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一六章 破局

(謝:moshaocong、書友43945515兩位兄弟的打賞,謝:神奇的金甲蟲、夢xing時分、100個可能、bobby75222等兄弟的月票。)

李光弼沉聲道:“殿下有所不知,新募兵馬戰力不強,須得經過長時間的訓練方可作戰。正因如此,我等才向陛下請求借回紇之兵攻長安,等兵馬訓練成型,怕是來不及了。不過招募兵馬之事我們一直沒有放鬆,現在每日都有很多新兵入伍,郭大帥親自組織訓練。”

李瑁點頭道:“原來如此。二位將軍儘管大膽的放手去幹,兵馬招募的越多越好。有朝一日,總是要對某些人動手的,到那時免不了要真刀真.槍的。對了,這段時間,兵糧物資供應可還順暢?”

李光弼點頭道:“一切如常,殿下爲何有此一問?”

李瑁道:“你們還不知道吧,王源收回了政事堂的糧草分派之權,現在所有的糧草都歸他調派。”

“什麼?”李光弼個郭子儀大驚道:“怎可如此?陛下答應他的?”

李瑁道:“是啊,他逼着父皇答應了這件事。父皇也是無奈啊。”

“陛下好糊塗啊。這麼一來,我大軍糧草豈非難以保證?”郭子儀跺腳道。

“所以我才問兩位,糧草的供應是否正常。父皇雖答應了他,但也是基於王源全力供應兩位的軍糧的保證之下。王源說他一定會保證河西朔方重建兵馬的糧草供應的。”李瑁忙道。

“他做了如此保證?”郭子儀將信將疑道。

“是的,否則父皇怎肯讓他接手。父皇這麼做也是基於二位的考慮,偷偷的給二位調撥糧草物資,數量難以保證。若是王源履行承諾,那二位手下的兵馬的糧草供應便可以得到充足的供應了,這對於二位擴充兵馬也是有極大好處的。鑑於此,父皇便順水推舟,同意了王源的請求。”李瑁道。

“王源當真會這麼大度?我總覺得似乎有些不對勁。難道是我們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郭子儀沉吟道。

李光弼冷笑道:“郭兄弟,不是我們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而是這其中確實有貓膩。我想我倒是猜到了幾分。”

“哦?願聞其詳。”郭子儀和李瑁均瞠目問道。

“在我看來,王源之所以答應陛下,他會全力供給我們糧草物資,那只是爲了欺騙陛下罷了。他不這麼說,陛下不會允許。常言道,糧草未動兵馬先行,一隻兵馬斷了糧草,那麼再精銳的兵馬也失去了作戰的能力。王源顯然是想以糧草控制我們的兵馬。試想,一旦他斷絕糧草供應,我們這隻兵馬還能撐的下去麼?他看似大度,實則居心叵測。”李光弼沉聲道。

郭子儀和李瑁倒吸一口冷氣,均驚愕難言。郭子儀皺眉道:“若王源真的存着這個心思,此人心機之歹毒可謂天下之最了。”

李光弼冷笑道:“我並不想這般解讀他的行爲,畢竟他於我大唐是有大功勞之人,而且在朝廷最危難之時,正是他撐起了這片天。然而,據我對他的瞭解,再加上他一貫的作爲,我敢肯定,他一定是這麼想的。王源這個人一向利己則爲,害己則除,陛下讓我們兩個重建河西軍和朔方軍,他焉能不知這是要與他分庭抗禮。這種情形下指望他心慈手軟那真是笑話了。”

李瑁點頭道:“李將軍所言甚是,這個人已經爛了,自從父皇抵達成都之後,這個人便不再是以前的那個王源的。還有一件事我必須告知二位,這樣兩位將軍便更清楚王源的狼子之心了。”

“殿下,那是何事?”郭子儀和李光弼齊聲問道。

“在我說出這件事之前,你們必須發誓嚴守秘密,不得在外宣揚。否則我們都將陷入巨大的不利之中,搞不好還會死於非命。”李瑁沉聲道。

“這麼嚴重?”郭李二人均驚愕道。

“立誓吧,不是不信二位,而是此事太過重大。”李瑁道。

郭子儀和李光弼對視一眼,郭子儀本想說‘既然是如此重大的秘密,那不聽也罷。’,然而李光弼卻胼指於天沉聲道:“我李光弼在此立誓,殿下所言之事絕不泄露於他人,若違此誓,天地厭之。”

