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九章餘波二三(中)

鬧市,街頭,

由於四門禁閉,闔城戒嚴。此時鬧市,稍稍顯得有一些冷清。

過往行人,來去匆匆,不敢有過多停留。生怕一個不慎,爲此招災惹禍,丟了性命。

踏!踏!踏!

倏然,一陣頻繁密集的馬蹄聲,交錯響起。

不多時,就有一匹匹馬駒,橫衝直撞,衝入鬧市街頭。

“駕!!”

“駕!!”

“駕!!”

一名名騎士,策馬奔騰,所過之處,沿路黔首百姓,紛紛惶恐避開。

這些騎士馬蹬上,都拴着一顆,面部表情扭曲猙獰的頭顱。

一些眼尖的百姓黔首,惶恐的捂住嘴,差點癱倒在地上。

隨即,連忙低着頭,不敢再多看,身形匆匆忙忙離開。

這些騎士們着一襲黑甲,配着馬刀,黑布遮面,一路奔騰,似如一股黑色颶風。

臨近鬧市中心,爲首騎士一類勒馬栓。

“籲!!”魯明達穩坐馬背,猶如一尊鐵塔般,讓人望而生畏。

其後數十騎士,亦同時勒緊馬栓,動作整齊劃一,渾然一體。

“奉將軍令,斬下惡寇首級三十餘七,暴屍七日!”

魯明達聲音,似天雷咆哮,滾滾而來。

“暴屍七日!”

魯明達抽刀一劃,割斷了拴在馬蹬上的,那一顆首級。

啪!啪!!

數十騎士,同時拔刀,幾十顆頭顱紛紛落地。

譁!!

一些尚未離去的百姓黔首,頓時譁然一片,目瞪口呆的看着地上一顆顆首級。

魯明達一拽馬栓,調轉方向,呼喝一聲:“走……”

踏!踏!踏!

…………

縣衙公堂,

明鏡高懸匾額之下,六房典史,四營主官俱在。

荀少彧神色淡然,處於主位,饒有意味,頻頻敲擊着公案擺飾。

前來

趙循安在下首,神情陰鬱,眉宇緊蹙,躊躇許久,每每欲言又止。

驀然,‘噹啷啷’,一扇扇正門打開。魯明達大步流星,走入堂前。

“上位……”

魯明達粗着嗓子,抱拳道:“明達奉命歸來,前來交令!”

荀少彧眸子清冽,俯瞰着這位心腹愛將道:“……入列吧!”

魯明達沉聲應諾:“喏!”

這魯明達看似魯莽渾噩,實際粗中有細。

雖有故人情分,但面對荀少彧時,該有的尊敬、分寸,是從來都不打絲毫折扣。

荀少彧喟然長嘆,道:“三十七顆首級,暴屍於市。”

“想必諸位,都有很多想法,要跟本將一敘吧!”

“不妨直言,本將正想聽一聽,在場諸位之言。”

話雖如此,但一想起荀少彧,一言不合,斧鉞加身的酷烈,仍讓典史們望而卻步,遲疑不前。

只有趙循安,在沉量片刻,躊躇一番之後,道:“上位……”

荀少彧眯了眯眼睛,道:“哦,趙典史,”

趙循安遲疑,道:“下官……有一言……”

荀少彧道:“趙典史有話直言,勿要吞吐,因言獲罪之事,本將是做不來的!”

趙循安定聲道:“寇匪之亂,芥蒂之蘚爾!區區一介匪寇,螻蟻浮塵,不堪一擊,上位反手可滅。”

“只是……鳳台山,不可小覷啊!”

在趙循環安看來,區區一介匪寇,根本不放在他眼中。

只是,倘若這匪盜的背景,是那有數百載底蘊的鳳台山二熊嶺。這就不得不讓人,多幾分慎重。

作爲老丹陽人,趙循安太知道,那些山中大寨的厲害了。

“上位,人死燈滅,七日還魂。暴屍鬧市之舉,下官心有憂慮。”

自古,即有七日還魂之說!

