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零九三章 立威

傍晚時分,一騎快馬將蒲州陷落的消息送達長安。剛剛接到田承嗣命人送來的誓死守衛蒲州,拖住神策軍騎兵,保衛長安安全的奏摺,還正在和身邊人大讚田承嗣忠義的李瑁頓時傻了眼。

“混賬東西,還說能拖住十幾天,兩個時辰沒到便被破城了,簡直可笑。吹牛皮倒是有一套,什麼大言不慚城池堅固兵馬強悍,都是不堪一擊。”李瑁大怒着將田承嗣的奏摺撕成了碎片。

“陛下息怒,田承嗣怕也是盡力了,他也算是一員猛將……”內侍黃安低聲說道。

“大膽……你還敢向着他說話,是不是得了他的好處了?”李瑁怒喝道。

“奴婢豈敢,奴婢豈敢。奴婢的意思是說,王源的這三萬騎兵來勢猛烈,便是衝着京城來的。田承嗣他擋不住,是因爲對手太強。陛下此刻不必爲田承嗣的事情上火,京城的安危纔是大事呢。”黃安忙跪地磕頭道。

李瑁心中一凜,皺起了眉頭。

“朕京城中有四萬多兵馬,他們能……能攻破京城麼?”李瑁說着這樣的話,但語氣卻有些發虛。

“有陛下坐鎮,京城自然穩如泰山。但奴婢覺着,最好不要冒這個險。奴婢不是漲他人威風,奴婢認爲,京城是我大唐核心之地,陛下的安危更是重如泰山,要絕對保證陛下的安危纔是。若是稍有個閃失……那可是天塌下來的事情。陛下切不可大意啊。”黃安低聲道。

“說的也是,京城安危乃重中之重,即便是他們攻不下京城,但若是在周邊肆虐,那也不是什麼好事。看來朕要下旨命李光弼撤軍了。可是李光弼現在已經攻到了寧州,現在要他退兵,豈非前功盡棄了。”

“陛下,軍國大事,奴婢不敢多言。但奴婢總覺得,放任京城不管,讓三萬騎兵在京城下耀武揚威,那可要嚴重的多。況且,李元帥回兵的話,或可堵截絞殺這三萬騎兵,消滅神策軍主力騎兵,這可比一城一池的得失要重要的多。”

“說的很有道理啊,黃安,你最近有長進啊。最近在讀書麼?”

“陛下取笑了,奴婢懂的什麼道理,奴婢也不識字,只是自己瞎揣摩罷了。事兒要陛下自己決斷,可莫聽奴婢胡說,不然出了岔子,奴婢可吃罪不起。”

李瑁呵呵而笑道:“你倒是縮的快。實話告訴你吧,朕已經命人去傳旨了。李光弼必須要回來保證京城的安危。朕可不想讓這三萬騎兵在長安周圍搗亂。再說了,程度早已揣測出了他們的意圖。程度說他們絕對不敢攻城,而是要斷李光弼的糧草。這件事很嚴重,李光弼的糧草若是斷了,還怎麼攻蜀地?若是拖延久了的話,被王源的兵馬拖住,那可討不了好。哎,說來說去,還是回紇人沒用,居然被王源給打敗了,十萬騎兵啊,怎地便一戰皆墨了。目前的形勢,朕還需再等,等到南方的兵馬再來個十幾二十萬,兵馬數量足夠了才能剿滅此賊。哎,說來說去,還是朕的實力有限。”

黃安恍然道:“原來陛下和程大將軍早有計定,奴婢還自作聰明的說這些話,可真是多此一舉了。陛下明鑑,咱們是該糾集個幾十萬大軍,然後一鼓作氣的平推過去,連山都給他推平了,王源便也沒得蹦躂了。該忍耐還是要忍耐啊。”

李瑁微笑道:“是啊,黃安,你說的不錯,該忍的還是要忍。小不忍則亂大謀。”

黃安道:“不知道王源那廝會不會得理不饒人,趁着咱們還沒準備好便來攻。”

“呸,他有什麼理?朕料定他不敢來攻,他沒有理由來攻,那樣做便是公然造反,朕沒給他機會,他一定不敢這麼做。”李瑁冷聲道。

Wшw ▪тт κan ▪¢ ○

“可是陛下,李元帥攻了慶州寧州啊。這不是給了他口實麼?”

