝備,在大規模南撤行動開始時都要封存南運,只把那些淘汰下來的破槍爛槍和一些舊槍交給法國人,並以此告訴南越政府儂人不準備繼續打仗了,打算解甲歸田過幾天安生日子。

武器裝備要先往南運,老弱病殘一樣要提前走。

兩百多老幼揹着大包小包,靜靜等候在碼頭邊。下午已經道過別,親人們全回去了,只有一個醫生一個護士同他們一起,氣氛顯得有些沉重。

離碼頭十幾米的一個小房子裡,韓爍望着人羣裡一個六七歲的小女孩,低聲道:“你妹妹會受到很好照顧,一到西堤就去最好的明道小學唸書,將來會上初中、高中乃至大學。如果條件允許,我會讓人捎幾張照片,告訴你她的近況。總之,從現在開始,你不用再爲她擔心了。”

陰影裡站着一個大約十六七歲,看上去很單薄的孩子,他舔了舔嘴脣,哽咽地說:“謝謝韓叔叔。”

“應該是我謝你,這些也是我應該做的。”

韓爍點上根香菸,繼續說道:“該交代的全交代了,從現在開始你就是阮思光,明天一早跟我去河內,在那兒沒人認識你,儂區全部撤離之後更不會有人認識。只要自己注意點,不要亂打聽,不要讓別人知道你會說國語你認識中文,就不會有什麼危險。”

“我不會讓他們知道的。”

“有些事不是自己所能控制的,比如一不小心夜裡說夢話。所以要忘掉之前的名字,要把自己當成阮思光。另外不要急於求成,他們讓你做什麼就做什麼,不能不積極,更不能太積極,因爲幹我們這一行,越普通越不起眼才越安全。”

“韓叔叔,您放心,我不會亂出風頭的。”

“兒行千里母擔憂,你父母走了之後我一直把你們兄妹當自己孩子,把你一個人留在河內,我能放心嗎?可是又找不到更合適更可靠的人,只能讓你留下。”

“阮思光”擡起頭來,嘴角邊勾起一絲詭異的笑意:“韓叔叔,不是您讓我留下,是我自己想留下的。”

第39章 “夫人路線”第170章 金邊第213章 軍力(二)第41章 李爲民的偶像第14章 亂局第153章 鄉村經濟第139章 留下比不留下好第133章 擲地有聲第93章 首映式第89章 階段性勝利第201章 “南圻王”第200章 將星雲集第29章 儂人第124章 驅虎吞狼第30章 被拋棄了!第93章 首映式第57章 不能走太近的人第118章 共患難第35章 蘭斯代爾來了!第119章 交火第6章 燒冷竈第107章 兩大陣營對抗的結果第87章 新職位第34章 遭遇戰第18章 共患難、同進退第75章 主持大局!第144章 “腳踏兩隻船”第179章 被捲進去的阮高祺第33章 秉燭夜談第24章 我們,只能靠自己!第149章 公平機會委員會第163章 孰輕孰重第39章 “夫人路線”第146章 真正的大魚第22章 轉型第146章 真正的大魚第24章 我們,只能靠自己!第210章 情報第148章 幾家歡喜幾家愁第16章 同樣會賺錢第215章 “我們的人”第174章 最好的辦法第51章 吳廷琰歸來(二)第168章 天怒人怨第83章 優惠政策第235章 緩兵之計第152章 奇葩第77章 害羣之馬第153章 鄉村經濟第57章 不能走太近的人第25章 瑈夫人第75章 主持大局!第233章 “研究會”的新總部第100章 發展中的富國島第212章 軍力!第129章 作死的節奏第214章 軍力(三)第90章 長江後浪推前浪第48章 鄭明世第32章 杯酒釋兵權第143章 全體會議(二)第152章 奇葩第201章 “南圻王”第166章 需要支持第59章 再回堤岸第117章 新年新氣象第197章 攤牌第163章 孰輕孰重第79章 外國人管理委員會第157章 苦盡甘來第109章 “母老虎”第108章 “國家利益”第226章 戰果輝煌第205章 自由高棉第105章 人心不能丟第12章 啓程第218章 營救行動第172章 要出大事第126章 “功成身退”第119章 交火第168章 天怒人怨第126章 “功成身退”第5章 富國島老兵第156章 人才!第195章 懸崖勒馬第137章 西貢的消息第94章 首映式(二)第119章 交火第140章 要拍就拍經典第32章 杯酒釋兵權第164章 “南部大開發”第116章 不患貧而患不均第129章 作死的節奏第187章 輿論戰第166章 需要支持第12章 啓程第19章 急流勇退第61章 “光宗耀祖”第114章 不作死不會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