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零三章 弱點(續)

玄宗沉聲道:“王源這個人,朕是琢磨過他的。如今我大唐絕大部分的兵力都掌握在他的手中,他若有異心早就動手了,朕也無反抗之力。然而此人之所以沒動手,朕認爲他是有所顧忌的。他和安祿山不同,安祿山這賊子本就是胡人性格粗鄙魯莽,他想要造反便造反,卻不會去考慮後果。而王源不是那樣的人,他心中即使有謀逆之心,但卻也要考慮名聲和後果。房琯的一句話道破了他的內心,他是要挾天子以令諸侯,未必有奪朕之位取而代之之心。他積極平叛,一副爲朕忠心耿耿的樣子,不就是要讓天下人都認爲,他是我大唐的救星,挽救了朕的江山麼?將來,他手握兵權,不用謀逆篡位也能讓羣臣俯首,讓朕對他言聽計從。說白了,這個人內心奸邪,但表面上還是要裝作盡忠報國的。”

“他是既要權勢又要名聲,將來青史留名,不至於落個謀逆篡位遺臭萬年的下場是麼?”李瑁道。

“正是。”玄宗沉聲道:“只要不逼急了他,他絕不會幹出真正的謀逆篡位之事。他是個什麼都想要,都想兩全其美的僞君子,這便是他的弱點所在。”

李瑁道:“可是,咱們這件事豈非已經逼急了他了麼?”

玄宗沉思片刻道:“未必。現在大夥兒都是揣着明白裝糊塗。他知道他乾的事被我們識破,我們也知道他暗地裡的勾當。今日他來見朕,只是出言試探而已,並沒有撕破臉皮,這便說明,他其實也不想講這件事挑明。我們不挑明是因爲我們沒有證據,他不挑明是因爲他也不想這件事傳的天下皆知。他是我大唐臣子,他犯的是欺天之罪,這件事一旦挑明,他所有的僞裝都被撕破,會名聲掃地,受天下人的唾罵。所以他絕不會主動挑明此事。朕認爲,今日他的試探也許是故意爲之,只是隱晦的向朕警告,告訴朕不要逼的他鋌而走險。否則以他的精明,怎會露了口風?”

李瑁額頭上冷汗直冒,越是聽玄宗分析裡邊的關竅,李瑁便越覺得膽寒。自己惹上的到底是什麼樣的人,虧自己還以爲王源並沒什麼好怕的,現在看來,此人心機如海,深不可測。

“現在要做的便是不要去逼他,這件事就此不提,咱們和他都心照不宣。我們要做的便是另想辦法牽制他,扭轉此人獨大的局面。他不是要當大唐的救星麼?朕便利用他替朕平息叛亂。同時,讓李光弼和郭子儀大力招募兵馬,對他進行牽制。朕不介意在平息安祿山叛亂之後,再進行一場討伐逆臣之戰。”玄宗沉聲道。

“父皇聖明,眼下要陽奉陰違不要惹惱他,大力扶持李光弼這郭子儀的力量。這纔是真正牽制王源不敢輕舉妄動的力量。”李瑁叫道。

шшш☢тт kān☢C〇

玄宗點頭道:“你明白就好,從今日起,此事需謹慎處理。朕認爲你不要再去查貴妃的下落了,否則再失手一次,恐怕便是滅頂之災了。”

李瑁猶豫了片刻還是問出了聲:“父皇難道不想和貴妃團聚麼?”

玄宗惡狠狠的看着李瑁半晌,終於面色變的柔和,嘆道:“瑁兒,你真以爲父皇會爲了一個女子便情難自己麼?朕確實想見貴妃,但貴妃若當真還活在世上,她卻躲着不見朕,說明她對朕已經絕情絕義。朕難道還會去牽掛一個絕情絕義的女子麼?朕不妨告訴你,如果有一天,此事水落石出,貴妃出現在朕的面前的話,朕會再次下令殺了她。因爲她和王源合夥欺騙了朕,她早已不是那個朕的愛妃了。”

李瑁張張口,不知說什麼纔好。不過父皇既做如此表態,那麼自己的擔心便是多餘。自己擔心的貴妃回到父皇身邊後會造成自己登上太子之位的障礙,現在看來不必有此擔心了。

“聽父皇一席話,兒臣勝讀百年聖賢之書。多謝父皇悉心教誨。若無事的話,兒臣告退了。”李瑁跪下磕頭道。

玄宗擺擺手道:“你去吧。”

李瑁起身來退下,忽聽玄宗叫道:“且慢,有件事你去辦一下。”

李瑁忙道:“請父皇吩咐。”

玄宗想了想道:“這件事非同小可,你萬萬不能再出差錯。”

李瑁忙道:“兒臣必竭盡全力,若有差錯,兒臣以死謝罪。”

玄宗點頭道:“李光弼派人送來密奏,說叛軍疑似生亂,有消息說安祿山好像已經死了,現在是他的二兒子安慶緒主持大局。只是安慶緒並沒有將安祿山已經死了的消息發佈,恐是擔心會引發動盪。李光弼和郭子儀兩人都認爲是安慶緒篡位奪權或有弒殺安祿山之嫌。他們認爲這正是進攻叛軍的好機會。”

李瑁愕然道:“竟有此事?給父皇道喜了。安祿山這賊子終於死了。”

玄宗皺眉道:“何喜之有?安祿山死了還有安慶緒,還有史思明,你以爲叛軍便會憑空消失麼?”

