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九九章煊赫軍威

“養望!!”

如今之湯邑,已然發展到了一個瓶頸。

他坐擁三、四萬人口,五千披甲之士,一千二百鍊煞強卒,在整個呂國南方,也是一少有的實力派。在呂國一衆武功大夫中,也能稱得中上之選。

只是以蔡地之偏遠,讓荀少彧名不聞世。至多臨近的幾家大夫,知道荀少彧實力強大。

但是他們知道沒用,得讓呂國上下,都知道荀少彧的實力。

而時至今日,荀少彧煉就金骨,位列宗師之數,已經過了‘苟’的階段。若不展現些許實力,讓人當成‘肥羊’,就有些不妙了。只有荀少彧亮出一定‘肌肉’,讓周邊鄰里看到不好招惹,自然會嚇退一批‘貪婪’目光。

況且,無論在何時何地,對於有實力的人,都會另眼看待的。

“吾現在需要的,是讓衆大夫側目的人望啊!”荀少彧心頭瞭然,對於未來的行爲準則,有了一些模糊感悟。

攻略上蔡,需要人望;進取呂國,亦需要人望!

何謂衆望所歸,就是要讓所有人,看到你有這個實力,看到你有這個勢力。這便是衆望所向,無往而不利。

這僚屬侃侃而談,道:“再者,重安大邑與蔡地之間,只有千餘里。蠻人若是破重安,必定會分兵,攻略四方神土……如此,吾南蔡也在其中……”

“所謂脣亡齒寒,不外如是之!”

“嗯……

荀少彧蹙眉,道:“重安徵兵,呂南三十二武功大夫,必回動用精兵強將,想必重安大邑無憂了。”

以呂國萬里山河,有着七十八位武功大夫,分別鎮守呂國各方。

在這些武功大夫中,強的能與一方小國媲美,肆意呵斥小國國君;弱的也有幾千兵甲,威福牧養一地。這些武功大夫們的實力,已經達到了呂國巔峰國力的半數。

呂南三十二武功大夫,等若呂國五分之一的力量,除非蠻人中出現超乎規格的強人,否則想要攻破重安大邑,只是癡人說夢罷了。荀少彧可不認爲,蠻人氏族能與呂國五分之一的國力抗衡。

“近年來,蠻人愈發猖獗,三大蠻人氏族,近乎數十萬蠻兵……這是一股,可以攪亂神州大局的力量啊!”

常雲光卻沒有如此‘樂觀’,蠻人中堪比宗師級數的強人,就算遠遠不及豫州諸國。但成年蠻人就有一頭莽牛力道,一想着數十萬【易筋煅骨】武人肆虐無忌,在豫州大地上橫衝直撞,就讓常雲光心神不寧。

常雲光不確定,道:“倘若……倘若,蠻人真的打破了重安大邑呢?”

“十萬蠻兵扣關,其規模歷年少有……而鄭、宋二國也同時面臨扣關,這其箇中的關聯,臣下思之恐之……”

荀少彧面色稍沉,常雲光常年統兵,對於蠻人諸事所知甚多,有所顧慮也是正常。

況且兵家謀略,未慮勝先慮敗,也無有過錯。

雖然,重安看似有呂南三十二武功大夫援軍,已經穩操勝券,但自古戰陣瞬息萬變,一味地疏忽,更可能會致使萬軍葬身。

荀少彧讚賞,道:“很好……常雲,你能先慮勝敗,而無驕兵之態,這很難得啊!”

常雲光道:“臣下,也只是忠於君事,當不得主君如此贊言。”

荀少彧想了想,道:“調撥三百黑翼,一千五百甲士……由爾執兵助援重安,如此調配可行?”

