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被拋棄了!

芒街,越南最東北部的一個小城。東臨東京灣(北部灣),西接諒山、海興、海防等省市,北與中國廣西東興市接壤。

李大少爺對這裡並不陌生,重活前來過幾次,跟國內朋友提及過的次數更多,無一例外全是忠告,因爲這裡堪稱遊客的陷進,騙子的天堂。

後世國人想出國開開眼界,各種跨國詐騙集團應運而生,遍佈東興與芒街。

人一到東興,導遊就將你的身份證資料傳到芒街。你一入境,老鄉認老鄉的煽情故事與一個個騙局就順理成章開始上演。

手法層出不窮,花樣推陳出新,叫人防不勝防。

官方有沒有統計過李爲民不知道,反正他知道的朋友在這裡上當受騙和買到假貨的概率超過90%。破點財就算了,每年還有不少中國人在芒街的賭場裡輸得傾家蕩產,跳樓身亡。

內地沒“改革開放”,越南也沒有“革新開放”,國界線兩側的百姓現在僅勉強能吃上口飽飯,民風總體上還比較淳樸,走在老街上故地重遊,倒不用擔心上當受騙。

本以爲想見到黃亞生會費一點周折,畢竟之前從沒打過交道。

有阮明秀這個前儂家媳婦在,一切順利得令人難以置信,她跟守衛小碼頭的一個少尉說了幾句話,在船上等了大約十幾分鍾,一個身穿法國軍服的中尉軍官就興沖沖趕過來,熱情無比地招呼衆人上岸。

“嫂子,樂生也……也殉職了,在奠邊府。那邊變成了越盟的解放區,沒法去收斂遺體,我們只能幫他建個衣冠冢,喪事剛辦完沒幾天。”

他就是阮明秀丈夫的軍校同學陳潤威,二十多歲的人,看上去有三十歲,很憔悴,能夠想象出他們現在承受着多大壓力。

人家談私事,李爲民不好插口,注意力全集中在路邊那一面面在法國國旗中間嵌有“忠孝”二字的區旗上。

丈夫戰死了,丈夫的同學也戰死了,想起表妹夫在船上說得那些話,阮明秀心如刀絞,難受至極,因爲他們死得太冤,死得一點意義都沒有。

似乎知道勾起她的傷心事,陳潤威不再吭聲,就這麼一路沉默地把衆人帶到一所應該是指揮部的大宅子前。

“李先生,錢先生,王先生,請稍候,我進去通報一下。”

“沒關係,我們就在這兒等。”

初次見面不能兩手空空,法國人指望他們牽制一部分越盟軍隊,槍支彈藥自然不會缺,李爲民更不會搬石頭往山上送,而是準備了價值五十萬皮阿斯特的西藥和一批現在比較緊缺的布匹。

越盟游擊隊經常騷擾儂區,零星戰鬥幾乎每天都有發生,許多傷員得不到救治,只能眼睜睜看着他們傷口感染而死,這批西藥無疑是雪中送炭,黃亞生一聽到彙報就親自出門相迎。

他五十多歲,個子挺高,身材卻不是很魁梧,一見面就用一口帶着濃濃口音的國語招呼道:“李先生高義,黃某沒齒難忘,外面不是說話的地方,裡面請,裡面請。”

李爲民抱拳笑道:“黃將軍言重了,血濃於水,這都是晚輩應該做的。”

“好一個血濃於水,果然是名門之後。李先生,令尊還好嗎,河內一別,與冠雲兄已七八年沒見,想想時間過得真快。”

李家在河內有生意,日本投降時老頭子去河內接受過被日軍徵用過的幾個倉庫,黃亞生當時也在河內,見過面、打過交道很正常。

他願意拉這個關係更好,李爲民一邊跟着他往會客廳走去,一邊恭恭敬敬地說:“勞黃將軍掛念,家父身體尚好,只是勞心勞力這麼多年,精神大不如以前。所以前幾天帶家母和家妹去了法國,打算安心靜養一段時間。”

李冠雲不僅是赫赫有名的華商,而且是西堤舉足輕重的僑領,日軍入侵越南時都沒走,現在卻走了,可見他對政局有多悲觀。

黃亞生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正準備打聽他的來意,阮明秀小心翼翼地說:“黃將軍,我是明秀,您還記得我嗎?”

