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挑人

葉文心挨着宋老太太,對宋敬堂的目光再無所覺,側了臉兒微微一笑:“我沒有忌口的東西,茶也是可吃可不吃,只看茶葉分別罷了。”

宋老太太就是知道葉家送了幾個青花缸來,這才知道葉文心吃茶有講究,聽她說得有禮,還撫了她:“你萬不能拘束,想要什麼只管開口,她們有想不到的,就來告訴我。”

石桂幾個立在廊下神遊,裡頭聲音一低就聽不清楚了,聽不見裡頭說話,小丫頭子靠着牆根偷懶,捂了嘴偷偷打哈欠,還壓低了聲兒論一論這位葉家姑娘。

門上忽的報說大少爺來了,這可比甚個靈丹仙藥都管用,廊下坐着的站着的俱都伸了頭,宋蔭堂拿眼兒溜她們一回,伸手解下荷包來發賞錢。

他穿一件玉色錦彩八團袍,頭上束了只玉冠,往學裡去時並不這麼打扮,倒顯着是換過衣裳都來的,宋老太太一見就點頭,歡喜的嘴兒都合不攏,招手拉了孫子過來,怎麼看怎麼像是一對璧人。

宋蔭堂見過禮,挨着老太太坐到她右首,一時加水一時添茶,見着葉文心碟子裡頭有幾樣東西動過,便知道她愛吃的甜的,葉氏也愛吃甜的,她再克己,有些習慣總改不了,宋蔭堂一瞧便笑:“表妹這吃口跟母親一樣,她也愛甜的。”

不說還罷了,這話一說,再往兩人面前的案條上一瞧,果然動的幾樣都是相似,葉文心心裡頭正沒着落,這個姑姑要說近,跟父親確是一母同胞,打小還跟母親住在一處四五年,可這些年來,家裡卻絕少提起姑姑,年年往金陵送節禮,都是按厚了來辦,母親每每說到,都要垂淚。

她纔剛進來便悄悄看過這位姑母幾眼,自家也覺着驚詫,宋老太太也不是老眼昏花張口胡說,兩個確有些相似的地方,除開眉目,連氣韻也有些神似,葉氏好比老竹,葉文心便是新芽,同是一抹綠意,一個蒼翠一個靈動。

葉文心那兒還藏着母親悄悄給了她的信,讓她私底下遞給姑姑,信上寫了什麼,母親一個字也不肯露,只告訴她萬萬不能忘了。

原來還當這個姑姑並不親近,可既然有了這樁事,那便是能親近的,葉文心以袖掩口:“我是愛吃甜的多些。”宋蔭堂這話一說,葉文心自覺同他多了幾分親近。

宋蔭堂也確是會說,說起金陵風土來,挨着東南西北,各處好吃的好玩,有甚個門樓鋪子,他竟樣樣都能說上兩句:“家裡原來倒有淮揚菜師傅,請辭了便沒尋着好的,我今兒去南門樓的淮揚菜館子說了,看能不能借一個來使喚。”

葉氏的吃口早就隨了宋老太太,說請大師傅,爲的也就是葉文心。各家請了師傅回來做也是尋常事,葉文心聽得抿脣一笑:“我倒也想嚐嚐金陵風味呢。”

兩個你來我往,倒有話可說,老太太越是看越是笑,由着他們說話,甘氏幾次想插話進去,都叫老太太截住了,宋老太太纔剛想着二房好歹還有一個有規矩的,擡眼就看見宋敬堂正偷眼往葉文心身上打量。

宋敬堂只恨自己笨口拙舌,竟半句都插不上話,不似兄長文的武的俗的雅的,張嘴就來,觀音痷的乾絲,報恩寺的梅豆,有典有據,玩笑話夾着文白,葉文心聽了面上的笑意止也止不住。

宋之湄眼看着兩邊都冷落了,只他們兩個熱絡起來,笑盈盈嗔了一句:“哥哥好偏心,新來的妹妹你便知道甜的鹹的,我愛吃甚,你可知道?”

甘氏眼看着兒子插不上話怎麼不急,得虧得還有一個女兒得力,也不插口,只笑眉笑眼的看着,只等着宋蔭堂答不上來,再遞臺階給他。

哪知道宋蔭堂笑起來,打開摺扇扇了風:“大妹妹說笑,我怎麼不知,大妹妹跟二嬸孃是一個吃口,愛吃鹹口味重的菜,今歲秋日裡,醉螃蟹可沒少吃罷。”

他一說完,擡手就給葉文心添了一杯茶,常年不曾見過葉家人,舅舅倒是曾經上京敘職,葉家都已經遞信到了葉氏跟前,葉氏也只當作沒瞧見。

還是舅舅自家上了門來,拜見宋老太爺,舅甥這才見了一面,宋蔭堂長到這樣大,那些零零碎碎的話總聽過一些,越是長大越是明白母親待他冷淡是爲了甚事。

伯父如何優秀的話打小就沒少聽,宋老太爺給孫子看兒子的文章筆記,宋思遠那一箱子字紙文章

全由宋老太爺收羅起來,便是此時拿出來看,也是文采風揚摛文掞藻,宋蔭堂自小看起,這才越發用功,只盼着能見一見母親的笑顏。

宋之湄原是想叫宋蔭堂在葉文心跟前露醜的,哪知道竟叫他說出來,還知道二房裡要了多少螃蟹,心頭不悅,面上卻笑,十分親暱的道:“那便饒了大哥哥這一遭。”

