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六十四章 困局

太陽升起在綠洲之上,照耀在已經飄揚着大唐龍旗的野牛城城頭。攻擊野牛城之戰終告結束。

祿西贊血淋淋的頭顱懸掛在城中小校場的旗杆上,不甘的雙目漠然瞪視着校場上來回奔馳的劍南軍兵馬以及兩千多垂頭喪氣的被俘虜的吐蕃士兵。

祿西贊有理由不甘心,因爲他並非力戰而死,而是在遭遇柳鈞之後被戲弄了一番。柳鈞要他下馬磕頭投降,可饒他一命。祿西贊毫不猶豫的下馬給這個孩童磕頭,但就在他磕頭的時候,這個狡詐的少年揮劍砍了他的腦袋。臨死前還受了侮辱,祿西贊當然極爲不甘。

戰後的打掃和清點事務有條不紊的展開。俘虜的吐蕃士兵一隊隊被押解到小校場上。兵器物資盔甲在校場一角堆成了小山一般。王源站在校場的高臺上矗立不動,帶着血絲的雙目炯炯威嚴的掃視着全場。

巳時過後,宋建功率衆將領上前拜見,王源微笑道:“諸位將軍辛苦了,戰果清點的如何了?”

宋建功道:“稟大帥,俘虜吐蕃士兵二千三百七十九人。駱駝四千匹。尚有糧食物資無數。我軍傷亡兩千三百人。”

王源點頭道:“很好。士兵們都很疲勞了,傳令下去,煮一頓好飯,分發肉食,犒賞士兵們。然後讓衆兄弟好好睡一覺,睡到天黑也沒關係。看押俘虜和警戒的事情便交給我的親衛營來辦。”

宋建功拱手道:“遵命。”

命令傳下,各處兵馬歸營造飯,疲勞欲死的士兵們飽飽的吃了一頓,隨即一個個倒頭便睡。趙青率一千親衛營兵馬分散城中各處擔負起警戒和看守的重任。

王源帶着譚平等幾名親衛來到被俘虜的吐蕃士兵們面前。看着這些被俘虜的士兵,王源心中極爲高興。這次最大的收穫除了攻下野牛城之外,便是這些俘獲的吐蕃士兵和四千多匹駱駝了。這些俘虜都是壯年男子,那可是最好的苦力。鹽湖的開採需要大量的勞力,王源本打算僱傭劍南百姓前來,但現在這兩千多俘虜便可作爲挖鹽的勞力了,這可省了一大筆錢。

還有那四千匹駱駝,鹽要運出沙漠,這些駱駝可要派上大用場。沙漠中車輛行走極爲困難,這一路隨軍的大車若沒有上萬的士兵沿途幫助,是絕無可能帶着大車來到野牛城的。駱駝是沙地上最好的運輸工具。王源本來想着要購買一大批的駱駝,劍南沿着沙漠地帶居住的百姓們養着不少駱駝,但那些都是百姓們賴以生存的牲口,價格也很貴,這四千匹駱駝又省下了一筆開銷。總計算下來,起碼節省了數十萬貫的錢物。這筆錢王源可不打算平白出,既然和楊家五五分賬,這筆錢都要算在成本之中,楊家墊付的三十萬貫啓動費用,算是大部分落入自己的口袋了。

隨後的事情還有不少,但王源並不着急。總是要一步步的進行。按照王源的設想,大軍在野牛城要待上一段時間。一來防備野牛城失陷的消息會招致吐

蕃人的反撲,有能力擊退吐蕃兵馬。二來,要長期佔據野牛城,控制鹽湖,需要作大量的工作。

城池要修復加固,野牛城的周邊還要建設烽燧堡壘,以便做好預警。三十里外的鹽湖周圍區域要建設烽燧預警,便於更好的控制住這片區域。另外,鹽湖之地要建立一座稍具規模的土城,供挖鹽的俘虜們居住以及駐紮少量兵馬看守。從野牛城和鹽湖之間的行進路線要加以規劃。不說開闢道路,起碼要規劃出一個避開高大沙丘的能讓駱駝通行合理路線。

