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六八章名分之諾

荀少彧的目光,看着遠處夜空,心神在這一刻趨於平和。

這四、五個月,他可謂夙夜難寐,隨着詔邑的初建,種種事端開始一一浮現。不但要保全老部衆們的利益,還要保證上蔡數十萬黔首的生存需要。

這一個個重擔壓下,諸般事務的堆積,讓荀少彧只能將日常的修行,都暫且擱置在一旁,專注於處理詔邑內外事務。

他縱然執掌詔邑數十萬軍民,也不可能斷絕部衆的訴求。

畢竟,部衆們追隨荀少彧,血染疆場,百死還生,或爲名爵,或爲名利,或爲功利,這些都是他們應得的一部分‘訴求’。

他既然掌握着龐大的勢力,自然要爲此而勞心勞力。

若非詔邑勢若危卵,在內外形勢緊迫下,諸方多有妥協退讓。荀少彧想要真正整合上下,擰成一股大勢,箇中所要耗費的心力、心思,就是再耗十載之功,也未必能一舉見得成效。

“東嶽天軍已經攻破十數座金敕世界,掠奪金色源力何止百萬之數,也能一解吾的燃眉之急了。”

荀少彧緩緩握拳,肉身七十二煉證就金身,若爲八十一煉圓滿,其中每一煉損耗的源力,都是難以想象的。

所謂【肉身成聖】之道,武道一途最大的關隘,縱觀古今能踏入八十一煉圓滿之境的,哪一個不是驚天動地的豪雄人物。

一旦他煉就金剛不比之體,非神兵級數不傷,在主世界或許稱不上橫行無忌,但一般人再想要招惹他,也要尋思值不值得了。

“可惜,太易化身已經臻入極致,神道從一品神位已經勘入天人的最後一步,再往上就是真正的天人之道,神道謂之帝君業位,掠奪再多源力對他也是無用。”荀少彧手掌摩擦着磚石,面上露出沉思。

固然太易化身尊號東嶽帝君,卻非是真正的神道帝君。一尊真正的神道帝君,可與天人之道比肩,其法力神通已然不可思議,太易化身與其相比,着實差了不止一籌。

然而,主世界不過半載光陰,但在一些低等世界,卻有着一二百年之數。

在這一段時間內,太易化身穩坐東嶽天廷至尊之位,爲東嶽天道執掌者。以一方頂尖金敕世界爲資糧,太易化身的修爲進境,近乎與天人之道,可謂先天五太化身中最爲莫測高深者。

荀少彧自是極爲期待,太易化身證就神道正一品位業,更是期待超脫神道藩籬,一窺超品之上的風景。

但是東嶽世界的太易化身,無法召入主世界中。否則一尊最頂尖的半步天人,足以讓荀少彧多一張‘厚實’的底牌。

荀少彧若有所思:“只是以主世界的底蘊,對於一些域外生靈而言,可並不友好。”

對於主世界的古史,荀少彧已然不似以往一般懵懵懂懂。

他曾經在燁廷時,吞噬的那一頭白虎元神,就是一尊大有來歷之輩,固然白虎記憶殘破不全。隨着如今荀少彧的修爲精進,精氣神熔鍊之下,也將白虎元神化爲己用,心性見識大爲不同,更是知道了許多上古密聞。

而在那一頭白虎記憶中,這一方主世界,歷經太古、遠古、上古三個紀元,其中數以億萬載光陰,強人、大能力者數不勝數。一尊天人在虛空宇宙成稱之爲強者,但在主世界中,也就是在人間苦境稱雄一時而已。除非在天人之上,更進一步凝聚道果,即爲稱王稱祖之姿。

而九州廣袤神土,也只是浩瀚苦境的一部分!

荀少彧心神恍惚間,想着主世界之廣大無量,低聲自語:“路漫漫其修道遠,吾將上下而求索!”

