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五零章 偏安

數日來,王源簡直忙的不可開交。安頓玄宗一行倒不是什麼難事,玄宗隨行的幾位皇子和一堆內侍宮女內官只需往散花樓之中一丟,撥給他們錢糧之物,他們便可自己將一切打理的好好的。伺候皇帝的事情,那些人輕車熟路。但接下來的事情卻讓王源操碎了心。

玄宗在隨大軍進蜀地的路途之中發佈了告天下的詔書,宣佈他將入蜀。此詔一下,那些失去了皇帝消息的散落各地彷徨不安的官員們就像斷奶的孩子又找到了娘一般,蜂擁朝成都而來。在玄宗抵達成都的三日之後,這些人員便開始絡繹不絕,充斥了進城的大道。

他們當中有朝中的官員,也有老牌的貴族勳卿,更有京城中逃散的禁衛兵馬以及各級小吏。陛下在哪兒,這些人便也就跟到哪兒。一時之間成都城中熱鬧非凡。但對王源而言,這些人的到來便意味着更多的事務。玄宗只是在散花樓一批批的接見安撫他們,剩下來的安頓之事便只能是王源來安排。偏偏這些人都是養尊處優慣了的,稍不如意還要說怪話,弄得王源滿肚子的火氣。跟着王源一起安排他們住處的王源手下的幾名官員都氣的要命,這些京城來的人都已經是喪家之犬了,來到成都還狗眼看人低言語中諸多看不起劍南官員,說出百般不是來。

幸而王源如今地位高隆,這些人倒也不敢造次,只說幾句怪話便罷,也不敢真的鬧出什麼事情來。倒也能逐漸的安頓下來。

然而,王源實在不想跟這些人打交道了,他再一次跟玄宗提及要專門派人去安頓這些追隨而來的官員和貴族們。於是一個必須要解決的問題提上了檯面,便是要重建朝廷秩序,首先便是需要重新拜相,之後才能讓朝政正常運轉起來,才能讓王源擺脫這種繁忙的瑣事。

在相國的人選上,玄宗在追隨而來的官員之中倒是選出了幾個,特意叫王源一起商榷誰更合適。王源當然不會拿主意,而是建議召集侍郎以上官員一起商榷推選,推選出來的官員再由玄宗定奪。玄宗接受了王源的提議,於是乎召集官員們進行了一次推選,最後有兩人浮出了水面,一個叫韋見素,一個叫房琯。

這韋見素王源雖不太熟悉,只知道他之前是吏部侍郎官,主持的是考選之事。但王源私下裡做了些調查,此人名聲不錯,主持考選之事公正公允從不枉私,爲人卻也謙和的很。這時候的紛亂局面,需要這麼個人出來主持,既能公允辦事,又能謙和服衆,應該是個不錯的人選。那個叫房琯的名聲也不惡,雖然之前是御史中丞兼戶部侍郎,但這個人倒是有些膽色。據說他曾公然違背朝廷命令開倉放糧救濟百姓,差點因此被李林甫砍了腦袋。

雖然相國的人選極爲重要,需要仔細的考量,但形勢已經不容再拖沓下去,於是乎玄宗拍板

,拜韋見素爲兵部尚書,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加集賢院學士銜,實際上便是大唐的左相。房琯則吏部尚書、同平章事,加金紫光祿大夫,拜爲右相國。其實按照王源的想法,無論資歷和能力,似乎韋見素更應該擔任相國之職,但不知爲何玄宗將兩個人選的職位掉了個個,王源雖有些意外,但倒也不太想去管這件事。

