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三九章青雲直入【上】

————

шшш◆ttКan◆co “不錯,不錯,你很不錯!”沙海洶洶涌涌,一重又一重沙浪起伏不定,似如沙龍翻騰滾動,李宗慶一身白袍銀槍,徑直矗立金黃沙海之上,面向着黑甲青年,口中不住的嘖嘖稱奇。

李宗慶立身風沙之中,氣魄更勝以往,周匝狂風呼嘯,似有千軍萬馬奔騰,道:“只是初入法天象地之境,就能有着如此戰力,真是殊爲難得。”

這一位白袍大將攜大勝之勢,無論銳氣亦或戰意,都已然處於巔峰層次。只待日後堪定幽州之後,就能順理成章踏入天象大宗師之境,乃是一尊真真正正的神魔種子人物,未來成就必定光耀天地,屹立於天地衆生之上。

王太初眸光中一片漠然,手中一口橫刀刀身之上,一縷縷森森白光流轉,道:“閣下一身神通強橫無比,可稱得驚世駭俗。在下初入法天象地,就能得遇閣下如此強手,倒是在下的幸事。”

緊緊握着手中橫刀,王太初目光凝重的看着李宗慶,心中警惕猜疑甚重。

自王太初臻入天人交感之境,精神與天地虛空相合,一路行來雖是懵懵懂懂,但也知道自身現在身處何地何境,也不是全然無知無識。

二者經過這一番激戰,已然試探出了些許對方底細。王太初深知這一位白袍銀槍者,可謂一尊當之無愧的大高手,絕非是尋常泛泛之輩。

只是,如此戰力強絕的人物,就是中土大週一十九州都難得一見。如今在北狄疆域之內,竟遇見這一位中土大周將領裝扮的大高手,王太初可不認爲是一個巧合。

李宗慶若有若無的露出一絲笑意,暢然開懷道:“你也不賴,是一條好漢子!”

此時此刻的李宗慶,心頭驟然升起幾許對王太初的欣賞之意,這是難得的惜才之心。

王太初法天象地戰力之強橫,着實是將李宗慶給驚豔到了。李宗慶眼裡的王太初,赫然就是一頭磨牙吮血的幼虎,雖然王太初還沒有成長到,真正的雲從龍、風從虎的氣象,但王太初的硬實力已經有了,只要一步一個腳印,未來的成就絕對可期。

歷數中土十數萬年英雄人物,能如王太初一般一入法天象地級數,就有着堪稱神變無敵實力的,簡直就是屈指可數。

若非李宗慶的實力是論外級數的,一般的天象大宗師都不是李宗慶的敵手,只怕尋常的天象大宗師都未必能壓得下王太初。

可以說,王太初已然初露崢嶸,只要他不中途夭折,未來前途不可限量,至少也能與李宗慶並駕齊驅,甚至成爲大周龍庭的柱石之一。

李宗慶眸光一動,道:“不知兄弟,在何處高就,竟然穿着一身鎮北軍甲冑,莫不是鎮北軍中人?”

王太初見着李宗慶的態度,尤其一身白色將袍,心頭驀然一動,拱手道:“在下正是鎮北軍中人,不知閣下可是吾鎮北軍大將?”

以李宗慶的強悍實力,在中土大周八大正軍中,絕對是一員悍將,不可能是尋常的無名之輩。而北狄臨近幽州地界,歸屬於鎮北軍駐守,除了鎮北軍中人物,也不可能有其他的正軍大將出沒。

李宗慶傲然道:“兄臺好眼力,某家不敢自稱大將,只是鎮北大將軍麾下一驅使前鋒爾!”