“你懂什麼,朕讓李光弼攻慶州寧州可沒有下聖旨表明要討伐王源。朕會告訴王源,之所以攻慶州寧州,那是因爲李珙等造反餘孽藏於慶寧二城,朕才下令追擊的。他能有什麼話說?朕再下個旨意,再加他的官,嘉獎他趕走了回紇人,他更是無話可說了。他若妄動,天下人便都會認爲他是反叛,他這個人的軟肋就在這裡,明白麼?”

“陛下聖明啊,陛下原來早就準備了後手,奴婢愚鈍,居然問出這麼可笑的問題來。”黃安驚呼道。

李瑁呵呵一笑,淡淡道:“朕也不敢說聖明,但朕自問也不比那些什麼聖君明君差多少。朕也有手段,只是以前的朕被別人小看,不得施展罷了。”

黃安連聲稱是。李瑁擺擺手起身往寢宮走,忽然停下腳步轉頭問道:“驪山宮那邊……有什麼消息麼?”

黃安忙低聲道:“有,太上皇病倒了,但是太醫說……一時半會兒無礙。”

李瑁冷笑連聲道:“他倒是真能撐,都這時候了,還死命撐着不死。黃安,你沒事可以去瞧一瞧,傳達傳達朕的問候。另外,他身邊的那幾個內侍,你找機會給朕處置了。那個叫張德全的,聽說以前跟你有些嫌隙?你現在可以找他討回來了。他想活着,朕便讓他身邊的人一個個的去死,要活,也要他活的孤孤單單冷冷清清。”

李瑁說罷舉步而去,渾身冷汗淋漓的黃安愣愣的立在原地。

……

寧州城下,戰火滔天。三天時間,李光弼打造了數百架投石車攻城車,開始了對寧州的全面進攻。

因爲耽擱拖延了時日,又接到王源的兵馬已經抵達靈州以南,再有六七天便將抵達隴右道的消息,李光弼更是急於攻下寧州城,希望能在這六七天的時間裡推進到隴州,從而阻隔神策軍回到成都的道路。

所以,當攻城開始之後,李光弼盡遣精銳兵力,這新兵組成了龐大的攻城軍團,對寧州開始了不間斷的連續猛攻。

城中李宓率三萬餘兵馬全力阻擊,仗着弓弩的優勢死守城池。從清晨到午後,短短三四個時辰,雙方交手攻守四次之多。攻城兵馬如潮水般一波波的發動猛攻,守城方也頑強的頂住了這四次攻城。雙方死傷的兵馬數目也極爲龐大。攻城方在數個時辰的攻城中死傷超過一萬六千餘,而守軍也有八千多兵馬死傷,攻守方死傷的比例基本在一比二左右

這其中,以李光弼親率的精銳步兵發起的第三次第四次攻城中,攻方都攻上了城牆。李光弼幾乎都看到了勝利的曙光,但終因對方守城意志堅決,再加上攻方的新兵實在不堪用,這才導致沒有一鼓作氣拿下城池。

午後,毒辣的太陽炙烤着戰場,氣溫高的嚇人。李光弼叫停了攻城戰,因爲他發現兵馬都已經精疲力竭,急需要補充體力稍作休整。另外,投石車損壞嚴重,石塊也投擲殆盡,需要緊急修理和補充。更重要的是,李光弼需要召開軍事會議,對某些人在上午的攻城戰中的表現予以斥責和懲罰。這對接下來的攻城將具有決定性的意義。

