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九一章 節度

三人各懷鬼胎又閒聊數句之後,王源告辭去節度使衙門等待宣旨,此次聖旨嘉獎所涉有功人員甚多,王源需召集他們集體接旨,倒也有一番忙活。

王源帶人離開之後,羅希奭忍不住大罵出聲:“這狗東西,擺明是故意爲之。我卻不信,偌大一個成都城,五六十萬人口的西南重鎮,卻連一個可以讓我們落腳的地方都沒有。這廝實在可惡。”

王鉷面色陰沉道:“當然不是沒有,只是他故意戲耍我們罷了。羅御史,倒也不用跟他計較。還是那句話,一個快死的人,跟他沒什麼好計較的。讓人準備些吃食,我等用了早飯便去宣旨。”

羅希奭冷聲道:“好,且由他蹦躂一日。”

王鉷轉身回後宅而去,羅希奭輕輕招手,廳後廊下,八名禁軍裝束的士兵迅速進廳而來。

“爾等都看清楚了沒?剛纔那人便是王源,便是此次的目標人物。看清楚了,可別認錯人了。”羅希奭沉聲道。

這八人便是跟隨羅希奭左右的相國府八虎,爲首那身材魁偉高大的便是大虎陳泰魁。陳泰魁雖然練得是硬功夫,但卻並非是四肢發達頭腦簡單之輩,否則他也不可能成爲十虎之首了。

“羅御史放心,我等兄弟看人只需一眼,這廝已經印在我們的骨頭裡了。今天一天,我等會將他的住處和活動軌跡摸得一清二楚,待時機一到,羅御史一聲令下,我等兄弟便去割了他的腦袋。”陳泰魁沉聲道。

羅希奭點頭道:“好,一切小心在意,暗中查清楚,不要打草驚蛇。他現在根本不知道危險來臨,誰要是在行動之前驚擾了他,我便要誰的腦袋。”

陳泰魁拱手道:“羅御史放心,我等兄弟奉相國之命而來,一定會完成差事。而且這廝和我們也有私仇,我等殺他也是爲了聶兄弟和田兄弟報仇,我們會小心在意的。”

羅希奭點頭道:“你們明白就好,那麼便各自辦事去吧。”

八虎齊齊躬身行禮,羅希奭負手闊步而去。

……

劍南道節度使衙門大堂之上人頭濟濟,劍南道大小官員數十人盡皆到場,此次隨同王源大軍出征南詔的有功將領十幾人都全副武裝站在堂下,一個個喜氣洋洋麪帶笑容,因爲他們知道,今日也是他們受到嘉獎的好日子。周圍的一些劍南道的官員們都羨慕的看着他們,此次嘉獎多爲武官,而一些文官們便只能在旁酸溜溜的觀禮了。

時近巳時,衙門廣場上蹄聲踏踏,兩百多南衙禁衛騎兵從大街上飛馳而來,王鉷和羅希奭被簇擁在正當中。衙門大堂內喧鬧的說話聲立刻停息下來,所有人都伸着脖子看着雄赳赳而來的兩位欽差和一干盔甲鮮亮器宇不凡的南衙禁軍。

王鉷和羅希奭下了馬來,王鉷從侍從手中

接過裝着聖旨的錦盒,右手高高舉過頭頂,一旁的羅希奭手中託着紅色托盤,內置一枚紅綢包裹方正之物。兩人闊步走向衙門口,身後上百名貼身禁衛魚貫而隨,一路設崗立哨,將衙門口左近戒備起來。剩餘百餘名禁衛分散四周,將節度衙門廣場的幾處入口盡皆設卡警戒。

“欽差大臣刑部王尚書、欽差大臣御史臺羅御史,奉我大唐陛下之差,前來傳旨!”一名親隨官員朗聲喝道。

節度使衙門大堂內,王源率衆官員齊齊拱手相迎,分列兩旁讓開一條通道,王鉷和羅希奭昂首闊步而入,身後數十名禁衛也魚貫而入,跟隨兩人走到正堂匾額之下,分列周圍手按兵刃肅容警戒,排場十足。