郭子儀無奈,只得也依樣立誓。

李瑁待兩人立誓之後,沉聲將自己和玄宗懷疑馬嵬坡上王源私自救了貴妃和殺死李亨陳玄禮等人滅口的事情說了一遍。郭子儀和李光弼驚的目瞪口呆,相視驚愕難言。

“二位將軍,此事目前只有父皇和我,以及二位將軍知曉。這件事雖然我沒有查到實實在在的證據,但種種跡象表明,此事絕非妄測。我派人跟蹤王源去往南城浣花溪的一處草廬。因爲我懷疑王源將貴妃藏於此處。然而我的兩名手下均消失無蹤,連屍首也找不到。我想定是我的兩名手下行蹤敗露,被王源殺了滅口。事後我派人偷偷去查勘那座草廬,又發現了許多蛛絲馬跡。那草廬之中雖然空無一人,但屋子裡並無積塵,這說明那裡有人長期居住。屋旁的空地上,有未燒盡的女子綾羅衣衫以及鞋襪等物,均非尋常女子之物。這更是說明這裡曾經有女子住在此處。但自從那日之後,便空無一人了。這不是欲蓋彌彰是什麼?這件事我敢以性命起誓,王源定是殺了李亨陳玄禮,掩飾他救下貴妃的行爲。此人早已犯下了欺天之罪,狼子野心昭然若揭了。”李瑁繼續道。

李光弼和郭子儀細細的將李瑁之言回想了一遍,關於馬嵬坡上的事情他們早已得知當日細節,當時便覺得有些不太自然。畢竟李亨和陳玄禮在嚴寒大雪的曠野逃脫無蹤,王源居然

沒找到他們,這便覺得讓人有些不可思議了。而貴妃死後這些細節,包括王源沒讓陛下親自查看貴妃的遺體,這似乎都印證着裡邊必有內情。現在這些細節跟李瑁所言一一對照,頓時脈絡清晰,一目瞭然了。

“這賊子膽大包天,居然犯下如此滔天之罪。這已經完全不把陛下和朝廷放在眼裡了。”李光弼咬牙罵道。

“既然王源殺了你派去窺伺的兩人滅口,那豈非說明他也知道此事已經敗露?你派去的那兩人也許會交代出是你派他們去查勘的事實。王源也可能聯想到陛下也知道此事,然則陛下的處境豈非危在旦夕?若事情敗露,王源恐怕要鋌而走險了。壽王殿下,你派人跟蹤的舉動太過莽撞了,這不是打草驚蛇麼?”郭子儀皺眉道。

李瑁咂嘴道:“父皇也訓斥了我,我事後得知,卻也遲了。所以父皇才決定讓我離開成都來靈州,既和回紇人談判借兵之事,也可以暫避風頭。畢竟此事直接牽扯到我。而王源對父皇也一定有所懷疑,但父皇卻無法離開成都。這便只能是寄望於二位能快些收復長安,迎接陛下回長安了。除非王源要造反,否則他絕不敢阻撓陛下回長安的,那樣一來,他的野心便爲世人所知,他也將遭受天下人的討伐了。”

郭子儀道:“殿下說的是。越快收復長安,迎駕回京纔是正理。照這麼下去,陛下在成都多呆一天便多一分危險。”

李光弼看着李瑁道:“壽王殿下此來靈州,還打算回成都去麼?”

