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9章 車

這個月陳昊花了五千塊錢,用於購買大庭氏族攢下的油桐子、僱傭大庭氏族人幫忙砍伐巨木、運到部落裡。

不過這些花費都不算多,花錢最多的地方是購買大庭氏族和太昊氏族平民手中的麻布。

麻布的製造十分費人力,一個女人一個月才織半平米的麻布,織物非常貴,一斤糧食賣五毛錢,一平米布就價值兩百元,現在很多家庭的女人開始在家織布賣錢,而男人則去負責種田。

陳昊之所以要收購大量的麻布,就是要造桐油布、用桐油布來製作軍帳,軍帳可是軍隊紮營的必備工具,要打造一支正規軍隊,軍帳是必不可少的。

太昊部落第一臺榨油機用於生產工業用的桐油,桐油可以造軍帳、也可以和漆勾兌製成油漆,油漆是一種比漆更高技術的防水防腐塗料,但桐油是不能吃的,所以油漆器不能替代盛裝食物的漆器。

桐油還有一個重要用途,就是能夠用來點燈,桐油燈可以照明,桐油更能用於火攻。

桐油分爲熟桐油和生桐油,生桐油幹得慢,而熟桐油幹得快,生桐油是不經過煮炒就壓榨的桐油,而熟桐油是用油桐子炒熟後榨的油。

接下來,陳昊和族人們製造了第一批桐油,有熟桐油和生桐油。

熟桐油幹得比較快,所以他用熟桐油刷了麻布、製得軍帳。

又造了陶燈臺,用生桐油點燈,生桐油燒起的煙很黑,而且並沒有菜油好用,但也可以作爲一種燈油使用,而燈芯便用水蠟燭的芯替代。

“嗯,不錯,以後生桐油就作爲我們的燈油,就放在燃料店裡出售。”試驗桐油燈成功後,陳舊昊就立刻安排族人開發桐油的事宜。

現在部落已經開發了榨油技術,陳昊覺得光榨桐油實在有些單調,所以他就安排人員去製造第二臺榨油機,第二臺榨油機主要榨莧菜籽油、大豆油這些類型的食用油。

部落現在的大豆產量已經足夠有餘了,而且糧食也不缺,所以現在可以開發價值和製造成本更高的大豆油和莧菜油。

大豆油和菜油賣貴一點,供應少量的大豆油也是會有人買的,在芝麻花生沒有出現之前,古代華夏人食用的植物油也是有錢人才吃得起的呢,現在部落人的生活好了,再貴的油也是有市場的。

...

...

大型木工場裡,陳昊開發出榨油機後,又開始造第二種裝備,這種裝備沒有榨油機那麼巨大,它反而十分容易搬運。

此時,他正在組裝兩片直徑達一米的圓餅狀木材。

這兩塊圓餅木材的中心都開了一個圓洞,表面刷了一層油漆,陳昊將它們造成兩個輪子,圓洞裡面還都固定了一個青銅圓環。

一根兩頭呈“凸”狀的木車軸,將兩個實心輪子安裝在“凸”處,在這之前,這兩個“凸”處也套上一個青銅圓環,這樣實心輪子和車軸的接觸處便是堅硬耐磨的青銅,青銅中間還可以刷上一些生桐油或者動物油用於潤滑。

於是乎一對能順暢滑行的輪子就被陳昊開發出來。

在車軸上,連接一個車兜,再安裝上軒和轅,就能造出一輛牛車,或是雙輪車。

“做好了!”一番忙碌過後,陳昊和族人花費了半月的時間,終於把部落的第一輛雙輪牛車研究出來。

這輛雙輪牛車寬一米五、長兩米,高一米,輪子採用實木結構。

坐在牛車上,敲了敲實木輪子,陳昊很是滿意:“這種實木輪子雖然笨重,但勝在夠結實,製造方法也簡單,遠比有輻條的車輪好造,實心輪子可以直接從參天大樹上鋸下來,再加工一下就能用了,不錯!真是不錯!”

驅着牛車走出工業園,陳昊一邊坐車,一邊觀察着牛車的運作情況,總體來說,這牛車還算結實。

部落外面已經修了三合土路,牛車在平硬的土路上行進,還算平穩,就是三合土路始終不如水泥路好走,走的時候,車身非常顫。

更糟糕的是,牛車沒有避震系統,人在上面坐,總是隨着車身的顫抖而顫抖,尤其是當行到一些較深的坑的時候,人就會跟隨被顫得差點摔倒。

但總的來說,使用這種牛車還是比走路和用牛揹負貨物行進要強大多了。

“唉,看來要車子的技術還需要提高的,以後還得把車子避震的問題解決掉。”

“還有啊,木車輪接觸地面的石頭時,石頭對車輪的傷害非常大,這必然會導致車輪的使用壽命縮短,看來,還得在車輪的外面包一層青銅,在車輪的兩側盯上木條加固車輪才行啊!”