“不是,兒臣是說,這叛賊是叛亂賊首,若是死了總是件大好事。而且還是死在他兒子的手裡,這更是大快人心。安祿山一死,於叛軍士氣

必是一個巨大打擊,這正是一舉攻擊叛軍的大好機會呢。”李瑁道。

玄宗微微點頭道:“確實對叛軍是一個大打擊。李光弼他們認爲該趁機進攻長安收復京城,可是他們的兵力太少,恐難以奏效。”

“不是有王源的十多萬兵馬在長安左近麼?父皇爲何不下旨命王源立刻進攻長安?”

“蠢材,叛軍內亂這件事王源一個字也沒提,按理說他應該知道這個消息的,可是他卻並沒有提及。他已經表明態度要明年春天攻長安,朕也答應了他。不管他的理由是什麼,若是他刻意隱瞞此事的話,便說明他並不想趁着叛軍內亂的時候拿下長安。朕若是逼他,他又要說朕說話不算話,不給他軍務自專之權了。李光弼和郭子儀募兵之事,乃至昨日這件棘手之事後,朕覺得不能再去刺激他,所以朕不想逼他攻長安。”玄宗道。

“可是……咱們只有他的兵馬有實力攻下長安啊。他的兵馬不動,李光弼和郭子儀手中那幾萬兵馬如何堪用?”李瑁道。

“是啊,朕也覺得難辦,不過若是李光弼和郭子儀當真能攻下長安的話,那可是一件大大有利之事。首先王源推三阻四的拖延進攻長安的日期,卻被李光弼和郭子儀得手的話,對他可是一個巨大的打擊。其次,一旦郭子儀和李光弼佔據長安,便可控制住長安城,到時候朕迴歸長安,便可高枕無憂。若是被王源攻下長安,他的兵馬便佔據長安城,朕回京之後豈非還是在他的控制之下?長安城還有數十萬百姓,一旦郭李攻下長安,兵員問題便可快速解決,短時間內可募集大量兵馬,豈非正好是藉機擴充實力,牽制王源?”玄宗沉聲道。

“是啊,父皇說的很是啊,這可是一箭三雕的大好事呢。”李瑁雙目放光驚呼道。

“可是,問題還是回到了郭子儀和李光弼能否攻下長安的問題上來。即便叛軍內亂,史思明駐守長安的也是十餘萬兵馬呢,這該如何是好?”李瑁的興奮勁來的快去的也快。

玄宗道:“所以纔要你去替朕辦這件事。李光弼密信中說,大唐北邊的突厥人也正在內亂,回紇汗國的國主骨力裴羅擊敗了其他幾個突厥汗王如今已經獨霸北疆。這骨力裴羅曾經來長安朝見國朕,對我大唐上國極爲仰慕,故而當得知我大唐生亂,他主動派人去聯絡李光弼和郭子儀,欲助我大唐一臂之力平息叛亂。所以……朕昨夜想了一夜,決定接受他的好意,向回紇借兵平叛。如果回紇人肯借兵給我們,豈非解決了李光弼和郭子儀兵力短缺之憂?”

“原來父皇是要向回紇人借兵?這……我大唐內亂之際,引外兵而入,恐非是一件好事啊。”李瑁難得的說了一句有道理的話。

玄宗皺眉道:“朕不是沒考慮過此事,請神容易送神難。但朕認爲,回紇人沒那麼大的胃口,想要趁機瓜分我大唐。他們或許是想撈些好處罷了,那麼朕便給他些好處便是。這件事回紇人希望能當面商談,朕當然去不了,所以希望你能替朕偷偷去一趟,和他們談判借兵。這件事若是能成了,你便立下了大功,將來平叛之後朕欲立你爲太子,別人也無話可說了。”

李瑁聞聽此言,頓時將憂慮拋到了九霄雲外。連聲道:“兒臣願爲父皇分憂,這件事兒臣定辦的妥妥當當的。”

玄宗道:“好,此事絕不能聲張,一切都要秘密進行。朕許你帶着朕的密旨前往,全權代表朕同回紇人洽談此事。記着,給他們些甜頭無妨,但只要能達到借兵攻下長安的目的,付出些餌料也是值得的。”

