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零二一章 對策

陽光明媚的太極宮萬春殿後殿的院子裡,殿宇高大的陰影下,李瑁坐在廊下正在觀魚。勝春之時,春水碧綠,水面上的睡蓮也起了花苞,遠處水閣下的荷葉田田,景色甚美。李瑁不喜歡在陽光燦爛處坐着,他喜歡在廊下的陰影之中看着遠處春陽燦爛下的精緻。他覺得這種角度看起來景色更美,就像是自己躲在暗處窺伺美景一般,既可看到美景,又似乎不引人注意。李瑁並不知道,這是多年來壓抑低調的生活所形成的後遺症。他總是擔心自己暴露在燦爛的光線之下,會被周圍人看清楚自己的一切。

腳步輕響,貼身內侍黃安弓着背的身影從迴廊盡頭走來,來到李瑁身旁,黃安啞聲開口道:“陛下,李光弼求見。”

李瑁陰鬱的臉上露出了笑意,忙道:“快請。”

黃安躬身而去,片刻後沉重的腳步聲咚咚咚的傳來,李瑁知道這是李光弼的腳步聲,他從軍慣了,走路的動靜很大。

李光弼拿着奏摺匆匆而來,來到李瑁面前欲行大禮,李瑁擺手笑道:“無須多禮,黃安,去拿個凳子來給李光弼坐。”

黃安答應一聲,命小內侍去端來凳子,李光弼道謝落座。李瑁微笑道:“見朕有事麼?是不是又來跟朕說官員的安排之事?那些事朕不是說了,你拿主意便是。朕暫時不想管這些瑣事,朕想清靜幾天。”

李光弼忙道:“啓稟陛下,不是那些事,今日是大事。這是王源寫來的奏摺,賊首安慶緒的屍首也送到了,臣接到奏摺第一時間趕來見陛下,不敢稍有耽擱。”

李瑁喜道:“安慶緒這賊子的屍首送到了?放在何處?”

李光弼道:“棺木停在萬安寺中,路上行了十幾天,屍首都變味了,不能停放太久。陛下說如何處置?”

李瑁道:“示衆三日,挫骨揚灰便是。對了,出道詔書昭告天下,告訴百姓們,叛亂已平。雖然百姓們都知道這個消息了,但賊首的屍首到了,咱們這道詔書也能頒佈了。”

“遵旨。臣出宮後即刻頒佈。”

李瑁點點頭,嘆息一聲道:“可惜是王源最後做成了這件事,詔書上不得不寫明此事,讓朕有些不快。”

李光弼微笑道:“陛下不必如此,功是功,過是過。在平叛這件事上,王源是有功的,倒也不用去隱晦這一點。雖然他有投機取巧之嫌,不經稟報便率軍南下追敵,但總歸是他的神策軍滅了叛軍最後的十幾萬大軍。”

李瑁冷笑道:“你倒是坦蕩,還來替他說話。功勞是他的麼?這得朕說了算。神策軍是他的麼?神策軍是我大唐的兵馬,什麼時候成了他王源的了?”

“是是是,臣說錯話了。”李光弼忙道。

李瑁沉默半晌,輕輕嘆了口氣道:“你說的沒錯,神策軍確實是他的,不是朕的。神策軍只聽他王源的號令,朕一兵一卒也未必能指揮的動。”

李光弼不知如何接話,只得保持沉默。

清風呼呼吹過,遠處的

荷葉嘩啦啦的作響,水波盪漾之際,水中的紅色錦鯉受了驚嚇,翻着水花逃散遠去,不久後水波平靜之時,它們又聚集在睡蓮圓圓的葉子旁邊扎堆游來游去。

“奏摺上寫的什麼?”沉默之中,李瑁忽然開口問道。

“這奏摺臣還沒拆封,這是王源呈奏給陛下的,臣豈敢私自拆封閱覽。”李光弼忙道。

李瑁滿意的點了點頭,雖然自己放權給李光弼,但李瑁絕不希望看到李光弼恃寵生嬌,連自己也不放在眼裡。父皇手裡,李林甫安祿山楊國忠都是恃寵生嬌的反面典型,也正因如此才天下大亂,自己可不能讓手下大臣玩弄於股掌之上。李光弼雖有從龍之功,但自己也絕不允許他有出格的舉動。