陳昊一邊試乘,一邊根據試驗結果,總結出車子需要解決的問題,這種牛車雖然可以投入使用,但陳昊覺得它還有很多要改進的地方。

不多時,牛車行至部落碼頭,又看到那幫屁孩在這裡放牛羊,這些屁孩拿着魚竿一邊釣魚一邊放牛羊。

最近風裡希又懷孕了,她經常不去學校上課,所以很多孩子都放假了,對於這件事,陳昊也做了一些工作,他在物色一些學識比較高的族人成立教育團隊,他打算從明年開始,分年級教育。

“小鴨子、小石頭你們都來坐坐這個新牛車吧?”陳昊對岸邊人喊了一聲。

屁孩們聞言,一個個跑到牛車旁邊,大家都十分驚奇地看着這種奇怪的工具。

“這工具可以載人!好石頭!”

“太昊,太昊,我也要坐坐。”

屁孩們很快爭先恐後地擠上牛車,他們一個個都十分興奮。

“哈哈,都來坐一坐!”陳昊很是高興,他最喜歡跟這些屁孩們玩兒了。

“出發嘍!”

隨着陳昊一聲令下,這牛車又開始行進,這一次拉了十二個孩子和一個大人,可是有七八百斤的重量,但這牛車依然很堅固,行得較平穩,估計還能載更多的人。

“不錯,這牛車即使載了這麼多人也不壞,估計載一噸重的糧食都能安穩前進,一頭牛最少能運兩千斤貨物,運力比裸牛要高几倍,這非常不錯,日後行軍打仗、或是商貿運輸,這種車子必然能起巨大的作用。”

第198章 孔雀石與豬鬃(上)第117章 風溼關節炎第514章 有才能的人第410章 獸林族的請求第53章 狩獵(二)第263章 關鍵的獸皮 (推薦票破2000加更!)第49章 夜觀星象第91章 造鞋(上)第86章 市日的收穫第183章 進山第54章 狩獵(三)第109章 嫁接果園第258章 工場倉庫第490章 援軍第4章 窮得吃草第502章第22章 曬枇杷第135章 漁業的初想第160章 採蜜(上)第417章 私塾與姓氏第473章 紡第44章 漏水的屋(求收藏,求推薦票)第55章 遇豹第540章第539章第148章 野蠻的行爲第179章 文明的曙光第134章 撿雁蛋馴鵝第224章 太昊(十張月票加更!)第120章 陰康爲土龍氏第67章 下水道第34章 全民種菜第517章 軍中暗涌第117章 風溼關節炎第101章 曬河鮮第167章 土冰箱第87章 分配農具第353章 擊潰第213章 原始“化肥”廠第236章 房屋規劃第286章 六年秋收第80章 貨物第340章 後勤第307章 原始金融第391章 以逸待勞第7章 釣蛙第387章 東方形勢第113章 春分日第430章 決定人口上限的因素第389章 共工水神第473章 紡第262章 各種的難題第345章 白狐女第37章 分配權與私有第471章 結盟書第273章 竹票與統治第285章 老祖母講故事第361章 天下之主第53章 狩獵(二)第259章 豐富菜籃子第202章 你們是不是傻第451章 核心技術和核心材料第419章 部落聯盟的作戰第169章 秋季貿易(上)第144章 西河灣第388章 佈防第232章 產鉗第187章 大山裡的粉條第288章 建軍(上)第517章 軍中暗涌第246章 傳信之鳥第130章 黃皮子第148章 野蠻的行爲第411章 象與駁第341章 夜襲第447章第498章 新形勢第54章 狩獵(三)第46章 節氣與日晷第231章 劣質鹽第45章 白龜第270章 植物城牆第182章 豬鬃與漆器第466章 新軍糧第543章第51章 抓知了猴第228章 稅第345章 白狐女第268章 銅礦第131章 產後風第378章 大興土木第221章 困惑的柏皇氏第469章第368章 原始市場(五)第13章 小溪抓魚忙第256章 第一個礦第532章 糧道第107章 水龍氏(下)第383章 十一年秋收(下)第346章 慶功