在野牛城附近的綠洲中,還要建立一個能夠將鹽提純的基地。這裡水源充足,可就近提純食鹽。毒水可直接排入沙漠之中,不會污染環境。而且王源也不願浪費運力將大量的未經提純的食鹽運出去,王源希望從沙漠中運出的食鹽能直接通過楊家開設在劍南的車行運往京城交給楊國忠去銷售,而無需在劍南再停留。

總之,一切都需要規劃精細,講究效率。不知道何時野牛城便會被吐蕃人奪回去,所以,大量的開採,高效率的快速取得效益纔是王源所希望的。這也將是王源接下來耗費精力需要安排的事情,短時間內,王源是離不開野牛城了。

……

當王源拿下野牛城,忙的腳不沾地開始爲開採鹽湖作種種準備之時,在北方的扎陵湖西岸,王忠嗣哥舒翰李光弼所率的十萬大軍依舊被流沙所困,不得不駐紮在距離石堡城六七裡外的戈壁灘上,和石堡城的七萬吐蕃大軍隔着一片流沙之地默默相對。

時間一天天的過去,氣溫也一天比一天的寒冷。王忠嗣幾乎每日都要去瞧一瞧那流沙之地是否已經凍得堅硬,但每一次都失望而回。天氣確實寒冷,流沙之地的表面已經凍得堅硬。但這表面的硬殼可以承受人馬經過,卻經受不起重型攻城器械的碾壓。當投石車碾上去的時候,地面便像脆弱的雞蛋殼一般爆裂開來。然後,攻城器械便陷在流沙中再也難動半分了。

王忠嗣不得不繼續等待,等待嚴寒將土層凍結的更加的厚實,這麼做也帶來了巨大的問題。十萬唐軍駐紮在遠離積石山軍營兩百多裡的戈壁灘上,後勤的補給成了一個天大的問題。後勤兵馬本來只需要運送糧草兵器的補給,而現在他們額外多了一項運送的物資,那便是取暖的柴薪和木炭。那可不是少量的柴薪和木炭,那是要供應十萬大軍取暖的木炭和柴薪。軍營中每日要消耗數百車的柴薪,因爲唐軍的手腳都出現了凍瘡,臉上都出現了皸裂,若是不生火取暖,在戈壁灘上便挨不過三天。

王忠嗣和哥舒翰李光弼等都意識到,他們低估了戈壁灘上的嚴寒,這裡凜冽而毫無遮擋的寒風堪比刀劍,風刀霜劍正如敵人一般殺傷着自己的兵馬,而他們竟然無計可施。

十月中,塑風颳了整整一夜,到天明時分,戈壁灘上一片白茫茫。一場大雪終於落了下來。雪後的氣溫更是冷到了骨頭裡,王忠嗣得

到了一個好消息一個壞消息。

好消息是,前軍稟報了流沙之地的情形,投石機已經能安然從流沙之地上經過。極寒的天氣終於將沙土凍得足夠厚足夠硬。壞消息是,因爲這場大雪,後勤的糧草柴薪的供給陷入絕境。雪後的補給極爲困難,車馬通行變得龜速,供應量急遽的減少。甚至從大唐境內運送道積石山大營的糧草物資都出現了困難,更別說從積石山大營將糧草柴薪送往王忠嗣的軍營之中了。

哥舒翰建議趁着軍中還有數日的供給立刻攻擊石堡城,不能再耽擱了。即便雪後攻城面臨諸多的困難,但是沒時間猶豫了。但李光弼的一句話讓哥舒翰沉默了半晌。

“若吐蕃人如放棄多瑪城一般撤離石堡城,焚燬了石堡城中的一切補給物資和房舍,我們即便佔領石堡城又能如何?還不是如同駐紮在曠野之中,還要經受斷糧斷柴薪的境地?而且更可怕的是,如果吐蕃兵馬得知我們的境地,拖了幾天後回頭進攻,我們的十萬大軍處於山窮水盡之時,還能否戰勝他們?”

