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五九章 奇兵

城下劍南軍陣前,神威炮正在緩慢的往前推進位置。王源心裡其實也很矛盾,這種無差別的轟炸會造成大量的平民傷亡,這並非王源心中所願。但若不已強大的武力震懾閣羅鳳,不將這座城池燒成瓦礫,便無法逼得閣羅鳳撤離此城退守太和城。不將閣羅鳳逼到絕境,這傢伙便不會屈服。

在王源的心裡,其實早已經對這次討伐南詔的結果有個大致的構想。此次出征南詔,若是兵敗了,那也沒什麼好說的。若是能勝利,那麼便有一個問題需要解決。何爲勝利?一路直搗黃龍拿下南詔國都城太和城算不算勝利?毫無疑問那是一種勝利。然而,這種勝利會帶來什麼,王源不得不慎重的思考這個問題。

在來時路上,王源便深深意識到像南詔這種高山密林的蠻野之地,大唐王朝能做的其實很有限。大軍靠武力或許可以將南詔國的所有大小城池盡數攻破佔領,但絕不可能征服南詔國的高山密林洱海河溪,更不可能征服南詔蠻人的人心。

在這種情形下,征服未必是件好事,卻很有可能是麻煩的開始。蠻人可以放棄城池在高山密林中生活,而唐軍不行。唐軍唯一能做的便是呆在城池裡。可以想象,城池是唐軍的地盤,城池之外依舊是蠻族的天下。這麼遠的距離,這麼曲折的道路,給養物資的供給將極爲困難。不但是面對自然條件的惡劣,還要面臨無處不在的蠻人的偷襲和騷擾。那麼,所謂的征服其實便是將自己深陷如泥潭之中。

所以,王源不得不思考一種最爲穩妥對自己最爲有利的征服的手段。因爲王源不得不爲以後考慮,如果自己此次戰勝了南詔,南詔國大片的區域毫無疑問將納入劍南道的管轄之下。將來自己入主劍南節度使的時候,便不得不竭力維持這裡的安定。而這種安定是絕無可能維持的住的。可以想象,到那時局面一定是一團糟。王源可不想將一個爛攤子攬在懷裡,因爲那要耗費大量的精力去維持,並且維持不力出現大的事端時,極有可能成爲他人攻擊自己的口實。

王源絕非杞人憂天,後世大量的例子證明了,想徹底征服異族是件多麼難的事情。王源來的那個時代,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爲了征服異族泥足深陷焦頭爛額的情形歷歷在目。伊拉克,利比亞,越南等等實例都證明了這一點。而以王源的認知,最好的辦法便是訂立城下之盟,以蠻治蠻纔是最合理的辦法。

故而,王源給自己設立的目標是,逼得閣羅鳳訂立城下之盟,而非要拿下太和城滅了南詔國砍了閣羅鳳的腦袋。王源的目的不是征服南詔,而是在完成楊國忠交代的扳回局勢的前提下,儘可能的讓南詔不再成爲大

唐西南的隱憂,或者說是劍南道的隱憂。如果閣羅鳳能承諾這一點,王源覺不介意和他化干戈爲玉帛。

在王源看來,與其殺了閣羅鳳造成南詔國的一片混亂動盪的局勢,還不如控制閣羅鳳爲我所用。就像他死去的老爹皮邏閣一樣,臣服大唐,成爲大唐的屬國,那纔是最佳的結局。

當然,王源也看得出來,閣羅鳳還是有野心的,要讓他乖乖聽話,便只能以更強大的武力讓他屈服。對付這種心比天高的傢伙,必須一棒子打的情形,他纔會收斂。正因如此,王源絕不打算給羊且咩城留下絲毫的死角。本來神威炮的打擊已經重創了羊且咩城,但王源還是要延展打擊的面積和距離,讓閣羅鳳看見跟慘烈的一幕,徹底打擊的他的氣焰。