“先鋒?”王太初看了一眼李宗慶身後的沙海,若有所思的點了點頭,道:“想必,將軍身負重任,有大幹系在身。”

李宗慶淡淡一笑,道:“兄弟此言過矣,算不得甚麼大幹系。只是白狄豺狼兵犯幽州邊境,某家奉大將軍軍令,奇襲白狄王帳罷了。”

這一位李宗慶說的輕描淡寫,但身爲局中人的王太初心頭乍然一驚,須臾間就將烽火臺戰線的久久無援,與李宗慶奇襲白狄王帳聯繫到一起,心頭隱隱約約有了一些念頭涌現。

雖然這只是一二隻言片語,卻也讓王太初有了許多心思。王太初在兵事上的經驗何其豐富,縱然稱不上兵神、兵聖、兵仙之流,但也經歷了何止萬數的戰場,經驗上的積累遠勝與一般的名將。

兵家之事,萬變不離其宗,都脫不開一個‘詭’字,除非是堂堂正正兩軍對壘,不然其中的詭詐之術,也就只有這些變化。

由此,王太初心中對戰局大勢,暗自有了一番度量權衡,對白狄部落與鎮北軍間的交鋒,更有了一個清晰直觀的認識。

“什麼?”王太初面露驚容,一副不敢置信的模樣,道:“將軍,竟奇襲了白狄王帳?可是那白狄王朮赤的金帳所在?”

李宗慶迎着王太初震驚的不能自己的目光,對此坦然受之,道:“正是如此,某家率兩千騎兵橫跨北狄,直擊白狄王帳,踏平了朮赤引以爲傲的金帳,並且血屠十萬白狄貴裔,如今正要回軍幽州。”

見着李宗慶的意氣風發,王太初發出由衷感嘆,道:“將軍,真豪傑也!”

王太初收刀入鞘,坦言道:“卑職,只是鎮北軍一尋常將士,爲方舟白將軍麾下營正,隨軍駐守烽火臺一線,與八萬白狼騎兵血戰。”

在知道了李宗慶的身份後,王太初很自然的稱呼其爲‘將軍’,自己則自稱爲‘卑職’。

聞言,李宗慶眸光一動,諸逾行驚道:“是方將軍的部下?不知方將軍,駐守的烽火臺一線戰場,如今的戰況如何?”

王太初徐徐道:“前線戰事慘烈,鎮北軍死傷無可計數,方將軍以天象域出手,引得幾尊白狄萬夫長圍攻生死不知。卑職因血戰之中,觸及了一線神變之機,這才僥倖從屍山血海中爬了出來。”

“現今烽火臺一線告破,六萬鎮北軍將士不知活下了多少,但似是卑職一般僥倖在血肉泥潭中活下來的,想必是少之又少的。”

李宗慶長長的嘆了一口氣,道:“六萬兵甲付之一炬,無論烽火臺一線戰場之慘烈,還是方將軍之遭遇,都是吾沒有想到的。”

同爲鎮北軍統兵大將,李宗慶在知道方舟白處境之後,心裡何嘗沒有着幾許惻然。只是將軍百戰死,沙場之上馬革裹屍,這是無可避免的。

驀然,李宗慶心神微微一動,定定的看着王太初,肅聲道:“既然你是鎮北軍中人,吾若是現在徵召你,歸入吾的統屬,也不算師出無名了?”

說實話,李宗慶對王太初確實是惜才了,尤其本就是鎮北軍中人,更讓李宗慶生出三分好感。

而且,一個初入法天象地級數,就有着如此武力的人物,無論放在哪來都會大放異彩,值得李宗慶對其另眼相看。

何況,不要說鎮北軍方舟白不知生死,就是方舟白還活着,也不見得爭得過李宗慶。只要李宗慶下定心思搶人,除了鎮北大將軍郭守信親自插上一手,在李宗慶身負如此大功之下,着實少有他不能辦,亦或是辦不到的事。

“這?”對李宗慶的心思,王太初心底透亮,卻不可能納頭便拜,口中高呼‘明公’,一副忠心耿耿,甘爲鷹犬爪牙的姿態,問道:“不知將軍,這是何意?卑職爲鎮北左軍之人,將軍所爲上官,卻不直轄卑職。”