這句話讓王忠嗣和哥舒翰的心都沉到了谷地,這可不是開玩笑的事情,軍中一旦斷糧斷柴薪,餓着肚子渾身冰冷,手腳凍壞的士兵還能打仗?豈非是個笑話。

討論的結果,眼前無非只有兩條路可走,一是不顧一切奪下石堡城。二則是趁着軍中還有餘糧立刻撤兵,撤回多瑪城中休整。到了多瑪城,補給線短了一小半,再說還有城中重建的軍營庇護,還有堅固的城牆拒守,不虞後患。待戈壁灘上冰雪消融,糧草柴薪供應充足再進攻石堡城。

李光弼和哥舒翰不敢表態,這等進退大略的決定權在主帥,他們無權多言。王忠嗣也沒有立刻決定如何,他想深思熟慮之後再做決定。

次日上午,前軍稟報王忠嗣,石堡城中的吐蕃兵馬似乎有出城作戰的企圖。王忠嗣忙策馬來到陣前遠遠觀瞧,果見數千吐蕃騎兵在雪地裡好整以暇的來回馳騁,一副‘你來打我呀’的樣子。

王忠嗣心中雪亮,吩咐不準出戰,召集李光弼哥舒翰以及軍中將領,宣佈了今夜撤軍的命令。因爲已經王忠嗣意識到,吐蕃兵馬出城挑釁便是一種信號,他們或許已經猜到了自己的補給困難,這數千吐蕃兵馬出城,一來是看看流沙之地是否可以通行,二來是一種試探。

一旦試探出流沙之地可以通行,而唐軍卻按兵不動,便基本上可以斷定唐軍是遇到了困難。大膽的挑釁更是激怒唐軍攻城,若唐軍不敢攻城,便更是證明了猜測。那麼接下來,吐蕃兵馬怕是便要反客爲主,對唐軍進攻了。

王忠嗣的分析得到了李光弼和哥舒翰的認可,危機迫在眉睫,吐蕃人有很大的可能會反過來進攻唐軍,若真正耗到糧草耗盡,那也不必打了。被吐蕃人洞悉了補給斷絕的弱點,這仗的主動權便掌握在吐蕃人的手裡,此時退兵避戰已是唯一的選擇。

(本章完)

第六六一章 可悲第五四四章 驚喜第一一三五章 初定第九五二章 身份第八一四章 靈犀第一零七章 新調第一三四章 醉臥第六二二章 隱憂第二四六章 生疑第九三六章 奪城(七)第八九九章 窺伺第八零一章 對質第九三零章 奪城(續一)第八十五章 共識第四六三章 情仇第二八五章 殺意第三九七章 援兵第二二一章 阻撓第二八七章 棘手第七二八章 夢魘第二六三章 一炬第二六八章 讖言第四一一章 戰前第一千零六章 精益第四五八章 居心第六八五章 三杯第四三七章 征程第五一零章 鉗斷第三五三章 窘境第三六二章 毒計第一九零章 密會第一零六九章 計定第五八五章 贈書第二三零章 共識第四三七章 征程第四零九章 畫餅第二三三章 嗅覺第九九七章 再戰第三三六章 清內第七九一章 暗流第六百四十二章 潰敗第三一一章 離前第六九九章 清算第一六六章 馴馬第三十三章 衆怒第八九二章 雄心第三六零章 長路第三零八章 指示第九零八章 遺願第一三四章 醉臥第五九零章 侷限第六七一章 鉅款第八九九章 窺伺第八三八章 調兵第二五一章 送別第一一零八章 宣戰第八三一章 中牆第八八六章 啓蒙第八四三章 暢談第九二三 疑竇第三五二章 山行第一八二章 吉溫第二二三章 灌頂第二五七章 定計第四五零章 許諾第八九八章 幽處(續二)第五五五章 單純第六九四章 剖析(續)第一一九章 赴會第五九四章 定計第一四八章 陪駕第五十章 紙團第七零六章 忠告第二九三章 沒頂第一零六一章 夜訪第一九零章 密會第一零八四章 協約第一一零章 綠袖第八十三章 試探第一零五四章 內訌第一千零三章 遊春第三二六章 禁地第一五三章 運籌第五二零章 山居第一一零四章 圍困第八四七章 潰逃第一千零七章 癡狂第一零一章 名門第七八九章 伏擊第七九五章 虛驚第七一三章 身殉第二十九章 無常第一七二章 偏鋒第六六五章 上京第三一八章 安府第九四零章 南下第二十七章 離去第二一六章 治安第四六三章 情仇第一七零章 舌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