儂區領袖不是那麼好當的,用日理萬機來形容一點不爲過,他一時半會間想不起來眼前這位漂亮女子是誰。

陳潤威急忙湊到他耳邊,低語了幾句,他猛然反應過來,一臉凝重地說:“原來是明秀,你怎麼沒去香港,怎麼同李先生一起來芒街了?”

阮明秀再也忍不住了,淚水奪眶而出,梨花帶雨地哭泣道:“公公婆婆說明秀還年輕,又沒孩子拖累,用不着守活寡,就沒讓明秀一起去香港。住在河內,免不了觸景生情,明秀就回西堤投奔孃家了。

李先生是‘造船大王’吳達遠先生的乘龍快婿,也就是明秀的表妹夫。在西堤整日無所事事,心裡更難受,便主動請纓給李先生當秘書。有事情做,有事情忙,明秀就……就顧不上去想,顧不上去想就……就沒那麼難受。”

跟越盟打到今天,一千多部下戰死沙場,要是算上在其它部隊服役的儂族子弟,死的人更多。

慈不掌兵,義不掌財。

黃亞生不是一個脆弱的人,但面對阮明秀這樣的遺屬,他心裡真難受,真堵得慌。

“好孩子,苦了你了。”

他把阮明秀輕輕拉到身邊,慢聲細語地勸慰道:“孩子,逝者已矣,生者如斯。你公公婆婆說得對,你應該振着起來,不能總活在過去。”

“我忘不掉,我想不通。”

“表姐,別傷心了,忘記過去,重新開始,實在不行出去散散心,去歐洲,去美國都行。”

阮明秀意識到失態了,急忙擦乾眼淚:“對不起,看見黃將軍,看見潤威,我一時沒控制住。你們談,你們談正事。”

李家大少爺不可能無緣無故來這,更不可能無緣無故送東西,黃亞生微微點了下頭,轉身道:“潤威,陪明秀出去轉轉。”

“是!”

二人剛走出會客廳,李爲民直言不諱地說:“黃將軍,晚輩貿然來訪,一是想向您通報幾個不好的消息;二是想給您和儂區的幾十萬同胞,提供一點力所能及的幫助。”

事關儂區生死存亡,黃亞生不敢大意,急切地:“什麼消息,是不是談判有結果了?”

“最終協議沒簽,但大方向基本上確定了。”

李爲民輕嘆了一口氣,憂心忡忡地說:“如果不出意外,最遲下月底就能實現停火,不過會像朝鮮一樣以北緯17度線劃分爲南越和北越。法軍撤出越南,北越交給越盟,南越依然是越南國,柬埔寨和寮國(老撾)獨立,法國在印支的統治也會因此而結束。”

法軍撤走儂區怎麼辦,這個消息太震撼了。

黃亞生愣了好一會兒纔將信將疑地問:“李先生,這個消息可確切?”

“實不相瞞,晚輩不僅是一個商人,同時是美國密西根大學政府研究署顧問,研究署專門負責美國政府的同盟國援助計劃,對日內瓦談判進展瞭若指掌。”

他父親去了法國,他現在就是李家的當家人,就是西堤的僑領之一。

作爲一個有身份的人,他不會在這麼大問題上開玩笑。更何況這很容易驗證,是真是假用不了幾天便能水落石出。

黃亞生越想越怕,額頭上滲出一層冷汗,沉寂了良久,啪一聲猛拍了下桌子:“我們被拋棄,我們被出賣了!”