大帳之中,氣溫悶熱。到處都瀰漫着酸臭的汗味。一陣陣的熱風夾帶着戰場上的血腥味和屍臭味襲來,中人慾嘔。李光弼居中而坐,旁邊坐着鄭秋山。將領們敞着盔甲渾身血污的坐在下手,人手一隻水囊,不停的咕咚咚的喝着清水。咒罵埋怨之聲不絕於耳。

“諸位。”李光弼保持着齊整的儀容和風度,皺着眉頭掃視着面前這羣衣衫不整的將領們開了口。

衆將領紛紛挺直脊背安靜了下來。在李光弼面前,沒有人敢吊兒郎當,因爲他們都知道,李光弼若是翻臉,那便是無情之極。

“諸位都辛苦了,上午的戰事雖未拿下寧州,但諸位的表現……本帥還是滿意的。上午,我們差一點便攻上去了,可惜的是沒有最終得手,但從上午的戰事可知,拿下寧州只是時間問題。寧州一定是我們的。”李光弼朗聲道。

衆將吁了口氣,本以爲是一場雷霆風暴的斥責,但李帥開場這個幾句,便奠定了基調。看來這場會議是以鼓勵和寬慰爲主,李帥不會發火了。

“然而……”李光弼的聲音響起,衆將悚然一驚。有人心中暗道:“果然……不會那麼輕鬆過關。”

“然而有的將領和兵馬在今日上午的攻城戰中的表現讓人憤慨。本可以一舉拿下,但因爲有的人不聽指揮,貪生怕死,貽誤了戰機,導致全盤失敗,這樣的人你們說該怎麼處置?這樣的人該不該處罰?”

李光弼的聲音響徹大帳之中。衆將互相瞟了幾眼,不敢說話。有幾名將領心虛的低下了頭。

“蔣祖光何在?”李光弼忽然提高聲音厲聲喝道。

衆將嚇得一抖,一名身材臃腫的將領慌忙站起身來,驚慌道:“李帥,末將蔣祖光在此。”

“蔣祖光,你可知罪?”李光弼冷聲喝道。

“末將……不知何罪。”蔣祖光瞟了一眼坐在李光弼身旁閉着雙目的鄭秋山,小聲的回答道。

“你不知罪?上午攻城時,劉將軍的兵馬攻破城門北城牆,數百士兵登上城牆時,你的兵馬爲何不全力進攻周圍城牆,給予對方守城兵馬重壓,減輕城頭壓力?非但不攻,你的兵馬居然還退了下來,導致劉將軍所率兵馬功虧一簣,登城兄弟盡皆被屠戮,你還敢說你不知罪?”

“這……李帥,末將是根據鄭副帥戰前的命令。鄭副帥說了,咱們的兵馬都是新兵,若覺得情勢不對可撤回休整再攻。那時候我的手下三千人死傷了三成,士兵們都很膽怯,我擔心發生潰敗,這才下令撤退下來休整的。”

“住口……你的意思是……鄭副帥下令要你撤退?”李光弼看了一眼鄭秋山,轉頭厲聲喝道。

“這個……”蔣祖光猶豫着不知道該怎麼回答。若說是鄭副帥下的命令,豈不是將火引到鄭副帥身上了,若說不是鄭副帥的命令,那自己豈非要承擔全部的責任了。

“李帥,老朽確實戰前說過這樣的話,老朽是擔心新兵的士氣,避免發生大規模潰逃的事情。李帥也知道,老朽所領之兵皆爲新兵,這才經歷了不多的幾次戰事,還遠遠不夠。”鄭秋山忽然睜眼說道。

李光弼轉過身來,面帶冷笑道:“鄭副帥,難道上午戰前,本帥說的話你沒聽到?本帥說了,今日必須人人向前,全力進攻,不許有任何的推諉和理由。難道本帥說的話不作數?你鄭副帥卻背地裡要違背本帥之命?”