主世界如此廣袤,苦、集、滅、道四境中的任何一方大境,都非是一方青敕世界可比。至於紫敕世界能否與其相比,荀少彧因爲從未見過一方真正的紫敕世界,故而也是不得而知。

倘若荀少彧能似太易化身一般,執掌主世界天道,頃刻間證就無極無量道業,在浩瀚虛空宇宙,無量諸天萬界,都能稱得至強之一。

這一方主世界之強大、昌盛,由此亦可見一二!

“主君,”

此時,諸諭行提着衣袍,面上帶着喜色,一路小跑攀上城牆。

“主君,司子期來信了,”

荀少彧豁然驚醒,看向小跑來的諸諭行,連忙上前幾步,喜形於色道:“哦……司子期有信了?”

司子期這一份人情的價值,足以讓荀少彧的勢力再上一個臺階。

這位上大夫在呂國風評極佳,正所謂君子欺之以方,這一份人情的收穫可能是十倍百倍。

“是,主君您看,正是司子期的信箋。”諸諭行哈哈一笑,手上拿着一卷布帛。

荀少彧接過信箋,徐徐攤開來看。

不過,看了一會兒,他的眉頭不自覺的皺了一下,似乎權衡一番後。

“擂鼓,聚將!”

荀少彧一把攥住布帛,目光中的鋒芒銳利一如蒼鷹般,令人不寒而慄,果決道。

…………

內邸,正堂!

數十員大將矗立左右,每一員大將至少都是半步宗師級數。而諸將爲首者,則是常雲光、上陽朝、諸諭行三人。

荀少彧端坐上首,信箋放置公案上,環顧堂內羣臣,眉宇間如劍鋒一般,讓堂中諸將不覺俯首帖耳。

隨着荀少彧武道愈發強橫,尤其臻達武道大宗師之境後。他的御人用人之術,已然不再只是邀買人心,而是施以堂堂正正之勢,讓人不得抗拒。

“主君,召集諸將,不知有何要事?”

一員大將開口問道,眉宇間一抹煞氣不消。

這些大將們,修行的都是戰場殺伐之道,經過了幾場大戰惡戰,在死亡威脅的迫使下,一個個修爲突飛猛進,至少都是半步宗師級數,實力強橫的驚人。

只是尋常人踏入【脫胎換骨】之境,着實太過艱難了一些,非是天賦異稟者,無有資格跨越這一道天塹。

“諸位,”

荀少彧指尖敲擊公案,肅聲說道:“司子期來信,他信上有言,老太師已經同意吾暫代上蔡大夫之位,不日就會向君侯建言,賜予上蔡金印。”

國君有國君之印,諸大夫亦有諸大夫之印。

“哦……”

上陽朝聞言,目光驀然一亮,道:“司子期真有如此份量,竟能讓老太師做下這等決定?”

要知道,荀少彧如今固然執掌上蔡,但沒有燁廷詔書金敕,只是有實無名。在名義上仍是南蔡大夫,並非是整個上蔡之主。

只待這一場大亂平息,荀少彧若是不想與整個呂國兵戎相見,就只能捨棄唾手可得的上蔡。

但是,君侯若真的賜予金印,哪怕只是暫代上蔡之位,荀少彧也是名副其實,就是蠻亂過後,也有了騰挪的餘地。

這對於荀少彧而言的意義,着實非比尋常,是一步艱難的跨越。

“司子期畢竟是老太師的子婿,在老太師心中的地位不一樣。”

荀少彧感嘆着:“況且,老太師舉薦吾暫代上蔡,也不是沒有條件的。”

“這個機會,需要吾親自爭取!”

他話語中未盡的沉重,讓左右大將們神色一動。

常雲光直言道:“主君,老太師有何事,需要用到吾等?”

