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零五章蠻亂神州

豫州大地,淵水!

數十萬蠻兵橫衝直撞,澎湃的血煞氣機,上衝九重霄漢,下灌地殼十重,攪動風雲滾滾,似數百、上千的雲龍,在咆哮怒吼一般。無數近乎【易筋煅骨】的氣息,交融在一片。

爭奴氏、恆奴氏、阿羣氏三大首領,皆是一身粗礦簡陋的獸皮甲冑,數十丈蠻身猶似一座神山天柱,眸光開闔間,純血古蠻的血脈威壓,混合着磅礴的精氣狼煙,幾如實質一般,令人毋敢直視。

剎那間,無數的風雲捲動,咆哮於天地冥冥。似乎就連萬里虛空,都隱隱有一些扭曲,強橫之極的體魄,恐怖之至的血魄剛陽,炙烤着虛空滋滋鳴響。

“哈哈哈……”

“所謂豫州諸國,不堪一擊!”

玄募神采飛揚,黑髮狂亂,數十丈蠻軀,一雙似如明燈般的眸子,望着眼前廣袤的大地,盡顯張狂狷肆之態。

就是這一尊蠻人首領,不惜親自出手,以拔山扛嶽的神力,生生鑿穿重安大邑的無數禁止,一拳重創了司子期,鎮壓了大邑中的幾支道兵,超凡入聖的滔天神力,可謂盡顯無遺。

“鄭、宋二國……嘿,好的名頭,今時來看,着實不堪至極。看來這方神州沃土,人道氣運重地,天地主角正朔,合該吾等奪之!”

爭奴氏、恆奴氏兩大首領,亦是肆無忌憚,宣泄着自身精氣狼煙,古蠻真身氣血灼灼,超凡入聖的強大氣機,震的大地山川簌簌悲鳴。

這是向茫茫神州,宣告着時距萬載,蠻人一脈的再度君臨。

此時豫州大地一片混亂,小國惶惶,大國驚怒。爭奴氏破鄭之容陵,恆奴氏擊宋之丹水,阿羣氏伐呂之重安。

三大蠻人氏族,攜萬載積蓄的滔天大勢,踏破容陵、丹水、重安三大重關,最後匯兵一路凝聚驚天兵勢。

近乎四十萬蠻兵,其凝聚一頭兇獸真形,一尊蛇身九頭,有白鱗血目湛湛,長達萬餘丈的龐然大物,靜靜盤踞在蒼穹九霄之上。

一雙血目猙獰之極,似如一輪輪血月一般,吞吐着斯斯蛇信,包含一股大恐怖的意味。

“問大地蒼莽,誰主沉浮啊!”

爭奴氏大首領毋橫,負手而立,遙望蒼莽大地,心中野望灼灼不盡。

人族九州神土,可謂人道精華膏毓之地,自人族大興以來,就一直讓各族窺伺惦記。其中的天運大勢之磅礴,哪怕一尊道果天人降世,亦不及其中之萬一。

苦境固然廣大,但唯有九州神土,最爲玄妙不可思議。人族歷代天人輩出,七十二聖王俱是道果中人,多是得九州氣數反哺。

毋橫眸中似有一團火焰,讓人直感絲絲縷縷的灼熱。

以數十萬蠻兵擰成一股大勢,以這一股足以橫掃豫州的強大力量,爭奴氏乃至整個蠻人一脈,未嘗不能伐下豫州,甚至更進一步,踏破殷天子的神都。完成上古諸位大魔神,以半人半蠻之體,爭奪人道正朔的宏偉大業。

最終,以蠻人替代人族,成爲這一方廣袤天地的主角!

毋橫胸中野望熾烈難耐:“這既是天賜之機,亦是吾諸氏族,用萬載積蓄歲月,打下的堅實根基,奮十世之餘烈,得萬世不易之霸業。”

蠻人是由人族、蠻族混血而來,可謂深受蠻、人二族的影響。只是上古之時,因着蠻族強大稱霸一方,人族衰微只得困守一地。故而蠻人尊崇強大的蠻族,摒棄弱小的人族。得到蠻族大神通者的庇護,其中在血脈路上修行極致的蠻人,更有着堪比純血蠻族的強大力量。