帳中空氣瞬間冷了下來,很多人終於明白了,李光弼召開這場會議的目的很可能是專門爲鄭副帥而來。鄭副帥和李帥之間有些摩擦,軍中將領已經有所察覺,但沒想到這麼快便來了,不知道會如何收場。

“李帥,這話從何說起?老朽的兵馬是新兵,這你是知道的。李帥手中的兵馬是精銳,今日之戰理應精銳兵馬擔當主力,我的兵馬只能在旁協助,戰力不高,也發揮不了太多的作用。上午之戰,我手下兵馬損失過萬,這還不是出全力麼?再加上三日前的攻城,我的兵馬損失已經接近兩萬人,你還要我如何?”鄭秋山也冷聲回擊道。

“你的兵馬?嘿嘿,鄭副帥,咱們的兵馬都是朝廷的兵馬,難道是你個人的私兵不成?我爲大軍主帥,所有兵馬都歸本帥節制,這一點鄭副帥不會不明白吧。鄭副帥是不是在江南經商慣了,將兵馬也看着是你鄭家的私產了,那你可錯了。”

李光弼言語刻薄,特意點出了鄭秋山經商的背景,猶言你這個商賈,還來跟我指手畫腳,實在可笑。隱含不屑之意。

鄭秋山心中惱怒,皺眉道:“李帥,你這是什麼話?老朽現在也是副帥,這是陛下親自頒旨任命的,莫非老朽連說幾句話都沒資格了麼?”

李光弼冷冷道:“要說話,等到戰事結束之後你再說,戰場之上,本帥說了算。本帥重申一次,此處所有兵馬皆爲我節制,本帥的命令誰敢違抗,便是違抗軍令。違抗了軍令,便要受軍法懲治,不管是什麼人,皇親也好,國戚也好,本帥都不留情。這便是軍法。戰場之上,令不二出,法不容情,這是最基本的作戰保證。今日上午戰事,便是壞在了有人不遵軍令上。所以本帥絕不容忍。鄭副帥,本帥只要你一句話,是不是你下令讓你手下兵馬可隨意撤退,無視本帥軍令?”

鄭秋山突然意識到了事情的嚴重性,今日李光弼的矛頭便是對準自己的,李光弼似乎做好了對付自己的準備。軍中李光弼的威望比自己高百倍,帳中的將領大多是李光弼的人,鬧起來自

己似乎要吃大虧。若是李光弼犯渾,不顧一切的拿違背軍令來說事,將自己砍殺在這裡,那可真是悔之莫及。好漢不吃眼前虧,且隱忍一番纔是聰明的舉動,就像當年自己隱忍崔家一樣,最後誰能佔上風還未可知呢,何必在這裡跟他翻臉。

想到這裡,鄭秋山忙換了一張臉色,笑道:“李帥,息怒息怒。正如你所言,老朽是商賈出身,領軍經驗不多,也不太清楚軍中的一些規程。老朽這裡給李帥陪個不是。不過說到老朽縱容手下將領無視李帥軍令的事情,這可冤枉了老朽了。老朽是說過要他們斟酌新兵士氣,以免造成潰敗。但這同李帥的軍令可不衝突。老朽也跟他們說了,必須遵照李帥軍令行事,軍中的主帥是李帥,李帥的命令必須人人嚴守,這一點毋庸置疑。”

李光弼心中冷笑連聲,這鄭秋山還算識時務,知道見風使舵。其實今日李光弼並不想將鄭秋山怎樣,不過是要壓一壓他的氣焰,叫他知道自己不是可以輕易招惹的人,之前的話也是恐嚇一番罷了。真要是殺了鄭秋山,李光弼可要好好的斟酌一番,畢竟鄭秋山現在的地位可不是能隨便殺了的。他是國丈,又是重臣,更是南方招募兵馬和糧草供應的來源,殺了他,未見得是好事,反而會惹來大麻煩。