“聖旨!劍南節度副使王源以下諸文武官員接旨。”王鉷高舉錦盒朗聲叫道。

王源率數十名官員齊齊跪倒在地,高呼陛下萬歲之聲,聽候宣旨。

王鉷打開錦盒,捧出聖旨來徐徐展開,朗聲宣道:“巍巍大唐,威名遠揚,功臣昭昭,分封四方。今朕喜聞劍南道節度副使,歸德大將軍王源,率大唐劍南雄兵,兵發千里之地,馬踏蠻夷之族,以雷霆萬鈞之勢,擊潰南詔蠻夷。蕩平叛賊,明德有功,獻俘太廟,彰顯臣節。自朕之下,聞之無不鼓舞欣喜。朕嘉其功,旨進劍南節度使之職,並授劍南道安置採訪使之職,賜雙旌雙節,統管劍南道軍政大略。授懷化大將軍銜,加開國候爵位,上戶軍之勳。賞錢十萬,帛百匹。加封食邑五百戶。此旨!”

一大串的封賞和名號,從官職到勳爵到錢物食邑的賞賜無一不包,這便是成爲地方節度使的榮耀和尊嚴。大唐天下,十大節度使的職位,劍南道雖然是其中兵馬較少,所轄之地較小的一個,但其榮耀卻和其他諸節度無異。

“謝陛下隆恩。”王源的心中也壓抑不住的激動,奮鬥至今,終於能在大唐有了一個舉足輕重的地位,終於能名正言順獨攬劍南道軍政司法大權,擁有一個可以安身立命的小小地盤,想一想是多麼不容易的事情。

“授旌節儀仗。節度使大印。”王鉷肅容喝道。

羅希奭上前來將手中的托盤送上,王鉷捧過盤中紅綢包裹的四方之物,上前交到王源手上。那是沉甸甸的劍南節度使的大印,那是權力的象徵。

一根銅葉片製作的精美的節仗交到王源手上,這玩意叫做旌節,是皇帝授予地方節度的信物。接着授予兩面門旗,一面龍虎大旗,兩根龍首麾槍,兩根豹尾長槍,此爲儀仗之物。成爲節度使之後,旌以專賞,節以專殺。行則建節,樹六纛。所到之處,威儀凜然,殺氣騰騰。正所謂:旌節羅廣庭,戈鋌凜秋霜,這便是專屬於大唐節度使的榮耀和威嚴。

王源一件件親手接過這些象徵着節度使身份的賞賜之物,

心中百感交集。每接過一件,口中便高呼謝恩一次。以前王源總是嫌大唐禮節繁瑣,但這一次王源卻希望更爲繁瑣一些,希望這榮耀一刻跟長一些,好讓自己能深深的記住今天。

衆官員鴉雀無聲的看着王源接旨接印領下儀仗旌旗等物,心中也自感慨。此君還沒到二十歲,這應該是大唐立國以來最年輕的一名節度使了,當真難以想象這麼年輕便已經成了位高權重的節度使。

當初此君抵達劍南,自上而下無一不認爲這是個玩笑,指望一個舞文弄墨的文士來扭轉戰局簡直是笑話。然而事實教他們不得不對王源刮目相看,此人迅速扭轉敗局,一路上未嘗一敗,數月時間內便揮軍直搗南詔都城,將南詔國打的跪地求饒。用事實證明了他的能力。現在誰也不會懷疑此人有節度一方,保護大唐西南安寧的能力了。

聖旨尚未宣讀完畢,王源以下有功的人員的封賞還在繼續,王源報上去的有功將領的名單一大溜,大多數都得到了迴應和滿足。

“……進原劍南軍行軍司馬宋建功劍南兵馬使之職,賞錢一萬,加正四品上忠武將軍,加開國伯,上輕軍校尉勳。進原劍南道嶲州都督李宓爲南川總督之職,兼劍南節度行軍司馬之職,加開國伯,加四品下懷化中郎將銜……進定遠將軍柳鈞爲劍南軍行軍判官,加從四品下歸德中郎將銜,授輕車都尉勳,加開國子爵。進遊騎將軍劉德海爲懷化郎將,授劍南節度行軍參謀之職,加劍南軍寧遠將軍魏光中明威將軍職,授劍南行軍參謀之職。加……加……加……”