一尊大地遊仙級數,足以讓這些桀驁不馴的將領們敬畏,更何況老太師四朝元老,論起地位、身份都足以讓他們心服口服。

哪怕這些驕兵悍將們,在稱呼聞淵明時,也不自覺的帶上尊稱。

荀少彧拍着公案,低聲自語道:“老太師陳兵淵水,與數十萬蠻兵對峙,大戰一觸即發,十萬頂尖精銳之師與四十萬強蠻,這一戰的慘烈程度可想而知,若是摻合這般大戰……”

上陽朝悚然一驚,道:“莫非,老太師讓吾上蔡出兵淵水,參與淵水大戰?”

“這簡直就是讓吾等以卵擊石,主君萬萬不可取之。”

上陽朝乾澀的說着,心頭着實一慌。

如今的上蔡,雖有幾十萬軍民黔首,更有五萬甲士兵卒。但這些兵卒甲士中,能稱得上百戰老卒的,連三分之一都未必有。

五萬兵甲匯聚一起,連精銳之師都稱不上。敢摻和進淵水之戰,就要做好被生生碾碎的準備。

在場的數十員將領,都曉得其中厲害,目光注視着荀少彧,似是在問詢着。個別性情魯直的,更是要出列進言。

以上蔡的實力,與蠻人硬碰硬,其結果必是慘烈的。

荀少彧沉默了一下,搖頭道:“老太師久經戰陣,豈會不知上蔡與蠻軍實力相差懸殊?”

“吾等豁出性命,去衝擊蠻人的軍陣,除了徒添幾萬條性命,與國事何益?”

他幽幽說道:“老太師,是想讓吾進兵紮營,以麾下甲士勁卒,襲擾蠻人糧道,拔除蠻人倉屬,爲他大軍再添半分勝算。”

以上蔡的兵勢,就算能襲擾蠻人的糧道,但一次兩次還可,若是次數一多,蠻人大舉報復之下,必然是死傷慘烈。

在低等世界,神通法力不顯於世,或許襲擊糧道,尚且是兵家常用的致勝法門。但在高等世界,有大能之士神通廣大,率兵截斷對方的糧道,只能收到擾亂敵方陣腳的作用,欲圖獲得奇效,簡直是想也不要想。

上陽朝道:“主君,襲擊蠻人糧道,以蠻人數十萬大軍,一旦讓蠻人震怒,上蔡恐毀於一旦矣!”

衆將面上露出振動之色,各人的心思不同,神色上也迥然不同。

“主君,這是一次難得的機會,若是能借此擊潰蠻兵,以此等功業名望,何愁大勢不成。”

常雲光神色激昂,道:“末將建議主君,當立即出兵與老太師南北呼應,襲擊、擾亂蠻人兵容,爲老太師十萬【黑水銳士】爭取優勢地位。”

“主君,此事若成,不但上蔡之位唾手可得,您更可攜抗擊蠻人的名望,進一步擴大影響力量,爲日後的奪位打下基礎。”

常雲光一時激動,竟然連‘奪位’都說出來了。

只是在場衆將都是荀少彧的心腹,對於荀少彧奪位一心支持,涉及到奪位自然要上十二分的心思。

“是嗎?”

荀少彧無不可的點了點頭,笑道:“你倒想的長遠……”

“可是,如此得到的名望,卻是需要用五萬甲士的性命來換啊!”

他沉吟了一會兒,左右權衡的利弊。

五萬新建之軍,也就能憑着地利,欺負欺負小股的蠻兵。直面幾十萬蠻兵,荀少彧還沒這份狂性。

以他武道大宗師的修爲,除非身陷死地,否則千軍萬馬當面,就算是打不過,但逃遁還是很輕鬆的。

“主君,這是一個千載難逢的大好機會啊……老太師一諾重於泰山,有着老太師請詔,這事兒就成了十之八九。只要主君能截斷蠻兵糧道,執掌上蔡的名分就唾手可得了。”

諸諭行伏身叩首,道:“主君,此等良機,萬萬不可錯失。”

“主君,萬萬不可錯失先機,吾等甘願馬革裹屍,誓要攻破蠻兵!”衆將士單膝跪地,齊聲喝道。

上陽朝似乎猶豫了一下,道:“主君,此等先機可遇而不可求,臣……也請之!”