所謂【黑翼】,是爲荀少彧麾下,最爲強橫的甲兵戰卒。

【黑翼】一千二百滿編,經過幾次大戰,新舊‘血液’循環交替,個個都是【易筋煅骨】的高手,可謂是一支,隨時可以晉爲道兵的強軍。

荀少彧本想着,以一千二百【黑翼】博得人望,但常雲光的諫言,荀少彧也生出幾分心思。

常雲光沉吟一會,道:“重安龍蛇混雜,各路強兵皆至,也需臣下坐鎮。”

這常雲光作爲湯邑三駕車馬之一,一定程度上代表着荀少彧。有常雲光率兵,也能讓荀少彧安心不少。

“三百【黑翼】,吾損失得起……而以這三百【黑翼】,想必不乏有見識的,能窺見吾之軍容兵勢。”

勿要小看三百【黑翼】,畢竟也是頂尖的血煞強兵,接近道兵這一級數,還是能震懾住一些人的。

如此一來,即能展露一些實力,又能收攬大半實力,坐觀重安之變,按其形勢走向,而從容佈置。

這是老成持重之道,進退自如!

…………

重安!

一名名甲兵矗立於城牆上,手中混雜着血液乾涸的乾澀,一股股精氣恍若狼煙烽火,肆無忌憚的彰顯着自身的強大。

隆——

隆——

隆——

一塊塊巨石被甲兵們的拋落石邑,地面與巨石強烈的震動,近乎與地動一般,地面上層層龜裂。

高大的邑牆上,一名名執弓張弦的兵卒,對着下方蜂蛹的蠻人戰兵,簪射一支支箭矢。箭矢尖銳是呼嘯聲,自戰場兩方不斷迴響。在每一聲呼嘯箭音中,夾雜着一聲聲悶哼。

這是蠻人扣關的第十日,兩方交戰之慘烈,已經出乎了各自的預想。

無論極高的傷亡,還是蠻人的癲狂,都讓重安這一座橫跨百里的古邑,有了一些惴惴不安的情緒滋生。

蠻人瘋狂的攻勢,赫然牽動着重安中,每一個人的心。

一溫文爾雅,身着將袍的中年男子,扶着腰間配劍,站在城邑的高處,看着眼前慘烈景象,臉上浮起幾縷冷峻。

司子期平靜道:“三十二路援兵,還有幾路未至?”

一旁的軍司馬,沉聲道:“稟大夫,還有一十七路援兵未至。可能,因其封邑地處偏遠,只得急行軍趕路,耽誤了預訂期限。”

司子期命道:“加緊催促!”

“喏,”

這軍司馬躬身應了一聲,轉身離去,毫無拖沓。

望着無邊無際,黑壓壓一片的蠻兵,司子期幽幽一嘆:“蠻人扣關,又是一多事之秋啊!”

司子期貴爲執掌呂國一十三大邑之一,重安邑的上大夫,本身就是處於呂國的高層。而且司子期出身司氏,是呂國數一數二的大氏。司氏之祖更是與呂國初祖,一併確立國祚的元勳。

司子期知道的,自然要遠比其他懵懂之人要多得多。司子期已經察覺到,一絲絲危險的氣息,正在徐徐靠近重安。

這讓司子期,對於重安邑的戰事,憑生了幾分不好的預感。

雖然,作爲上大夫的司子期,本人非但家學淵源,更是呂國老太師聞淵明的子婿。有着如此一位大地遊仙耳提面命,司子期也有着先天宗師,【脫胎換骨】級數的武道修爲。就是不幸城破,司子期也能依靠高明武道,在蠻人大軍中周旋往來。

但是一想到,蠻人大軍如同蝗蟲一般,肆虐呂國良田阡陌。司子期的一顆心,又冷了少許。

“區區蠻人……哪裡來的如此強兵?”

司子期呢喃自語,微微蹙眉。

蠻人悍不畏死,更兼有着十萬之衆,衍化一座座軍陣,化作一頭頭白骨巨獸之形,猙獰骨刺凹凸不齊,帶着點點模糊。赫然是血光繚繞,初現血煞之象。雖然其中,並非真正血煞真形,但以蠻人氣血之強,亦生生衍化出一點虛形之象。

“蠻人竟敢精通戰陣之術,真是奇哉怪哉!”