在當下今時世移,人族大興於世已是定局的時代。三皇五帝皆爲大神通者轉世,在其上更有道祖、佛祖、魔祖,這三尊無上大神通者青睞,可謂是氣數冠絕人間苦、集、道、滅四境。讓妖族、蠻族、龍族爲首的各大強族,都紛紛側目,不時覬覦窺伺。

而上古興盛一時的蠻人,則因爲在當初站錯了位置,不但失了人道眷顧,更遭到人族的排斥,被貶去九州邊緣的苦寒之地。讓蠻人一脈的諸多強人們,一直耿耿於懷,憤憤不平。

以至於數萬載以降,蠻人一脈但凡有驚才豔豔者,都是着眼於攻伐九州神土,篡奪人道正朔,一雪萬載之恥。

當然,這般的念想,亦是蠻人身後的蠻族,非常樂意見到的。以蠻族對於混血蠻人的掌控力度,待蠻人成爲天地主角之時,何嘗不是蠻族‘借殼上市’成功,再度爲天地中心之期。

這一場蠻人扣關,關乎人道正統之爭!

諸多氏族近乎養蠱一般,養就的三大氏族,正是要用在此時。

“哈哈哈……”

毋橫暢然大笑,彷彿看到了自己,在不遠的將來,率四十萬蠻軍大破神都,位居帝位的一幕。

三大蠻人首領,俱然看了彼此一眼,眸中暗藏深意。

驀然,玄驀開口,道:“二位,吾等氏族盟會,當時衆人可是約定,先入豫州者爲吾等之首。今時三關已破,吾等也該擬立一章程了。”

三大氏族中,雖以阿羣氏最弱,但玄驀一身驚天動地的神力,自持不輸於其他兩大首領,對於三大氏族之首的位置,自然懷有一些念想。

以三大氏族萬載積累,方有今時今日的氣象,蠻人未必沒有成事的可能。

三大首領,都是蠻人中的豪傑,胸中自有溝壑,誰又願比誰低上一頭?

恆奴氏首領鉤抉,緩緩上前一步,淡淡道:“宋國,從來都不是塊好啃的骨頭,吾雖親手打死了宋國上大夫,但宋國守關大軍,尚有幾支道兵巡狩。爲了鎮壓這幾支道兵,着實廢了吾一番手腳。”

“不過,這約定如此,吾鉤抉重信守諾,一字重萬鈞,先入神州者爲首,毋敢毀諾。”

“吾毋橫也是如此,先入神州者爲首!”

毋橫聞言面色深沉,作爲勢力最爲雄厚的氏族,攻伐鄭國之時,也是傷亡慘重。但畢竟較比玄驀,要來得遲了一些。

只是一線之差,就是上下之別。就是有一腔心思,毋橫也必須收斂起來。

玄驀悍然伸出大手,指向茫茫神州,一槌定音,道:“吾玄驀,蒙諸位信賴,定不負諸信。”

“誓破神都,奪得正統,不負諸信!!”

“誓破神都,奪得正統,不負諸信!!”

四十萬蠻兵齊聲怒吼,彷彿上古之戰的重演,精氣狼煙沸騰不休,遮天蔽日一般,令人不由窒息。

廣袤的神州大地,皆由這一聲怒吼盤恆,不知驚醒了不知多少強人。

一處處窮山惡水,渺渺仙境,莊嚴神府中,衆多大修行人的目光,莫名匯聚於豫州大地,望着兵勢鼎盛的蠻軍。

這些最少都是大地遊仙的存在,一眼可望千里萬里,箇中不乏天人級數的大能之士,冷眼旁觀着數十萬蠻兵的喧囂兵威。

以四十萬蠻兵之勢,已經可以凝聚兵家真煞,其威力之強大莫測,讓衆多道果天人,以要爲之色變。

“真是多事之秋啊!”

一些擁有着道果雛形,只差分毫就證就道果的大能力者們,幽幽嘆息着。

萬年之前大殷初立時,那一尊無敵的蠻人霸王,可是將九州神土,殺的血流成河,天地爲之悲泣,日月爲之顫抖,天人都隕落了不知幾尊,付出瞭如此代價,也只是綿延降了數場血雨而已。

天人們壽元綿長,都不乏真正見過,甚至親身經歷過那慘烈一戰。

對比如今的諸蠻,與昔時的霸王,二者又有何不同?

只是當時有大殷祖帝出世,以強勢鎮壓霸王的不磨真身,爲大戰落下序幕。

“又是一場大戰,亦不知幾時,能一掃諸蠻,換得神州安定?”

