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四九章 神威

劍南軍確實正在大規模的砍伐林木,劉德海帶着五千士兵在兩側山坡上將高大粗壯的各種喬木放倒,柳鈞率騎兵負責用馬將這些長達數丈的樹木拉回軍營。人多力量大,半天時間,營地前部的空地上便堆滿了原木。

這些原木固然是可以用來搭建軍營的柵欄以及住所和箭塔,但這不是主要的用途,砍伐樹木是爲了大規模的建造拋石機攻城之用。這一路上路途崎嶇,拋石機這樣的重型機械是絕對無法隨行的,所以,從一開始王源便捨棄了這種攻堅城必備的器械而選擇在需要事現場打造這玩意。

進入南詔國中作戰其實也提供了製造的便利,因爲這裡最不缺的便是原木材料。這也是爲何在弄棟城中,當李宓爲王源帶來數百工匠的原因,這些工匠便是王源爲了在攻城現場打造投石機而向李宓要求徵集的。眼下羊且咩城以及其後的龍首關太和城都是南詔的堅城,這個時候拋石機也該派上用場了。

拋石機是唐軍中常用的重型器械,在唐軍之中被稱爲石炮車或是飛石車。唐軍中常用的制式投石機在王源看來還是小了些,雖然可以拋射三四十斤的巨石達三百五十步的距離,但在無論是體型還是射程都顯得太過濃縮。王源明白,這是爲了攜帶的方便。高一七尺拋臂一丈,地盤上裝着實木小輪的拋石機可以用一匹馬牽引着隨軍行動,機動性也很不錯。

然而,此時王源需要製作的是比制式的拋石車起碼大上一倍,拋射距離起碼要遠百步以上的巨型投石機。當日在嶲州城外戰勝吐蕃大軍的時候,繳獲了不少吐蕃大軍所製作的‘拋樓’。那拋樓其實便是吐蕃版的投石機,雖然粗糙,但是比唐軍中制式的拋石機看上去要威猛的多。

在嶲州停留的半個月裡,王源好好的研究了那些拋樓,發現吐蕃的拋樓和大唐的投石機各有利弊。大唐制式投石機比較堅固,拋射的精度也比較好,而吐蕃的拋樓雖然比較粗糙,但投射的重量大,距離也遠。在結構方面略有不同。

王源花了很大的精力畫了些圖紙,希望能夠吸取二者之長,製造出精度高,投射距離遠,投射重量大的新一代拋石機來。於是在大軍大規模伐木的時候,王源召集了軍中近九百名匠人,將其中善於製作軍械的巧匠挑選出來一百人,拿着這些圖紙跟着百餘名巧匠商量如何按照要求製作出滿意的投石機來。

王源和這些工匠在一起研究了一下午和一個整夜,次日上午,工匠們開始試着製作一架新的拋石機出來。百餘人一

起動手,製造的速度驚人,上午開始製作,到了中午的時候一架高達兩丈,拋臂長達五丈的巨型拋石機便矗立在營地裡。

原木排列製作的底座上,四根兩丈高的粗大原木在兩側並排豎起,中間以粗木相連形成框架。框架頂端是檀木製作的堅固轉軸,整個框架兩側各以四根原木在不同的高度以斜撐牢牢撐住。五丈長的拋臂安裝在轉軸上,較短的一頭用粗繩捆住一塊重達千斤的巨大青石作爲配重,另一頭便是帶着巨大拋籃的長臂。

拴在長臂頂端的兩條粗繩索一條連接在底座上的絞軸上,另一條很短很粗,前端帶着粗大的鐵鉤。數十名士兵合力絞動絞軸可將拋籃一端的長臂拉下來裝載石塊,並且用短繩的鐵鉤勾在木軸上。發射時以大錘將木軸擊飛,鐵鉤鬆脫之後,千斤青石轟然落下,帶動長臂猛然上升,利用慣性將拋籃內的石塊遠遠的拋射出去。

這個龐然大物惹得衆人嘖嘖驚歎,這麼巨大的龐然大物很多人還是第一次見到。午飯後,巨型拋石機的第一次試射在營前進行。王源帶着衆人在旁圍觀,只見一名老工匠指揮着三十名士兵奮力搖動機軸,咯吱咯吱的吃力聲中,高高的拋臂一頭被拉下地面,另一頭的千斤巨石慢慢吊上半空之中。整個拋臂立刻成爲一道弧形。在拋籃內裝上百斤重的大石頭之後扣好鐵鉤,一聲竹哨響過,全場寂靜無聲。挽着袖子,露出胳膊上疙疙瘩瘩黑色肌肉的王大黑提着鐵錘上場,在手心裡吐了兩口吐沫搓了搓,嘿然一聲高舉大鐵椎對着勾住鐵鉤的木軸一頭用力砸下。

木軸飛出,鐵鉤鬆脫,千斤巨石迅速下落重重的砸在地上,濺起轟天的塵土。拋籃一頭的長臂快速翹起,整座投石機發出咔咔的巨大聲響,呼的一聲,拋籃中的百斤巨石高高飛向半空中,迅速成爲一個小黑點。不久後轟然一聲落在遠處的地面上,冒起一陣黃煙。

“成功了!”衆人喜笑顏開,擊掌相慶。

王源心裡的一塊大石頭也落了地,他本來擔心這種盲目的擴大投石機的行動不會成功,因爲一個好的機械肯定是經過很多次經驗的積累才能達到一種完美的平衡。每一處的改動都可能讓拋石機根本無法使用甚至傷及自身。好在自己經過認真的測量,按照一定的比例將原來的投石機的尺寸加以放大,看來沒有破壞機械結構的平衡性。