荀少彧將高天寶等人,暴屍七日之舉,無非是要一舉磨滅這些人的魂靈。

這等酷厲懲罰,不要說山民們,本來就是蠻不講理,橫暴不法。

就是順民,在一時間,也有可能生出些事端來。

畢竟,無論任何時候,重‘死’更重於‘生’,也是人之常情。

荀少彧淡淡頷首,道:“本將知道趙典史的意思,諸位典史的意思,本將都知道。”

“諸位是否認爲,因爲一時器量,得罪一個不可小覷的土勢力,有些得不償失啊?”

趙循安麪皮一抖,道:“上位,下官絕非此意,”

或許,山中大寨,積威已深!

荀少彧沉吟一會,道:“明達、文遠,你們二人,認爲這值得嗎?”

魯明達聞言,不假思索,道:“上位之言,明達不知道是否值得。”

“然而,堂堂一縣之力,面對區區數十匪寇,都需委屈求全,忌憚一二。”

“試問,我等民心何在,民意何驅?”

這一言,讓所有典史,悚然一驚。

固然有的時候,所謂民心、民意,不過是粉飾太平的一種修飾手段。

但,民心不可欺。

一旦他們這些執掌權柄者,丟了一層粉飾,他們這些人,也就距離‘車毀人亡’不遠矣。

趙文遠一槌定音,道:“上位,一縣之地,終究有限,我等想要壯大發展,不能僅僅依靠大帥支持。”

“鳳台山,山民數以萬計,民風彪悍擅鬥。如讓其落戶入籍,以添民戶,則大事可期。”

這一番話,令一衆文武,都心生動容。

山民彪悍,這在盛世是混亂之源,不穩定因素之一。然而亂世,這赫然又成了一項難得的優勢。

山民本就一無所有,身無餘物。

一旦招攬成功,則不但人口基數大大增加,就是能征善戰的兵員,也會寬鬆許多。

而且,荀少彧雖坐擁一縣之地,但他的地位,並非十分穩固。

這江寧縣,在名義上來說,還是歸屬於大帥元成器的,荀少彧只是代爲執掌而已。

甚至此時此刻,只需元成器一道軍令,也能解下荀少彧的大半兵權。

而且荀少彧,還不能心生怨憤。

畢竟,荀少彧能有今時今日的成就,元不器在其中的作用,就算沒有十分,但七、八分還是有的。

沒有元不器,就沒有荀少彧今日風光。

因而,縱然荀少彧羽翼豐滿,也不能對元不器有絲毫怠慢。

義軍,靠的就是義字當頭!

他荀少彧既然混得是義軍,若不想寸步難行,就必須要按着義軍的規矩來。不能讓人抓住把柄,身敗名裂。

只是,一旦讓那些鳳台山民,歸戶入籍,荀少彧實力、勢力必將大增。爲攻略其他縣、府,增添幾分把握。

說不定能趁着這股勢頭,席捲丹陽,上窺揚州,下窺益州,甚至逐鹿中原,也未可知。

荀少彧眸子明亮,其中彎彎繞,千迴百轉。

山民之衆,彪悍野蠻,只要稍加訓練精簡,就是一支虎狼之師。

在這亂世,什麼都是虛的,忠、孝、仁、義,也抵不過千軍萬馬。

荀少彧想要有更大的作爲,就不能一直困守一縣。想要發展壯大,就更不能墨守成規。

荀少彧眸光一轉:“山中大寨,大多歷經三朝,根基已深,威勢已成。”“

在丹陽周邊之勢,僅僅從幾位典史官,拿惶惶不可終的神情,荀少彧就可看出一二。

就連這些入了官流之人,都對山民畏之如虎。

那麼百姓黔首的態度,荀少彧就要考慮一二了。

這就讓荀少彧,不得不對周邊山民,愈發警惕。

“看來,那幾個人頭,沒有白砍。”

區區幾顆人頭,就能看出一些山中大寨的威勢,是何等嚇人。

能讓堂堂刑房典史,都嚇得言不由衷,這般勢力,這如何不讓荀少彧如鯁在喉,寢食難安。

“諸位……我的意思,想必,諸位也能猜測一二。”

荀少彧眸子晦暗,道:“醜話說在前,本將意在出兵二熊嶺。本將不藏着掖着,這對諸位來說,不是什麼好事,對本將而言,也不會是什麼好事。”

“上下離心之舉,本將不爲也!”

數萬山民之衆,在任何有志之士眼裡,都不會忽略無視。

一旦數萬悍勇山民,編練成軍,這揚州大地,又有誰可堪一戰。

這是大業之基!