話裡話外帶着疏離,先不說他這不可能爲奴爲僕,就是他本人對中土大周有幾分忠誠,都是有待商榷的,何況對一帳前先鋒。

在王太初的心裡,在李宗慶統兵的帳下,與方舟白帳下時並無區別,都是大周軍士的一份子,都是大周這一艘大船上的一部分。

李宗慶欣賞王太初的高絕武力,王太初也看重李宗慶未來的發展潛力,二者都想將對方引爲自身所用。

王太初自闢的《太初始原章》,絕對是一門絕世法門,只是第三篇《神變》,就有着非同一般的神采,煉就一尊原始神魔相,戰力遠超初入神變之輩。

只是王太初在第三篇成就之後,也知道第四篇《天象》,不是那麼容易就能完善出來的。其間需要借鑑千百《天象》法,才能揉合百家之言爲一家,在《神變》篇的基礎上開拓出《天象》篇。

在這當中,若是有着大周龍庭這個龐然大物作爲助力,王太初能省下不知多少氣力,也能爲參演《神魔》打下牢固的根基。

而且,在王太初看來,李宗慶這座靠山可是比方舟白穩得多。至少方舟白成了郭守信的棄子,而李宗慶卻是賺得盆滿鉢滿,二人只此一着就能看出其間的差別了。

只是面對李宗慶的招攬,王太初就是有所意動,也不能‘迫不及待’一般應下。

秉承着得不到纔是最好的,王太初若是直接應承下來,沒有着絲毫的猶豫,更無半點的矜持。李宗慶就算能一時高興,但在事後也會懷疑王太初的品行,反而不會給予重任。

對這般君君臣臣、上上下下的手段,王太初都爛熟於心,豈會在一個小坑裡栽倒了。

“本將之意……”面對王太初的回問,李宗慶稍稍沉吟了一下,似乎稍稍有着躊躇之意。

倏然間一陣陣馬蹄聲響徹沙海,數千身着重甲的騎兵們,冒着黃沙漫天而來,將李宗慶驚醒過來。

看着迎面而來的數千重甲騎兵,李宗慶眸光一閃,笑道:“不如,你就爲吾麾下衛將,率三百騎兵爲吾前驅?”

這數千重甲騎兵是踏破白狄王帳的主力,一個個都是通玄中人,戰力冠絕鎮北大軍。

王太初能在其中擔任一衛將,是多少人求之求不得的,這一份誠意可是不輕。雖然只給王太初提了一級,但這個率三百騎兵的衛將,內中的分量着實不小。

統率三百通玄騎兵,名爲衛將之職位,但其實權之大,可比尋常的都將都要重上一些。

況且,現今戰事未消,正是軍士用命之時,一支如此強橫的騎兵,所能起到的作用極大,比得上一支配備整齊的數萬大軍了。

王太初若是成爲李宗慶麾下衛將,不說有着搏取軍功前程的機會,便是在與白狄部落征戰中更進一步,都並非是不可能之事。

王太初心知這是李宗慶拉攏,面上猶自露出一絲難色,道:“這……卑職一介匹夫,得將軍如此看重,確實是慚愧啊!”

李宗慶翻身上馬,手中握着馬鞭,直言不諱道:“你可不是匹夫,你要都是匹夫,這中土天下就沒有豪傑之士矣!”