而且王源最擔心的是五丈長的拋臂是否能經受住這樣劇烈的衝擊力和慣性,這是最關鍵的地方。在綜合了老工匠們的意見之後,用整棵堅

硬且有彈性的梨木製作的拋臂周圍用極富彈性的白蠟木進行捆紮加固,果然經受住了巨大的衝擊力和慣性。

“稟報副帥,投擲距離四百二十步。砸出一個深半尺的大坑,好厲害。”測量距離的士兵飛跑來報。

王源微笑點頭,雖然沒有自己想象的那麼遠,但四百二十步按照後世的距離標準已經超過了五百米的射程了,對此王源還是很滿意的。美中不足的便是,發射偏離的距離比較大,因爲整座結構並不勻稱,拋出的巨石沒有沿着直線方向飛行,正所謂差之毫釐謬之數丈,落地時偏差了不小的角度。而且,發射之後,整個投石機從地面上彈跳了起來,差點翻倒。這是底盤不夠沉重的原因。看來發射時需要用勾樁在底盤上固定,牢牢的釘在地上纔可。

接下來,爲了測試投石機的壽命,又進行了不間斷的發射,不斷的做着細微的調整。在發射了五十餘次之後,拋臂終於不堪重負‘咔擦’一聲斷裂爲兩截。但王源已經很滿意了,他知道這種玩意兒絕對不可能指望它長期使用。在沒有金屬構件,完全靠木製以榫卯繩索連接的結構是無法長久的。除非能全部換成金屬的構件,才能當做長期使用的戰鬥器具。

王源立刻下令,以此架巨型投石機爲模板,撥調數千兵馬在工匠的指導下立刻大量製造此物,王源給這新型投石機取了個拉風的名字叫做‘神威炮’。一場轟轟烈烈的製作神威炮的運動在羊且咩城下展開。

隨後兩日,一架架投石機開始成型,高高矗立在軍營外的空地上。越是連續的製造此物便越是有經驗,神威炮的地盤上也被安裝了可以推動或者拉走的八隻木輪,便於調整移動距離。發射時固定住木輪,以木樁沿着四周的底盤固定住也不會發生側翻。更重要的是,因爲木輪的安裝將底盤擡高半尺,相當於整個神威炮被擡高半尺,拋射的距離竟然多了二十步,那也算是意外的驚喜了。

工程量是巨大的,從山坡上伐木往下運送,還要開鑿出方方正正的數百塊重大千斤的巨石,五數根巨木要進行砍削大眼製作卯榫投裝成型,並且固定測試。近一萬多兵馬投入這場大造投石車的運動中去,一個個忙的熱火朝天。

第一日,三十架神威炮投裝成型,第二日,九十架成型,第三日,一百六十架。製作的越熟練,進度便越快。三天下來,一架架高聳的神威炮在唐軍軍營前一字派開,像是一個個的怪物面朝羊且咩城的方向,等待着大發神威的一刻。

(本章完)

第六十五章 草芥第六二四章 幽谷第八一六章 餘生第四五九章 奇兵第一一三七章 除根第五零七章 迷蹤第六八一章 瑞兆第三五八章 誤會第一零八七章 血夜(上)第三四六章 夜戰(續)第二八二章 因果第四三七章 征程第一零九二章 夢斷第三十四章 人面第一八二章 吉溫第三二四章 防範第七九八章 清查第一零七七章 煎熬第一零一章 名門第五十七章 復回第三十六章 拉攏第五一六章 交易第九十七章 楊釗第九三零章 奪城(續一)第七零四章 成就第三一八章 安府第四二四章 阿蘿第八五一章 混亂第四五八章 居心第五五五章 單純第三九四章 立威第五零二章 配方第五六六章 黑金第十三章 不識第二七九章 死地第三六零章 長路第四六零章 對決第三四零章 死路第九三三章 奪城(四)第一千零五章 執拗第八二九章 搏殺第六九三章 剖析第二一六章 治安第四二九章 佯攻第一零六九章 計定第一零五零章 人非第一一零三章 交易第一零二六章 泡影第四二九章 佯攻第八二四章 太行第三零八章 指示第九二九章 奪城第八六一章 廢寨第四九零章 戲耍第七七六章 城下第一五一章 寵臣第六六三章 天倫第一千零三章 遊春第二十一章 殺機第三八七章 真相(二)第七十六章 底細(續)第四六九章 脣槍第四四四章 強攻第八九八章 幽處(續二)第一三一章 驚險第六二六章 尋覓第九十五章 添新第五九六章 莫名第三一八章 安府第一一六章 約見第五七八章 霹靂第四二三章 渡河第四七五章 抓狂第八九五 鑄鍛(續)第二五零章 獻計第二三二章 魂歸第一一二三章 破陣第三六零章 長路第一零二八章 視察第一零三二章 厚封第八六七章 伏擊(續)第七八二章 對策第六五四章 亂城第八十四章 原因第六七七章 巧言第一五七章 下泉第三二一章 剛柔第五八八章 天驕第五八三章 目的第七四一章 馬嵬(九)第一一一四章 縱火第七五一章 高府第五十四章 拒絕第八八一章 夜殺(續)第九三一章 奪城(續二)第七四一章 馬嵬(九)第三五三章 窘境第八九九章 窺伺第八八八章 暗查第三三三章 雞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