就在神威炮在健馬和炮手們的推動下往前推進到三百步開外的距離,所有人又開始打樁固定,準備開始新一輪的火彈轟炸的時候。羊且咩城的西城門後方的廣場上,原本守在城牆和城樓上的蠻兵接到下城集結的命令,密密麻麻的蠻兵擠滿了甕城和城門後面的大廣場。

唐軍的攻擊目標在城中的街道房舍,這裡反倒成了最安全的所在。雖然廣場周邊的房舍燒的如火如荼,但這根本算不了什麼。

閣羅鳳站在甕城城樓上方,看着聚集在一起的黑壓壓的大軍,臉上表情複雜。他知道,正面對敵是極其冒險的,但大將軍阿虎的竭力主張,以及一想到放棄羊且咩城這道最後通向太和城的屏障所帶來的風險,閣羅鳳便覺得需要搏一搏。況且,他還有最後的壓箱底的秘密武器沒有使用。唐軍軍陣只在城外數百步之外,這秘密武器正好可以派上極大的用場。

一陣喧鬧聲起,數千手拿弩.弓裝備精良的蠻兵不知從何處涌出,穿過衆蠻兵列隊的間隙直奔城牆下方搭建的高大棚舍。蠻兵們驚訝的看着這羣盔甲整齊,手拿弩.弓的兵馬,均暗自稱奇。在南詔國,除了國主和王公大臣們的親衛隊,能有全套盔甲,並能用上弩.弓的士兵堪稱是稀有之物。這三千多人顯然身份特殊。

但見三千多弩兵分爲三百多個小隊伍,每隊十餘人,在一名手持長鞭的蠻人的帶領下飛奔至城牆下方的棚舍旁站定。每一座棚舍門前都站着一小隊的弩兵。

衆人正驚訝之際,但見吆喝聲起,棚舍的柵欄門被同時打開,手握長鞭的蠻人說着連蠻人都不懂的語言,怪聲吆喝着,手中的長鞭揮的‘啪啪’作響。

一座高大的棚舍中突然發出一聲昂然的嘶鳴聲,緊接着數百座棚舍中都應和似的發出昂然嘶鳴,一時間‘昂’‘昂’的嘶鳴聲響徹城門內外。

有蠻兵

驚愕片刻忽然醒悟,高聲大叫道:“是大象,是大象。”

衆蠻兵醒悟過來,面露喜色:“大象,難道是象騎兵麼?神明在上,我南詔國的象騎兵終於要開戰了。”

蠻兵們歡欣鼓舞,蠻族之中最厲害的兵種便是象騎兵了,象騎兵無堅不摧,適用於任何地形的作戰,山林之中都可如履平地。那是蠻族人引以爲傲的兵種。

果然,嘶鳴聲之後,伴隨着手持長鞭的馭象人連續不斷的象語口令,高大的棚舍之中,一隻只如小山般高大的大象緩步而出。大耳朵如蒲扇般的揮動着,長鼻子上下揮舞,長長的象牙像兩把長刀一般在陽光下閃耀着白光。粗壯如巨木的象腿踩在地面上,三百多隻大象一起走動,地面轟隆轟隆的抖動,氣勢着實驚人。

蠻兵們爆發出震天的歡呼聲,象騎兵,蠻族的最強兵種,勝利的保證。很多人一輩子也沒見過象騎兵作戰,更何況是三百多頭大象一起出現,能看到這場面簡直是造化。

很多人激動的落淚。三百多頭大象的馴化要耗費多少的財力和精力,南詔各族都有象騎兵,但大多數只是有那麼十來頭,也並不能用來作戰,而是在節日或者祭祀時出現在街道上供衆人仰慕。真正的象騎兵作戰的神話,那要追溯到近兩百年前,被公認爲南詔蠻族的首領蒙舍龍於大隋作戰時曾經使用過百騎象騎兵,以兩千兵馬大破三萬隋軍,從此讓中原國家不敢染指西南。但那神話已經很久遠了,沒想到今日能見到神話重現,而且不是一百頭,不是兩百頭,而是三百多頭象騎兵。

