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三六章不立文字

————

只是,荀少彧縱有再多疑惑,可這一座坐落於大崑崙山脈的崑崙別院,以及三清宮的三清大道道藏,都是做不得假的。

對此,荀少彧苦笑着道:“或許,是那老道人太過深不可測,以致於讓吾有些心悸吧!”

三日光景匆匆而逝,對於天人不死神魔而言,這三日光景不過彈指一揮。任意入定閉關一次,一睜眼一閉眼就是以年爲單位,何況只是區區的三日。

在這三日之內,荀少彧等人每日都焚香沐浴,誠信供奉着三清祖師神像,以及左右作爲輔弼的闡教十二金仙、玄都八仙、截教四大金仙。

三日匆匆而過,崑崙別院一直顯得都很平靜,並沒有哪個頭鐵的老妖大魔,膽敢衝撞崑崙別院,甚至在這崑崙別院方圓十萬裡內,就連一頭化形成氣候的妖魔都沒有。

道門三教的威懾力尤此可見一二,敢在道門的地頭上鬧事,被扒皮拆骨都是輕的,道門當年以妖魂妖魄‘點天燈’的酷烈手段,可是讓不少老妖至今想來都心有餘悸。

鐺!鐺!鐺!

第四日的卯時一刻,天邊日頭初露,崑崙別院鐘樓懸掛着的銅鐘,轟然間作響,一道又一道鐘聲,迴響在崑崙別院的上空。

“祖師盛典,人道初興,根基尚淺,故每逢十二萬九千六百歲,可遣一人入三清宮道閣,綿延人道氣數,夯實人族底蘊!”

老道人衣冠整肅,其後的二三十道門童子,或捧着香爐,或持着葫蘆,或抱着淨瓶,或執着蒲扇,亦步亦趨的跟着老道人。

“祖師恩典,永不敢忘!”

天邊初升的朝陽垂落一點紅光,人王大庭氏與荀少彧、烈山震北、連山鈞四人,周身沐浴着紅光,渾身的不適一掃而空。

畢竟,道門‘混元無極’三清祖師在上,便是人道三皇五帝在此,也要執後輩弟子之禮,不敢有着絲毫僭越,大庭氏這位第一人王,自然更當遵從禮數。

哪怕三清祖師早已遁入冥冥虛無之中,身合大道無名之境,不在閻浮世界顯化大道先天法身。可是崑崙別院中三清祖師神像所在,‘混元無極’之道更是全知全能,誰又敢輕視道門三清之尊。

在道祖、佛祖、魔祖超脫彼岸之後的茫茫虛空,道門三清就是當之無愧的至強,這是所有‘混元無極’大天尊公認的。

“善,”

老道人周身紫氣搖拽,若有深意的看了荀少彧一眼,似乎與冥冥時光大河之上,那一尊‘上元八景金闕紫府混元天尊’目光交匯,不禁頷首笑了一笑。

…………

崑崙別院之中,四千多間的殿宇樓閣,以分散的形式,圍繞着三清大殿佈置,猶如衆星拱月一般,將三清大殿凸顯了出來。

“諸位,請!”

陣陣仙樂飄搖當空,老道人帶着大庭氏一行人,直入崑崙別院的藏書樓,看着面前高達三十三層,恍若直插雲霄的樓閣,所有人的面上神情,都恍若朝聖一般虔誠。

“這就是崑崙別院的藏書閣,三十三重藏書閣中,積累着四千八百萬卷的道經寶籙,每一卷道經寶籙都有一位道門金仙親自評註。”

這一位老道人面色淡然,只是話語中透露的信息,簡直將所有人震的目瞪口呆,再度看向藏經閣的目光,已經全然不同了。

人王大庭氏或許早就知道三十三重藏經閣的底蘊,所以面色還能維持不變,但荀少彧、烈山震北、連山鈞三人,可是真真正正被震撼到了。

荀少彧定定的看着眼前的貫穿霄漢的三十三重藏書閣,心中的震動超乎想象,呢喃自語:“真的是,四千八百萬卷道經寶籙!”

