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二八章 計劃

三大內宮之一的興慶宮本是玄宗即位之前的府邸所在,開元十四年開始擴建殿宇,開元十六年,宮殿尚未完工,玄宗便搬了進來。自此之後,玄宗大部分時間便住在這人稱‘南內’的興慶宮中。

不知出於什麼樣的心理,玄宗對於興慶宮的擴建和修繕從不剋制,總是想讓它變的更爲精美,更外龐大。或許玄宗雖然富有四海,但對這自己出生長大的地方纔有着真正的歸屬感,這纔會毫無節制的建設此處。

這幾年,西內太極宮玄宗幾乎去也不去,北內大明宮倒是偶爾會駕臨,因爲大部分的衙署和朝廷機構都在大明宮中,而且多年來上朝也在大明宮的含元殿中。雖然南內地位水漲船高,但一時半會兒還無法取代大明宮的地位。

值得一提的是,幾乎所有的後宮的嬪妃門都全部住在大明宮後宮之中,而興慶宮中,除了楊玉環之外,便只有十幾名低級的婕妤、美人和才人在此隨駕伺候。實際上,所有人都明白,興慶宮實際上是貴妃專用的宮殿,陛下長期居於此處,其中一個原因乃是專寵貴妃之故。

朝臣中有人對玄宗擴建興慶宮的作法頗有微詞,他們認爲玄宗這是在浪費財稅,因爲既有太極宮和大明宮兩處殿宇,興慶宮無需再擴建的規模巨大。在如此背.景下,部分朝臣死命上奏,喋喋不休,最終逼得玄宗同意,不再讓戶部撥款興建興慶宮中的殿宇。若陛下要擴建,便只能從宮中的用度之中擠出錢來。

如此一來,正在開工的一些殿宇立刻面臨着下馬的危險。一座自己命名的勤政務本樓和貴妃命名的花萼相輝樓纔剛剛開工,便不得不面臨着停工的命運,對此玄宗甚是惱火,但卻無可奈何。

而此時,楊釗的本事扭轉了這個局面,先是提出的應對販奴之策讓朝廷一年時間進賬千萬,楊釗也得以理直氣壯的要了數百萬錢延續兩座樓宇的工程。現在又不知用什麼手段弄到了剩餘的數百萬錢,這樣一來,這兩座樓便肯定能按照原計劃完工了。

玄宗對楊釗很滿意,這個人賺錢的本事着實不小,而且難得的是,他賺錢還不會鬧得滿城風雨,不做聲不出氣的便賺了大筆的錢財進來,並沒有弄得怨聲裁道,這纔是最重要的。

玄宗當然知道,楊釗在做這些事的時候肯定是使用了朝廷的權力,甚至某些地方打了自己的旗號。但玄宗心裡對此一點也不感興趣。若是時間退後二十年,年富力強的玄宗還在勵精圖治之時,或許不會允許一些事發生。但現在,花甲已過的玄宗更在意的是享受和隨性,特別是能讓自己身邊的那個怎麼愛都愛不夠的女人高興。所以他需要楊釗,甚至有些感謝他

“對了楊釗,聽聞太府卿孫謙臥病在牀,他的差事沒人辦,你若有空,便將太府卿的事兒擔起來。”玄宗看似淡淡的說道。

楊釗心裡樂開了花,陛下就是這樣,明明將太府卿的官職封賞給自己,卻又喜歡說的這麼風輕雲淡。太府卿是專管金帛財幣的官員,權力說大不大,說小卻絕不小。而楊釗目前的主職也不過是個戶部的度支員外郎,身上兼領着的其他職務已經有十幾個了,大部分的職務便都是在這種情形下,玄宗隨口賞賜之後,成爲楊釗身上閃爍的光輝中的一環。

“臣知道,明日臣親自去探望孫謙,帶去陛下的慰問。”楊釗道。

簡簡單單的幾句話中,楊釗便得了太府卿的官職,虢國夫人嬌聲道:“陛下不是說了不談政務麼?怎地阿兄一來,你們便聊起了這些事了,說話不算數。”

玄宗呵呵笑道:“好好好,三姨惱了,這可了不得。不說了,再不說政務了。對了,楊釗啊,朕聽說你和那位新近的名士王源是好友麼?”

楊釗道:“稟陛下,說好友也談不上,臣跟他結交時間不長,但卻相處的不錯。”

玄宗笑道:“你是怕朕怪你和這些喜歡諷刺挖苦朕的名士們交往纔不說實話是麼?你都能帶着他去參加三姨的遊春會,顯然關係很好了。馬上你就能見到他了,力士派人去召他進宮來了,在他來之前,你給朕說說這是個什麼樣的人。”

楊釗當然知道今日要推薦王源,事實上所有的事情都是楊釗安排好的程序。他知道今日沉香亭畔要賞花,所以特意讓幾位國夫人做好進宮的準備。

本來是要貴妃娘娘提出請李龜年從北內來南內唱曲助興的,而高力士提前安排了,倒也省的費番心思。至於李龜年那裡,他也早就打了招呼,讓李龜年唱王源作的曲兒,借必須要王源配合演奏清平調的藉口,讓秦國夫人或者虢國夫人提議召見王源。這一切都在楊釗的安排之中,也正進行的很順利。

“陛下,王源這個人,臣覺得有些怪。”

“哦?怎麼個怪法?”玄宗道。

“臣從沒見過像他那樣的人,臣的意思是說,一個在永安坊當坊丁的人,其實是個絕世大才子,而在此之前,長安城中居然未聞其名。陛下你說這事兒是不是很誇張很奇怪?”