三百多頭巨象出欄,嘶鳴聲響徹天地,但隨着馭象人的一聲聲呵斥,這些龐然大物都停止了嘶鳴,乖乖的站立不動。並且隨着一聲聲的口令俯下了身子,前腿跪地不動。

一架架巨藤編織的像是小堡壘一般的象座被安裝在大象背上,大象的頭上腹部還被安裝了藤甲遮蓋。之後,一名蠻兵將官高聲下令,十餘名弓弩手陸續鑽上象座上的堡壘之中,馭象人也爬上了象座前端。一聲象語吆喝過後,大象紛紛站起身來。最高大的那頭大象開始緩步朝城門處走來。其餘的大象也都搖搖擺擺踩着轟隆隆沉重的步伐跟在後面走向城門。

所有的蠻兵都呆呆的看着這隻象騎兵的龐大隊伍,激動的跪倒在地,舉手朝天,向天禱祝,感謝神鬼之助。

“國主,三百三十匹象騎兵均已就位,請國主示下,是否立刻出城迎敵?”阿虎將軍騎在一匹戰馬上高聲朝城頭叫道。

閣羅鳳咬住牙齒,沉聲喝道:“殺他們個片甲不留,今夜要以劍南副使王源的首級祭祀鬼神。”

(本章完)

第四十四章 反制第二二六章 周全第一八零章 醋意第三七八章 嚴密第三三零章 秘密第八四三章 暢談第十八章 賣傻第四八九章 任性第八六九章 援軍第五五八章 遁去第七四七章 試探第五四二章 計劃第一零五一章 意決第一三四章 醉臥第五二六章 救贖第三六零章 長路第五六二章 夜戰第四九九章 信心第七八一章 妙用第二三六章 火拼第九一四章 北境第一零七五章 開戰第七七四章 擊西第一五七章 下泉第八七六章 回程第七四三章 馬嵬(十一)第一千零七章 癡狂第六百四十章 再戰第一零九二章 夢斷第六五六章 談判第一零七二章 罵戰第一零六七章 算盤第二五六章 故人第三百章 召見第五九六章 莫名第三一五章 幽州第五三二章 難關第五八七章 進軍第九二六章 匕現第一零七九章 黑騎第六百四十四章 聯名第三七八章 嚴密第一千零二章 血戰(續)第一零九九章 道理第七十四章 對策第一千章 西城第四二六章 毒瘴第三八一章 詭異第二二零章 堂審第九四四章 獻船第九五一章 備戰第二八五章 殺意第三一二章 赴任第九五零章 城防第五七九章 驚鳥第五四八章 重逢第四一六章 大戰(終)第三四七章 絕招第一八五章 相憐第四六八章 醒悟第一三七章 交鋒第八四八章 豪雨第七四一章 馬嵬(九)第三三九章 誘敵第五三一章 錢事第一二六章 賞曲第六七七章 巧言第九三七章 奪城(終)第一八一章 紛亂第五四三章 輕重第六二七章 反饋第九五五章 長夜第一一一七章 不服第四一三章 大戰(續)第三三零章 秘密第一一零七章 先手第三八八章 登門第五零二章 配方第八三九章 小城第七零四章 成就第一零八章 珠聯第九二三 疑竇第三一六章 避見第八五九章 破陣第九十九章 新春第四七六章 同心第一零七三章 極辱第五七二章 爆炸第八三八章 調兵第六七三章 上殿第八六零章 尾隨第三二八章 嚴峻第九二六章 匕現第一一零九章 通州第一七零章 舌戰第二六九章 劇本第八十八章 怪像第五七九章 驚鳥第六六六章 冒犯第七四一章 馬嵬(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