一方古洞仙山,一尊大能力者遙遙望着蠻人軍容,面上浮起一抹淡淡愁緒。這是經歷過那一場大時代的大能力者,先天大宗師隕落如雨,武道聖人也難保周全,天人尚且戰戰兢兢,多少驚才豔豔者,成爲冢中枯骨,化爲塵埃糞土。

如此想着,不知有多少大能力者想到其中慘烈,登時坐立不安,心懷揣揣。

畢竟,蠻人身後有着蠻族,這一上古大族存在,可謂強人高手輩出。若非人族有道祖、佛祖、魔祖三尊至尊至尊的無上大神通者定氣數,讓蠻族四祖這般,強橫不可思議的大神通者,不能隨意插手人族內部,只怕人族早就讓蠻族鳩佔鵲巢了。

當然,其他各大上古種族,也不會放任蠻族獨吞人道。彼此牽制着,讓人族勢力一步步壯大。

可是,人族崛起的時日尚短,三皇五帝這八尊大神通者,固然手段滔天,法力無邊。但上古動輒數百萬載、數千萬載的差距,也非一朝一夕就能追趕。蠻人高手的數量,遠非人族今時可比。

正所謂,牽一髮而動全身,豫州的數十萬蠻軍,只是大戰初起的一點徵兆。待到局勢逐漸糜爛,除非是證就道果的天人,無人能左右其中局勢。

“大戰起兮!!”

冥冥中似有一道低語,夾雜萬語千言,在天地間來回遊弋着。

第二六八章名分之諾第二四五章天仙無法第三十五章潛龍勿用第三三零章攝政一方第六十七章甕中捉鱉第四九一章脫繭化蝶第七章豪傑之士第三零八章吳刀刀譜第一零三章金剛不壞第一章荀氏少彧第二五八章衆仙盈朝第二四零章金剛吼獅第四四九章人王神念第三五三章亂局開端第一五零章虎亂(上)第四三二章鐵馬冰河第五七一章浴血如火第六零九章不留餘地第十七章源力品階第二十二章明哲保身第六六八章降臨禁忌第一八九章蕩盡天地第二三四章鬥法第一第二八零章神力難擋第三二一章不死梧桐第一五三章羽翼漸豐第三三七章北極折柱第五二九章地上佛國第一零九章面厚若拙第四六四章殺機蟄伏第八十三章不器(上)第七十二章厲兵秣馬(中)第五十六章逐城(上)第四三一章愈演愈烈第三五八章最後一步第一八五章慘烈血雨第十六章鬱鬱蔥蔥第三六六章七大道宮第四四四章鎮守一方第四零九章人王道果第二一四章八門鎖神第十章周天骨骼第一七一章嗷嗷待脯第四二五章世界崩潰第四七一章軒轅血裔第六七八章俱焚(中)第五一零章倉皇血崩第二七四章三目神將第十七章源力品階第三七四章三劍戮仙第一〖境界劃分〗第一三四章狹路相逢第三一六章伐逆討賊第四八四章覆地【大章】第二二四章天災滅世第三三四章聞師老矣第二十六章佛法神通第三七零章舉世皆敵第二四四章陰陽五雷第二六六章名傳天下第二四二章功虧一簣第五七零章帝劍太阿第四五零章萬丈雄城第三四五章斬禍除根第四零一章披甲百萬第一四二章駭猴(上)第二十二章明哲保身第五八一章時空亂入第八十章武無止境第二五九章爭名幾時第一二六章惡意(上)第五二九章地上佛國第六四三章針鋒相對第六五四章垂釣時光第四五七章妖運騰空第二五一章屍有餘氣第二一三章舍吾其誰第三五五章太上感應第六五二章三教掌故第二三一章拳動八方第一零六章帝宴(上)第五七五章神劍易主第一零六章陰世龍庭第一六四章東北起火第六四五章朕既家國第二零五章蠻亂神州第一九零章身入冥冥第六零五章罪孽深沉第二三一章拳動八方第二零零章共氏血裔第六八四章大羅(中)第五二一章混元不朽第五七四章萬天之天第二十七章舍利圓光第三十三章石鏡驟動第三七零章舉世皆敵第四二四章神通蓋世第二零八章第一朝會第一五八章以心印心第三三零章攝政一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