“原來如此,也就是說,這個蔣祖光是私自做主畏戰逃離?”李光弼冷聲道。

“這……應該是如此吧。”鄭秋山輕聲道。

“啊?鄭副帥,你怎可這麼說?卑職……卑職等是遵照……”蔣祖光大聲叫道。

“住口,老朽豈會讓你們臨陣脫逃不聽號令?你這是要往老朽身上潑冷水麼?”鄭秋山怒道。

“卑職不敢,可是……”

“大膽蔣祖光,你自己的事情,卻來推卸責任。蔣祖光,老朽待你不薄吧。你本是杭州守軍中一名小小的校尉,是老朽將你帶到京城,授予你將軍之職,誰能想到你竟然是這種貪生怕死且胡言亂語血口噴人之人?老朽看錯你了。”鄭秋山高聲喝道。

蔣祖光百口莫辯,臉上漲得通紅,卻不知該說些什麼。李光弼冷眼旁邊,心中冷笑不已。這兩人狗咬狗的把戲雖然好看,但若是逼得鄭秋山太狠,也不是什麼好事。

“蔣祖光,犯了錯便要勇於擔當,而非如婦人一般推諉狡辯。本帥相信鄭副帥不會讓你違抗軍令,你若再狡辯,軍中兄弟便要覺得你更爲不堪,對你更爲不齒了。”李光弼冷聲喝道。

蔣祖光無可奈何,嘆了口氣跪下道:“李帥教訓的是,罷了,是末將的過錯便是,請李帥責罰。”

鄭秋山鬆了口氣,李光弼點點頭,轉頭問鄭秋山道:“鄭副帥,你說該如何處置?”

鄭秋山忙道:“還是李帥做主吧。”

“哎,他是你帶來京城的人,理應副帥來做主。副帥說如何處置便是,按照軍法條令便是。”

鄭秋山心中瞭然,李光弼提及軍法條令,那便其實已經表明了態度。軍法中對於違抗軍令私自撤退的處罰只有一個,那便是:死。雖然鄭秋山心中極不願意這麼做,但到此時,也只能妥協了。

“軍法如山,法不容情。蔣祖光,你不要怪老朽。鑑於你的罪過,當受軍法嚴懲。你放心,你的妻兒父母,老朽會好生的照應,你安心的去吧。”鄭秋山嘆道。

蔣祖光聞言,早已雙腿癱軟在地,驚恐的說不出話來。

李光弼帶着驚訝的表情道:“副帥要將蔣祖光殺了麼?雖然依照軍法該當如此,但本帥想到這蔣祖光也是有戰功的,功過相抵,本打算只打他四十軍棍以儆效尤的。沒想到副帥如此果決。倒也是,功是功,過是過,倒也不能混爲一談。本帥佩服副帥的果決,軍中當有此雷霆治軍之方,更有揮淚斬馬謖之決。令人欽佩讚歎。”

鄭秋山驚訝的張大嘴巴,他沒料到李光弼居然說出這番話來,心中頓時大罵連天。這李光弼哪裡是要誇讚自己,他是要落井下石,讓自己在軍中聲望毀於今日。今日之後,手下的將領必有埋怨,自己也平白無故的做了個大惡人了。而李光弼則更加的得人心了。

果然,衆將的臉上也是表情各異,有人暗罵鄭秋山心狠手辣,自己手下的將領居然一點也不顧惜情義,說殺便殺了。連李帥都說只需四十軍棍便可,他倒好。這人以後誰還敢打交道。

“罷了,既然副帥令出,本帥尊重副帥的決定。來人,將蔣祖光推出去砍了,屍首掛於營門旗杆上示衆,教所有人都知道。抗令不遵的下場便是如此。”李光弼大聲喝道。左右親兵上前來拖着癱軟的蔣祖光出帳,三聲鼓響後,親兵來報,蔣祖光已然人頭落地。