宋敬堂先是呆呆看着葉文心,待她眼波流轉,又怕她瞧過來,耳朵發燙面上燒紅,低了頭還看着自個兒的手,先還想着文章破題,這會兒連那題目是什麼都想不起來了。

葉文瀾往至樂齋裡逛了一圈,勉強覺得可住,屋子還是太淺,由着丫頭領回來,才進門宋蔭堂便道:“這是表弟罷,往後同我住一處,你常往我屋子裡頭來玩。”

葉文瀾纔是葉文心心底一樁大事,這一回哪裡是進京裡來選秀的,是送了弟弟來讀書的,父親同她說得明白:“你弟弟一個我哪裡放心,宋老太爺是太子太傅,能在他的門下讀書,你弟弟往後可不鵬程萬里。”

葉文心原來就存着要出來走一走看一看的心思,父親一說立時應了,家裡還答應了她到時候報病,不過是個幌子,明歲裡一家就要進京來,她也只先來一步。

葉文瀾還是小孩兒心性,又在船上悶得這樣久,聽見說玩,一雙大眼便看向了宋蔭堂,宋蔭堂笑一笑,擡手想摸他的頭頂,叫他躲開去:“這會兒京裡許多地方辭青佔雪賞菊的,得了閒,就帶你出門。”

葉文心拉了弟弟過來,伸手拍拍他:“出去可得聽表哥的。”便是許了他出去玩,宋老太太哈哈一笑:“很是很是,他們表兄弟也該多親近纔是。”

葉文心到底身上弱,雖是在船上休整過的,說了這會子話還是現出些乏意來,一個宋之湄還不住逗了她說話,又三番五次的要把話頭遞到自家哥哥身上去。

宋老太太是經過的人,眼兒一掃就知道他心想的什麼,等兩個說得一歇,拍了宋蔭堂的手:“你既是兄長,這些個她不能出去,你就買了來,給你妹妹也嚐嚐新鮮。”說着又道:“你妹妹舟船勞頓,趕緊歇了,夜裡咱們在八仙水閣裡頭給她接風。”

差貼身的差管事婆子送葉文心去幽篁裡,甘氏眼看着老太太像捧個活寶貝似的捧了葉文心,心頭便是一陣氣悶,跟兒子一道回去,還啐一聲:“什麼樣的天仙,生得還不如你妹妹。”

宋敬堂腳下還在打飄,母親的話一句也沒聽進去,甘氏唸叨個不休,還是宋之湄扯一扯她:“娘輕聲些,後頭也知道多少雙耳朵呢。”

宋敬堂還沒回神,這會兒叫他描摹,那張臉好像印在他心裡,又好似不曾,塞了滿腦袋詩詞,那些個他原來視作消遣玩意兒的東西,如今才知此中深意,可不就是月朦朧鳥朦朧。

宋敬堂自來就是塊木頭疙瘩,甘氏自知兒子這個性子,母女兩個在前頭打算,後頭這個跟着半聲都不出,也不覺得古怪,等一回,看見兒子還是個木知木覺半點不開竅的模樣,恨恨嘆出聲來。

這一雙兒女,若不是攤上了宋家,哪裡要她一個婦人這樣打算,心裡想着丈夫說的那些話,真個討了葉家女兒,兒子的後半輩子,可都不必發愁了。

想完了又看看女兒,越發拉了她:“陳家姑娘那兒,你可把東西送去了?”宋之湄點點頭,三五日一回,有時是信有時是小玩意兒,慢慢熱絡起來。

甘氏點點頭,陳家兒孫多,陳閣老雖致仕了,瘦死的駱駝也比馬大,先跟陳家小娘子熟識起來,隔着房頭也是兄長,女兒這個長相本事,嫁誰都不差。

永善堂裡宋老太太拉了葉氏的手:“你孃家是個什麼章程,若沒說法,我看,不如就跟蔭堂結一門親事。”

葉家自然是有打算的,信卻沒送到葉氏跟前,而是直接交託給了宋老太爺,憑着宋家這一層,若能進太子宮裡自然最好,若不成,睿王也是好的,葉家女兒這個相貌品性,來的時候就有兩樣打算,若是選不中,便還是想跟宋家結親。

葉氏這許多年都跟孃家不親近,見着這個侄女,又勾起了傷心事,口上應着:“等我哥哥來了書信,再定奪罷。”

夜裡開了八仙閣,爲葉家姐弟接風,設了十二扇的大屏風,分開兩桌,男席一邊女席一邊,宋老太太坐在上首,一邊是葉氏,一邊是葉文心。

裡頭吃宴,石桂這些丫頭們便守在閣子外頭,不時遞個巾帕倒些茶水,這會兒再看,葉文瀾規規矩矩坐着,長輩說話,他便會在一邊聽着,因着過了七歲,男席裡頭還給他吃酒,還是宋老太太說得一聲:“他到底還小,別叫他吃醉了。”