要知道,道門金仙其實就是天人道果別稱,若是真以老道人所言,這四千八百萬經卷道籙,就是曾有四千八百萬道門金仙到訪過崑崙別院。

這可是四千八百萬道門金仙,當中要是沒有一丁點的水分,那內中象徵的意義,就真的是太可怕了!

荀少彧自證就不死天人之道以來,也經歷過不知多少強人,可是將這些強人全都捏在一起,都不夠四千八百萬道門金仙的一個小指甲蓋。

這是一股難以想象的力量,恐怕閻浮世界恆古以來,甚至是宇宙虛空之間,億萬萬兆數無窮歲月以來,誕生的所有大道金仙中人,才能達到四千八百萬之數。

閻浮世界的人族能有幾百幾千尊道果中人,就已經沾沾自喜,以爲放眼人間四境廣袤之土,再難有對手可堪一抗。

可是這些道果中人,與道門四千八百萬金仙的龐大體量相比,又顯得何其微不足道!

縱然這些道門大道金仙,可能大多在時光大河的沖刷下,化爲了一點點大道本源烙印,懸掛在時光大河間。本身一點真靈不知轉劫多少次,或許超拔命運之外,或許再也無望歸來,或是徹底煙消雲散。

而這些道門金仙們或大或小的成就,都擺在了三十三重藏經閣之上,以供後世無數前行者爲之瞻仰,也是一種另類的萬古長存。

“這是道門最大的寶藏,四千八百萬道門金仙的親筆感悟,烙印下四千八百萬道門金仙大道感悟,就是先天大羅金仙又算得了什麼。”

看着眼前的三十三重藏經閣,荀少彧、烈山震北、連山鈞三人甚至生出來一絲大逆不道的念頭,生出了一絲先天大羅金仙也不過如此的感覺。

可是,這一絲荒謬的念頭剛一出來,就被荀少彧等人理智的掐滅了,轉而對先天大道的浩渺不可揣度,又多了一重感慨。

四千八百萬道門大道金仙,或許這些存在中不可能都是上乘金仙道果,更多的還是中乘、下乘道果。但四千八百萬道門金仙之中,又有幾尊道門金仙能脫穎而出,超拔命運長河之外,證就先天大羅金仙之體。

這是一個令人思之絕望的機率,四千八百萬的道門金仙,難道就沒有比荀少彧三人智慧、毅力、道業更高的人物,可是億萬載歲月蹉跎,從始至終只有這些人物道成先天。

虛空宇宙三千先天大神通執掌三千大道,可是自宇宙初闢以來,這三千先天大神通就從未圓滿,更不要提三千大神通,執掌三千大道運轉周天一切了。

所謂的先天大神通之道,也就是先天大羅之道,億萬萬京兆數的生靈,或許能有一位有機緣證得,大毅力、大智慧、大造化缺一不可。

烈山震北望着恢宏的三十三重藏經閣,語氣中似驚似喜,道:“這,莫非就是盛傳的三清宮所在?”

有着四千八百萬金仙親筆的道卷寶籙,已然是一筆天大的不可思量的精神寶藏了,誰要能將其四千八百萬卷一一通讀,就是不能證就先天大羅之道,也一定能成爲最頂尖的道果。

此後,再有一二大機緣、大造化,便是締結一枚人王道果,位列第七十三人王也不無可能。

老道人似乎很滿意烈山震北等人的驚訝,面上帶着幾許笑意,不疾不徐道:“藏經閣就是藏經閣,豈能與三清宮混於一談?”

“不過,這藏經閣也是通往三清宮的必經之路,說是三清宮的一部分,也着實不無不可,入三清宮必先經這藏經閣啊!”