李瑁慢慢的將密封着的奏摺打開,眼神無意識的瞟了一眼火漆封印,果然完好如初。展開奏摺後,李瑁眯着眼仔仔細細的將奏摺看了一遍,忽然臉上露出詭異的笑容來。

“王源到底還是服軟了。嘿嘿,他到底還是忌憚朕。”李瑁吐出一口濁氣,微笑道。

“奏摺上寫的什麼?”李光弼不明所以,忙問道。

“你瞧瞧。”李瑁將奏摺遞給李光弼,伸手在身旁的木盒裡抓了一把魚食灑進欄杆外的池塘裡。一羣彩色的錦鯉蜂擁而至,爭搶着食物,鬧騰的水花翻騰。

李光弼仔細的看着奏摺,但他的眉頭卻慢慢的緊皺起來,臉色也變得陰沉起來。

“光弼,你怎麼好像不開心的樣子,王源要辭去相國之位,這不是給你騰出了位置麼?朕知道你想當相國,朕也答應了你。朕又不能直接下旨免了王源的相國之位,他主動請辭,這不是順理成章麼?算王源有自知之明,奏摺上說他於政務不善,請辭相國之位。他也是知道,朕是不會讓他呆在相國這個位置的。跟朕作對能有好下場麼?”李瑁沉聲道。

“陛下,您的意思是……”李光弼皺眉問道。

“他要辭相,朕便準了便是。是他主動辭相,可不是朕要免他,外間人也沒什麼好說的。”李瑁冷聲道。

李光弼眉頭緊鎖,緩緩搖頭道:“陛下,不可如此啊。”

李瑁皺眉道:“怎麼?你是何意?”

李光弼道:“陛下,王源此舉可不是示弱之舉,他是抽身而退啊。陛下請想想,王源的哪一種身份讓我們最頭疼?是他的相國之位,還是平叛兵馬大元帥,還是他的神策軍統帥之職?”

李瑁皺眉道:“你是說,他雖辭了相位,但他還是神策軍的統帥,而我們忌憚的其實是他手中的十萬神策軍兵馬。他自己其實也根本不在意什麼相國之位是麼?”

“正是,平叛兵馬大元帥的職位那是肯定要辭的,因爲叛軍已平,這個職位已經沒有存在的必要。拿掉此職順理成章。但他自辭相國之位,其實是無奈之舉。因爲他知道,相國之職他是當不成的,他請辭相國,不但可以顯示他功成身退的高風亮節,若陛下準了他辭相,天下人反而會責怪陛下對平叛

功臣如此苛刻。他這是要陷陛下於不仁不義之境地啊。”

“有那麼嚴重麼?”李瑁愕然道。

李光弼沉聲道:“陛下,王源此人心機似海,莫看他年紀輕輕,那可是老謀深算之人。臣和他交往過一段時間,對他了如指掌。此人幹了那麼多不可告人之事,他知道陛下不會饒了他,所以便辭相帶着兵馬回劍南。這是以退爲進之策。他若真想示弱,爲何不交出兵權,辭了劍南河西隴右三大節度使的之職?他這是要一門心思的盤踞西境,讓咱們拿他沒有辦法呢。”

李瑁皺眉道:“你這麼一說,好像真的是如此。他打了勝仗不來京城見朕,反倒帶着兵馬直接回劍南,這是不想跟朕見面啊。不過他即便要領軍來長安,朕也不會准許。朕可不希望他帶着十萬大軍兵臨長安城下。”

李光弼道:“陛下,他這麼做其實便是對咱們有所防範。他是相國,平叛後當然要來長安,否則便是他的不是。而且以相國身份歸朝,他可不能帶着他的兵馬來。他是怕相國身份反而會讓他有所拘束。他若不辭相位,便必須要來長安。一旦來到長安,他豈非任由我們處置?這便是他一石數鳥之計。辭了相國之職,既可擺脫朝廷的約束,又可爲一方諸侯呢。”

李瑁臉上肌肉抖動,咬牙罵道:“該死的東西,居然如此居心,朕饒不了他。朕恨不得立刻便公佈他的幾條大罪,將他擒來長安凌遲。”

李光弼忙道:“陛下息怒,眼下可不是撕破臉皮的時候,陛下對他再痛恨不已,卻也不能現在翻臉。不僅不能翻臉,現在反而要穩住他。”

李瑁吁了口氣道:“朕知道,此刻不是時候。現在朕要考慮的是穩定局面。朕那幾位皇兄皇弟都在蠢蠢欲動,他們對朕的皇位還抱有幻想。你上次說,探知豐王他們在私下募兵訓練的事情可查實了?”