左右相國一旦任命,朝中頓時便有了骨架,於是乎政事堂六部之事便得以進行下去,而王源便也終於可以抽身而退,他有更爲棘手的事情要處理,實在沒時間耗在這些事務上。

一件極爲重要的事情便是,除了官員貴族們抵達蜀地之外,數量龐大超過百萬之衆的難民大軍也陸續抵達隴右和劍南境內。對王源來說,這纔是真正的難題。這麼多難民的涌入可不是件小事,這些飢寒交迫的百姓一旦處置不好,便會釀成大禍。人要是餓極了冷很了沒活路了,什麼事情都能幹的出來。這些難民就像是過境的蝗蟲一般,走到哪裡那裡便被洗劫一空,樹皮草根都一掃而空。所以,這百萬難民潮若是處置不好的話,將士一場災難。

王源召集手下人等商議對策,問題集中幾條,一是難民的救濟問題,百萬難民幾乎都是一無所有,吃喝穿將是一個大難題。雖然王源的成都府的幾十座大糧倉中囤積有大量的糧食物資,但王源不可能將這些物資盡數讓這百萬張嘴盡數消耗掉。救濟之外,還要這些難民有生計纔可以。

想來想去,王源等人一時也想不出好的辦法來,只能暫且開倉救濟他們,先穩住他們的心再說,慢慢的再想辦法。王源想着,只要熬過了這個冬天,或許可以鼓勵他們開荒屯田自給自足,但起碼這幾個月是要耗費大量的物資給他們了。好在儲備足夠充分,二十座超級物資倉庫中囤積着足夠可食一年的糧食和大量物資。

第二個問題便是安置問題,這些百姓都是難民,來到蜀地和隴右之後總不能完全靠救濟,須得有生活的來源纔可。一旦遊手好閒,必生事端。而王源能想到的辦法便是,藉着兵力即將大擴充之際,從難民之中招募大量兵士,以一家一戶爲單位,一名士兵的兵餉養一家人,招募十萬士兵,便可安定十萬戶家庭。當然這也非長久之計,畢竟朝廷現在什麼都沒有,所有的這些兵餉錢糧都只能靠自己供給。但目前來看,這是個既能解決兵源問題,又能讓百姓們得到安置的辦法。

第三個問題便是治安問題,據稟報,難民潮都向着成都府而來,在他們看來皇帝在那裡就應該去何處才安心。但王源可不能讓他們這麼幹。成都如今的地位便等同於都城,這些難民一窩蜂的涌來會帶來大量的治安問題,沒等安置好怕是已經一塌糊塗了。這個問題的解決辦法便是強制分流。王源下令各州縣官員和個州

縣駐軍在大陸上設卡攔截絡繹而來的難民,將他們以家庭爲單位編隊造冊入籍,帶回各地州府安置。這樣分攤下來,事情會好辦的多,也容易的多。

除此之外,還有種種的問題需要解決,王源爲此傷透了腦筋,操碎了心。

爲了忙活這些事情,王源每日清晨便要出門,晚上半夜才能回府,有時候剛剛睡下,卻又被叫起身去處理事務,當真是身如轉蓬無一時之息。短短十幾天時間,王源明顯的消瘦了不少,這讓半夜裡才見到的王源的妻妾們心疼不已。但她們其實也沒什麼辦法,唯一能做的便是等到王源半夜回府,陪他說幾句話,替他按摩按摩疲倦的身子,或者做些補物給他補補身子。然而王源往往說着話或者泡着澡的時候便疲倦的沉沉睡去,讓妻妾們既無語又心疼。各自唉聲嘆氣。

“這麼勞累的話,身子如何吃得消?我倒是希望陛下早些離開成都爲好,來到這裡把二郎累成了這副模樣,天天捉急上火的。”

李欣兒這話雖然有些大逆不道,但卻代表了王家妻妾的心聲。在她們眼中,王源可比那個逃難到成都帶來衆多煩心事的陛下要重要的多。特別是當他們知道陛下爲了自保竟然賜死貴妃之事後,更是對這個負心的陛下毫無好感了。