玄宗笑道:“這有什麼好奇怪的,連我都知,隱士高手有很多埋沒莽之中不爲人所識。這王源如果真的是個有本事的,也算是露出了鋒芒,朕既然發現,是不會讓他蒙塵淪落的。”

楊釗道:“陛下明鑑,不過據我所知,這個王源說過他絕不參加科舉,

寧願在草莽之中混跡,也不參與科考。”

玄宗詫異道:“那是爲何?他不願爲朕效力?”

楊釗道:“不是,記得他跟臣說過,李太白都考不中科舉,這科舉不參加也罷。陛下您說此人可不是個愣頭青麼?而且有些鄙視科舉的嫌疑。”

玄宗哈哈笑道:“這等脾氣,倒是和李白有些像。朕也不知道何故,爲何李白當年科舉都落第,倒也讓人詫異。”

在一旁的高力士忽然插話道:“李白這種狂生,落第未必不是社稷之福。陛下待他恩重,召他入宮,他也沒什麼作爲。可見科舉選賢可不僅是詩寫的好便可以的。而要有治事之能才成。”

玄宗點頭道:“力士一言中的,這纔是關鍵。朝廷選賢自有側重,這王源不懂瞎說,楊釗你可別跟着胡說。”

楊釗忙道:“臣那裡敢瞎說,不過是陛下問及,臣說出實話罷了。據臣看,這王源和太白卻又不同,這人很知輕重,也懂進退,這一點虢國夫人和秦國夫人那日遊春會見過此人,均知我此言不虛。”

玄宗長眉一挑剛要說話,便聽高力士在一旁呵呵笑道:“陛下,這王源老奴也聽說過他,也許詩寫的不錯,才學也是可以的,但可不是度支郎口中的安分人。據老奴所知,這人前日在虢國夫人的園子裡遊春的時候,還和魏小侯爺大打出手,動了刀子呢。這事兒可稱不上知輕重懂進退。”

玄宗訝異道:“竟有此事?”

高力士道:“老奴還能說瞎話不成,我一個宮外的侄女兒有幸受邀,回來後對我說了這件事。本來老奴可不是要嚼舌根,只是見陛下對此人甚有興趣,所以說出來教陛下的得知罷了。”

玄宗皺眉看着楊釗道:“有這事麼?”

楊釗笑道:“高爺不說,我倒是真的忘了提此事了,確實是有。”

玄宗嘆道:“看來到底是草莽出身,總歸上不得檯面。居然在三姨的聚會上跟魏家後人打架,這不是笑話麼?”

秦國夫人開口道:“陛下,臣妾覺得您說的不對,高爺不在當場,不知事情原委。實際上此事不怪那王源,而是魏小侯爺先對他不尊敬先動手,結果那王公子出手反擊的。事後二人也相互消除了芥蒂,承認是誤會一場了。高爺,您的那位侄女兒是怎麼跟您說的?”

高力士哈哈笑道:“也是這麼說的。某確實不在場,這件事某多嘴了。”

玄宗哈哈大笑道:“這倒是更有趣了,明明是個文人,卻敢跟人打架動武,這是個什麼樣的人呢,朕都等不及要見他了。來人,去瞧瞧王承恩他們到了沒?”

(本章完)

第四三零章 強弩第五一五章 雨夜第一零七七章 煎熬第七七零章 早茶第五零四章 安心第五四五章 擔憂第一一二四章 被動第三四五章 夜戰第三二三章 恩怨第九零三章 弱點(續)第六百四十三章 替罪第一一八章 冰心第四二三章 渡河第一零二一章 對策第八七四章 生天第二五七章 定計第一九一章 契機第七二三章 蠢勇第二六九章 劇本第三三三章 雞鳴第六三六章 前鋒第二八七章 棘手第九零一章 藏嬌第六二八章 重圍第六百四十八章 陣列第三零五章 蛻變第九一三章 父風第一零一四章 復返第七九九章 內情第六一五章 烈火第八三四章 澆油第二四五章 謀略第一一二三章 破陣第九五五章 長夜第四十五章 否認第二一六章 治安第二八零章 國忠第七八零章 封鎖第三三四章 覺察第九九零章 長夜(六)第一零九二章 夢斷第八十八章 怪像第八一四章 靈犀第六三一章 伏擊第八三二章 砍伐第五一八章 修好第一零一八章 覆滅第一六三章 坐論第五七一章 聖意第八六七章 伏擊(續)第七七四章 擊西第一五八章 長夜第三一八章 安府第七二一章 自毀第五三一章 錢事第二五二章 逝去第三十七章 日常第七十四章 對策第九十三章 扮鬼第六七六章 池畔第八百章 追殺第一五一章 寵臣第五百章 一劍第五七六章 無生第七七一章 示威第五二五章 違心第七一四章 佞人第五五九章 進軍第五六八章 助瀾第四三六章 擺佈第一零一零章 贈詞第一千零二章 血戰(續)第八四三章 暢談第二十四章 機會第六八五章 三杯第一一二九章 心亂第四七八章 談判第六三二章 新星第六七零章 生意第四一五章 大戰(續三)第六八二章 芳辰第一七零章 舌戰第一六五章 大戶第六一三章 小店第一五九章 越獄第八三九章 小城第三五八章 誤會第一六六章 馴馬第三三四章 覺察第一零二三章 杏園第四零五章 黑鍋第六百章 人道第二一二章 殺人第二九一章 夜奔第三八零章 現形第九零五章 國本第十章 餘毒第五百章 一劍第一零九三章 立威第三四五章 夜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