滿帳無言,鄭秋山像個鬥敗了的大公雞癱坐在椅子上,心中已經將李光弼的祖宗八代操翻了天。他暗自發誓:李光弼啊李光弼,我鄭秋山若不把你碎屍萬段,便枉自爲人。今日且教你得意,咱們走着瞧。

殺了蔣祖光後,軍中將領們也俱驚恐。不知何時,他們隨意的儀容已經都整理的齊整了起來,神色也嚴肅了許多。這可不是鬧着玩的,雖然看似是個誤會,但蔣祖光可是真的被砍了,當以此爲戒。

李光弼神色肅然,起身訓話道:“諸位。蔣祖光固然罪有應得,但本帥絕不肯用這種辦法整肅軍紀。你們都是朝廷倚重的將領,陛下對我等寄予厚望,我們要時刻牢記,不可掉以輕心。諸位,和神策軍交了手,你們該知道神策軍的強悍和狡詐了吧。這還只面對的是李宓而已,若是面對王源本人,怕是要更艱難十倍。但有一說一,神策軍有此戰力,得益於其令出必行,將士用命。我們與之相比差距明顯。但本帥要告訴你們,即便如此,他們也不是我們的對手,因爲我們是朝廷的兵馬,身後有整個大唐爲我們支撐,我們是正義之師。雖然朝廷並未下旨,但你我皆知王源的狼子野心,故而我們要徹底剿滅他們。午後未時三刻,全軍將再次攻城,本帥親自上陣督戰,所有將士,不分新老士兵,一律必須給我死拼。傍晚前,必須拿下寧州。都聽清楚了麼?”

“末將明白。”衆將領齊齊起身,拱手轟然應諾。

(本章完)

第六十六章 非隱第七十二章 表姐第一零七三章 極辱第一一一八章 功臣第九零五章 國本第一六三章 坐論第一千零九章 離別第二五九章 道長第八二二章 荒唐第六六一章 可悲第五九五章 誘敵第九二七章 傾力第六五六章 談判第四四九章 神威第六八五章 三杯第七十一章 逃離第三九四章 立威第六十九章 意外第五一九章 癡狂第五五七章 非花第八四八章 豪雨第四六八章 醒悟第一一一七章 不服第九零八章 遺願第九九零章 長夜(六)第三零五章 蛻變第三零七章 難測第七九六章 疑問第一一三零章 籌碼第四九九章 信心第六五九章 等待第六百四十一章 殺器第五六八章 助瀾第四三五章 等待第六一三章 小店第十章 餘毒第一零六一章 夜訪第一零七四章 決絕第六零八章 諾言第一一二三章 破陣第九零三章 弱點(續)第四三九章 驚魂第五一八章 修好第一六六章 馴馬第三八三章 瘋狂第二八四章 徒勞第六百四十八章 陣列第六五四章 亂城第三一三章 失蹤第六六七章 重逢第七四七章 試探第二五二章 逝去第五一八章 修好第六零七章 無路第五二一章 相見第五六五章 進程第二二三章 灌頂第五三一章 錢事第一一二六章 歸位第一零三九章 急症第八二八章 飛渡第二九零章 情趣第七二七章 倉皇第一零二五章 隱意第九五二章 身份第一零五零章 人非第七六七章 發兵第三五三章 窘境第七六三章 再至第一一零章 綠袖第一九九章 落定第四四八章 兵臨第五四二章 計劃第五十六章 名士第四六五章 決定第二二二章 天降第三七六章 抉擇第三九六章 攻城第二十章 假婚第五十二章 墨寶第六十二章 打包第五七六章 無生第九一八章破局(續二)第二六七章 道場第五零八章 仙境第一一零一章 潛入第八九六章 幽處第五三七章 千金第七二五章 稻草第一零六五章 補給第三八四章 煎熬第六七八章 令色第二二九章 逃離第九二二章 破局(終)第四八九章 任性第九四一章 單騎第一八四章 同病第九一三章 父風第一一九章 赴會第三一三章 失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