“黃將軍稍安勿躁,晚輩尚未說完。”

李爲民回頭看了一眼錢新霖等人,接着道:“經過一輪又一輪交鋒和妥協,談判各方對於越南的未來,已基本上達成共識。一致認爲以北緯17度線劃分只是暫時的,可以說只是一個尋求先停火的權宜之計,計劃在未來幾年內進行大選,組建聯合政府,由選票決定誰掌權。”

黃亞生不是傻子,豈能不知道這只是一個美好的願望,冷冷地說:“朝鮮剛開始也是這麼說的,而且這解不了儂區的燃眉之急。”

“確實如此,不過談判各方同時認爲,不管生活在北部的越南人,還是生活在南部的越南人,都有選擇各自生活方式的權利。換言之,在停火後一段時間內,南部和北部人民可以自由遷徙。另外法國人雖然要撤出越南,但也願意承擔一些他們應該承擔的責任,比如怎麼安置一直以來爲法國效力的儂族將士。”

“他們打算怎麼安置?”

“在編將士可移民去法國,或提供資助去南部或寮國做生意。不過據我所知,受越南戰局影響,非洲殖民地阿爾及利亞也掀起了一股反法浪潮。”

言外之意很清楚,一是法國只安置在編軍人,不安置家屬,更不會考慮儂區的幾十萬儂人;二是如果跟他們走,很可能會被送到非洲繼續當炮灰。

他緊皺着眉頭,雙手都在不由自主的顫抖。

知道怕了,還有更可怕的!

李爲民暗歎了一口氣,繼續道:“事實上美國正私下裡與法國就難民撤離問題進行接觸,必要時美國政府會出動海軍協助撤離生活在北越的人民,尤其天主教徒,但該計劃不包括儂人。”

……………

第197章 攤牌第136章 法律不外乎人情第87章 新職位第50章 吳廷琰歸來(一)第49章 救人!第61章 “光宗耀祖”第159章 特殊的安置村第220章 計劃不如變化第82章 生財有道第26章 表姐秘書第183章 “落井下石”第238章 特殊的家庭第193章 “以退爲進”第199章 富豪政治(二)第213章 軍力(二)第57章 不能走太近的人第126章 “功成身退”第108章 “國家利益”第212章 軍力!第224章 攻擊!!第165章 南越有資源第8章 李家沒省油的燈第216章 中情局在行動第157章 苦盡甘來第230章 男人有錢就變壞第81章 南撤第87章 新職位第7章 中堅力量第79章 外國人管理委員會第210章 情報第77章 害羣之馬第165章 南越有資源第92章 本世紀最傑出的音樂家第216章 中情局在行動第216章 中情局在行動第72章 “自由之路”第139章 留下比不留下好第186章 一石二鳥第27章 抱團取暖第166章 需要支持第159章 特殊的安置村第42章 有兵的好處第218章 營救行動第50章 吳廷琰歸來(一)第115章 應急預案第228章 英雄!第50章 吳廷琰歸來(一)第109章 “母老虎”第82章 生財有道第92章 本世紀最傑出的音樂家第156章 人才!第199章 富豪政治(二)第21章 歸來(2)第26章 表姐秘書第203章 空襲!第31章 撤離方案第195章 懸崖勒馬第197章 攤牌第134章 “獨立王國”第127章 兩難問題第112章 情報第76章 大權在握第32章 杯酒釋兵權第81章 南撤第1章 此李爲民非彼李爲民第18章 共患難、同進退第35章 蘭斯代爾來了!第26章 表姐秘書第123章 反攻第89章 階段性勝利第34章 遭遇戰第53章 新經濟政策第84章 計劃不如變化第195章 懸崖勒馬第168章 天怒人怨第194章 煙霧彈第200章 將星雲集第33章 秉燭夜談第87章 新職位第217章 尊重第109章 “母老虎”第33章 秉燭夜談第9章 思潮第193章 “以退爲進”第72章 “自由之路”第104章 積極主動第167章 教育的重要性第59章 再回堤岸第201章 “南圻王”第5章 富國島老兵第136章 法律不外乎人情第93章 首映式第153章 鄉村經濟第142章 全體會議第239章 芒村第229章 持久戰第42章 有兵的好處第206章 忠言逆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