三清宮作爲大道道藏之所在,雖不能與釋迦摩尼的大雷音寺藏經閣相比,但也是有着數十尊先天大羅金仙的手筆,理所當然不會似看起來那般簡單。

崑崙別院的三十三重藏經閣,每一重藏經閣都是一方小世界,一方週迴一二千里的小天地,承載着這些如山似海的經卷。

郎!當!當!

藏經閣的大門徐徐打開,門戶之後恍若森羅萬象,在其間演繹着諸般景象,每一重景象之上,又有無數流光浮游轉瞬即逝。

“三位小道友,不妨與貧道入藏經閣一行,”老道人一甩拂塵,也去不理會人王大庭氏,直接先行一步進入藏經閣。

一旁的大庭氏,也對老道人的態度不以爲意,頷首點頭道:“去吧,”

“諾!”

見着老道人的動作,荀少彧三人看了一眼人王大庭氏,在得到大庭氏示意之後,也緊隨老道人之後,魚貫進入藏經閣之中。

“這……”

荀少彧一步踏入三十三重藏經閣之內,周匝景象急轉,無數流光恍若逆流,所謂斗轉星移,天地變遷也不過如此。

置身漫漫雲光之中,老道人漫不經心的看着萬千流光自衣袖拂過,每一點流光閃爍,就是一位道門金仙大道烙印的精粹。

四千八百萬道卷寶籙匯聚在一起,相當於四千八百萬的道門金仙烙印交匯,這當中會孕育何等難以想象的景象,都並非是不可能想象的。

老道人帶着荀少彧等人在這漫漫雲光中走了三十三步,他們四人每跨出一步,就是跨過一重藏經閣的小天地,三十三重藏經閣就在這三十三步間一覽無餘。

“貧道,之所以說三十三重藏經閣並非三清宮,乃是因爲藏經閣只是三清宮的門徑之地,三十三重之外又有三重,高懸於冥冥之境地。”

老道人自從進入這藏經閣之後,周身氣象又有變化,望着藏經閣上方的先天陰陽圖,拂塵豁然一掃,就有一道紫氣落入陰陽圖中央。

先天陰陽徒浸染了這一道紫氣,愈發的深邃莫名,恍若三道無始無終的大道之氣,在當中演繹着開闢、存續、終結。

“這就是三清宮之所在,諸位可在三清宮中閱覽三清大道,這雖然只是三教仙人截留下的一部分,可也能讓諸位受用不盡矣!”

老道人黑鬚飄揚,注視着陰陽圖上的三道大道之炁演化,眸子中精芒閃爍不定。

只是,這一尊老道人並沒有告訴荀少彧三人,參悟三清道藏的期限,其實也沒必要告知三人所謂的期限。

先天陰陽圖中的三清宮,是三教仙人演繹三清之妙,開闢出來的一方天地,其中時間與空間都似真似假,永遠的被定格在了一剎那間。

以三人未入道果之數的修行,能在三清宮門中攝取的感悟着實有限,自身沒有能力獲取的大道感悟,就是在三清宮棲身億萬載,也不可能參悟通透。

有能力獲得的,必然會被人獲得,沒有能力獲得的,便是再如何強求,都只是一場空而已。

然而,在老道人打開先天陰陽圖的那一刻起,荀少彧三人的注意力,就全然放在了先天陰陽圖上,或者更爲準確的說,應該是放在了三道大道之炁上。

始、玄、元三道大道之炁,在道門中佔據着至高的地位,相傳三清祖師就是始、玄、元三炁化生世間,是爲萬法之宗。

哪怕這三道大道之炁,只是三教先天大羅金仙們按照自身的大道感悟參演的,但也有了真正三清祖炁的幾分韻味。

見之入見道,這就是荀少彧三人心中的觸動,三清大道祖炁當前,但凡是有志於超脫的修行人,就沒有人能按耐住心絃。

“妙,妙不可言!!”