上蔡的歸屬問題,與幾萬甲士的性命,二者放在一起孰輕孰重,這是一道致命的選擇。

荀少彧無論選擇哪一樣,都勢必會放棄一些。

固然荀少彧有着救下司子期的一份情分,但在老太師的眼中,雖無割據之名,但有割據之實的他,已經不知不覺成了一個棘手人物。

縱然與數十萬蠻兵霍亂,只是小巫見大巫,但也成了一個不容忽視的人物。

如此一來,盤踞上蔡大地,坐窺淵水動向的荀少彧,也就順理成章的成了老太師的馬前卒。

而荀少彧的勃勃野心,則讓老太師起了警惕之心。

呂國公室的權利爭鬥,聞淵明從來都是敬而遠之,但荀少彧的所作所爲,還是讓老太師由衷的嗅到一絲危險的危機。

因而這一道承諾,不只是償還了彼此間的情分,還是讓荀少彧自己入套的枷鎖。

“老太師,您是想給吾套上繮繩,讓吾牢牢的困在這一輩子?”

荀少彧低聲沉吟着,手掌撫摸的信箋。

“嘿……可惜,你做不到啊!”

第二五九章爭名幾時第一九二章封神金榜第四三二章鐵馬冰河第二零二章九雲驚龍第五九九章唯恐不亂第二六七章黑水銳士第五七三章忘情與世第三五二章五臺寶剎第二六四章一劍開山第二七一章六百慄倉第六五九章一念遠遁第二零九章世界殘骸第十七章源力品階第三五九章九九劫數第三六九章太乙道果第六二九章天無二日第二零零章共氏血裔第六零二章翻臉不認第三一七章苦境佛徒第三六七章耳提面命第二七二章血色震怖第二九二章論道神藏第六二四章餘澤甚遠第四十章未雨綢繆第二三三章五雷天心第六一九章諸佛烙印第四三六章法天象地【下】第六零五章罪孽深沉第一四六章山君厚禮第三六五章玄門祖師第一五九章天刀雛形第五八四章天心莫測第四章一元之數第六七八章俱焚(中)第三十一章大光明咒第七十八章混元一勁第一零三章社稷(上)第二零七章東嶽鍾起第六零五章罪孽深沉第三九七章混元不死第六五零章大羅道輪第一六四章東北起火第四四二章神魔道域【上】第五七一章浴血如火第一八一章玉石俱焚第四七八章先天神凰第五一零章倉皇血崩第一七八章亂象紛呈第三二九章幾人沉浮第三九二章八門金臺第三一零章天塌一角第一五零章虎亂(上)第四五一章通寶金光第四八五章坐山觀虎第三四九章克禍定亂第一三零章涼薄至斯第四十八章十丈雄城第一八二章道人注視第二七七章天人斷指第一二八章東陽城隍第六零零章四首黑神第二二零章秩序崩塌第五四四章道佛不諧第四十章未雨綢繆第五五四章時勢造就第四零一章披甲百萬第三二三章風波最惡第一二四章敕命(上)第二十五章頭角猙獰第五九零章心黑手黑第四五零章萬丈雄城第四四三章神魔道域【下】第四零三章蓬萊餘元第五零一章崩盤之局第六二五章禍端苗頭第一零九章通達百竅第六二一章闢地開天第一三二章上古真血第三二六章詭邪三刀第九十四章掙開金鎖第二三九章四果羅漢第五九六章李代桃僵第四六六章金剛無鑄第五三五章崑崙廣大第三八六章爭鋒不讓第三五三章亂局開端第五零九章成道契機第四三六章法天象地【下】第七十一章厲兵秣馬(上)第六十五章火光突顯第六一五章太古因果第三零零章南陽風雲第三九一章鑄封神榜第三二零章天心不測第四十二章驟然生變第四零四章大夏龍雀第二八九章衆仙法駕第五零三章剎那回眸第一零一章宣宗中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