李瑁咂嘴道:“若有可能的話,我想隨着兩位將軍一起收復長安。”

“不成,這不合規矩。陛下在成都,殿下豈能在外?這豈非讓人有所議論?另外殿下不回,王源豈非更加的懷疑?”郭子儀擺手道。

李瑁咂嘴無語,他路上打的正是這個算盤,他想留在靈州。那樣的話,成都無論發生了什麼,他都能保證自己的安全。甚至他想過,若是王源在成都幹了什麼出格的事情,自己的父皇和皇兄弟們遭遇了不測,那自己豈非是唯一的皇位繼承人了,也省了一番手腳。但這樣的想法只是一閃而沒,他沒敢深想。身爲皇子,不回成都伴駕的舉動實際上便給人以自立的遐想,故而郭子儀才說不合規矩。

李光弼看穿了李瑁的心思,不過他可不像郭子儀那般直言說出來,而是在旁沉聲道:“這件事以後再說,當務之急便是和回紇人商議借兵之事。這件事纔是重中之重。若借不到回紇兵馬,收復長安便是一場空談。我們還是來商議商議這件事纔是。

……

關於同回紇人商談借兵的話題其實乏善可陳,李光弼在得知李瑁前來之後,便將消息告知了回紇懷仁可汗骨力裴羅留駐在靈州的使者。這些使者爲了等待和唐朝商談的事宜,已經在靈州等候了月餘之久了。而實際上,回紇人提出的條件,李光弼和郭子儀也略知一二,條件極爲苛刻,這也是李光弼和郭子儀不敢擅自做主的原因。具體的條件還需要談判之時討價還價,而玄宗給李瑁的底線是怎樣的,這一點李光弼和郭子儀還不太清楚,李瑁也沒有挑明。

故而,三人關於同回紇人商談的話題並未延續多久,李光弼只告訴李瑁,等待回紇使者將消息傳往北邊,數日後對方便會傳來約見商談的消息,具體的安排事宜在四五日內便可敲定。

三人邊吃邊喝邊說話,足足吃了一個多時辰,直到天色漆黑,這才酒宴散去。

郭子儀要去巡查城防,這是他一向的習慣。雖然大雪漫天天氣嚴寒,但是每日三次的巡查兵營和城防的舉動他從不懈怠。特別是在這樣的時候,天氣寒冷,士兵們極容易懈怠偷懶,而這是郭子儀不能允許的。於是郭子儀當先告辭而去,留下了李光弼一人,陪着李瑁喝着酒飯之後的熱茶。

靈州衙門後宅之中的院子甚是寬闊,兩人坐在後堂花廳門口,捧着熱茶看着廊下掛着的燈籠照耀之下的黑夜裡密集落下的紛紛揚揚的大雪,都沒有說話。

一陣冷風吹來,廊下的燈籠搖晃着,幾朵雪花飄了進來,落在了李瑁的臉上。李瑁伸手一摸,雪花在指尖融化成溼漉漉的水漬。

“壽王殿下,如此大雪,蜀地河西等地的難民們可要遭罪了。但不知朝廷有無妥當的安頓措施。”李光弼綴了口茶,淡淡的開口道。

李瑁眼望廊下黑暗,沉聲道:“王源一回成都便舉薦了顏真卿爲中書平章,全權負責賑濟難民之事。這段時間他們天天忙的就是這件事。聽說連王源自己府裡都收容了十幾名難民,還頒佈了不少鼓勵成都百姓收容難民的措施。但願能讓難民熬過這個嚴冬吧。”

李光弼眉梢一挑道:“顏真卿當了中書平章了?這官升的挺快啊。一個小小的平原太守,一下子便進入政事堂中樞之中了。厲害,厲害。”

“切,還不是王源竭力舉薦?這顏真卿和王源是一夥的。到成都的時候在大街上便當面跟本王頂撞,有了王源做靠山一個小小的太守都敢不把我放在眼裡了。這事兒別提,提了我便要生氣。”李瑁恨恨的道。

李光弼微笑道:“殿下何必跟這些人一般見識,殿下將來是要登臨大寶之人,顏真卿之輩不過是趨炎附勢之徒。眼下王源用兵自重把持朝政,他當然可以囂張了。”

李瑁搖頭道:“本王豈有登臨之心,本王只希望能助父皇和我大唐渡過眼前這個連環劫便好。至於將來父皇將大唐的江山社稷交給誰,那可不是我該想的了。”

“壽王殿下襟懷坦白,一片赤誠,臣甚是欽佩。說的也是,殿下未必能登臨大寶。畢竟那

個位置衆多皇子都想做,就算陛下想要立殿下你爲太子,怕是也不能夠呢。”李光弼淡淡的說道,眼角的微光觀察着李瑁的神色。

李瑁明顯一驚,眉頭皺起,轉頭看着李光弼道:“李光弼,你這話是何意?”