看着蠻人們整齊的軍陣,司子期的眸光莫名深邃。

本就難纏之極的蠻人,如今竟然有了軍陣?

要知道軍陣之妙,一直都是人族不傳之秘。以人族微小之力聚沙成塔,發揮千百倍的力量,是人族屹立天地的一大利器。

如今蠻人,竟然有了自己的軍陣,這可不是什麼好苗頭。

司子期若是想的再遠一些,蠻人都有了軍陣,蠻人身後靠山的純血蠻族,也一定掌握了軍陣之密。

既然蠻族,都有了自己的軍陣。

那麼,作爲上古強族的龍族、妖族,會沒有自己的軍陣?

“這一場大戰,有的打了。”

重安佔據地勢,又有歷代高人加持法篆,雖然無法主動出擊,但蠻人想要踏上重安,不死上幾萬蠻兵,是絕對不可能的。

“武功大夫們的兵甲,雖然頗爲精銳,但良莠不齊者太多,不可大用……也不可不用。”

如何用好這批援軍,就要看他司子期的手段了。

…………

重安兵營輔地,是三十二路援兵駐紮之所。

三十二路援兵,是南呂諸大夫的衛甲。少者有一、二千甲,多者也有三、五千數,都是精銳中的精銳,普遍都是顯現血光的老卒。

這些精銳老卒目露精芒,神情兇悍,來回巡遊時,帶着一絲絲血腥氣息。

常雲光穩坐軍中大帳,不疾不徐的拿着一卷兵書,好整以暇的看着,不時間頷首,顯得他看的極爲入神。

“兵者,詭道!”

常雲光心中觸動,兵家一十三篇真言,道盡了兵制諸事微言大義,讓他如同一品陳釀美酒般醇香之極。

大賬周匝,一名名黑甲兵卒矗立,黑布蒙面,配着一柄銀質彎刀,一如幽靈般,充斥着死寂之意。

這一所兵營中,一千五百披甲之士,三百控弦之士,是爲荀少彧調配於常雲光的援兵。

只可惜,在常光雲快馬而至後,重安大夫卻態度冷淡,有一些興致寥寥。對於諸路兵馬甲士,並無多少信任之心。

如此態度,各路掌兵之人都心中有數。因此心中,都憋着一股勁兒,想要一鳴驚人。

常雲光雖是寵辱不驚,但麾下將士們卻頗爲不忿被小覷。但有常雲光壓着,也只得忍下這口氣。

“但是,這情況很不對勁啊!”

常雲光近日,也曾登上牆頭觀看蠻人軍容,越看越覺得有問題。

十萬蠻人進退有度,調動之間猶如一個整體,幾乎如同人族諸侯大軍一般。

這其中代表的意義,當真讓常雲光手足冰冷。

“蠻人……竟有了建制,這是有了強軍的雛形。”

而一支軍兵有無建制,其優勢簡直是壓倒性的。

沒有建制的軍兵,哪怕力量再如何強大,也只是烏合之衆。只有約束部下,明確排列次序,力量整合成一股,纔是真正的百戰精銳。

而以蠻人強橫的個體力量,在輔以軍陣兵勢,這重安未必就攻不破。

只是區別在於,死的多寡而已。

“司子期大概也是看出來端倪,纔不讓諸路援兵上陣。可能就是爲了避免,壞了軍中上下一體的大勢。”

“可惜……司子期雖不願用諸路援兵,但……以重安邑本來駐守的兵甲,應該也快要到堅持不住的時候了。”

“到時,他不想用也不得不用……若是指着燁庭強軍來援,可能到時重安,都讓蠻人給攻破了。”

常雲光心思轉動間,放下兵策,徐徐道:“吾出場的時間,看來不遠矣。”

哪怕是當炮灰,這三十二路援兵也必須出一次戰場的。

呂文侯的金書敕命,可不是讓南呂三十二武功大夫,來做這無用功的。

而三十二路援兵,近乎八、九萬的兵甲,對於重安邑的後勤而言,也是一個巨大的負擔。

“報……”