“兒臣遵命!”李瑁激動道。

“下午你便動身,朕的照夜白給你騎着,你只能帶少量的隨從。朕會宣佈你生病的消息,這樣便無人知道你其實已經離開成都了。出城的事也不用擔心,朕午後會去北城難民聚集之地賑濟慰問,你趁亂出城便是。”玄宗低聲道。

“兒臣定不辱使命。”李瑁連聲道。

……

王源抵達政事堂時,顏真卿和韋見素居然都在政事堂中,或者說他們正等着自己。兩位其實都有一大堆的事情要做,但也需要每日和王源稟報進度。

三人簡單的交談幾句,王源詢問了幾句事情的進展,對於兩人的經手之事王源也並不想做過多的干涉,放手讓他們去做便是。顏真卿告訴王源,陛下昨日召見了他,希望今日能親自去北城門廣場慰問賑濟百姓之事。

王源並沒有對此多想,將此事看作是玄宗的作秀之舉罷了。玄宗也許需要這些手段來恢復自己在百姓之中的聲望,但在王源看來這麼做其實已經於事無補。無論他做什麼,都無法彌補他寵信安祿山導致大唐糜爛至此的巨大過錯。這場大亂導致了百萬人流離失所,成千上萬人死於非命,不是他做做秀便可以消解的。

顏真卿和韋見素離去之前,王源請他們今天晚上去自己府中商談商談要事。顏真卿和韋見素兩人雖然奇怪爲何王源要在他的府中商

談要事而非在政事堂中,但他們也並沒有多問。只連聲應允了,雙雙告辭而去。

王源也不耽擱,眼見日上三竿,時間也差不多了,於是簡單交代了政事堂中的官員們幾句,便出了政事堂上馬前往成都西門。抵達西城門內,發現李宓早已在城門口等候,他顯然早已知曉王源要親自去城外觀摩炮管的施射,所以受柳薰直所託在此迎候引路。

數十騎飛馳出城,沿着西城門外官道飛馳十餘里,轉而往北進入西山荒野之地。這裡王源並不陌生,當初神威炮霹靂彈的測試便是在此處進行的,這裡儼然已經成了王源試驗新式武器的標準場地,甚至在山谷入口和兩側的山坡上都建有柵欄和崗哨,平時也有少量兵馬在此駐守,禁止外人出入。

西山山谷內的砂礫地面上,柳薰直和羅威等人都已經等候多時了。今天一早,打磨一新的鑄鐵炮管便被打包上車運送到了此處,王源到來之前已經架設到位,準備就緒,就等着王源前來了。

王源翻身下馬,和衆人寒暄幾句,一行人徑直走到了鐵炮架設之處。羅威上前一把揭下蓋着炮管的羊皮氈布,一門黑乎乎油光鋥亮的炮管出現在王源面前。

眼前的這門炮管呈現後粗前細的優美弧線,炮身打磨的光滑平整,無一絲毛刺和瑕疵。陽光下,平滑的炮身折射出幽暗的光暈,看上去給人一種莫名的威懾和敬畏之感。

“一切可都就緒了?”王源沉聲問道。

“稟報大帥,一切都已準備就緒,請大帥下令。”羅威拱手道。

王源點頭道:“那便開始吧。”

羅威拱手應諾,轉身大聲道:“來人,準備試射。”

羅威親自上前,拔出了炮口上絲綢包裹着軟木的炮口塞,用特製的長柄包裹絲綢的長杆探入炮膛之中再檢查了一遍炮膛,與此同時,十餘名鑄炮工匠已經快步上前來。他們擡着一筐黑乎乎圓滾滾的大鐵球,還有一隻裝滿了火藥的大木桶。

羅威來到炮膛後方,將炮管上方的一處厚厚的帶着一個細細小孔的鐵片移開,露出雞蛋大小的裝藥口將鐵皮漏斗插入其中。羅威大大徒弟李大錘捧着裝滿稱量好的火藥陶罐上前,羅威接過陶罐,小心翼翼的將藥粉灌注入藥室內,再將鐵蓋封住洞口,鐵蓋周圍以八隻鐵釦緊緊扣住。

羅威取了一根引信從鐵蓋的細孔之中插入藥室,轉身對王源拱手道:“王大帥,第一次試驗不可裝彈,先試試炮膛是否能經受火藥的爆裂之威。”

王源點頭道:“原該如此。”

羅威道:“請大帥和諸位將軍退後,若是炸膛後可危險的緊,大帥可以棉塞塞耳,這玩意動靜可大。”

王源微笑點頭,但卻並沒有接過親衛遞來的耳塞。王源就是要感受一下這種鐵炮的威力,豈會帶什麼勞什子耳塞。

衆人退後二三十步外,但見羅威跪倒在炮管旁,舉手朝天高聲禱祝道“老君保佑,保佑徒子徒孫們的手藝不給老祖丟臉,保佑徒子徒孫們靠着手藝吃喝養家,不砸了老祖的招牌。”

王源詫異道:“羅管事這是作甚?”