李光弼哈哈一笑,擺手道:“臣胡言亂語,壽王殿下莫放在心上。臣只是亂說罷了。”

“不不不,你這麼說,一定有你的道理。本王希望你能對我坦陳而言。”李瑁忙道。

“殿下當真要聽?”

“當然,你快給我說說,我真的不明白你說的話是什麼意思。”

“好,既如此,臣便犯個忌諱,本來國本之事不可在私下交相私論,但此刻也顧不得了,我不能讓殿下矇在鼓裡。殿下,據我所知。陛下一定是屬意於殿下你來繼承未來大唐的江山社稷的。是麼?”李光弼道。

“這個……父皇……父皇倒是流露了些意思,但沒有明言。”李瑁老老實實的道,玄宗確實不止一次的流露出話意,而且所有的行爲也是表達了他的傾向,在李瑁看來,玄宗心中板上釘釘是屬意自己爲太子的。

“那就是了。所有皇子之中,也只有壽王殿下是最爲合適的人選。臣不敢妄言其他王爺的優缺之處,但這一點當時我大唐上下心中的共識了。”李光弼低聲道。

“本王……本王那裡有那麼好,你這是給本王臉上貼金了。”李瑁心中受用,口中卻謙遜。

“但是,未必最合適的人選便能順理成章的成爲未來的大唐之主。即便天下人都以爲壽王是合適的人選,但只要有一人反對,殿下便成不了事。這個人是誰,不用臣明說,殿下也當知曉吧。”李光弼肅容道。

“你是說……王源?”李瑁皺眉道。

“不是他還有誰?聽說壽王和王源關係不睦,剛纔你還說顏真卿和你當街爭吵。他顏真卿敢這麼做,還不是知道王源對你的態度?現在王源重兵在手把持朝政任用私人。朝廷文武官員哪一個敢不聽他的話?若王源反對殿下爲太子,滿朝文武誰敢不符合?即便心中知道壽王是最合適的人選,怕也是無人敢言了。在這件事上,怕是陛下也無能爲力。陛下自可力排衆議,但那樣一來,王源恐怕不會幹休。殿下想過這些事麼?”

“這個……本王……本王並沒想當太子,倒也……倒也沒想過這樣的事。”李瑁心中冰涼,但嘴上卻還要嘴硬掩飾。

“王源和豐王爺的關係據說很好,豐王爺跟隨王源走了那麼一趟之後,回來後的態度有何不同麼?”李光弼繼續淡淡的問道。

“二十六弟麼?他現在倒是倨傲的很。跟着王源去殺了幾名叛軍之後,那事兒便成天掛在嘴上,每日跟說書似的,天天宣揚他的功勞。態度自然是大不相同了。”李瑁皺眉道。

“我猜也是如此,這件事其實已經很明瞭了。即便所有人都認爲壽王殿下是合適的繼承大唐帝位的人選,即便連陛下也這麼想,然而恐怕真正能得到帝位的不是壽王殿下,而是豐王爺。很簡單,豐王是王源支持的人,而你壽王殿下卻不是王源的人。”李光弼低聲道。

屋子裡陷入了死一般的沉寂。李瑁面如死灰呆呆的坐在那裡一動也不動。他其實並非不知道李光弼所言的一切,只是他不想去面對這種情形罷了。現在被李光弼血淋淋的撕開真相攤在面前,李瑁的心沉入了冰冷的潭底,渾身的氣力彷彿被抽乾,提不起半分氣力。

是啊,目前的情形來看,即便父皇要傳位於己,王源一旦反對,那也是枉然。這個人是一座大山,自己恐難以逾越。所有的一切努力恐怕在這個人的阻撓之下,便要成爲鏡花水月,竹籃打水。一想到這裡,李瑁心中便說不出的痛恨和怨憤,他心中那個一路上都在思量着的念頭也不可遏制的開始膨脹和滋長起來。