“報……”

突然,一傳令老卒,衝入兵所之中華。

“報……將軍,”

這老卒進入大賬中,拱手一禮道:“上大夫軍令,命爾部一千五百人,駐守第二門十二時辰,時限不至蠻人打上牆邑,以蠻論處。”

“十二時辰,”

常雲光面含喜色,起身渡步。

這幾日以來,常雲光奔走重安,雖無法細細概括爲街巷,但荀少彧對弈重安大概的屋舍佈局,心中瞭然。

雖然,重安邑有着百里方圓,城門有八座之多。但常雲光這千五百人,駐守一城門,所攜帶的壓力也是頗大。

“來啊,”

常雲光大喝:“叫齊兒郎,”

轟——

這石破天驚的一吼,帳外人影棟棟,一處處方陣不知何時站列,早就準備多時的甲兵戰卒,面上難以掩去的激昂。

常雲光一身甲冑,走出大帳,拔劍出鞘,道:“諸位,與吾共御蠻辱。”

“共御蠻辱!”

“共御蠻辱!”

一千五百兵甲竭力大喊,一絲絲凜凜軍威,儼然有了一點老卒的輪廓。

第二六二章茅山金壇第四十九章府城血雨(上)第二七零章共氏陰霾第一九五章揉鍊金骨第五三三章麒麟崖石第一九二章封神金榜第三二二章佛門索求第四一三章蛟龍覆海第二七三章飛來石峰第二二七章觀棋爛柯第四八八章誰是贏家第五五一章今非昔時第九十九章南北戰端第三二三章風波最惡第四一九章上元真王第六五三章萬古執着第五三五章崑崙廣大第十五章殺人放火第二五九章爭名幾時第五零三章剎那回眸第六八七章玉京(中)第五九四章噩夢任務第一六七章扣問先天第一七三章十載末劫第二零二章九雲驚龍第四八八章誰是贏家第二六六章名傳天下第三零一章水師遺澤第六零六章太白殺性第一四七章人心詭譎第三八四章變生肘腋第三一五章山河氣運第二三八章青霞洞天第四九一章脫繭化蝶第三九五章至強肉身第一五零章虎亂(上)第二四六章叩問心路第一一九章五溪黑虎第八十四章不器(中)第三十二章金身污垢第六零零章四首黑神第三三三章舉薦一人第三四三章宣武諸侯第四一二章未雨綢繆第三零零章南陽風雲第六零五章罪孽深沉第六四九章斬我明道第四三零章烽火狼煙第四五四章打破虛空第三四三章宣武諸侯第六五七章潛龍出淵第三一五章山河氣運第一二九章香火符錢第五一八章永生門戶第四九一章脫繭化蝶第三六五章玄門祖師第六十九章餘波二三(中)第五一四章殺心自起第六五七章潛龍出淵第三五七章元祖魔宮第五十二章定亂(上)第二二六章仙道世界第二三八章青霞洞天第二七八章人心如爐第一二九章香火符錢第三六七章耳提面命第四四一章青雲直入【下】第三十二章金身污垢第八章道家至寶第三十章鬼道之途第三九一章鑄封神榜第五五六章太古血脈第二十七章舍利圓光第六六零章磨刀霍霍第七十九章驟然風雨第八章道家至寶第六一一章交易一場第一七三章十載末劫第一二二章地祗符籙第五六一章法網恢恢第四九四章誰主沉浮第一二五章敕命(下)第一六零章天方八柱第四四六章擊鐘金仙第六一六章毀滅降臨第三八三章虎牢大獄第一四六章山君厚禮第二十八章放下屠刀第三五四章血染佛土第六五八章道人圓滿第三七八章治大國者第四二四章神通蓋世第三五三章亂局開端第二九九章名符其實第六四四章贏家通吃第五十七章逐城(中)第二八五章重煉神兵第一八八章天人之敕第六五一章惡客登門第八章道家至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