荀少彧、烈山震北、連山鈞三人神色一動,一枚枚道果雛形自眉心顯化,元神肉身化爲至精至純的精氣神三寶,寄託在道果雛形之上,遁入先天陰陽圖演繹的無窮妙道之中。

先天之道玄之又玄,不立文字,不立圖錄,不可見,不可聞,不可名,唯有親身感受一番,以己心相合先天道心,方能窺見幾分真諦。

須知,道果雛形雖非真正的道果,可是與真正的道果相比,也只是欠缺一二神韻,以及一二大道氣數罷了。

而這先天陰陽圖中的三清神韻,正是荀少彧三人欠缺的那一部分,若是能將所缺補滿,必然有一枚最上乘成就。

“嗯……一個是神農烈山氏的衣鉢,一個是連山易經的傳承,最後那個是……混元一炁!”老道人盤膝而坐,端詳着先天陰陽圖中的氣象,荀少彧三人的道果雛形各不相同,是修行之道的根本所在。

此刻,荀少彧三人以道果雛形,參悟先天陰陽圖中的種種玄妙,自然就將他們本身的跟腳,暴露在老道人的眼前無餘。

第四四八章機遇臨門第四六七章人榜第一第七章豪傑之士第四九六章精神之爭第五五一章今非昔時第三一五章山河氣運第二十六章佛法神通第四十四章危急存亡第二七九章兵鋒所指第四五四章打破虛空第三五六章仙道劫數第二一七章日夜遊神第六三五章斬仙飛刀第一三零章涼薄至斯第五九一章第一滴血第一零二章勃焉忽焉第一零一章宣宗中興第二三八章青霞洞天第六六九章天外戰場第六五五章帝丘不詳第六七三章蛇吞象(下)第二三二章築牆積糧第五六零章太阿霸楚第五五三章生身恩仇第六五六章最後一搏第六四八章以寶證道第二三二章築牆積糧第二三一章拳動八方第一四六章山君厚禮第三九六章太古毒龍第一零六章陰世龍庭第四六一章天地神人第四六二章三千虛空第四七一章軒轅血裔第二四九章地元大丹第九十五章揚州諸侯第五三三章麒麟崖石第三七三章宇宙元磁第五六一章法網恢恢第四八二章翻天【大章】第二十二章明哲保身第六七三章蛇吞象(下)第三一一章亂象人心第三五一章太上三寶第三三六章提兵而上第四四一章青雲直入【下】第六十八章餘波二三(上)第五七七章靈氣復甦第六一六章毀滅降臨第八十章武無止境第四十五章囊中之錐(上)第三三四章聞師老矣第三四四章呂國名器第六一二章先天真水第五八一章時空亂入第四十六章囊中之錐(中)第三十七章羅漢堂前第六四八章以寶證道第三五八章最後一步第三九八章大荒屠龍第二三七章骨墨畫皮第一六五章見以顏色第三八一章親人不親第一四九章雷霆雨露第一六九章惡夫兇道第六零零章四首黑神第五四一章玉虛幽寂第三十三章石鏡驟動第十八章磨牙吮血第四三三章天象禁忌第二十四章荀氏三老第三三九章十絕仙人第八十二章公私嚴明第六八五章大羅(下)第二五一章屍有餘氣第五八六章天外來客第三二九章幾人沉浮第四六七章人榜第一第四四零章青雲直入【中】第一七二章治蠻三策第四二二章虛空戰爭第一五六章一刀難得第四六一章天地神人第二零六章人存地存第五九二章殺身滅門第一七二章治蠻三策第五十七章逐城(中)第六二六章時代之因第三五四章血染佛土第一九六章刀成飲血第二三二章築牆積糧第二五三章三十六屍第四零四章大夏龍雀第四六一章天地神人第四十章未雨綢繆第二一五章大亂起乎第一二零章初來乍到第五二一章混元不朽第四一五章先天祖炁第十一章按圖索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