柳薰直在旁解釋道:“羅管事這是在向他們行內祖師爺禱祝,祈求太上老君保佑鑄造成功呢。”

王源訝異道:“太上老君是熔鐵鍛造行業的祖師爺?”

柳薰直笑道:“那當然,木匠的祖師爺是魯班,鐵匠的祖師爺是春秋時的老子。老子煉丹得道昇天,是爲太上老君。太上老君精於熔鍊,他的八卦爐可煉萬物,豈不是鐵匠們的祖先麼?”

王源恍然大悟,呵呵笑道:“那豈非方士們的祖師爺也是太上老君了?”

柳薰直點頭笑道:“正是,鐵匠和方士同祖同源,是同一個祖師爺。”

王源啞然失笑,心中暗叫有趣。說話間但見羅威已經禱祝完畢站起身來,點起了一隻火把,轉頭高聲叫道:“準備了,我要點火了。”

一羣人手忙腳亂的捂住耳朵,知道其威力的一干工匠不由自主的又退後了幾步。柳薰直也是見識過威力的,拉着王源的胳膊也走了幾步。羅威將火把湊近引信點燃,嗤嗤嗤青煙騰起,一撮火花四散迸裂,迅速燒向小孔之中。羅威拔腳飛奔出十餘步,雙手捂住了耳朵。

所有人的目光都盯着那撮火苗青煙燃起之處,眼看着那火苗鑽入小孔之中不見,衆人更是緊張的直咽吐沫。猛然間,一聲爆裂之聲響起在山谷裡,周圍的地面都震起了一層煙塵,每個人的耳朵都被震得嗡嗡作響。那炮管處騰起一團黑煙,明顯可見炮膛處噴出一股濃烈的煙霧和火舌,將炮管前方的地面都吹起了一團巨大的塵埃。炮身猛地一抖,幾乎從地面跳了起來,然後整座炮管便被黃塵和煙霧說籠罩。

王源知道如何應付這種巨大的聲響,只需張口讓耳鼻口相通便可有效的抵禦聲浪的傷害,但饒是如此,依舊覺得耳朵裡嗡嗡的作響。

(本章完)

第六二七章 反饋第八十章 東樓第三九一章 告別第五零六章 沙漠第三七四章 鉅奸第八三一章 中牆第五十七章 復回第八一五章 掃蕩第二六二章 殺戮第三九七章 援兵第五一零章 鉗斷第四七二章 和親第一二四章 隔閡第四十二章 驚鴻第三七一章 人心第一八八章 察覺第六二四章 幽谷第四四七章 西進第四零二章 高樓第四九八章 鬥劍第五六二章 夜戰第二九六章 夜詢第一一一四章 縱火第三三三章 雞鳴第九三一章 奪城(續二)第一零三四章 夜探第五三八章 送藥第三五九章 釋疑第九九八章 鏖戰第九四七章 揚州第二五七章 定計第八四五章 掏心第四零六章 協定第六一六章 盾陣第三一一章 離前第二七八章 搜查第一零三八章 定策第二十二章 突襲第五六三章 攻城第五二九章 心機第二七八章 搜查第三六零章 長路第一六三章 坐論第一零四九章 還劍第八零七章 豐王第八五七章 洪流 (上)第八零七章 豐王第六百章 人道第五五三章 證明第五五五章 單純第九三六章 奪城(七)第五七一章 聖意第二四七章 推心第九百章 內情第一六七章 難民第一零八章 珠聯第九十九章 新春第二十九章 無常第一零四五章 推諉第七章 新年第四八零章 逼蠱第五零四章 安心第一零一三章 窮途第七十四章 對策第二二九章 逃離第七九二章 擇機第六零三章 夜襲第三六二章 毒計第八三八章 調兵第七三九章 馬嵬(七)第一一零四章 圍困第二四零章 彌堅第九九八章 鏖戰第九二五章 圖窮第六六零章 非人第一三零章 要挾第九九八章 鏖戰第六十八章 志向第四七九章 談判(續)第八二一章 無常第四五九章 奇兵第五五三章 證明第三三零章 秘密第一八七章 大志第一零八七章 血夜(上)第四四五章 玩弄第七四三章 馬嵬(十一)第八二九章 搏殺第七一九章 規勸(續)第五八七章 進軍第六八八章 曲醉第一零七三章 極辱第一零一二章 掙扎第七一八章 規勸第三一五章 幽州第一千零二章 解圍第五七五章 絕處第九零五章 國本第一一零八章 宣戰第七一三章 身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