魯明達踊躍,道:“明達願爲上位先驅,兵出二熊嶺。”

以趙文遠爲首,諸位營正盡然上前,道:“願爲上位先驅……”

荀少彧目光微微柔和了一些,隨即看向諸位典史,意思不言而喻。

軍中條件支持,固然重要,但荀少彧亦需要,典史們明確的態度。

一縣之地,典史者,權柄極重。

畢竟一縣之中,上有縣令管理大政,下有縣丞輔佐縣令。而典史官,就是縣令、縣丞之下,權柄最重者。

甚至一些強勢的典史、縣丞,上下聯手,都有可能架空縣令。

所以荀少彧從來不會,小覷這些看似唯唯諾諾的典史。

哪怕他爲刀俎,衆典史爲魚肉,他也不會掉以輕心。

這些典史,個個在縣中勢力雄厚,最少亦是一方大戶、士紳之流。

一個個都是扮豬吃老虎的老狐狸,荀少彧怎敢掉以輕心。

現在看起來‘老實可靠’,但在進軍二熊嶺之時,一旦後方失火。

讓這些人聯手斷了後路,就真是欲哭無淚了。

六房典史聞言,眼皮一跳,臉色一時晦暗,相顧無言。

戶房典史李維,率先道:“上位出兵,下官固然手無縛雞之力,但也願出這一份力。”

李維一開口,正堂衆人,目光頓時一凝。

第三一七章苦境佛徒第四三七章原始神魔【上】第六二一章闢地開天第五六零章太阿霸楚第九十四章掙開金鎖第三二四章各人氣象第五九六章李代桃僵第三二三章風波最惡第三八三章虎牢大獄第三九六章太古毒龍第二九八章輪迴脫身第三二一章不死梧桐第二六三章頂尖人傑第六六九章天外戰場第五一一章大勢必合第二十七章舍利圓光第四二零章註定一戰第一五八章以心印心第四二八章入世軍侯第三十三章石鏡驟動第二三九章四果羅漢第一八零章蓄勢久矣第三零八章吳刀刀譜第八十八章困虎(下)第五六三章行萬里路第四八五章坐山觀虎第三四八章強國之始第三五二章五臺寶剎第一六四章東北起火第六四五章朕既家國第一零四章興衰無常第五二四章清算因果第二九七章金蟬脫殼第四五二章強者盛宴第三二九章幾人沉浮第三零四章會盟衆籌第三八七章唯吾獨尊第三零三章四方雲動第六一四章定海秘辛第一零二章白虎(下)第二二四章天災滅世第四六三章寶光如來第四零五章刀劍之爭第三七八章治大國者第三零一章水師遺澤第三三三章舉薦一人第一零一章崩殂(下)第一七八章亂象紛呈第四七九章生殺一念第三零二章龜息無劫第五九九章唯恐不亂第六六二章返還本源第一二六章惡意(上)第五二零章羣魔阻道第五一五章驚神一指第六三九章混沌鐘身第六十二章抽筋拔骨第四八七章返本還原第二六五章道門潛龍第二四二章功虧一簣第三三三章舉薦一人第四五零章萬丈雄城第二八六章天仙聚會第二零七章東嶽鍾起第二一二章自投羅網第四十一章五載悠悠第一九零章身入冥冥第二九六章殺盡餘患第四二七章鳳皇古界第二五六章吾道成矣第五零九章成道契機第四十七章囊中之錐(下)第六六五章日漸崩壞第一九三章東嶽天廷第一五零章虎亂(上)第九十六章蕪湖軍情第四二五章世界崩潰第六二三章大羅天尊第一零二章白虎(下)第六四六章大日扶桑第二三六章劍光雷音第六三零章至尊至貴第二八五章重煉神兵第三三七章北極折柱第二六七章黑水銳士第五十七章逐城(中)第五九六章李代桃僵第六七九章俱焚(下)第二七二章血色震怖第四七零章各得所需第二九二章論道神藏第二二六章仙道世界第四七六章肉身不朽第一二九章香火符錢第二五二章黑狗鎮屍第十三章謀定後動第三零九章天人五衰第四四八章機遇臨門第六十四章鳳台野望第六十七章甕中捉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