宋敬堂平日在這樣的家宴上恨不得多聽宋老太爺說幾句話,他也往族學之中授課,可那一旬才輪得着一日,漏出一句半句,都如綸音,可這會兒他卻恨不得耳朵伸得再長些,聽聽隔壁席上的女眷在說些甚。

只聽見宋老太太說道:“既來了,便安心住下,同你表兄表妹們也親近親近。”心裡知道自己不是老太太口裡說的這個表兄,卻來沒由的心口一甜。

這樣的宴席,主子吃着,丫頭看着,石桂幾個還好些,能呆在外頭,大丫頭們纔是半點都不歇,淡竹石菊兩個見了葉文心就不住讚歎,在八仙閣外頭的欄杆上坐下,裡頭傳菜斟酒,她們幾個分一塊乳餅子吃。

葉氏院裡不吃葷食,女眷一桌子上頭擺的也全是素齋,一道乾絲一道羅漢上素,都是鄭婆子的手藝,葉氏還當着人把菜賞到了錢姨娘那兒,幾個丫頭都餓久了,聞着男席上那些個燒雞燒鴨不住肚裡咕嚕嚕直叫,一道道菜傳上去,宋蔭堂從裡頭出來,吩咐了一聲:“那道燕窩鴨子,叫廚房做送了幽篁裡去。”

他轉身要進門,眼兒一掃,見着葉氏跟着二等三等的小丫頭子都在廊下,知道她們平素也沾不得葷的,笑一笑又道:“叫廚房裡看看,有肉餅包子,先給她們拿幾個熱乎的來。”

虧得宋蔭堂,石桂幾個才吃上口熱的,鴨子肉丁包的包子,掰開來全是肉餡,皮薄肉厚湯汁濃郁,一個總有拳頭大。

石桂心裡有事,一面吃一面問:“表姑娘那兒的侍候的人可定下沒有?”這幾日她總覺着不安生,甚時候人定了,甚時候才能放下心來。

淡竹石菊兩個不比石桂,往鄭婆子那兒總有些葷油能下肚,這會兒天又晚了,閣外頭點了燈,風吹在身上還是涼,又沒到換厚衣的時候,挨在一處,香噴噴把包子全吃了,這才抹了嘴兒道:“原是定下的,也不知怎麼就反覆了,我聽說原想把高升家的侄女兒派過去當差呢。”

裡頭正說起這樁事來,老太太聽說帶了四個丫頭兩個婆子,還覺得人太少了些,看一眼葉氏:“從你院子裡挑人去,要機靈會辦事的,免得她年輕自覺是客,反把她給虧待了。”

葉氏看一眼春燕,春燕立時點了頭,笑道:“這事兒交給我,老太太且放心,保管挑個好的去。”眼兒往外一溜,就瞧見窗外頭立着的幾個,出來吩咐一聲:“去看看給堂少爺那兒的飯食送去了不曾。”

作者有話要說:  今天大概會雙更的

如果你們誇我的話

我的潰瘍還沒好,小小的那種長了三四個,快變成潰瘍神龍了~~

<font style=\"border-style: double;\" color=\"006600\">大吉大利求包養

第371章 戴孝第170章 點燈第281章安頓(捉)第285章 紀氏第191章 來人第266章 蛛絲第27章 少爺第220章 新生第195章 情思第202章 打架第151章 饋贈第331章 葫蘆第132章 求親第10章 宋家第360章 劫持第112章 拿贓第51章 送藥第327章 見面第15章 手藝第107章 碎燈第87章 賠禮第220章 新生第44章 收用第166章 稻草第82章 同謀第188章 往來第202章 打架第358章 生病第137章 動念(捉)第86章 太子第179章 救急第237章 姐夫第171章 帖子第114章 宮人第322章 賽舟第177章 宮燈第118章 學問第295章 進展第110章 失竊第43章坤道第283章 女學第169章 打發第171章 帖子第28章 清白第219章 身契第91章 諂上第184章 着魔第202章 打架第208章 正軌第329章 孝道第181章 求佛第210章 新年第88章 約定第288章 勸學第222章 跬步第94章 無間第198章 癡心第128章 賠禮第308章 不宣第31章 通仙第185章 尋釁第190章 蓮花第144章 喪報第148章 紅白第248章 通房第236章 喜子第324章 得勝第278章啓程第49章 賞賜第276章告別第217章 春寒第117章 投機第179章 救急第159章 禍兮第251章 東隅第155章 小巧第319章 炸肉第174章 情動第237章 姐夫第308章 不宣第123章 暖湯第151章 饋贈第48章 會面第23章 夏至第313章 買房第94章 無間第373章 聞見第29章 紅羅第46章 菱角第263章 苦肉第199章 大水第333章 求親第135章 義氣第125章 做鞋第72章 貴人第166章 稻草第257章 婚書第12章 志向第252章 送禮第291章 下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