但好在,在任命了左右相國之後,朝廷各部門也開始重新運轉。安置難民的計劃也開始實施之後,王源終於能夠喘一口氣。當紛亂漸漸變爲秩序,當一切都有規可循時,事情也就好辦的多了。雖然王源依舊不得閒,畢竟作爲劍南隴右道的主人,很多事情都需要協調參與,但和數日前相比簡直輕鬆了太多。

二月末,王源終於可以偷出空閒來去見一些自己早就想見的人。首先要去拜訪的便是高仙芝。高仙芝已經來成都半月有餘,但王源和高仙芝其實只匆匆見了兩面,也沒有時間深談。前幾日玄宗召見了高仙芝,對高仙芝極力寬慰,希望高仙芝能重新出山領軍,但卻被高仙芝以身子不適爲由拒絕了。王源覺得自己需要和高仙芝好好的談一談,他需要說服高仙芝出山來幫助自己。另外也應該去拜訪高仙芝了,否則便太失禮了。

高仙芝來到成都後,高墨顏在黃三的幫助下在城西的一處僻靜之所買了一所大宅子安頓了她的阿兄一家幾十口。高墨顏也因爲並未和王源成親,便也搬去和阿兄全家在一起居住,雖然來過幾回,但和王源一次也沒見着,王源也想去瞧瞧她。

城西一處叫做鑼鼓巷的僻靜街巷裡,高仙芝的新家便安頓在這裡。王源騎着馬帶着幾名親隨來到這裡的時候,高仙芝已經在門前負手等待了。高墨顏也提着裙琚站在門檻上朝巷子口張望着,直到看到王源騎馬的身影,大長腿姑娘終於舒展了秀眉,高興的揮起手來。

(本章完)

第五十五章 上賓第二六九章 劇本第三八二章 求肯第九一六章 破局第四六七章 怒火第七六八章 顛沛第八二九章 搏殺第一零四三章 技巧第八九八章 幽處(續二)第一八八章 察覺第二四九章 戰論第一六七章 難民第一六八章 懲惡第二八五章 殺意第五六六章 黑金第八二八章 飛渡第六三九章 出馬第四六五章 決定第六八二章 芳辰第二六一章 道觀第二一七章 借力第七二二章 決裂第五一六章 交易第七五八章 秘居(終)第二七三章 初心第二十七章 離去第二八三章 狡辯第六七九章 道歉第七九四章 遊說(下)第五五六章 獻曲第三一三章 失蹤第二六九章 劇本第三五五章 同行第六一五章 烈火第三八一章 詭異第一零九四章 死守第七七八章 抉擇第七十一章 逃離第八三八章 調兵第四六一章 對決(續一)第一一一一章 獵殺第四零八章 紛亂第二九三章 沒頂第三零五章 蛻變第六十六章 非隱第八一八章 相左第一一八章 冰心第二六一章 道觀第三四五章 夜戰第四六八章 醒悟第一零四四章 內情第一零二三章 杏園第一零九二章 夢斷第五六六章 黑金第七六七章 發兵第六三八章 鏖戰第二七三章 初心第二一八章 黑夜第四十章 場面第一零四三章 技巧第一一二六章 歸位第八四五章 掏心第八一一章 袒露第八五一章 混亂第七六零章 靈犀第六一六章 盾陣第一一一五章 接應第七九七章 迂迴第三零六章 不歡第九九五章 進攻第六九一章 剝繭第二一六章 治安第三七六章 抉擇第三三八章 設伏第二九八章 人證第一六三章 坐論第一八八章 察覺第二五九章 道長第六十六章 非隱第八四六章 神蹟第一零六章 神技第八四四章 故技第二一九章 交易第二四七章 推心第三零二章 落定第九三零章 奪城(續一)第九一五章 沆瀣第二七九章 死地第四五九章 奇兵第一七二章 偏鋒第九零四章 試炮第五三五章 立場第一二九章 裝逼第四七八章 談判第二二二章 天降第六五四章 亂城第七一七章 救援第九一八章破局(續二)第四零六章 協定第七六五章 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