“現今幽州大亂,邊疆不靖,正需要你這般的人物,建功立業,封妻廕子。就是你沒有建功之心,也該有幾分神魔之志,朝廷不僅能許你一世榮華,還能讓你長生不滅。”

聽着李宗慶吐露了一點口風,王太初眸光深邃,道:“既然將軍,如此看重吾王某人,王太初自不吝惜一條性命,與將軍一路回返幽州,統兵征戰沙場。”

“如此,大善!!”李宗慶大喜過望,任是哪一個大將,得了足以獨當一面的將才,都會如李宗慶一般喜怒形於色。

一位自己發掘出來的將才,不但象徵着自己有慧眼識珠之能,最重要的還是手底下的實力增強,能應對更多的突發軍情。

介時,無論是建功立業,還是退而保身,都有了更多的選擇。

對此,王太初淡然一笑,他雖成爲了李宗慶手中的一口刀,可是王太初永遠都不會吃虧,功業名利都一一列了出來,更是實現了大周軍隊階層的幾大跳躍。

只要王太初不斷顯示着自身的價值,李宗慶就會一直支持王太初,成爲王太初在大周軍中的一座靠山。

正所謂好風憑藉力,送我上青雲,李宗慶藉着幽州之戰的打響,馬踏白狄王帳成爲一顆璀璨的將星。而王太初則是憑着李宗慶這一股清風,也能平步青雲,成爲鎮北軍中舉足輕重,乃至於大週中土頂頂有名的人物。

“一將功成萬骨枯啊!!”王太初徑直翻身上馬,一手拽緊繮繩,一名名重甲騎兵胯下的戰馬長嘶,心裡頭暗暗想道。

第四九五章太平治世第一零一章崩殂(下)第五十三章定亂(中)第二八零章神力難擋第四零四章大夏龍雀第八十九章雷雨(上)第一六八章昔年一決第六八六章玉京(上)第一零六章帝宴(上)第一一四章戰意沸騰(上)第六三四章正統之爭第六五九章一念遠遁第三六二章心魔玄都第三四四章呂國名器第五四零章後天至極第四一二章未雨綢繆第六十七章甕中捉鱉第二十九章老屋陰風第一四一章上下離心第一六五章見以顏色第三一二章火中取栗第四八七章返本還原第三九四章因果成劫第四三四章殘陽如血第五六一章法網恢恢第一五八章以心印心第八十章武無止境第四七九章生殺一念第四八八章誰是贏家第四八四章覆地【大章】第三八六章爭鋒不讓第五三九章闡教霸道第一四七章人心詭譎第三一六章伐逆討賊第九十五章揚州諸侯第三一三章亂象紛紛第二八七章純陽神仙第一一三章人雄少傷第二一八章長江儲君第五五三章生身恩仇第四四八章機遇臨門第一五三章羽翼漸豐第五零八章鬼死爲聻第二五六章吾道成矣第三六四章天外道境第五零七章亂象驟然第四二四章神通蓋世第三八七章唯吾獨尊第五二五章金剛怒目第三九五章至強肉身第二四四章陰陽五雷第五二二章天尊封號第三四一章氣機驚世第五三六章不立文字第四七七章金烏驕陽第一一四章戰意沸騰(上)第八十二章公私嚴明第四三五章法天象地【上】第四六六章金剛無鑄第六一三章宙光根源第四十七章囊中之錐(下)第二二零章秩序崩塌第四四一章青雲直入【下】第四零三章蓬萊餘元第三五三章亂局開端第二五零章法劍青峰第五二三章神鄉歸處第五二二章天尊封號第五十四章定亂(下)第六零八章時光崩壞第四零八章聖賢氣象第一四五章一盤亂局第四三六章法天象地【下】第六三六章玉石俱焚第四四四章鎮守一方第一九四章一炁化身第二九一章茅山太陰第二八零章神力難擋第二四一章雲龍血色第一七二章治蠻三策第五八四章天心莫測第五九一章第一滴血第三零九章天人五衰第一四零章正位七品第二四四章陰陽五雷第六二五章禍端苗頭第三九一章鑄封神榜第六五一章惡客登門第五二二章天尊封號第二二三章玉石俱焚第二七一章六百慄倉第五三五章崑崙廣大第一五四章蠻人之勢第五一二章玄陰禁器第四九九章舉世皆敵第五五零章大仁不仁第五二九章地上佛國第三七八章治大國者第三二五章且舍且得第二四五章天仙無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