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2章 黎永亮的考慮

按照第四戰術區的標準作戰程序,黎永亮下達的每一道命令,作出的每一個決策,都要同時轉發給戰術區司令部。

正在進行的突襲行動,不同於一般的特種戰,所以戰術區同樣要向富國島戰略指揮部及時通報。

內線提供的新情況,讓武安東眼前一亮:“董事長,確認三個美國戰俘位置,我們完全可以理直氣壯要求軍援司令部提供支援。”

李爲民對那幫美國佬太瞭解了,一臉不屑地說:“他們不是純粹的軍人,一個個比外交官更像外交官,沒多大自主權,縮手縮腳,事事都要請示華盛頓。這種事他們做不了主,也不敢做主。”

歸根結底還是外交和政治,美國人肯定會擔心地面部隊一旦撤到柬埔寨,會引起外交糾紛,甚至會把政治立場已經很危險的年輕國王徹底推向蘇俄陣營。

張英貴再次研究了下地圖,若有所思地問:“可不可以調整撤離路線,不往西,直接往北。從1號接應點過西貢河,撤往仍在國-軍手裡的安祿或真成。”

1號接應點附近有二十多條橡皮艇,留一支敢死隊阻擊,保證主力渡河還是沒問題的。

張英貴一連幹了兩屆國會議員,天天在西貢跟一幫政客扯皮,對戰場態勢不是很瞭解。

鬱廣和耐心地解釋道:“祿寧森林距安祿和真成太遠,近百公里範圍內大多爲越g佔領區,且參戰各部對該地區地形不熟。馬蜂窩一捅,越g必然會動員一切力量圍追堵截,他們能安全抵達的可能性微乎其微。而且美國人壓根兒沒特事特辦的概念,屁大點事都要走程序,別說不敢做主,就算敢時間上也來不及。”

“這麼說只能把希望寄託在阮高祺身上?”

“張將軍,其實形勢沒那麼悲觀。”

“什麼意思?”

鬱廣和參與過特種部隊組建,連訓練大綱都是預備軍官訓練隊幫着擬定的。非常清楚特種部隊的戰鬥力,指着地圖道:“從兵力部署上看,黎永亮准將似乎太兒戲、太輕敵,處處都想以少勝多。處處都要面對幾倍之敵。

事實上他這麼安排有這麼安排的道理,特種部隊不是常規部隊,隊員全是經過層層選拔,經過不斷淘汰留下的精英,體能好。軍事素質硬且裝備精良。尤其在裝備上,他們一直孜孜以求擁有壓倒性火力。

一個分隊兩個戰鬥班,戰鬥班由尖兵、步槍手、機槍手、通信兵、擲彈兵和分隊長或副分隊長組成。

尖兵和步槍手裝備最先進的ar-15自動步槍(正式命名前的m16)或伊薩卡37型*,至少攜帶20個以上裝填18發子彈的鋁質彈匣或50發以上鹿彈。擲彈兵裝備m79榴彈發射器,至少攜帶40枚40毫米榴彈,同時攜帶一具m72火箭筒。機槍手裝備改造過的m60機槍,至少攜帶2000發機槍彈。分隊長、副分隊長和通信兵同時是步槍手,一個班的火力比一個排的越g還要迅猛。”

張英貴反應過來,喃喃地說:“一箇中隊有四個分隊,四個分隊就是八挺機槍。如果機降的後續分隊能跟上,攻其不備,擊潰兩個警衛連還是沒問題的。”

“理論上應該沒問題,而且除了分隊之外,每個中隊都配有兩個由狙擊手和觀察手組成的狙擊組,狙擊手使用m14狙擊步槍,觀察手裝備ar-15。在鸚鵡角輪戰中,單兵戰果最好的就是狙擊組,一大隊二中隊狙擊組已創下斃敵278人的記錄。”

組建特種部隊時只是提出一些大概設想,沒想到戰鬥力居然會這麼強悍。

李爲民不無好奇地問:“上校。ar-15的彈匣不是可以裝填20發子彈嗎,爲什麼只裝填18發?”

“近千次射擊試驗證明,想保證子彈輸送處於最佳狀態,裝填18發比裝填20發更適宜。”

“哦。”

鬱廣和頓了頓。接着介紹道:“特種部隊不僅火力佔據壓倒性優勢,通訊方面也一樣。每個戰鬥班都有電臺,中隊長和大隊長可以視戰場情況靈活指揮。”

黃獨清始終認爲黎永亮的作戰計劃有問題,只是不在其位不謀其政,不太好意思說,既然張英貴開了頭。他乾脆直言不諱地問:“鬱上校,我對特種部隊戰鬥力深信不疑,只是有些想不到,黎永亮爲什麼非要讓三大隊的幾中隊機降,而不是讓三大隊與二大隊一起出發。”

“直升機空降是個新戰法,具有太多不確定性,看上去確實有些多此一舉,搞不好會成爲添油戰術。但從作戰計劃上看,黎永亮並非譁衆取寵,而是有更深遠的考慮。”

“更深遠?”