李光弼沉聲道:“確有此事,豐王等人在河西隴右交接之處的戈壁灘石頭城軍營處訓練兵馬,似乎募集有四五萬之兵。他們打的旗號是募兵平叛。”

“平叛?現在叛亂已平,還平什麼叛?擺明就是衝着朕來的。這些傢伙總是不死心,朕的皇位可是太上皇下旨傳位的。”李瑁怒喝道。

“陛下息怒,所以咱們現在不能跟王源撕破臉,萬一這廝支持李珙李璲他們,咱們反而棘手的很。”李光弼道。

“難道不是他在暗中支持?李珙和李璲他們哪來的兵馬糧草?哪來的武器盔甲戰馬這些物資?河西隴右兩道都屬王源管轄,他們在他的眼皮底下募兵訓練,王源會不知道?”李瑁怒道。

“當然是王源的暗中支持,但這是暗中行事,起碼沒有明裡出兵。咱們便是不能激的王源明裡出兵相助,那可於我們大大不利。所以,咱們現在要穩住王源,待穩定了局勢,再找他算賬不遲。反正遲早要取他性命,不必急在一時。”李光弼道。

李瑁吁了口氣沉聲道:“那你說怎麼辦?如何迴應這份奏摺?”

(本章完)

第二五九章 道長第四二五章 飛渡第四二七章 意外第六九九章 清算第七一三章 身殉第七一四章 佞人第二七四章 入套第一七零章 舌戰第二零三章 直面第四五八章 居心第二四八章 規勸第一零八三章 和談第一七零章 舌戰第八二三章 天譴第一七零章 舌戰第八一三章 棘手第四六九章 脣槍第五四七章 請命第七七二章 聲東第六六一章 可悲第三七六章 抉擇第二五七章 定計第三六七章 激將第八九四章 鑄鍛第八三零章 飛花第七七六章 城下第一一六章 約見第五九五章 誘敵第五一六章 交易第四三八章 嗅覺第九五二章 身份第一零四零章 糉子第八百章 追殺第八七二章 夜遁(續)第一千章 西城第八五四章 地形第八九五 鑄鍛(續)第四五二章 得手第三十七章 日常第三五三章 窘境第九二九章 奪城第七七六章 城下第二一七章 借力第六百四十八章 陣列第一零五六章 誘敵第一零七一章 潰敗第七九七章 迂迴第一五七章 下泉第五七八章 霹靂第八二二章 荒唐第一百章 麗人第四十四章 反制第六三八章 鏖戰第七七零章 早茶第一零五七章 收復第五九五章 誘敵第十三章 不識第三六零章 長路第六十六章 非隱第三章 重來第一零四零章 糉子第一八四章 同病第二五六章 故人第七五七章 秘居(續三)第四二九章 佯攻第五零一章 一躍第三七三章 夜宴第七五八章 秘居(終)第六百四十五章 會師第一千零七章 癡狂第五九九章 盾傘第九二三 疑竇第五九零章 侷限第一一一六章 巨損第七零六章 忠告第一零七三章 極辱第五零三章 流言第九二五章 圖窮第二二九章 逃離第六七三章 上殿第八一五章 掃蕩第九三六章 奪城(七)第八三零章 飛花第六六十四章 事務第四六一章 對決(續一)第六八六章 病退第八七四章 生天第七二九章 重逢第四一零章 蠱毒第七九一章 暗流第六六八章 天價第七九五章 虛驚第五一二章 意圖第九五三章 家族第四九六章 刺殺(續)第一一三四章 傾覆第一零七五章 開戰第八二零章 準備第五二四章 三天(續)第六九三章 剖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