冷風再次從門口灌入,李瑁縮了縮脖子,將自己縮進了大氅之中,像是一隻遭遇到了危險的大王八。

“壽王殿下,您還會回到成都去麼?”李光弼以極低的聲音開口問道。這句話已經是他今天第二次詢問了。第一次是在剛纔的酒席之上,他問了這句話後,李瑁說他想和兩位將軍一起攻打長安,但卻被郭子儀給頂了幾句,說他的想法不合規矩。李瑁也沒敢再多言。

但現在,李光弼再次詢問這句話,這讓李瑁敏銳的感覺到了什麼,他詫異的回頭看着李光弼。李光弼揹着燭火坐着,他的臉完全被自己的身子擋住,浸沒在陰影之中,看不清他的表情。但他的那雙銳目卻閃閃發亮,似乎看穿了李瑁的內心。

“我……我……”李瑁轉開目光囁嚅道。

“殿下,不妨明言心中之意,這個時候遮遮掩掩毫無意義。我只想說,無論殿下心中如何想,我李光弼都會站在你的一邊。因爲眼下這個局勢需要有破局之舉,否則……大唐江山社稷,恐將落入權臣之手。”李光弼語氣清淡,但卻極爲堅定。

“李將軍,你說我該怎麼辦?我想聽聽你的意見。”壽王李瑁像是抓住了一根救命的稻草熱切的道。“正如你所言,眼下我大唐江山社稷已經被權臣所控。父皇受人挾持,若是二十六弟繼位,依舊是權臣當國,我大唐名存實亡。這個時候我能做些什麼?我不能眼睜睜的看着我大唐天下爲權臣所控,你說,我該怎麼辦?”

李光弼長長吁了口氣道:“殿下,破局之法只有一個,就看殿下有無膽量了。我李光弼願意全力支持殿下,大唐江山社稷不能爲權臣所竊取。殿下,臣的建議是,您不必回成都了。”

(本章完)

第一九八章 人選第十三章 不識第九五六章 長夜(二)第三零四章 嚴峻第一零九三章 立威第五五二章 酒肆第七九九章 內情第五一零章 鉗斷第七十四章 對策第四九零章 戲耍第三一九章 肉食第三九七章 援兵第五十三章 狼狽第一一六章 約見第三十二章 伯樂第三四八章 決勝第六百四十章 再戰第一零五八章 抉擇第八八二章 歸來第一七三章 拜訪第八五八章 洪流(下)上架感言第六二一章 奪功第三零七章 難測第四五零章 許諾第一零五六章 誘敵第一五五章 桃夭第三四一章 潰敗第四九七章 對決第一七九章 噩夢第八三八章 調兵第八七九章 慘劇第七四三章 馬嵬(十一)第一一九章 赴會第一零二章 是非第四三八章 嗅覺第八四三章 暢談第一五九章 越獄第一零二五章 隱意第二五二章 逝去第四十七章 無題第六百四十一章 殺器第四四五章 玩弄第一零七三章 極辱第十七章 送信第八六七章 伏擊(續)第一零二六章 泡影第四六一章 對決(續一)第二五三章 傷痛第七四零章 馬嵬(八)第六六一章 可悲第十八章 賣傻第三零三章 鬧騰第四一二章 大戰第二五九章 道長第四九七章 對決第五五五章 單純第四六一章 對決(續一)第八六零章 尾隨第三八四章 煎熬第七五四章 秘居第三十一章 禮遇第二零七章 分工第一一二六章 歸位第八十章 東樓第四十五章 否認第六六八章 天價第一二二章 巧語第五四一章 試吃第二一三章 牽扯第七零二章 選將第二四二章 帝心第八二四章 太行第八六九章 援軍第三四七章 絕招第二三零章 共識第五九九章 盾傘第六二一章 奪功第一一一二章 舊識第七九一章 暗流第二二二章 天降第三七六章 抉擇第四九八章 鬥劍第八五零章 危機第八一零章 心跡第一一二章 變化第四一六章 大戰(終)第一零三五章 落荒第六百四十六章 賭局第五六一章 沙暴第八十五章 共識第八百章 追殺第五九五章 誘敵第六七零章 生意第二零一章 路鬥第三十一章 禮遇第二十一章 殺機第一零七二章 罵戰第三七六章 抉擇第五八六章 夜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