“是的。”

鬱廣和微微點了下頭,抽絲剝繭地分析道:“首先,在他看來發起攻擊並不危險。因爲他們進行過各種訓練,能夠應對複雜的戰場環境。在整個行動中,從薩敦營地潛入目標村莊附近纔是最危險的一環,一旦部隊暴露,就要面臨越g的圍追堵截。

投入那麼多人力財力,總共才訓練出三個大隊,他不敢孤注一擲,把兩個大隊同時送到越g嘴裡。採用直升機機降,就能規避全軍覆沒的風險,至少能保存一定實力,同時留出更多回旋餘地,畢竟他兵力太緊張,手頭上沒有機動兵力,沒任何預備隊。”

不愧爲“工投系軍校”的無冕校長,分析得頭頭是道。

正如他所說,如果黎永亮把三大隊和二大隊一起派出去,收到戰區有一個營北越人民軍的重要情報時,手裡卻沒有一兵一卒,別說命令三大隊九中隊去遲滯延緩該營有可能的增援,連剛中止的偵察行動都無法進行。

能有黎永亮這樣的指揮官,李爲民很欣慰,哪怕他是越南人。

鬱廣和不知道老闆在想什麼,繼續說道:“其次,這是實戰檢驗新戰法的一次機會。早在三年前,我們就討論過利用直升機的機動性,對敵發起突襲的可能性。如果新戰法能夠得到實戰檢驗,那麼我們就可以組建一支‘空騎兵’。”

李爲民沉吟道:“美國陸軍正在搞,好像在本寧堡基地訓練,試驗性質的。”

預備軍官訓練隊有專門的團隊,負責研究新戰法、新裝備,緊跟世界潮流,鬱廣和比他更關心,不假思索地回道:“我們聽說過,一直打算組團去觀摩,申請早提交了,就等軍援司令部的消息。”

時間一分鐘一分鐘過去,離發起攻擊只剩40多分鐘。

聽完鬱廣和的介紹及分析,就在衆人認爲就算沒空中支援黎永亮一樣能夠打好這一仗之時,孫寧裕快步走進作戰室,興奮不已地彙報道:“董事長,鬱上校,富國航空的同事已找到阮高祺上校,根據他提供的聯繫方式,李良泉將軍已通過電話向祺上校介紹完大概情況。

祺上校沒讓您失望,願意爲地面部隊提供火力支援,不過他需要時間聯繫並說服更多人,需要時間做空襲準備,強烈建議地面部隊延緩一小時發起攻擊。”

越南共和國陸軍年輕,越南共和國空軍更年輕。

阮文馨滾蛋之後,阮高祺儼然成爲資歷最深的空軍軍官,加之其在“雙十一政變”中放跑阮政詩和王文東等叛變軍官,贏得許多人擁戴,一舉成爲空軍中的領軍人物,影響力和號召力甚至超過空軍司令。

參與“左勾拳行動”,突襲北越南方司令部,拯救美國戰俘。以他那愛出風頭的性格,這麼露臉的事肯定不會錯過。反正對他們那些“天之驕子”而言,吳廷琰高不高興不重要,重要的是美國人高不高興。

一個後世歷史上屢次參與甚至發動政變的人,怎麼可能安於現狀。

李爲民就知道他不會拒絕,不禁笑道:“立即向黎永亮通報,李良泉又清楚情況,從現在開始由他們三方協調,決定最終攻擊時間,看能不能打一場漂亮的空地協同戰。”(。

第116章 不患貧而患不均第124章 驅虎吞狼第172章 要出大事第33章 秉燭夜談第94章 首映式(二)第171章 下六省防衛計劃第141章 換一種生活方式第237章 輿論戰場第177章 投鼠忌器(二)第187章 輿論戰第108章 “國家利益”第131章 蛀蟲!第200章 將星雲集第180章 “忠言逆耳”第104章 積極主動第160章 出訪第118章 共患難第158章 軍事觀察團第36章 潛伏計劃第146章 真正的大魚第54章 華人的方向第176章 投鼠忌器第39章 “夫人路線”第45章 安全撤離第48章 鄭明世第163章 孰輕孰重第236章 “忍無可忍”第198章 富豪政治第122章 亂命第183章 “落井下石”第176章 投鼠忌器第105章 人心不能丟第180章 “忠言逆耳”第2章 李家第52章 吳廷琰歸來(三)第127章 兩難問題第216章 中情局在行動第124章 驅虎吞狼第224章 攻擊!!第16章 同樣會賺錢第94章 首映式(二)第124章 驅虎吞狼第230章 男人有錢就變壞第109章 “母老虎”第169章 訪美第84章 計劃不如變化第192章 做什麼都賺!第129章 作死的節奏第194章 煙霧彈第201章 “南圻王”第77章 害羣之馬第186章 一石二鳥第57章 不能走太近的人第226章 戰果輝煌第116章 不患貧而患不均第122章 亂命第209章 “國家建設”戰略第197章 攤牌第156章 人才!第98章 誰更大方!第216章 中情局在行動第177章 投鼠忌器(二)第65章 “衆人划槳開大船”第107章 兩大陣營對抗的結果第174章 最好的辦法第157章 苦盡甘來第84章 計劃不如變化第138章 雞蛋不能放在一個籃子裡第58章 慷慨大方的山姆大叔第162章 回國第164章 “南部大開發”第61章 “光宗耀祖”第145章 隱秘戰線第240章 “神父玩火”第185章 工投系的底限第66章 現代化、國際化第16章 同樣會賺錢第238章 特殊的家庭第22章 轉型第2章 李家第158章 軍事觀察團第182章 南方民族解放陣線第175章 有分歧沒矛盾第168章 天怒人怨第57章 不能走太近的人第222章 黎永亮的考慮第215章 “我們的人”第137章 西貢的消息第7章 中堅力量第241章 對策第64章 攙沙子?第213章 軍力(二)第33章 秉燭夜談第60章 有驚無險第139章 留下比不留下好第86章 聲望第220章 計劃不如變化第140章 要拍就拍經典第32章 杯酒釋兵權第26章 表姐秘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