一大串的嘉獎名單念下來,凡參與此次征討南詔之將領均有封賞,後勤文職之中亦有數人得到嘉獎升職。衆人喜氣洋洋,心滿意足,一個個嘴巴咧的開了花。

終於,聖旨宣讀完畢,王鉷也讀的口乾舌燥,出於禮貌,微笑對王源等衆人拱手道:“恭喜諸位,皇恩浩蕩,天恩隆重啊。”

王源拱手還禮道:“是啊,陛下隆恩,無以爲報,鞠躬盡瘁而已。兩位欽差辛苦了,落座,上茶!今日在城中張儀樓備下宴席,咱們稍坐片刻便去入席,請兩位欽差賞光。兩位辛苦了。”

衆人落座,茶水沏上,氣氛顯得融洽了許多。

“王副節度,哦不對,該叫您王節度使了。如此年輕,便有如此成就,當真教人羨慕的緊。王節度使,再次恭喜恭喜。”王鉷泯茶後微笑道。

王源微笑道謝,從他們的眼神裡看到的不僅是羨慕,還有嫉妒和恨。

“是這樣,此次我和羅御史前來,除了宣旨之外還有一個使命,此時旨意已宣,我想該告知王節度使我們後面的安排了。”

“哦?二位欽差另有使命麼?但不知是何使命。”王源微笑道。

(本章完)

第五七一章 聖意第七一八章 規勸第八零一章 對質第二九八章 人證第一一三五章 初定第九三七章 奪城(終)第七一八章 規勸第五三五章 立場第六九一章 剝繭第一一零六章 衝陣(續)第二八六章 成炊第六九二章 人選第七零六章 忠告第九三二章 奪城(三)第一一零六章 衝陣(續)第一四四章 興趣第一二零章 進宮第四九一章 節度第四零四章 巧舌第七零九章 完備第二十九章 無常第五八零章 謀劃第五四四章 驚喜第三七六章 抉擇第七一四章 佞人第五三九章 鹽事第八九七章 幽處(續)第二五五章 故地第八七二章 夜遁(續)第一一一一章 獵殺第二八九章 忌諱第九十一章 友誼第一零四一章 對症第六二九章 死戰第四八三章 凱旋第九一零章 嚴冬第九十二章 自強第四零七章 鬼主第七八五章 底牌第九四五章 沉舟第三一三章 失蹤第七五二章 責任第四七三章 上門第七五七章 秘居(續三)第九三五章 奪城(六)第六七七章 巧言第一一零九章 通州第九四二章 清江第四五七章 火海第五五六章 獻曲第一一一六章 巨損第三八五章 新曲第三九八章 重騎第九零三章 弱點(續)第四七一章 和議第一零一五章 驚情第八四三章 暢談第一一六章 約見第七八零章 封鎖第八六二章 重逢第六零五章 奪城第六七六章 池畔第九五六章 長夜(二)第二三零章 共識第三三六章 清內第六六三章 天倫第八十七章 探索第九十六章 家園第八三二章 砍伐第三四七章 絕招第九十章 身份第一零四九章 還劍第一五四章 月滿第三二九章 自罰第三零五章 蛻變第七一零章 畢現第五百章 一劍第四二零章 來信第三五七章 名將第三五零章 西行第一一零四章 圍困第五一六章 交易第六九二章 人選第五二六章 救贖第二五二章 逝去第六百四十四章 聯名第七八二章 對策第一零四九章 還劍第七九三章 遊說(上)第九四四章 獻船第五零九章 忠誠第八八八章 暗查第九五六章 長夜(二)第八六六章 伏擊第五零六章 沙漠第六五五章 聖旨第二零三章 直面第四四五章 玩弄第一二六章 賞曲第三五四章 獵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